印度山地师实力如何?跟美国山地师对比怎么样?

呵呵一笑110


印度是拥有山地部队最多的国家,山地师是印度陆军的“精锐部队”,也是印度国防力量的重要部分。印度目前有10多个山地师,总兵力超过18万,比起其他部队他们装备相对精良,战力较高,大多部署在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这些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普通重装部队不利于展开,而中南部地区多为平原,因此不需要山地部队驻守。印度之所以要组建如此之多的山地部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印度独立之后“屡战屡败”的山地作战,普通部队又很难适应这种环境,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就着手组建山地部队。

从人员训练到武器装备,印度山地师都要优于其他陆军部队,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山地部队消耗经费较高。

随着印度国力增强,印度还将持续不断扩建新的山地师,未来印度山地部队总人数可能会超过20多万。不过综合来讲印度陆军能拿出手的也就这些山地部队了,他们的出镜率较高,我们也经常会在各大电视节目或媒体中看到有关他们的报道和信息。那么这些部队的作战能力如何,可以好好通过它们的“历史记录”探查一下。印度山地师装备有专门适合高原山区作战的火炮和坦克等重武器,而且还有数目不等的装甲步战车以及各类直升机,所以在装备上印度方面还是花了不少金钱和心思。

由于山地部队多在山区作战,所以他们配备最多的是榴弹炮和重迫击炮等曲射火炮。

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我们是了解的,自印度组建山地部队以来,这支部队主要与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作战,可以说印度山地师是有一定作战经验的,不要过于小觑,因为真正打过仗的老兵与从来没上过战场的“老兵”有着本质区别。但是总体来看印度部队喜欢开挂,其整体作战体系完全没资格与美军相提并论,当然别说印度,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与美军相比较,其实战经验和高精尖武器装备包裹下的作战能力。

正在训练的印度山地部队

印度部队的训练较为苛刻,士兵都经受过严格的体能和山地攀爬以及强行军等科目,至于要比较美军那可就差远了。美国现在只有一支山地部队,那就是第十山地师。美国这个山地师编制10600余人,比印度山地师少了4400人,但是这个师的武器装备要强于印军好几个次元,作战能力也根本不在同一档次。可以直接了当的说美军这个山地师的机动作战能力、攻防综合能力、情报电子战能力、防空防化能力、通信指挥能力、野战夜战能力、工程保障后勤支援能力都堪称世界最强,没有之一,总之装备碾压一切。所以印度的山地师,和巴基斯坦打打对对胡还行,至于其他的事当做梦想就好。

注意美军第十山地师特有的臂章

美军的第十山地师以轻步兵为主,各类作战直升机为辅,讲明白点现在有钱有能力的都去玩海空军了,谁还傻不愣登的照着陆军下火。从大国国防角度出发,陆军能用的机会真的不多了,如果海空军损失殆尽,那么接着打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了。再往大了说,各军事大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几率也基本为零,增强网络信息、海空军事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亲们的交流与探讨,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印度山地师按照规模数量来说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有十几个师,20万人。美国则只有一个第十山地师。美国第十山地师从作战经验、火力配置装备上面来说碾压印度山地师,两者不是一个级别的,咱们只介绍一下印度山地师。



印度最强的山地是第21师,总兵力1.7万人,下属三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一个工兵团,一个通信团,一个直升机大队等。因为印度经常跟巴基斯坦打,所以作战经验很丰富,他是除美国山地师之外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山地部队。



山地师自然是在山地作战,以单兵轻武器,火炮,轻型装甲车辆为主要装备。



21师步兵旅以国产英萨斯步枪为主(这个步枪苦咖啡以前介绍过,印度人自己都不想用,想了解它的,可以关注我看看我以前回答的文章)除了英萨斯外还装备了多个国家的步枪,一个六人巡逻小分队就可能会装备来自多个国家的步枪,口径各不相同,这个是无力吐槽。除此之外还有单兵火箭筒,榴弹发射器,轻型迫击炮一类。



装甲战车21师只装备了少量俄罗斯的bmp步兵战车,运输步兵用的,数量太少,21师主要还是依靠双腿走路。

炮兵旅主要给步兵旅提供火力支援,装备受山地影响,主要装备105毫米和130毫米重炮,用骡马驮运或者车辆牵引。近几年美国又卖给印度一些新型装备,比如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这款火炮重量很轻,可以进行空运,直接用直升机从这个山头运到另一个山头,目前装备的数量不多。




直升机大队主要跟步兵配合进行战略纵深的打击,战术支援等任务。

工兵团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种,挖个战壕,盖个碉堡一类的。

21师还装备了少量国产“曙光型”无人侦察机,它通过卡车上面的导轨起飞,侦查战场,把数据信息传递给地面人员。



总体来说印度山地师部队行军还要靠双腿走路,运输主要靠骡马,仅仅达到部分机械化、半摩托化,信息化完全达不到;美军我们通过战场纪录片可以看到几乎都是机械化、飞行化,运兵要么坐车要么坐直升机,跟美国比印度差远了!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用专业知识贡献原创精品,感谢您的阅读!谢谢关注与支持!


铁血战史1927


乔良先生在他的《未来之门》小说中,设计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未来中印斗法,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中国的办法是不停地修路,以此来逼退了印度的进攻。印度的军事精英们,不是不懂军事交通的重要,几十年前就做好了修路的计划,也在修路,计划了几十年,修了几十年,只有不到几十公里的一些土石路,遇雨难通。并非印度不懂得,只是心底总有些隐约的担心,一旦被解放军所用,只能败得更惨。作为军事命门的交通,是致胜之道,印度搞不了,那么其它如何?印度发展山地师,打造和购买高原型直升机,就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办法,只是眼高手低,并不能像印度想像得一样好,直升机自家始终技术过不了关,山地师倒是扩编和增编了不少,摆在前沿和纵深,只是作战样式变了,这样的山地部队,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天哪,要扩编10万山地部队,就是拿山地军当作普通步兵使用,要和美军对比的话,在装备和使用原则上,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差距实在太大。

▲“支努干”吊运榴弹炮。惨胜卡吉尔,印度步兵枪不好用,炮也不好用,笨重的炮拖不上地势险峻的阵地。步兵得不到炮火支援,攻个小山头,只能使用人海战术,伤了可是不少人。战后总结经验教训,讨乖变巧,师学美军,用重型直升机来吊运,购买15架CH-47F“支努干”,并有145门美制M777榴弹炮,强调战术火力支援,连续购买了几十架AH-64E“阿帕奇卫士”。与美军山地部队演习多年,什么都没学会,美军非常烦感印军操弄着谁也听不懂的英语,非常固执,油盐不进,但是美国老师的一点建议听进去了,那便是要实现炮火在高原的支援,不妨买一点直升机以方便战时吊运。只是这一点数量好干什么呢?要打赢2.5线战争,无疑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用的。

▲最成功的是直升机。直升机,以前归空军,卡吉尔冲突,空军与陆军矛盾重重,按兵不动,驰援不力。痛定思痛,学起解放军,在陆军中架设数支陆航旅,骨干力量以俄制米-17和国产ALH“北极星”为主,都是高原型号,起降性能非常出色,要搁以前,价格不贵,最便宜时只有200万美元一架,买个千把架,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也涨到了4000多万美元,印度就买不起了,购买累积数量与中国差不多,都在300架左右。中国可以打造直-18和直-20,印度大约也只能继续买下去。过去我们高原型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印度大为骄傲,坐拥数款直升机型号,那么现在有利的局势正在向中国转换。直升机终归了陆军,这是印度争议了几十年的结果,陆军的成功的,可惜数量不多。

▲兵在精而不在多。按公开媒体报道,印度山地师,经常进行的课目,如爬冰卧雪,攀沿训练,如图,采取直升机等先进技术装备推进,看似有模有样,果然与美军讨教一番,变得满满高大尚,只是依其计划,每个师1.5万人,要增编12个山地师,如今在前沿,坐拥20万大军,并不能比此前变得更安全,人吃马喂不算,徒增国防开支,印度的钱并不是花不完,每年用于购买先进装备的银子堆成山,平地再增加十万精锐之师,人是人,装备是装备,并不是一笔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长期摆在前沿一线,应该说没有什么用,无非多几颗少几颗火箭炮弹的事,成为对方的活靶子,还未上阵,遭遇打击又会四处溃散奔逃,1962就是个例子。虽说印军现在早不是1962年模样,但是自打那事起,嘴上虽然不承认,但日悬夜系了几十年,总归是实事。也许打造山地师,就是印度应对的方法之一吧?没有路,没有直升机,没有炮,人多力量大,未来就全指着山地师了吧?


魂舞大漠


印33军世界最大规模山地部队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六十三期】(军事系列第175讲)

嚣张的第33军是印军引以为豪的山地部队。印军山地师战斗

力究竟如何?听萨沙说一说吧。

1962年,印军被解放军一触即溃,伤亡惨重。

战后,印军痛定思痛,认为准备不足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印军少将回忆,仓促从平原调来很多士兵,一上高原就有不少人生病甚至死去。他们携带3到5天的粮食,穿着单衣走在零下十度的山地,晚上睡觉时只有两条薄薄的毯子。士兵背着的空投子弹带,只能保证30分钟的战斗。

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败!

印度陆军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几支陆军之一,兵力高达110万左右,分为13个军。

印度山地部队拥有近20万规模,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山地军。

印军的山地师有1.7万人左右,下辖3个山地步兵旅和1个山地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通讯团等等。

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工兵团和通讯团,普通印军步兵师没有这种编制。说起来不好听,这都是1962年被胖揍以后的经验。战争中印军交通不便、通讯中断,苦不堪言。

分析印度的山地师,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

第一,强调进攻。

印军一再强调,山地师不是用来防御的,而是用来进攻。

山地作战本来有防御上的优势,经受过1962年失败的印军却认为,防御没有太大意义。

再好的防御也是被动挨打,区别只是坚持时间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印军山地部队作战宗旨是,一旦开战先发制人,首先进攻解放军。

他们会编组精锐先锋部队,首先撕开解放军防御的前线要隘。接着,主力以高机动性沿着突破口向纵深突击,同解放军增援的二线部队激战和混战,将其击溃(印度人的美梦)。随后,印军投入全部主力继续突进,导致敌人防线彻底崩溃,被迫撤退。此时印军进入最后的追击阶段。

以上的阶段均强调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不间断的发动攻击,务必短时间内形成突破,避免持久战。

这就是印军的攻击战略。

第二,防御中只守重点地区。

1962的防御中,印军将本来不多的兵力分散到各个所谓的要点防御。这导致兵力分散,被解放军轻松的个个击破。

痛定思痛,印军制定了以少量兵力守卫次要阵地,以精锐兵力防御核心阵地的战略。所谓核心阵地就是山地特有的要隘、关卡等等。因高原地形特殊,一旦印军控制这些地形,解放军突破就较为困难,甚至被迫长距离迂回绕过,会失去战机。

防御阵地的部署上,次要阵地基本都是简易工事,就地取材用石块和原木,很少有钢筋混凝土这种永久性工事。除了高原不适合修建这种建筑以外,印军本来也没准备在次要阵地防御多久。

它们的目的只是迟滞敌人而已。

第三,侧重炮兵火力。

印军经常说:没有炮兵支援的步兵是战场上的羔羊。

在高原作战中,炮兵比空军还要重要。

和巴基斯坦在卡吉尔的冲突中,印军火炮每天发射6000发,造成巴军很大伤亡。不过,印军适合山地作战的大口径火炮只有105毫米和155毫米两种。

前者是印度自己制造,仿造英国L118型。火炮射程10多公里,射速每分钟5发,性能很烂,尤其射程太短。不过,该炮可以使用吉普车甚至骡马拖曳,在高原也算实用。

155毫米火炮也好不到哪里去,是80年代从瑞典购买的,有11吨的重量,射程20多公里。炮旧归旧,性能还是不错,在卡吉尔冲突中表现出色,也适合高原使用。

印军深知自己火炮方面的欠缺,曾计划购买M777和155毫米轮式火炮等几种先进武器,最终都没有下文。

客观来说,如果这几种现货火炮装备印军,肯定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那么,印军虽有雄心,火炮性能却不如人意。

第四,强调快速部队的使用

印军对于初期的突破很重视。高原上难以使用重型坦克,印军山地部队装备了不少俄制BMP步兵战车,具有较强的攻击力。

印度还有购买波兰轻型坦克的计划,但最终也是没有下文。

同时,印军山地师也强调直升机作战能力。以第21山地师为例,就配备1个直升机大队,具备突袭能力。

除了自产的ALH和LCH轻型直升机、进口的米17中型直升机以外,印军还装备了俄制米26、美制支奴干之类的重型直升机,这是解放军所不具备的。

第五,空军和导弹部队也是中坚力量

印军在靠近边境地区修建了很多机场,仅仅藏南地区就有8个之多,拥有包括苏30和大型运输机在内的先进战机。

一旦开战,解放军空军必须摧毁这些机场才可以获得制空权。

印军除了在边境部署4个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团以外,纵深地区还有不少的烈火系列导弹。

总体来说,印军的空军和导弹部队都不如解放军强大,开战必然会吃亏。

不过,这并不是说印军空军和导弹部队没有战斗力。

想搞定它们,也不是很轻松就可以办到的。

目前印度在中印边境一共部署第3、第4、第17、第33军共4个军18万兵力,包括10个山地师和4个炮兵旅,数量相当不少。

第4军、第17军、第33军完全是山地部队,下辖的全部是山地师,如第4军就3个山地师。

这次从锡金向边境开进的,就是第33军。

第3军作为二线部队,下辖的2个师中也有1个山地师。

除了现有步兵和炮兵以外,印军还计划调动一个临时炮兵师增援。该师下辖3个炮兵旅,包括2个155毫米榴弹炮旅和1个火箭炮旅(装备俄制和印度自产火箭炮)。

总之,规模庞大的印军山地部队实力如何?

它们虽算不上很强,仍然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并不能小视。


如果只是单纯的边境小规模冲突,印军武器较差,却有兵力的优势。

这才是让我们头疼的。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六十三期】(军事系列第175讲)


萨沙


印度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部队,其山地步兵师是印度陆军的精锐,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作战能力在印度陆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除了加强原有山地师的实力外,印度前些年还新组建了两个步兵师,配备了火炮和武装直升机。目前印度已拥有12个山地师,总兵力约18万人。那么,印度山地师的实力如何、配备了哪些先进装备,战斗力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资料显示,印度一个山地师的编制约1.55万人,下辖3个山地旅,炮兵旅、工兵团、通信团各1个,另外编有1个勤务营、1个电机工程营、2个医务连、1个弹药连,还有各种保障分队。印度山地师的装备主要有75毫米火炮、81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近年来还添置了一些精确制导武器、坦克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等先进装备。比如“布拉莫斯”陆基巡航导弹、“阿琼”主战坦克、T-90主战坦克、LCH武装直升机以及新进口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

印度武器装备的国产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在高性能武器方面,基本依赖进口。印度山地步兵师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武器装备都是进口的,一旦损坏或退役,很难得到及时补充。除了上面提到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外,比如在山地大炮方面,印度山地师几乎几十年里没有补充新火炮,依赖的仍是瑞典进口的老款火炮。前些年印度先后进口了K9自行榴弹炮和M777超轻型榴弹炮等武器,但是这些进口装备的价格很贵,数量太少,很难进行全面换装。所以就造成了印度山地师装备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除了极少数精锐山地师配备了进口装备外,印度其他大部分山地师使用的仍是国产武器。比如印度山地师的炮兵旅,通常会配备国产155毫米加榴炮,射程约35千米;还有105毫米野炮,射程约17千米。这些山炮的性能不是很先进,但是好在重量较轻,比如105毫米野炮重约2吨,比较容易运输。因为山地环境十分复杂,有些地方无法行驶机动车辆,需要依靠骡马等运输,因此山地部队很少装备重型武器,在相同的火力下,火炮的重量越轻越好。

除了装备水平外,印度山地步兵师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训练强度大,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不容小觑。有资料显示,印度设立了两个山地作战训练基地,开设了特种作战和高海拔地区生存两大类课程。这些训练大都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山地进行,有的地区常年积雪,环境十分恶劣。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士兵的体能和对山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些作战科目的训练也加强了士兵的战斗力。普通人在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行走就已十分困难,士兵在这些地区训练难度更大。

印度山地师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进攻和防御战术也很成熟。在山地大炮、巡航导弹和武装攻击机的支援下,印度山地师具备了立体作战能力,能够对纵深目标发起打击。经过不断建设,印度山地师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印度山地师的防御能力也很强,分为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两种模式,在战略要地构筑了地堡等要塞,具有空地火力协同能力。

因此,印度山地师的总体战斗力不容小觑。不过,印度山地师的装备水平仍存在很大不足,战术仍比较落后,单兵素质仍有待提升,这些都是其软肋。


老豆说军武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是一年四季热带气候,人的体质和内力决定印度人的适应环境,这个道理众所周知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那么我们不妨探密一下印度的山地师,他们从何建立为什么大张旗鼓在世界上吹墟,我们的山地师是多么地顽强和多么地勇敢这里面要打个问号?一,从地理上讲;印度这个国家属热带气候,他们的人种不怕热,但却怕冷,印度人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热带气候环境中,因而印度人组建的山地师要在零下80度在极寒的条件下训练部队简直是天方夜谭,再加上印度人的内力决定印度人的体质,印度人的平均寿命50岁至60岁之间,年青人25岁当兵等于45岁的中年人,然而印度人的所谓山地师骗上满下自己几个哥们开心开心就是了,印度人做事偷工减料严重军队没有任何法则,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开小差严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山地师比62年的这支部队武器先进了很多,但是换汤不换药,印度人的性格脾气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喜欢摆阔气,自吹自擂,打充脸面充胖子,世界上第一吹大牛就是印度人,因而什么山地师鬼地师印度人人高马大没有用摆摆花架子摆摆样子而已,虽然说;印度人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武器有所改进但我们也要重视,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印度这支山地师经得考验吧?中印第二次战争肯定要爆发,我们只有通过第二次较量真正才算是认清印度山地师的实力到底多厉害,只有一句话,第二次中印战争一定要把印度的部队彻彻底底消灭和打败,叫他们一万年抬不起头来被我们踩到脚下 。


戏迷阿德1


虽然三哥一直被我们嘲笑,但是印度山地师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在1962年,印军山地部队被我们打的七零八落,在这之后几十年,印军大力发展山地部队,购买大量先进武器补充,截止2019年,已经组建了12个专门的山地作战师,其中2个是2015年之后组建的新锐力量。印军的大手笔投入最终还是收获的不小的硕果,在数次印巴战争中,印军地面部队几乎都碾压巴基斯坦陆军,尤其是在卡吉尔冲突这样的典型高海拔低温环境作战中,印军打出了1:3的战场交换比,实力不容小觑。
(印军山地瑜伽)

美军目前专门的山地作战部队只有一个山地第十师,这是一只有着辉煌历史和丰富作战经验的部队,在二战的阿尔卑斯山曾经与德军浴血拼杀,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绞杀过塔利班武装。那么两强相遇,谁的作战实力更强呢?
(驻阿美军第十山地师狙击手)

就单兵种的现有武器装备比较,印军最精锐的第21山地师除了单兵装备外,其它并不逊色美军,他们不仅有规模庞大的直升机大队(主要是俄罗斯米171),还单独配置了8000人的后勤力量。面对山地作战复杂的地形环境,第21山地师还有一个用于开山修路搭桥的工兵团,在火力方面,他们配备了105毫米和130毫米两种口径的牵引火炮,近年来还花费7.37亿美元进口了155毫米口径轻量化M777榴弹炮,山地师可以说是印军的王牌部队。


(印军105毫米牵引炮)

反观美军,其山地师却只是普通机械步兵师的缩水版,不仅缺乏重型地面进攻装备,而且严重缺乏防空武器,定位也只是在低强度战争中对其他重装部队进行支援,因此大多装备的是轻型步战车,主要突出快速机动性。难怪有人戏称第十山地师的任务就是到达目的地,然后呼叫空中支援。印军一个plus山地师对比美军的mini版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虽然装备相差不多,但是如果在真实的体系对抗中,印军无疑会被吊打。印军山地师的装备除了国产“英萨斯”步枪外,其他武器基本的都来自于进口,在高强度的战争中,自己不能生产,仅靠储备的弹药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星期(印度国防部长自己说的),难道一个星期就将美军团灭?

(手持“英萨斯”步枪一路小跑)

其次,美军的空中力量强过印军太多,各种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轰炸机碾压印军,没有空中支援的印军只能被动挨打,完全不可能打出像样的攻势。所以印军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军工生产能力,卖再多的武器也只不过是花架子而已。



军武吐槽君


美军现在的山地部队只有一个第10山地师,按照美军的计划第10山地师有3个步兵旅,一个陆航旅,一个火力旅,一个支援旅,美军一个步兵旅有约4400人,12门105榴弹炮,6门155毫米榴弹炮。按照这样推算,美军的第10山地师约有1.8万人。

而印军的山地师一般一个师有1.5万人,也是包括3个山地旅,一个炮兵旅,工兵团通信团等支援部队,印度的编制是按照英国的传统,团的规模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营,不过印军的山地师中没有陆军航空兵,但是有骡马分队。印军的陆航部队主要掌握在更高一级的部队,师里边没有陆航部队。

美军的山地部队在编制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人员还是受过山地战的训练,而且由于陆军航空兵部队的强悍,所以美军的山地部队还是非常强大。

在山地作战中,直升机用非常大的作用,在山地中,部队的运动困难,尤其是重型装备,只能沿着道路进行运动,尤其是各种火炮,而美军喜欢用直升机吊着榴弹炮满天飞,快速的把火炮运输到各个高地,作为火力基地,早在越南战争中这种做法就已经运用的非常纯熟了。而现在吊的火炮已经是155炮了。

而印军还是比较传统的山地部队,保留骡马作为运输工具,毕竟山地中大量存在不通车的地方,人能爬上去但是车上不去,这个时候骡马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在各国的山地部队中,一般还是有一些骡马分队作为运输部队,有了骡马就还要有兽医。
英国的105榴弹炮,美国人也是这种火炮。

美国的山地部队和印度的山地部队相比,美军的装备更加先进,但是印度的山地部队在高海拔地区的作战能力更强,印军的编制和武器更加适应高海拔地区,别的不用说,美军的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也是出现高原反应,最大载重量下降的这样兵力的补给就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这种地方正是印度骡马部队显身手的地方。
这种场景可是不容易看到了。用骡马驮载火炮。

不过印军的山地部队针对性非常强,就是针对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山地,在这种地方印军的作战经验丰富,而美军的山地部队在中等海拔高度就已经表现出高原反应,美军在阿富汗发现,美军的直升机达不到标准的载重量,美军的山地部队有时候会从阿富汗当地去弄一些驴什么的,作为运输工具。


美军第十山地师,名义上是山地部队,实际上就是轻步兵部队。

而美军由于装备先进,所以在一般的海拔地区的山地作战会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到了高海拔地区,美军的山地部队不一定比印军强。


有痰


现在如果要在青藏高原打山地战,光看山地师有多强那简直是自取灭亡,现代战争要想胜不管是山地战,丛林战,沙漠战,冰雪战,都是要打综合合成战,首先要用远程地对地导弹攻击对方的指挥,通信,运输,电磁干扰对方的预警,通信,导航系统,地毯式轰炸对方集结地,武直在清扫对方残余人员,最后出兵占领后主战就节束了,如果有大型直升机吊运向777这种火炮居高临下远程打击小而散的武装,胜负就明白了,运直吊运上高原火炮很重要,人车上不去的地方地炮也很难攻击到,居高临下可使火炮射程翻倍,高原作战谁的运输直升机优势大就会胜利也大,机动快,抢占先机很重要。


食人族酋长2


印度山地师规模庞大20万人,但驻扎区域非常大,在战术上更致命的是缺乏山地师最重要的垂直机动能力,战时极易被对手分割包围。

战略上印度在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及道路建设落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向该区域部署兵力,试图以长期部署大量兵力补偿其运输短板,所以部署呈前重后轻态势,一线部署大量兵力对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 而印度的对手却没有这个必要作对等部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