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狐仙為妻的故事

傳說,馮氏弟兄三人,一同從江西徒遷來黔。走進地屬正安州道真地界叫大埡口的一個地方,弟兄三人在路旁一個大巖阡的水井裡喝水。休息了一會,大哥提議叫大家繼續趕路,老三說:“我喝水時,看見水井裡有一顆米、一尾魚。這是一個魚米之地,我不走了。”大哥、二哥門兒交待一番,他們二人就往四川去了。

老三自己留在這裡,在巖遷中搭草棚居住。非常勤勞,早出晚歸地開墾土地。春種、秋收、冬藏地過日子。久而久之,家中就有糧、有瓜。

一天,馮家老三扛著鋤頭上山,見一隻毛狗(狐狸),後腳卡在石縫中無法脫身。這隻毛狗看見馮家老三走來,它發出哀鳴。善良的老三將毛狗從石縫中救出來。用布緾好它的傷腿,放了這隻毛狗。這隻毛狗非常有靈感地朝馮老三點了點頭,才慢慢地跑進林中。

過後不久,一天馮家老三上山回來,推開關好的柴門,揭開鍋蓋,準備洗鍋煮飯。看見鍋裡不知是誰給自己煮好飯菜。馮家老三好生奇怪,荒山野嶺,是誰給他煮飯呢?百思不得其解,連續幾天都是如此。馮家老三決定看個究竟。這天,他不動聲色上山坡,走至半路又轉回來。遠遠看見自己怕草棚在冒煙。他悄悄地走近一看,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在刷鍋煮飯。她煮好飯菜後,從石磨架上取出一件毛毛皮衣,往身上一披,就地一滾,又化成一隻毛狗跑了。馮家老三知道了原因。

民間故事:狐仙為妻的故事

第二天,他乾脆又隱藏在附近。不久,那隻毛狗跑出來,又進屋去燒火煮飯。馮家老三等她去菜地摘菜時,悄悄的拿走了毛皮衣,藏在了坡上一個隱蔽的地方,他幹了一陣農活就高高興興的回家。

狐仙姑娘煮好飯菜後,找不到自己的皮衣,無法化身而去。只好無奈地坐在灶前。馮家老三推門進來,故作不知,上前打聽來由。狐仙姑娘只好託言說自己是來逃荒尋親的落難人。見有人家,便進來討口水喝。馮家老三非常熱情,二人同桌吃飯,並拉以家常。當晚,二人以清風明月為證結為夫妻,同床共眠。

從此,馮家老三過上了男耕女織的家庭生活。不久,生了一男孩,為了紀念奇緣,夫妻雙方就將這孩子取名奇一。第三年後,又生一子,取名為奇二。奇一、奇二這兩個孩子長的非常可愛。

一天,馮家老三逗著兩個孩子玩,口中念道:“天上寶、地下寶,不如毛狗娘娘好。”狐仙知道丈夫瞭解自己的身世,並大吵大鬧。要馮老三交出毛衣。馮老三無法只好上坡將毛衣拿出來遞還給狐仙姑娘。

誰知,狐仙姑娘接過毛衣,往身上一搭,就地一滾,又化著一隻毛狗(狐狸),在一陣青煙中跑出巖阡。馮家老三抱著一對兒子連聲呼喊:“你不看奇一,應看奇二!!!”毛狗又回過頭來看了父子三人一眼,最後還是跑進了深山老林。

從此,這地方取名為狗配埡。後來人們覺得不雅,改名為高培埡。同時,將“不看奇一,應看奇二”作為勸導人的話語,就在濯水一帶民間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