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瀋陽比,哪個更發達?

王鶘頎


有一點武漢怎樣也不及瀋陽

現在很多人對於城市的經濟發展都非常感興趣,中國目前公認實力最強的的,便是那四個一線城市了。比一線要稍遜一籌的被劃分成了新一線城市,雖然同在一個等級上,但是實力難免會有高有低,今天要說的就是兩座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武漢和瀋陽,看看這兩座城市誰更發達。

既然要說發達,那就肯定不能單純的比gdp了,不然也太沒意思了。就像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依然還是處在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一個城市的發達與否,和gdp肯定有關係,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在經濟方面,武漢的產業比瀋陽是要多很多的,而瀋陽所在的整個東北地區,經濟支柱都是重工業,一些手工業及輕工業很少。而武漢則就不同了,作為中部地區的大省會,其城內聚集了很多知名公司。

其次便是交通了,瀋陽是我國東北地區的鐵路樞紐之一,其境內的仙桃國際機場也是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但是這和武漢比起來就差了一些了,武漢的交通地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它是中國的四大鐵路樞紐,其鐵路客運量位居中國第一,是中國鐵路運輸的最大中轉站。武漢境內的天河國際機場是中部地區的第一門戶機場,也是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

再者就是教育資源了,武漢境內的大學數量在全國排名前五,像是武漢大學、武漢理工、華中科技大學等,都是全國知名的高校,瀋陽在這方面也是不如武漢的。而後便是歷史和文化底蘊了,瀋陽在中國的東北部,歷史上曾也有過輝煌的時刻,像是現在的瀋陽故宮,也見證了那一段時期的王朝興衰。在這方面武漢並沒有領先多少,只是城內的黃鶴樓和武昌起義的名聲要比瀋陽高一些。

最後便是兩座城市的人了,雖然武漢的面積和人口都比瀋陽要多,但是在風土人情這一方面,瀋陽就比武漢好太多了,很多人都覺得東北不管是漢子還是姑娘,都是非常講義氣的,和他們交朋友會非常舒服。這也是武漢人怎麼也比不過的,這和教育並沒有多大關係,完全是整個東北的大環境都這樣。

整體來說瀋陽是不及武漢發達的,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教育交通,但是每個城市都有起獨特的一面,瀋陽的生活節奏也要慢一些,居住體驗比較好,而在武漢雖然能賺到更多的錢,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方俊說武漢


說武漢和瀋陽,我算的上是思緒萬千。我出生於瀋陽一九六二年春離開,我一九六三年春隨大人落戶武漢至今。我第一次返回瀋陽是一九七零年春節,在我一個童年孩子的眼裡瀋陽比武漢馬路寬些房子也高些,瀋陽人的語言文明多了衣著也乾淨整齊多了。以後八零年八三年八四年八八年九一年多次再返瀋陽,瀋陽的經濟文化城建人文都應該此武漢要強多了。當我九七年回瀋陽時就發現當地人驕傲的精神頭沒有了,零三年去瀋陽時就感到瀋陽人找不到北了。瀋陽是大清的發源地,武漢是清王朝滅亡處。兩城市對國家的發展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有過濃墨重彩的貢獻與奉獻及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我二零一三年再次又回瀋陽時,讓我驕傲的瀋陽不見了。瀋陽人瀋陽市咋沒跑過武漢呢?我老了也糊塗了!


村伕


十年前武漢和瀋陽gdp相差不大,那時候去武漢上學,武漢給我的感覺就是破舊,尤其是長江邊的樓屋,加上那時候正在修地鐵,本就不寬的路還要封上一半,交通真是擁堵不堪!有時候學校門口做公交光谷廣場就能堵一個小時!好在光谷步行街就在學校旁邊,出去逛街shopping可以解決,也就不需要坐車去很遠的地方了!光谷步行街真的不錯,人流也很大!大四那年武漢終於通地鐵了,去火車站真的方便了好多,再也不用擔心交通擁堵的問題了!前兩年又去了次武漢,地鐵真的多了很多線路,無論去哪都方便很多!去年9月份第一次去了瀋陽,給我的感覺就是有點失望,瀋陽一直就是我們東北的老大哥,旅遊資源真是太匱乏了,政府完全就沒有好好發展旅遊業!大帥府周邊真是讓我咂舌,瀋陽故宮也一般!中街大週末人流稀稀疏疏,晚上8點多出去逛逛酒店周邊商城,小店幾乎都關門了!夜生活跟南方真是沒得比,有次十一去長沙玩,晚上11點還有公交,而且爆滿,去上海玩,都快22點了,外灘人那個多啊,回家坐地鐵裡依然站著好多人,沒有座。這些大概就是我對兩個城市最直觀的感受,至於其他如gdp,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我不想多說,因為網上一查就能搜到,別人已經說了很多


riki917


我是湖北人,在武漢讀了兩年書,畢業以後在瀋陽工作,我說一說我的感受

武漢現在到處在做基建,滿城挖,所以地面交通有的比較堵,但是武漢景點很多比如黃鶴樓,比如江灘等等,人文建築也很多比如曇華林。有好幾條步行街,我去的最多的是光谷。

瀋陽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種基建都比較完善,景點也很多,但是工業氣息很重,生活水平還行,很適合居住。



一個設計愛好者


衡量發達與否,主要看4個指標

第一個:人均GDP:

瀋陽人均GDP70731元

武漢人均GDP124056元

武漢勝

第二個:人均收入:

瀋陽人均收入44054元

武漢人均收入42221元

瀋陽勝

第三個:城鎮化率:

瀋陽85%

武漢78%

瀋陽勝

第四個:三產佔比:

瀋陽58%

武漢56%

瀋陽勝

綜合來看,瀋陽3比1勝武漢。瀋陽要比武漢發達。

還有武漢這氣派的城建





上天保佑中華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瀋陽是共和國長子,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期和中期,一直是中國前十名的城市,最高峰位列全國第5名,而武漢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第三大工商業城市,素有大上海,大武漢之稱,但是到了建國之後,武漢被撤銷了直轄市,當時的工業,東北比較集中,所以武漢在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期中期,都落後於東部沿海城市,到了2010年,武漢、成都等內陸省會城市開始崛起。

東北城市(瀋陽)的衰落,正是武漢的崛起。

如今的武漢,GDP相當於瀋陽的2.3倍,人口比瀋陽多了200萬,人均GDP比瀋陽高了4萬多。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是瀋陽的3倍,資金總量、城市排名、國際影響力等全方面,遠遠甩開了瀋陽。

所以,過去是瀋陽發達,現在是武漢發達,未來誰更發達,我認為還是武漢!


蔣昊說經濟


我覺得武漢與瀋陽現在是沒法相提並論的,瀋陽是過去中國的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曾經承載著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使命,而現在卻是隨著東北經濟的衰落而落後了,相反武漢卻是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後來居上,遠遠趕超瀋陽,並把瀋陽遠遠地拋在身後,兩者之間已有很大的發展差距了,我覺得武漢發達些。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建成京廣鐵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點,武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九省通衢之地,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這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1958年,武鋼投產,這是新中國自己建設的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期間,武鋼、武重、武船、武鍋等一大批重工業項目落地武漢。

武漢世界首先看到的,是武漢的江與,145.5公里的長江和62公里漢江穿城而過分隔出三鎮。自1956年開始,武漢舉辦了45屆渡江節每次都有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泳將,到江中一搏,體驗“中流擊水”的膽識與力量。








瀞姐姐


瀋陽就是個弱化版武漢,武漢去掉江湖,科研,大學,it,生物醫療,光電子信息,工程設計產業拿掉基本就是瀋陽了。





武漢是國家四大科研中心之一,研發航母核潛艇驅逐艦固體運載火箭北斗導航,設計建造世界最大的各種超級工程,什麼三峽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什麼高鐵網絡樞紐站房摩天大樓。。。

武漢的航天,生物,it,芯片,面板產業就不說了,單說傳統產業,武漢能生產燃氣輪機,aip常規潛艇,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艦艇用核反應堆,海上核動力平臺,五軸數控系統,超精密數控系統,三維五軸激光加工中心,微鑄鍛銑金屬打印一體機,超重型工業母機。。。


屈景昭


我是瀋陽人,絕對土著。不知道為什麼不管哪都願意和瀋陽比較。但我不認為這不好,因為比一比就知道差距了。其實瀋陽還是不錯的,城建也算可以,也很現代化,不比各大城市差多少。文化教育相對差些,除了東北大學還算拿的出手,其他也就中國醫大湊合了,剩下的就不提了,提了也沒人知道。人口城建面積在東北夠用,但和武漢的確有差距,人才流失也很大。經濟上瀋陽處在轉型階段,但政府的決策和效率感覺不太給力,但18年的發展確實比之前有很大進步,看到了希望。其實瀋陽在東北來說我認為絕對一哥,但和南方城市還是沒法比的,應該多學學南方的發展經驗,同時政府真應該好好改革了


楊峰191099914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武漢與瀋陽現在是沒法相提並論的,瀋陽是過去中國的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曾經承載著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使命,而現在卻是隨著東北經濟的衰落而落後了,相反武漢卻是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後來居上,遠遠趕超瀋陽,並把瀋陽遠遠地拋在身後,兩者之間已有很大的發展差距了。

從GDP看,2018年,武漢市上生產總值(GDP)1484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增速高於全國1.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2個百分點。而2018年瀋陽地區生產總值為6163.5億元,增長5%左右。武漢的GDP總量是瀋陽市的2.5倍要強。

從教育方面看,武漢是全國大學最大的城市,也是在校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據2018年數據,大學總數84所,在校大學生150多萬人,而瀋陽則無法與武漢相比。

從科技信息與工業看,武漢是一座新興的科技信息產業城和工業發達城市,而瀋陽僅有一些傳統的製造業,在企業規模、產出等方面無法與武漢市相比。

綜上所述,瀋陽與武漢相比,差距在不斷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