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朱凤奇


无锡存在问题:1.规划设计不合理。没有对环太湖区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无锡太湖东连接苏州,西连接常州,重点发展太湖新城而忽略了经开区和太科园沿太湖区域的整体设计,格局太小。2.基础设施落后。除1条内环线再也没有2环、3环甚至4环。3.老城区改造拆迁滞后。开车去老城区转转还有很多私房没有拆迁,居住环境恶劣。老小区改造是一方面,同时要结合实际该拆的必须拆,以创造一个美丽的无锡。


地瓜34447


房价工资比太高是根本原因!请问无锡新区锡山区惠山区工厂的员工工资最低6000起步了吗?工资没翻倍,房价却翻倍,明摆着撵人走,关键从北上广深逃离的也不来无锡啊!还有常州,有愿意大学一毕业就跑到无锡来,我要在无锡干一片天地,大展宏图的嘛?南京毕业生直接做高铁去上海面试去上海或者去北京深圳天津广州的人才市场找工作。连重庆成都都不去,长沙更不去。学点软件的也去杭州了。最后最差也得南京。然后剩下的才…关键这几年又用高房价低工资的标配吓走各类人才!


高必玉太公咨询收款码


要说最大不足,就是规划。如今无锡整个城市重心都去了太湖新城。打算在滨湖区打造一个新的城市。这也是没办法,市区一团糟。看看市中心的房子,都破成什么样了。无锡交通连苏州一半都赶不上。拆迁陷入困境。如今拆迁到处都是钉子户。为什么?不公平。产业就是那些个尖端行业。什么半导体,什么物联网,什么智能制造,什么智能物流中心。的确,这些都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前途远大,但这也消耗了一个城市的底蕴。就像十几年前的光伏产业,无锡一旦失败,损失了多少年?无锡就没有什么本地土生土长产业。基本全部被遗弃。梅村的二胡产业有多少人知道?荡口的印刷产业知道的人也不多。新安的太湖水产市场除了周边2个镇又有几个人知道?以后一拆迁,全部都没了。彻底消失。光伏的教训还没吸取。产业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太落后。地铁,高架等都不行。地铁什么时候通新区?更别说通江阴宜兴。高架连一个环都没有。人家上海都快十环了吧。无锡就那么几条高架,机场路,金城路,高浪路,就差不多了。


张更上


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家子气。过去的半个世纪,无锡一直在解放环路里面拆拆建建,所谓螺狮壳里做道场。2000年后,终于开始扩展城区,开发太湖广场和蠡湖新城,伴随着一片质疑声,却实打实的将城区范围大大拓宽了。07年前后开始开发太湖新城惠山新城以及锡东新城,幸而有十年前打下的新城基础,如今无锡在城市建设上不至于落后苏州太多,原本无锡城建是超过苏州的,后来却是落后了一截,令人唏嘘。然而却还有一部分人为了个人私利反对发展新城,而且是不理智的反对,也就是但凡是对新城区域是利好的事情都反对,这在其他城市是不多见的,毕竟曾为县城的无锡在格局上有他的局限性。


考拉是只树袋熊


首先,允许作者对无锡作一点基本介绍。无锡位于江苏南部,北临长江, 与泰州靖江隔江相望,南滨太湖, 远眺浙江湖州,东西分别与苏州与常州为邻,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无锡处于苏锡常都市圈的中心位置。全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下辖5个区及江阴与宜兴两个县级市,2018年常住人口 657.45万,GDP总量11438亿元,位居全国13, 人均GDP173985元, 在所有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不计东营,克拉玛依等非资源城市)。

无锡作为工商业城市,目前遇到最大的困境我认为是本身城市级别低、城市规模小导致的缺乏持续发展的惯性与动力。在全国提升城市首位的浪潮下, 原本落后于无锡的例如长沙,西安,武汉,杭州等城市,不仅经济实力超越无锡,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软实力和吸引力更将无锡甩出了几条街;另外由于城市规模小,发展的惯性不足,第三产业和商业活力不足。

下述2006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彼时无锡高居全国第9位, 然后在2006-2015这10年,无锡逐渐掉队, 陆续被武汉,成都,南京,青岛反超。

1 上海市 10296.97 ;

2 北京市 7720.30 ;

3 广州市 6068.41;

4 深圳市 5684.39 ;

5 苏州市 4820.26;

6 天津市 4337.73;

7 重庆市 3486.20 ;

8 杭州市 3440.99;

9 无锡市 3300.00 ;

10 青岛市 3206.58;

11 佛山市 2926.72 ;

12 宁波市 2864.49;

13 南京市 2774.00;

14 成都市 2750.00 ;

15 东莞市 2624.00 ;

16 武汉市 2590.00;

17 大连市 2569.00 ;

18 沈阳市 2482.50

19 烟台市 2402.10 ;

20 唐山市 2362.00 ;


我们在看看反应城市活力与城市发展状况最为直观的因素——人口。 人口与城市发展具有作用和反作用力, 人口不断流入和增长,促进城市持续快速发展,而城市发展遇到方向策略错误,或者发展遇到瓶颈,会导致人口流入减少,从而更反作用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无锡就是城市发展与人口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数据显示,无锡从2011年开始新增人口(包括自然增长与人口流入)非常之少,2013年开始,几乎停止增长。



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人口流入减少,就说明无锡正失去吸引力,说明无锡的经济与社会出现了问题。无锡本身因行政级别低,科教文卫等软实力就无法与省会城市竞争,但如果无锡的制造业也失去了吸引力,那么无锡就会陷入无底的深渊。这是无锡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

无锡需要思考如何把人才留住,如何把人才引进来,结合正确的产业政策,不断的发展优质高效的制造业,同时也吸引其他的外来人口,促进第三产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良性互动的状态!


JeffreyShambaugh


依我看无锡死路一条。东西方向的苏洲常州是竟争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南面太湖回头是岸,有个宜兴也是飞地,只有北面临江一亇出路,也被江阴重工业挡住去路。老城区还是老国企打头,小民企配套,没有竟争力,GDP看上去不错,地方得到的是小头。常州也有同样情况,但结构上民企较强,房价也髙,工资较低,吓退外地人。而苏州外企、国企、民企一齐上,尽管房价较髙,还是招来大量外地人,大街上听不到本地话了。所以无锡要改变思路,否则也要掉队。


哈哈100834691


关键高架建的太少,苏州中环,外环交通发展就比无锡快了10年,无锡先应把南湖大道架高架南连接高浪路高架再与环太湖高速连接,西连接内环,再连中南路高架直接在湖边,减少太湖大道的压力。还有苏州中环已经连到无锡,一到无锡段就是堵车,红灯多。应该建一条连接机场高架与苏州中环连接的高架快速通道。


晓康3


无锡的转型是困难的,自蓝藻事件之后的十年里,无锡迷茫了,不知道如何发展,一直被苏沪牵着鼻子走。所以当务之急,是树立无锡的核心企业竞争力。比如改造旧城,拉动经济增长。传统企业与新能源科技技术的结合发展。共同输血无锡。至于说到无锡的地理规划发展,还是主要是道路交通问题。今天连地铁,明天建高架,没有一个五年的整体规划设计。


葉世華13


无锡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繁荣的城市,始终处于第一梯队。归根结底是重视教育、勤奋。基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在新一线城市中我们规模是最小的,面积、人口都处于末尾。天生的劣势,逼着无锡向高科技、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所以吸引高精尖人才落户、培养本土高级人才成为未来发展重中之重,也是目前无锡的首要问题。毕竟离苏州太近离上海也不远,人才很多都被吸引过去了。可以看出无锡打造的是宜居城市,公园、道路、环境。。以此为吸引力希望吸引人才。但是人才对于生活的追求不仅仅是宜居,文化、人文环境、教育医疗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无锡应该加大医疗、教育投入。多创办些学术型会议、活动。打造新城市文化名片。


杂家小记


无锡最大的问题,或者说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主要还是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度还是不够高。当然,无锡本身的体量也不大,面积仅有46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2万,在所有目前GDP破万亿的14个城市中,人口最少,面积仅大于深圳,然而又没有深圳的行政级别,政策优势。但是抛开这些客观条件,对比深圳,面积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跟无锡下辖的宜兴差不多,但是GDP超过2万亿,经济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亿以上。这就要求无锡在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人才,吸引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体量不够,创新来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