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手足口病,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手足口病並不可怕,本文教你如何正確認識及應對手足口病。

雖說現在還未到手足口病爆發的高峰期,但提前知曉,以便家長們對這一兒童常見傳染病能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能提前預防、提前發現及治療。

手足口病的命名是基於其臨床表現的,患者手、嘴、腳上面都會長如下圖所示的皮疹、水皰,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以柯薩奇病毒A16和新型EV71病毒為主。

手足口病多發於兒童,尤其是五歲以下,成年人比較少發。就發生場所來說,多發於小孩比較聚集的地方如學校、幼兒園、保育院、孤兒院等場所。

科學認識手足口病,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手足口病是如何傳播的?

首先它主要是一個以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手足口病有皰疹,皰疹裡是含有病毒的,所以被病毒汙染了的環境,其他小孩與之密切接觸,也是可以傳染的。

再者,該病毒為腸道病毒,可從腸道排出,也可以汙染環境,進而進行傳播,這也是比較多見的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常見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典型的症狀:

一是發熱,這種發熱以中熱和高熱為多見,超高熱比較少見,多數的孩子可能會波動在38.5℃-39℃之間。

二是可能會有

精神狀態的改變,精神比較弱,不想吃飯。

科學認識手足口病,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三是典型的皮膚改變,可以看到口腔,包括頰粘膜,包括硬顎、舌面、口唇,甚至可以看到手掌、指尖、足部、足後根皮疹。皮疹典型的特徵,早期可能是一個紅色的小丘疹,之後有部分可以變成皰疹,在皰疹周圍有一個圓圓的紅圈。

手足口病的治療強調兩點,一是沒有特效藥,絕大多數都是比較輕的病例,對於輕的病例在家就可以隔離觀察,重點是要給一個安靜清潔、空氣清新的環境,同時要做好皮膚護理,避免這些破潰的地方發生感染。

再一點,就是要給孩子補充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

第三點,就是要給孩子對症的治療,發熱、不想吃飯、口腔疼痛、肚子痛等等,皮膚瘙癢我們給他皮膚護理,避免感染。

科學認識手足口病,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但是一旦孩子出現,例如持續高熱不退,肺部有炎症,出現精神萎靡等等這些,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去看病,因為時機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條出現狀況,都要及時看醫生,因為剩下的治療是非常專業,也要求時間的,老百姓可能都不是很瞭解,不容易掌握的東西,是非常專業的。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預防,

"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被子"

是預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針,

各位家長一定要牢記在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最後強調一點的是,手足口病是可以根治的,不會留下後遺症,再有就是得過手足口病之後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再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