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大同的云冈石窟吗?有什么感受?

一个人的很多瞬间


 去年冬季路过大同,去拜会云冈石窟。

       从华丽大气的景区正门一路向内,沿途都是新造的精美的亭台楼阁,雕像碑林,因为心里有对云冈的期待,所有这一切不仅没有引起我的兴趣,那漫长曲折的通路反而让我有些焦躁。惟有在曾指挥建造了石窟的高僧昙曜的塑像前驻足了一下,向法师合什顶礼。

       在与云冈相遇那一刻,我知道,我一定会带着遗憾和疼痛离开,不是因为她的恢宏,而是因为她的残破。

       从遥远的北魏起,这些石头就开始有了生命。我想象在上千年的岁月里,多少佛的信徒万水千山、满面征尘地起来,只为了向这些神圣的石像晋香膜拜,那时候,信徒们走的不是我来时的那条精美的通路,而是爬过一座座荒山,远远地,远远地看到了大佛的身影。他们世世代代的来,世世代代的拜,心中所求都是一样的吧。

       来路不同,时间不同,但我们的心情是否相同呢?

       但是我躲不开那些残缺的部分,从进入石窟区开始,太多的洞窟中已经空无一物,或仅仅留下一截面目模糊的石柱,无头、断手断臂的佛像比比皆是。那么多的空无的眼睛陈列在石壁上,不是在诉说,仅仅表明着它们过去和现在的存在。

       岁月太久了,人心太深了,我们哪里能搞得清楚,是哪些人,在什么时间,怀着什么样的念头伤坏了这些无辜的石头。在明亮的夕阳下,我与著名的云冈大佛对视着,在近一个人千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人与它对视过呢,它又给了这些人什么启示呢。

       也许时间本身,或者我自己就是一个残破的存在,活着活着,不经意间就丢掉了,或者被窃去了许多内容,直到某一天,只能从残留下的遗迹中,追索那些让自己,也让别人感动的细小品质。

        可是,那些空空的洞窟中真的曾经有过一尊精美的塑像吗?我的身体里真的有过一些情怀吗?

        可疑!



一个人的很多瞬间


感谢“一个人的很多瞬间”和“铁石心肠我在辽宁沈阳”两位朋友邀请。云冈石窟我去过,不过那还是很遥远的1996年了,当时正是在北京读大学的最后一年,毕业论文已经完成,所以就打算去五台山和大同一带逛逛,时间也正好是这个季节,所以这个问题也算是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遥远记忆。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或者说加上麦积山石窟的四大石窟)之一,自然是我们去大同最主要的目的地,当年的云冈石窟还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不是国家5A级景区,门票多少钱是不记得了,只知道很便宜,我们这些穷学生也没有太大压力。

这么多年过去了,要说记得很清楚那是骗人的,但是也不至于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们是坐火车从北京到的大同,下火车是清晨,第一印象就是“这座城市真脏”(这不是地域黑,请大同的朋友见谅,当年的确如此),道路两边很多煤灰,天空灰蒙蒙的,火车站前面好多拉客的车,有人操着方言喊着“左云、右玉”,听了好几遍才猜出来他们说的是啥。


找到车赶到云冈石窟,那时候的云冈石窟还没有什么完善的设备设施,游人寥寥无几。石窟所在的武周山不高,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但是石窟是很宏伟的,崖壁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窟,里面全都是栩栩如生的佛像,但是比较小的佛像风化损坏比较严重,很多都看不清楚面目,有些甚至残缺不全了,最为壮观的一尊佛像得有十多二十米高,佛像所在的洞窟壁上还有若干袖珍洞窟,同样是佛像密布。

也许是因为当时对石窟的保护意识比现在要差得多的原因,许多佛像上积尘不少,所以佛像基本上都变色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气污染的原因。

现在云冈石窟已经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想必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以后有机会还得去看看。
当年拍了很多照片,用了不少的胶卷,可惜这些年搬家好多次,都不知道压到哪个角落里找不到了,还是现在方便啊,数码照片存放在电脑里面,随时可以调出来欣赏(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不冷红尘


云冈石窟是公家的吗,军人有什么政策


S阿里吧


俺娘说的原话:这啥石窟就是石头窟窿!请自己理解吧!


铁石心肠我在辽宁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