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在父母生病住院后,会将是怎样的场景?

锐锐CC


我就碰上这样的事。我得肺癌住院开刀手术 老伴肺部感染住进LCU ,就一个儿子,面对父母同时住院 ,而且还都是要命的病 我在肿瘤医院 ,老伴在另一家三甲Lcu,可以说 儿子哭都找不见地方 ,一个要开刀救命 ,一个要治疗救治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 ,只好给父亲请了护工 ,随时电话关注,他守在手术室外等待命运的宣判,好在命运之神眷顾 ,父亲有惊无险渡过一劫,我也暂时过了一关 ,等待的是漫长的抗癌之路 ,独生子女的悲哀 ,父母生病 ,连个商量之人,替换的,都没有,媳妇不是不管 ,奈何有上学的孩子,才一年级,只能医院 ,家里两头跑。能说孩子不孝顺吗 ,为父母的病,瘦了十几斤。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无能为力 ,只能默默的在心里流泪,却不敢让儿子看见。免得他更难受。


渡鹤影1


我家就是独生子女,有一次我和老伴同时住院,他心脏支架,我膝关节游离体清除术,同一家医院,巧合同一天做的手术,唯一的女儿先去导管室等他父亲手术结束,又到我这边来,本来我的手术应该简单,但游离体太大,持续了较长时间,待我出来,我女儿在手术外接我,并告知我我老伴支架手术顺利完成,因为那时还是腿根部动脉血管支架手术,所以提前给老伴顾好护工,回到病房,我躺下后就叫她回家休息去了,她想给我也顾个护工,我没用,因为病房有大护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手术第一天医院规定可以有家属陪住一宿,我没叫她来,我认为她睡在我身边也不解决疼痛问题,有问题护士、医生比她更有用,第二天女儿就上班去了,晚上来看看我们,送来些水果叫我自己处理,所以我觉得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觉得没什么,就是多子女你也不能叫孩子为了你放弃工作,关键作为父母心态要健康,不要总有生了儿女,儿女你就的管我的想法,儿女长大后有他们的生活,他们事业,我们做父母的就该默默支持,年轻时最好做好养老准备,尽量多些积蓄才最实惠。


长乐59711722


丢了撮箕弄扫帚,放下扁担握锄头。春夏之交抢收抢种的时候,农村人里里外外脚不停手不住不间断干活,一个忙出几个来。马不停蹄,疲于奔命。累得腰酸背痛腿脚发麻仍然无息无休,即使生病除非倒床;否则,生命不息, 干活不止。这是大忙季节农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承受的是体力上的过度透支和身体上的极度疲劳,精神压力相对较小。独生子女父母都生病住院我没有感受过;我说说我母亲患病,我们哥、姐、弟照顾母亲的过程。母亲哮喘病发作,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家人商量决定送到县医院治疗。姐弟俩陪母亲坐客车去县城,哥哥留家照顾父亲,到了县城大姐接应。那时没有新农合,住院费用由领财政工资的哥姐弟三人承担。白天医院住,晚上大姐家住,大姐一家和我及三姐医院家里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星期治得差不多回家,钱花得不少,人弄得身心疲惫。这还是若干人围着母亲一个人转尚且如此;要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同生病住院,那对子女来说,简直是要承担天塌下来撑起一样的负担。比农村双抢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父母都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儿子或女儿一个人既要为父母跑跳治疗方面的事情,挂号、交费、检查、取药、治疗,哪一样不费时费力费心?这还不算,子女还要对父母进行日常照料,还要兼顾家里和工作。现在一般的独生子女家庭都不富裕,购买社会化服务的能力较弱。在目前公共服务水平状况下,独生子女摊上父母同时生病住院的情况,经济、精力、精神上的多重压力合力鼓捣,做子女的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金刚一样的身体方可支撑。否则,可能父母康复了,子女却倒下了。儿子给我们说,他在外面力争没有半点闪失,不然,后果不堪想象。独生子女的压力,可想而知。由于人口基数大,我们国家未富先老已是不争的事实,老龄化进程过快,银发浪潮正呼啸而来。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从老百姓需求角度出发推行医改,使每一个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这样,独生子女家庭才会从容不迫应对生活中的所有事项,生活才会有尊严有真正的获得感。相信,这一天到来的时刻,不会太远。


2557445168无影无痕


父亲因为不注重保养身体很不好,后来感冒住院引起肺部感染在医院里先是住了一个月。因为就是我一个孩子只能我一个人在医院照顾他。

好在我公婆和我们一起住,两个孩子就交给公婆照料,老公也放下手上工作跟我回去轮班照料父亲。

后来肺部感染厉害,感觉呼吸困难,父亲就转进了ICU,大夫就跟我说情况很不乐观。我请了很多名医大夫过来给他会诊,但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ICU的日子里,正规每天只有半小时可以探望。好在和医院关系不错,有时候也能在父亲清醒的时候进去跟他聊一会。

即使这样也没有留住他。父亲活着到去世我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周围邻居和亲戚都说我已经做的足够了,天意如此没办法,可是我还得深刻感到子欲孝而亲不待。

说到这里,其实我想说孩子照顾老人天经地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好孩子一个就足够了。


自律的摩羯宝妈


母亲上月罹患肝癌 到沪求医已一月有余 期间经历了两次转院 到处托人求人 这期间的痛楚只有我自己明白 父亲年岁大了只能陪着母亲 妻子在家又要上班又得带孩子 挂号问诊检查后勤都我一人承担 父母在 人生才有出处 父母去 人生只剩归途 独生子女的我 唯一不能选择的路 就是放弃的路 苦累 我都得撑着


许之一叶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从小到大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他在享受爱的同时,自然也很懂得什么才是爱。

尽管平时对父母的照顾少了些,那几乎都是父母自己的溺爱造成的,家里的事什么都不让他做,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是结婚生子了还在享受这种待遇,他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

直到有一天,父母生病住院了,一切都变了,孩子得自己照顾,菜得自己花钱买,饭得自己做着吃,他才知道了父母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情况下,他才真正开始疼自己的父母了,由于是独生子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一切都得自己承担,领父母检查,复查,真的是无微不至,尽管没有时间陪床,但看得出来,他已经尽心了,他在努力的表现自己,父母生平第一次尝了尝独生子的厨艺,番茄牛腩汤,尽管不是很烂,但作为父母真是不愿戳破,囫囵咽下去又有何妨?也算是报答父母之恩吧!



梅园香雪


老人生病住院其实最能体现人性的时候,这时候有些老人会说,我有养老金我有医疗保险。在真正住院的时候钱很重要,陪护更重要。所以不要觉得自己有养老金医疗保险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子女不可能24小时陪护在父母身边,要么就是找护工要么就是兄弟姐妹多的轮流陪护,可是大部分不都是人去不了给钱,更有些是人也不去钱也不给,这时候老人躺在病床上有钱能怎么样?

陪护不仅仅是陪伴,要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检查输液拿药等等,如果病人病情反复兄弟姐妹还会埋怨没照顾好,所以有几个真正能做到陪护的?

独生子女在这个时候真的是势单力薄,如果夫妻感情好,俩人还能相互扶持,如果夫妻一方做不到,那压力都在一个人身上,真的是很无助。

身边就有朋友家人生病,兄弟姐妹5个,3个在外地,2个在家,一个家庭条件不好不能舍弃工作去照顾老人,一个家里有生意还有上学的孩子,丈夫也有病,一点忙帮不上,她就医院家里店里三边跑,老人都下了病危通知书,店里没法干了,盘了出去,她就得接孩子送孩子然后去医院陪护,最后生生把她自己拖垮了,本身她就有病,前年做的手术下的支架,还吃着药。我一个局外人看着都心疼,老人生了5个孩子最后就这一个女儿忙前忙后,老人也有退休金医疗保险,可是呢?如果不是这个女儿她会什么样?

所以,做为父母,做为子女,做为一个人,做为一个有家庭的人,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爱你和你爱的人负责,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挣再多钱,没有一个好身体也无福消受,克制自己,自律一点,像抽烟喝酒熬夜这种能规避还是规避吧,一点点的做起。


半熟期待


支撑人生活的有两样东西:爱与自私!出发点不同结局与感觉都不同。

对于自私心重的人,爱与情亲是微不足道且可笑的。父母只要活着就行,嘴上说,父母要是有病就愿意花钱云云,好像父母的生病或意外是为了成就他的孝名一样。等到父母有类似于腰椎盘、高血压、老慢支,就这样想,年龄大了,不能手术,我们能怎么办?开始时还隔天打电话问问,时间长了就又不以为然了。所以,父母有什么也不会告诉他。等到有其他亲人告诉他,他就会责备父母为什么不早告诉他。好像自己是理直气壮的家长,父母是犯错的孩子,一个劲的说:没事呢!我身体好好的!弄得亲戚里外不是人。其实一家人唯一惯着的就是这个别人眼里的成功人。他的生活和成功是自私的力量支撑的!

大多数人生活和满足是爱支撑着的。在别人的眼里,也许他不算成功,甚至有些傻,家庭中谨记自己的位子,对家唯恐不够,对外很少奢求。父母子女之间温暖牵挂,睡前有问候,餐桌上有笑声,过错有担当而非责备,成绩有分享而非嫉妒,家庭中事十有八九都是不需要钱来解决的。

有温情有关照,什么病都能好个七七八八。什么生活所迫?都是自私心的积重难返。

独生子女确有难处。难在不是离不开工作。而是他她有太多的人要关照,小时候得到的关照太多,没有节制,照单全收。到了拿什么回馈?这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


原田农夫


生老病死,是我们逃不过的宿命,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面临这一个时刻,希望不开刀不插胃管,不进行创伤性呼吸和心肺复苏抢救,绝不瘫在床上耗尽人生。如果有幸,希望死在老伴前面他能安然的送走我,也可以是我的孩子送我最后一程。这就是我和老伴早已准备好的遗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活着就要珍惜健康的每一天,我们的积蓄可以维护我们的健康就够了,到最后什么也带不走何必呢。所以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加开通,不会让人们觉得我们是一批可怜的老人,生活得更加精彩才是我们的追求 。平时每年养成住院体检的习惯,一个是不用家人陪伴,一个是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个就是体检的比较仔细。所以孩子习惯我们每年两次住院做体检,放心工作没事相互报个平安,什么心理负担都没有,更不想没事就吓唬他,真到不行医院会通知他来处理。


谷香情感


去年我母亲骨折住院,虽然我不是独生子女,但弟妹一个在国外一个在住院,就我一个人撑着,当时发生在晚上,住院手续是晚上办的,第二天去办理了押社保卡交钱等手续,又跟主治医生交流了一下,住院就请了护工,术前的一系列检查我都没有参加,护工带着去的,这些人长期在医院陪护,比我熟练多了,每天晚上下了班到医院看一下,手术当天请假守了一天,下了手术进ICU,没守夜,第二天又请假,把她从ICU接出来,后来还是护工照顾,我白天上班,下了班直接去医院看病人。吃饭在医院解决,味道比较清淡,不好吃但适合病人。住了二十多天,出院时又请假一天。感觉一个人也不是应付不了,还可以吧。

主要是护工对医院比较熟悉,很多事情我不知道咋办还要问她们。

说到找人商量,弟妹比我还没主意,都一个劲儿问我咋办,我有啥办法,只能说别心疼钱。家里有人住院,有困难就尽量砸钱解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