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野钓资源源越来越少,好多人迫于无奈选择了黑坑作钓。黑坑具有水域面积偏小、鱼的密度相对较大、人员较为集中的特点,往往一个不大丁点的鱼塘坐满了钓鱼人。尤其是正钓头场,用人挨人来形容也不为过。

两人挨着坐钓,邻位爆口自己这边却没口或者鱼口非常稀少,这是被人家打闭口了。

一群鱼被放到鱼塘里,然后一帮钓鱼人交费、抽号,按顺序就坐开钓。每位钓手都盼望鱼儿往自己的窝点聚集,可现实情况呢,鱼就是鱼,他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向而改变行进和逗留方向。于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鱼儿进窝,大家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抽窝、做窝。有人下杆就开始爆连,有人抽了半小时却一口没见。最气人的是自己这里鲜少有口,自己的邻位却在爆连,相信经常黑坑作钓的朋友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交同样的钓费,鱼儿却只咬人家的钩子,你说上火不?尤其新手,因各方面经验还不成熟,不管是饵料味型、状态还是钓法都处于摸索阶段,和久战沙场的“老油条”挨着的话经常充当“被打闭口”的照顾对象,这种现象被我们戏称为“交学费”。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被打闭口的原因并找出少交学费的方法。

结合多年的垂钓经验,小编认为被打闭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 窝里没有鱼
  • 频率跟不上
  • 味型不对路
  • 线组配置有问题
  • 钓法没应变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一、地理位置的原因,鱼根本不喜欢进入钓者窝点,任凭钓者钓技再高超,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1、钓场人多,鱼扎边,突出表现在头场正钓人员相对较多的时候。人一多,难免嘈杂,加上大家溜鱼的声响,各种噪音造成鱼儿害怕、恐慌,纷纷避向人少安静、相对安全的边位,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大边(最靠岸边的那个钓位)。鱼大量聚集在岸边或者斜坡处,这时候就会出来边位连口、二边无口问津的情况。

2、水底地形差异。比如一个长方形的黑坑,一眼望去,平整的水面,钓者根本看不到水底地面的差异。鱼儿对水底深浅接合处、有杂物或者有个凹坑的地方是非常偏爱的,尤其是那种有个小坑的地方,哪怕是比其他地方深几厘米,投放不久的鱼儿一般都躲向这种水底凹凸不平的地方(相对安全的地方)。如果邻位窝点有坎儿而且连杆爆口,我们窝点水底一马平川,这种情况也是无力可施的。

3、新鱼进塘,活力差,往往聚集在放鱼处。这种情况下,距离放鱼点近的钓友就占据有利条件了,鱼密度大、下杆有口,而距离鱼儿较远的钓位,哪怕是相差一个钓位,也会发生焊漂现象。

以上三种情况也叫被打闭口,其实不是被邻居打闭口了,而是被钓位征服了。这种情况只能静等鱼儿散开,或者条件允许的话调换一下钓位。和大家常说的“黑坑有风险,屁股定江山”这句话不谋而合,有人爆护、有人打板,那真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啊。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二、抛杆频率慢,窝量跟不上

钓友甲和钓鱼乙紧挨着,一开始窝里都有口,但是甲杆杆带散炮,乙则钓几尾后再补一杆散炮。钓着钓着,甲的窝点鱼儿越来越多,乙的鱼口却越来越少,等没口了再抽窝,鱼却诱不过来了,这就造成了甲把乙打闭口的现象。

一开始两个窝点都有差不多数量的鱼,甲因为不停的抽散炮,所以窝点不停的有食物落下。乙就惨了,大量的鱼儿进窝后却无饵可食。鱼又不是傻瓜,总不能在窝里干等着来抢那小小的两团钓饵吧,于是自然而然就跑向了窝量相对较厚的甲的窝点去了。因此,不想被邻为打闭口,要保持带饵频率不低于邻位,最起码要持平,这是很多人被打闭口的一个关键因素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三、味型不对路

1、味型小。在头场抢鱼的过程中,即使用相同味型的饵料,味型大小不一样,其效果也千差万别。比如垂钓黑坑鲤鱼都是用的薯谷香,结果邻位比我们的添加量多了一倍,那么最活跃、进饵最积极的鱼儿就会率先跑到邻位的窝点,甚至我们窝点的鱼儿也会一股脑引诱过去。

2、鱼偏口。鱼偏口的塘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去一个不知情新钓场的时候。比如小编去过一个塘,用了一套自己屡试不爽的配饵却无口问津,倒是邻位在连口。最后忍不住向人家讨教了一番才明白:那个鱼塘里的鱼偏口特别厉害,饵料里不加入足量六合香,鱼儿根本不喜欢吃。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不用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打闭口了。

3、饵料传播速率慢、穿透差。尤其是在鱼口较活跃的头场,适当添加传播速率快的添加剂比如果酸、药酒、麝香等能起到快速聚鱼进窝的作用。这和增加饵料的浓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再赘述。

到一个陌生池塘垂钓,开钓之前多打听一下,问问塘老板和经常去的钓友,这种小坑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人说,人家正连口呢,不好意思问啊?别担心被拒绝,天下钓友是一家,客气一声给人家上根烟,大部分钓友素质还是蛮高的。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四、线组配置不当

1、很多钓友有使用粗线大钩、暴力飞鱼的习惯,有时感觉自己被打闭口了,其实窝点内还有少量的鱼。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线组配置方面做一下弥补,更换相对小号的线组、钩子和吃铅量小一点的浮漂,让整个出口更加灵敏,说不定鱼儿就会回来了。

2、过程细节未注意。太空豆过大,在垂钓过程中不小心导致漂座附近的太空豆打开了。这种情况会错过很多鱼口,甚至鱼吞饵后吐钩了自己却察觉不到。

小编就曾出来过这种情况,中了一条鱼,大线切水力量过大,导致漂座附近太空豆被拉开,刚才还在慢蹦却突然停口了。纠结了好长时间,无意间才发现太空豆出现问题了,导致调钓极顿。等把太空豆恢复原位,久违的鱼口又来了。所以奉劝大家,在垂钓过程中隔段时间要检查一下线组固定情况,这样的小错误坚决不能犯。

3、漂子坏了。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黑坑正钓抢鱼期抛竿频率快,浮漂不小心碰到哪里碰坏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再加上调钓有问题,鱼口出的可能不准确。

这些问题虽然是垂钓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细节问题,但偶然也会导致被打闭口这个必然结果的发生,所以一样不能忽略。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五、钓法不应变

1、现在好多鱼都是喂养悬浮颗粒长大的,所以会出现临底接饵的就食习惯。这时一味的重铅钓底死守就会吃亏,鱼获量骤减。

2、死守一个点。有人的钓友认为既然在一个位置打窝了鱼就该到打窝的这个地方来。这其实只是个人意愿罢了,鱼儿的意志是不会随着人的意愿所转移的。在一个窝点没鱼的时候,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别的窝点。

钓位和窝点不是一个概念,钓位是指我们屁股下面的钓位号,窝点是指我们钓位对面的一片水域。在一个窝点没鱼就饵的情况下,变换一下窝点比如钓远、扎边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邻位爆连自己这里却无口问津,这是被打闭口了,这个局如何破?

黑坑坐钓,正常情况下不是全场有口就是大家都没口,手法快多钓几条,手法慢少钓几条。但是如果出现邻位有口自己却一口不见,那基本就是大方向出问题了,建议先从钓位、饵料、钓法这方面找原因,然后再从调钓、线组配置等细节方面找原因。

我是同行渔猎笔记,在实践中分享干货。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您的关注和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