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精髓是什么?

用户65268749


书法的精髓书法的精髓有三个:创体、表美、蕴意,从艺术上讲,重点是表美。

这个美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譬如架构美、形态美、笔画美、文体美、行笔美、表意美、语感美、叙事美等等。书法是表现文字张力的一种手段,是把文字赋予美的含义并表现出来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而文字又是历史与文化的纪录,于是书法本身就蕴藏着历史沿革的轨迹和文化事件的勾勒。也正因为如此,书法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在当代不仅没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手写量的减少而导致魅力消减,相反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代中国参与者最多、受众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的书法艺术,表面看来非常普通,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当然有时也用其他的书写载体)上书写汉字而已,似乎人人都会,没有任何神秘和独特之处。但事实恰恰相反,看起来形式如此简单的艺术,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显得复杂得多的艺术容易掌握、容易明白。
她表面的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丰富。
一、以简驭繁
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简单不过——只有汉字、只有黑白的组合,至多加上纸色和装裱形式的变化以及红色印章的搭配。但是,这最简单的形式中,却包含着无限变化、无限丰富的形态。 作为一幅完整作品组成部分的印章和装裱艺术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二、以静寓动
中国书法是一种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它的作品,最终体现为凝定在纸上的形态,无论是悬挂墙上还是置诸案头,都是一种静态的欣赏。 好的书法作品却总是给欣赏者以动感。任何艺术品都是创作过程的物化,仔细寻绎,都有可能从其最终形式中找到运动过程的痕迹。然而,汉字书写过程的运动性质却是独特的: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逆性。点划书写的起、行、收的各个环节和字形书写的笔顺、章法安排的前后顺序,都有基本的规范,其运动方向是任何一个接受过汉字书写基础训练的书写者都了然的。其运动过程往往还不许重复、不可逆转,因此指向性相当明确。这一特点,与音乐、舞蹈十分接近。
三、纵横有象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其结构、点划在产生之初,就已经不是写实的。经过书写的逐渐改造,发展出各种文字形态,特别是草书、隶书、楷书之后,篆书中残存的一点“物象”更是全无踪影了。楷书的横、竖、撇、捺,尽管各有各的形象,然而哪一笔也不是自然物象的传摹;至于每个单字,与物象本身的外形特点,更可能是矛盾的,例如“日”字已变成方形,与太阳这个物象的圆形特征完全不同了。
汉字起始时字形是以象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在先民的观念中,汉字是圣人“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而创造出来的。这种观念影响深远,造成了人们对书法艺术极重要的一种诉求:以形写象。希望在抽象的点划、结构乃至章法中,表现出或欣赏到自然的大美。
在古文字阶段,尤其是小篆以前,汉字随体诘屈,自然物象的形式以一种相对直观的方式存留于汉字的表象。这种特点,易于使人们在阅读时同时产生对自然万象美的联想,从而有可能越过文字字义而直接进入对形式美的欣赏、玩味,并反过来生发出在书写中表现自然美的要求。
四、书为心画
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句话,本是用来描述文章意义的,但后来却成为关于书法与人的关系命题的经典论述。刘熙载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把它上升为对整个书法艺术审美本质的一种界定。
艺术是人的创造。书法与其他一切艺术一样,必然反映创作主体的心智、性情、修养乃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早在汉代后期书法的艺术性质初步被社会所承认的时候,赵壹就已经指出这一点:“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传为锺繇所作的说得更加简洁:“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大器书法幽默风趣


中国书法精髓在于精气神。一个好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在华夏五千年儒家思想:“爱国之精,炼人之气,创造之神。”解义:通俗来讲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在于它体现的都是美好的愿望,书法的技艺表达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你心灵的门户。体现出你的精神气质以及创造出超出前人的书法作品,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所在!



King少帝


中国书法的精髓在于线条美。苏轼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书法具有神韵、有风骨,它就是通过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的线条笔画呈现出来的。特别是草书尤为明显。

从众多古今书法帖子和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书法线条讲究方、圆和骨感。比如“圆”,它会使人产生圆满、圆润的美感。如篆书的形圆;有厚度有立体感的质圆;汉碑、漆书,其形态和用笔是方的,但线条的精神和势态是圆的,提现的是形方势圆。




吴昌硕临《石鼓文》,圆浑厚重,诗与字浑然一体,整体古朴雄浑其中锋雄浑,用笔有力,其线条醇古遒厚。

赵孟的行书用笔圆润,点画线条血肉停均,用笔也是柔润而圆畅,正如孙过庭说“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书法线条也讲究“方”,因为这使人产生刚劲、有力的美感。如汉隶中《张迁碑》和《礼器碑》、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斩钉截铁之感。

米芾《虹县诗卷》用笔特点是八面出锋,故其线条跌宕飘逸,风流倜傥。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

这些都是通过笔画线条呈现出来的。

苏轼写诗通常有感而发的,他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起伏跌宕、痛快淋漓、整体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绘画用笔书法讲究“骨法”,书法同样如此,要求用笔挺拔有力。我们平常所说用笔要有骨力皆是如此。

如柳公权用笔特点以“风骨”入胜,方笔为主,起止转折处棱角分明,毫不含糊,遒劲得势,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

对线条的理解认识、审美心理及技法功力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线条风格。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通过笔画线条展现风格和情感。

通过线条呈现书法之神、气、骨、肉、血,呈现中国书法的精髓所在


易墨草堂


黑白,陰阳,大小,長短,附仰,粗细,润躁,动静,干湿,浓谈,慢快,相背,方圆,起止,收放,呼应,顾盼,避就,曲直,点线,线面,起承,转折,变化,等等,矛盾的对立统一。这里面就有哲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音乐,舞蹈等综合性学问,所以书法的精髓最终还是书者的文化高低的问题,从你写的字里,能看出你对这些东西理解并运用到书法里去了没有,比如笔划的收与放,你写一个字就能看出来。节奏属于音乐,你的字有节奏感吗?你不懂得一点音乐,也就写不出节奏感来,所以我认为,书法的精髓还是要有综合性高深的文化和崇高的道德心理。我肤浅的想法是这样的。



朱国友6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具有独特形式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它不仅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独放异彩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历转千年而不衰,是东方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

中国书法具有工具性和艺术性,它是纪录语言,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又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采用简练的线条造型和情感上的平、仄、顿、挫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

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它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文字形体逐渐形成。如果说中国书法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那么,由点线搭配变化所构成的汉字,本身就是这种艺术的造型基础。它具有一套完整的艺术规律,起于点画用笔,系于单字结构,成于整幅章法,美于风神气韵,寄情于点画之间,法度森严而又变化无穷。

中国书法系历代书法艺术家注入了难以估量的劳动和心血,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汇成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墨趣乐缘


不同阶段要求不同,孙过庭在《书谱》说的先平正,后追险绝,复归平正。也是说的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追求。但书法的终极要求是对线质的追求,这是没有止境的。所谓书法的诸要素: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空间对比,块面构等等,都是可以学习掌握,都有尽头,惟有线质的锤炼是无止境的,决定高手的境界高低。


走马客1


中国书法的精髓我理解为领悟。

书法往往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换句话说它是你个人的体现。古人痴迷书法的程度大大的超过了现代人,这是有历史根源的。古人大多仕途不顺为了排解苦闷喜欢把内心想法写在纸上,久而久之诞生了书法。所以书法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是必然的结果。

凡事都需要领悟,书法亦然。比如同样的事别人能做好你却不行,不是你不够努力的缘故而是你缺乏领悟的资本。这也是智商的问题。没有领悟书法只是单纯的排解苦闷而不能成为一门艺术。在现代社会虽没有古代那么重视,但潦草的文字总觉得让人不舒服,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

你不够重视。如果你把它当作消遣而已是骗不过大家的,它只能说明你这个人态度不诚恳,就算你有能力做好上司派下来的任务也不会对你委以重任,连最起码的态度诚恳都做不到还能成功吗?

能力有限。通过你的字就能看出你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字迹工整的人能获得他人好感的同时也能得到信任,做事肯定不会马虎草草了事。这是对你能力的认可。

最后一点就是你不尊重他人。这就十分严重了。没有人会愿意尊重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你的人际关系会紧缩,难以实现原有的目标。当然凡是都不能说绝对,相信有些人是例外的。

唯有领悟才能把字写好,不仅是在书法上在其他任何一门科目中亦是如此。


用户72784671631


精髓,我认为是书卷气,为什么说是书卷气呢,书卷气是需要依靠高深的文学修养和纯熟的书法技巧,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的,那么什么样的作品会比较有书卷气呢,古代文人写的书信文稿等等。而我们当今书法作品缺什么,就缺书卷气,主要还是文学修养不够,加上单一的书写技法,写出来的作品要么特死板,要么特张狂,看不到一点书卷气。所以学书法不是单纯写字,也不是只追求个性,还得提高个人修养,不然字写得再漂亮没用,最终会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


白云山樵夫


处处是矛盾,还得要统一。不能雷同,要有变化和互应。有险绝,还要有平整。?章法是这样,结字也要如此。线条也得有变化,干湿,浓淡,焦墨飞白,以上这些配搭合理,才基本构成了一件书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