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为什么书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时两点有时一点?

隐藏的存在感


为什么书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时两点有时一点?就现行实用汉字标准而言,走之部首就应该是一点,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在临习唐楷法帖中寓而也有两个点的走之部首出现。笔者从事书法专业数十年,认为站在实用角度,就应该肯定一点是唯一正确的一个认知;若是从唐楷法帖的审美辨析角度,其一,只要是不影响正常认知就可以了;再就是,两点的走之部首不影响原法帖审美标准或审美本质也是说得通的。其实临帖过程,主要是加深对原法帖的风格特点的记忆,通过反复临习法帖正确认知法帖和掌握其正确行笔及书写法则。但在实际临帖之前,应该先摹后临,所谓摹帖,就是把薄如蝉翼的纸张放在原帖之上,再用AB铅笔按原帖外部轮廖双勾,在此基础上用正确的行笔方法最终书写完成!




山里人1955


走有二点是隶书上传下来的,颜体楷书也有二点,但总的来说二点是不规范的!因为唐以前汉字的结体尚无一致,但大多数书法家只有一点。




江南书院


这一问题是因字体演变造成的,根源在隶书。

01

汉字演变到隶书的时候,走之底的写法出现了多种情况,其中有一点、两点、三点甚至没有点的写法,分别如下图所示:

  • 一点的写法:《汉 · 张迁碑》

  • 两点的写法:《清 · 金农 · 咏陈文贞公读书处诗幅》

  • 三点的写法:《汉 · 史晨前后碑》


  • 没有点的写法:《晋 · 爨宝子碑》

02

正是因为在隶书中走之底出现了多种写法,所以在隶书向楷书的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多种写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走之旁有时两点有时一点。

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一位重要的书法家是钟繇,在他的笔下两种情况都出现过——

  • 两点的写法:《汉 · 钟繇 · 贺捷表》


  • 一点的写法:《汉 · 钟繇 · 白骑遂内帖》


03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成熟和规范时期,走之底的写法沿袭了这两种主要写法——

  • 一点的写法:《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 两点的写法:《唐 · 颜真卿 · 多宝塔碑》


04

现代简化字楷书中走之底的规范写法是一点,但是写书法的人基本上都是习惯于尊重历史传统,以古为徒,所以书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时两点,有时一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麓风轩


书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时两点,有时一点,这个问题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因为同一作品中走之旁太多,为了不类同,让作品的变化更丰富

2、不同的书法家,对走之旁的写法就更不同了,见附图

图1、2都是王羲之,走之旁差别挺大的

图3是米芾

图4为赵孟頫

3、不同书体对走之旁的写法也很不同

图5是孙过庭的草书,可以看迈字的走之旁

图6是柳公权的楷书神策军碑,可以看巡字的走之旁

图7是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可以看遗字的走之

图8、9是启功的行草书,他的走之写法独具一格

4、书法家写错了,多写了一点,因为写得不错,舍不得重写

5、隶书的走之旁是两点,有时候写带隶意的书法,走之旁也会写两点

书法中各字的写法,经常不太符合简化字的要求,但现代书法主要体现审美价值,如果全部按简化字,反而单调了











后福堂


从古碑帖中可以看到,书法的隶书写法,道字的走字旁就是两点的,后来发展成行书及其他的书体后任延续两点的写,在现代的书写中,为简化其写法,才变为一点。




zhao正能量


辵读作chuo,四声。从彳从止,走走停停的意思。作为偏傍现行文字写作辶,称为走之旁。

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在篆(小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点画变得愈发省简,在同一书体中也有约定成俗的虽有变化也相对固定的写法。“走之旁”多一点少一点在书法艺术中,都有被认同的写法,如下面繁体字“逺”的各体常见写法:




老冉书法


一般在一幅很长的作品中,书家笔误写错字这些都很正常。当知道这个字写错的时候,就会在旁边点三个点,表示错了,很少涂改,在赵孟俯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现在我们在书写长篇如行草作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个处理方法。再如落字,可以在落款中说明,这些都是可以的。下图是赵孟俯的处理方法例证。


配音海月课堂


在传统印刷字形里,走之上面是两点,然后日本把它省略成一点,后来大陆也采用了“一点”。

“辶” 是 辵 字吏变后的形状,最早是吏变成“⻍”,上面是两点。在手写时,第二点和底下连接,作“丶フフヘ”。二战后,可能是受到手写字形的影响,印刷字形上方两点省略作一点“⻌”,成为现在大陆和日本的规范字形。


R任宏书画1733815060


同样是颜真卿的楷书,走之旁有两点;有三点。没有讲究。三点也不是近人捏造的。曹全碑里的走之旁都是三点。

東海書畫


还有三点、四点的,见过吗?还有不带点的见过吗?这是书法上的多样变化,特别是隶书里最常见。还有三点、四点的,见过吗?还有不带点的见过吗?这是书法上的变化,特别是隶书里最常见。

《兰亭序》20个“之”字都不雷同也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