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我国北魏时期一部以记载洛阳寺庙为纲、具有极高的文化与文学价值的文献,是与郦道元《水经注》、颜之推《颜氏家训》相媲美的北朝三部杰作之一,在历史、地理、文学、佛教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代以来,《洛阳伽蓝记》及其作者杨街之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杰作,以北魏都城洛阳伽蓝的兴废为主要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相关的故事传闻,在历史、地理、佛教、交通、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洛阳伽蓝记》闻名于世,但由于年代久远,作者杨街之史无专传,其名仅在一些古代文献中零星出现。现勾稽关于杨街之的一些资料,考察其姓氏籍贯和生平经历。


成书背景

01北魏佛教的兴盛

北魏是在东晋十六国之后建立起来的鲜卑政权。鲜卑族自东汉三国以来,一直占有匈奴故地。东起辽东,西抵陇西,都有鲜卑各部居住。徒河慕容部落、陇西乞伏部落、河西秃发部落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和河陇先后建立过政权。居于大兴安岭北部东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拓跋鲜卑继鲜卑各部之后,在中原建立了政权。

386年,前秦政权瓦解,什翼犍之孙拓跋理受诸部大人的推戴,在盛乐即代王位。同年,拓跋理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表示不再受晋朝的封号。拓跋理称王后,统一大漠诸部。397年,拓跋理相继攻取了晋阳、真定、信都、中山,并占领了邺城。大河以北诸州郡,尽归北魏掌控,隔河与东晋相对峙。天兴元年(东晋隆安二年,398) 年,拓跋琲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改号称皇帝,他就是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理在平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初步完成了向汉族封建社会转化的过程。

自道武帝后,北魏诸帝励精图治,元魏政权向好发展。至太和十四年(490)九月,冯太后病逝,23岁的孝文帝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太和十七年(493) 八月,孝文帝率平城100多万军队,以讨伐萧齐为名向南进发。是年九月到达洛阳。时淫雨连绵,将帅、士兵不堪劳苦,都不愿继续前行。孝文帝以迁都洛阳为停止南伐的交换条件晓谕群臣。"定迁都之计。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十九年(495), 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从高祖孝文帝迁洛,经过世宗宣武帝元恪、肃宗孝明帝元诩、

敬宗孝庄帝元子攸、前废帝广陵王元恭、后废帝安定王元朗、出帝平阳王元修,到孝静帝元善见立,天平元年(534)京师迁邺,是为东魏。从此东西魏分立,不久都归灭亡。总计北魏都洛凡四十年(495-534)。

迁都洛阳后,为 了融入汉族文化,孝文帝推行了以下改革措施:

制定族姓。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发布诏令,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应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要葬在洛阳城北的邙山;次年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首先北魏皇室拓跋改姓"元"氏,与皇室相联的九个姓也改为单姓,其中纥骨氏改为胡氏,普氏改为周氏,拓跋氏改为奚氏,伊娄氏改为伊氏,丘敦氏改为丘氏,乙旃氏改为叔孙氏,车辊氏改为车氏。其余所有鲜卑人也更改了姓氏。自此,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几代后就完全汉族化了。

禁绝鲜卑服饰和鲜卑语言。自冯太后执政时,规定百官的服饰作为礼仪场合使用。但鲜卑贵族和平民依然编发左衽,穿皮制衣服,戴鲜卑帽。孝文帝太和十八年颁行汉族服饰衣帽样式,令鲜卑人按样缝制,并亲自督促。次年六月,禁止百官(尤其是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通过此改革,鲜卑人汉化进程加速了。

随着北魏定都洛阳,汉化进程的加速,各名族之间的融合加剧,北魏的国力也日渐强大。佛教由于北魏统治者的极力提倡,也日渐兴盛。

作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庄严佛事,悉用金玉。工作之异,难可具陈。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 《长秋寺》)

召诸音乐,逞伎寺内。奇禽怪兽,舞抃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睛迷。( 《景乐寺》)

宗圣寺有像一躯,举高三丈八尺,端严殊特,相好毕备,士庶瞻仰,目不暂瞬。此像一出,市井皆空,炎光腾辉,赫赫独绝世表。妙伎杂乐,亚于刘腾,城士女多来此寺观看也。( 《宗圣寺》)

从上面材料可以窥见当时佛事的兴盛,万人空巷,由于人数众多,缺乏疏通,甚至还发生了踩踏事件。另外,伽蓝不仅是僧尼进行佛事的场所,还承担娱乐功能,百姓可以在这里欣赏音乐、杂技、幻术等。这些都显示了北魏民众对佛教极大热情。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02中原正统意识的影响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都城建于何地,所关甚大,古人一开始就有一种"王者必即土中"的思想,即国都必须建立在天下的中心,也就是说建立在以中原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王者必即土中"的中原地理正统观念影响下,自周秦以来就把是否拥有中原地区作为一个政权有无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洛阳素有"十省通衢"之称。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雒邑、京洛和洛城, 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过函谷关便是辽阔的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又有黄河天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传说多和洛阳有关。同时,洛阳也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帝都王城,"中华"、"中原"、"中土"、"中国"、"中州"、"华夏"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河洛文明。


03前代洛阳地志的继承

洛阳作为东周、东汉、西晋、北魏的首都,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因此记载洛阳都城情况的地志非常兴盛。记载洛阳的地志,在杨街之《洛阳伽蓝记》之前,尚有多部。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著录有:《洛阳记》四卷、《洛阳记》(陆机撰) 一卷、《洛阳宫殿簿》一卷、《洛阳宫舍记》(卷亡)、《洛阳故宫名》(卷亡)、《洛阳图》一卷(晋怀州刺史杨銓期撰,钱氏《考异》曰晋无怀州,当是雍州之讹)、《洛阳记》(卷亡,华延偶撰)、《洛阳记》一卷(戴延之撰见《唐志》)、《后魏洛阳记》五卷(见《唐志》)洛阳的山川、建筑、人物、风俗成为士人们关注的对象,自西晋以来,撰述者代不乏人。可惜的是,由于历代战乱诸种原因,这些关于洛阳的地志都散佚了,只有些许片段还保留在一些古注和类书中。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