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资产我做主”,多子女父母把巨额财产给个别子女,又要其他子女赡养,你怎么看?

留驻真谛


有些老人极不明智的行事方式无异于自掘坟墓!这样的父母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而这错误或将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处于尴尬境地。

第一,过早处置资产。资产一旦处置完毕,老人手中无所依凭,晚年生活质量好赖完全取决于别人,失去主动权。许多资深法律人士谆谆告诫老人,千万不可提前处置资产,以把握生活的主动权。他们的经验来自于残酷的社会现实。有些子女一旦获得父母财产那嘴脸比翻书还快,或置父母于不顾,或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的待父母竟不如其宠物猫狗。

第二,处置财产极不公平。有些老人分配财产、安排养老时,既不依据法律,比如法律规定男女有平等继承权,他们偏无视女儿或部分子女的继承权;又不尊重民俗,民间约定由承受财产者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但老人又偏要其他子女更多或平均承担赡养义务——有意或无意制造责权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些子女被剥夺了分享父母财产的权利,却又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自然心中不平,因此或者拒绝承担赡养义务,或者消极履行义务,最后利益受损的仍是老人自己。

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但同时也规定对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子女可多分得财产。因此,子女必须赡养老人,同时财产分配也应考虑履行赡养义务的多寡。所以老人若非要在身前分配财产,就应该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做到权责匹配,才能不落言筌,使子女既倾心赡养,又心服口服。


玄真子桑


很正常啊!父母有这个权利,他们自己的财产想给谁就给谁,别说给个别儿女,就是给外人了,你们该养老还是得给养老。还有就是,父母这样分他们的财产,自有你们家历史和现在现实的原因,好好想想家里的过去,再想想家里的现在,你就会释怀。

我们家就是,婆婆把家里的一切都给她大女儿了,婆婆三个女儿,就我老公一个儿子,为什么没给我们呢!我跟老公都是农村的,88年老公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然后就留在了打工的城市,在哪里安了家,我们也让公婆来我家,可他们不愿意来,在市里不适应,进小区刷卡,电梯刷卡,家里门不会开,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家三个女儿都在农村,离她家特近,大姑姐的孩子都是我婆婆带大的,她离不开这些孩子,我们离的远,照顾不到,也就是经济上贴补贴补,你说说这种情况,人家把家财都给大女儿有什么不对的(尽管在农村很少有把家财给女儿的,三个果园,三间砖瓦房,还有土地六七亩,我结婚给我们的房子,我们也给大姑姐了)但我能理解。为什么说有历史跟现在现实的原因呢!历史就是老公一直在外地,很少能照顾到父母,三个女儿照顾的比较多,现在就是他们不适应市里生活,还有就是觉得儿子经济条件比较好,家财就不给我们了,所以就别想不开,自己拼去自己奋斗去,老人的东西别惦记,老人东西给个别儿女合法,不合情理的地方也只是你们没分到的觉得不合情理。老人觉得合适合情理就行了。


LI115814986


这是攵母为女儿拉仇恨。就拿我家来讲,攵母生养了我们姐姐四个弟弟一个。母亲把房孑给了儿子一家,却要轮流到几个女儿家养老。说实话,女儿嫁出去成了别家的媳妇,不是自己一人能作主把自己的妈接到婆家养老的,得让婆婆老公来接受这个:房子给儿孑一人却要住女儿家养老的不平等条约。……幸好我妈几个女婿都人老实傻心肠好,婆婆也善良,。接受了岳母娘来家养老的事实。否则,女婿婆婆不让你妈进家门,你也奈何不了。新时代了,老人要安排后事就公平合理点,既然你有能力把房子给儿孑一人,就要有本事能同媳妇和平共处养老。否则就不要把房子给儿子一人后,被媳妇赶出门,跑去女儿家养老。这不是坑了女儿吗?


Sugong1st



梅细姐


年轻朋友们,我看你们说的,在你们心中钱和财产比父母重要,希望你们给你们的孩子做个好榜样,我存在心里对我婆婆的做法也有想法,一,我婆婆没帮我带一天的孩子。二,婆婆把她的钱给她最喜欢的女儿,七十年代知青回城在武汉买地起三层楼房,老家的房子给她的小儿子,我们连一片瓦就没得到,婆婆公公病危到断气都是我的老伴一个人在他们的身边送终的,我也深有体会,现在的儿子媳妇对婆婆家里人不好,甚至还在啃老还给老的没好言语又没好脸色,心里好伤心,我吁年轻人对方的老人好好孝敬,不要百分之百,过得去就可以丁,做老的就心满意足了。


1号幺Sir


自己的父母,不要在意这些,我妈妈把所有的财产给了我哥哥,我哥现在还不给我妈养老,能怎么办!我是女儿我心疼我妈妈,接来自己养呗,父母养我们小,我必须养她老的呀。至于兄弟姐妹他们爱怎样就怎样,不计较就好了呀,做好自己。


梦杜鹃


我认为父母财产,于私有权自行处置,因为我认为是父母私有财产,我看到这问题老想着写几句,这与赡养父母不起冲突,我家村里,街道,多次调解:财产要平分,我也多次表态,父母财产任有父母处置,我唯一要求是要善待父母,财产他要独得就给他独得好了,(我当时为了偏婚,也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写了一张分约全部财产由小的继承,当时如果没有财产,计生罚款就少一点,后来只罚了六千,其他三万。当时不富。我不反悔。)我没有得到父母财产照样我个人赡养,没有不公平之说,比如现在很多家庭独生子,而且父母还欠债,那他们的父母就不赡养吗?我父母生病都是我在跑,从不诉说,这是本份,现在想想可愚之及。不管那么多了,心为焦脆。最早父亲住院去请小的去看一下,不去,母亲住院会去的,后来母亲住院去请也不去。还说去过医院要走霉运的,


有朋来之远方的客人


根据我国法律“我的资产我做主”一点问题没有,父母的财产和子女无关,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分配,愿意给谁就给谁,哪怕是给一个陌生人或一条狗,这都是他们的权力,任何人不得已任何借口和理由阻挠和影响他们的财产分配,包括儿女,更不能以此为赡养为条件进行要挟。哪怕父母是亿万富翁,一分钱不给儿女,儿女也必须无条件赡养,否则就是违法。

但是,从情理上来讲,作为父母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子女,这是父母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父母破坏了这种原则,那么不但会让其它子女对自己有意见,更重要的是容易破坏子女之间的团结,影响家庭的整体和谐氛围。

所以我认为,那个不被爱的孩子,真的太可怜了,从小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小得不到爱,长大得不到父母帮助。他的心理伤害谁能帮?真的很可怜很可怜的。

所以如果是我,父母若公平若爱我,就如我父母一样,不需要绝对公平,相对公平即可,我从小到大都感受到了父母的浓浓爱意,那父母老了以后,我肯定得出人出钱出力义不容辞啊。但是假如父母从小不爱我,还要把财产全部给其他兄弟姐妹,还要我养老,那好说,父母无情只讲法,我也只讲法,去告!法院判下来多少,我给多少,但是绝不多出,也不会出力。

有的人可能说我冷血,但是仅我个人而言,我只懂,爱是相互的,爱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


冰水花207


看过一个新闻,与诸君共赏

农村初冬,一老太被儿子儿媳撵出,在邻居家过了一夜。次日,邻居找到记者,记者遂带老太找儿子儿媳。进门其儿沉默不语,老太与儿媳吵做一团,陈年旧事皆被翻出,甚是激烈。最后老太或许体力不支,只剩下儿媳在怒吼,他们家的恩怨估计谁也断不清,但儿媳的一句高喊我却是记住了:你房子地给谁了,你就去找谁!

估计这老太不止这一个儿子,否则儿媳不会这样说。

老太假如把钱都留给大儿子,养老的事情都留给二儿子。你儿子应该养你没毛病,你二儿媳这种情况还得对你毕恭毕敬?你老太这么多年吃的咸盐都吃狗肚里去了?


宽容的心情


这种做法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毛病,但是确实很伤感情。即使以后子女们都一起赡养老人,但没有分到财产的部分子女,肯定会心存芥蒂的。



如题所述,一对老人有多个子女。当他们年老力衰、需要开始颐养天年时,便着手考虑把家财分了,然后让子女负责自己的养老死葬。但是,老人在分财产时,并没有平均分配,让每个子女都能够雨露均沾,而是把巨额财产都分给其中个别子女。但是,财产没有平均分配,老两口却让所有子女都轮流赡养自己,共同承担自己晚年的生活死葬。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存在问题呢?

首先,在法律上这种做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的,这一义务并不以分得父母财产为履行条件。毕竟,从传统道德和一般常识来看,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对当初父母抚养自己的反哺和感恩,子女在父母年老时赡养他们,是人类社会延绵至今的优良传统。所以,即使父母不把财产分给子女,子女也应当承担起对他们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但是,这种做法在道德上是欠妥的。毕竟,父母把巨额财产都给了部分子女,而其他子女一毛钱都没分到,这种偏心的极端做法,怎么可能不让那些没有分到财产的子女没有想法呢?一旦他们心存芥蒂并耿耿于怀,那么便会影响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和睦,甚至对老两口心怀埋怨,从而无法做到没有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

因此,目光长远的聪明父母,是不会这么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