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孩子不会,都是家长代劳,幼儿园为什么还要布置这么多手工作业?

小兽妈妈


1、幼儿园布置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动手

幼儿园布置作业的时候其实是想让孩子完成的,但是家长看着孩子笨拙的完成很是着急,所以干脆就直接代劳就好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家长是和孩子一起完成 ,也有极少的一部分是孩子自己完成的,很多的时候就是家长看到其他的孩子拿到幼儿园的作品都是很漂亮,自己家孩子如果拿过去的很丑的话,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就很多时候直接代劳了。

2、让家长知道在幼儿园还是学了一些东西的

孩子把东西带回家,一来需要告诉家长,再来就是要家长做好之后要带回到幼儿园,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相互交流的时光,对于幼儿园来讲也是想让家长知道自己是给孩子提供了做手工的机会的,家长虽然很是抱怨,但是对于幼儿园的教学还是比较认可的。

3、增加美好亲子时光,增加情感交流

幼儿园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一个美好的亲子时光,可以一起做手工,可以一起谈论如何做,这样的记忆多年以后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很美好的,虽然不少家长做的时候很抱怨,但是做成之后还是挺开心的,都是会拿到朋友圈里面晒一晒的。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小美好。


亲子成长手册


前两天有个家长跟我吐槽,说她受够了幼儿园的折腾,而且还总是对着鸭子折腾。

她告诉我,她家女儿从上上个星期就跟鸭子杠上了,一开始老师要求养鸭子, 要记录养鸭过程,和鸭子合照,后来又要求吃鸭子,吃完鸭子后的作业是用废旧物品做鸭子,最后用各种蔬菜水果组鸭子拼盘。

作为小学老师的她,现在一想起鸭子她就头大,可是看看自己手头的工作,她就理解了一切。

她的除了上课以外,要应付各种上级检查,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真正有意义的会议没几个,耗时间的倒不少。日常工作是做无穷无尽的表格,填写各种问卷表,应付上级的审查。这些东西有意义吗?有,因为可以把不好度量的教学质量变成可度量的;没有,因为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有关,简单的表格、审核又怎么能度量?

幼儿园也是一样,不仅要里子做好,面子也要做好,当外界“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来,除了把孩子“自己”做的手工作业展示出来赢得赞叹,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手工作业多收到吐槽的根本原因是它把本来自主的事情变成被动的事情。多数家长都会享受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手工的时光,也都会主动为孩子抽出时间。可是当手工作业变成任务,不仅要完成还要评比,它就伴随着压力的出现。孩子的本性就是爱创造,他们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只要是亲手做的手工,都包含孩子最本真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不同的东西,有什么好坏之说?次次评比都在对孩子的想法主观又残忍地去评高低,一定会受到家长的厌恶。

学校在统一作业的同时,忽略了不同家庭文化程度、空余时间、经济条件等之间的差异。家长面对不得不面对老师给的问题,妥协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当然会不满。忙碌了一天的家长,只想回家和孩子简单的陪伴,想做手工就一起做,不想做可以做别的,而不是费劲脑汁去完成所谓的作业。

学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制作更灵活的作业,弹性的时间和内容,开放性的评价体系,只有足够自主的手工作业,才会受到家长的支持。


升值君


“幼儿园怎么布置那么多作业,这个那个的?家长跟在后面忙死了!”身边经常有听到家长如此抱怨,迫于学校的压力和孩子的无奈,即使心里不乐意,很多家长还是像完成任务一般代劳着这些回家作业。有些人认为,这些任务是幼儿园上层领导布置用于评优搞宣传的;

有些人说是老师偷懒让孩子回家完成;

还有人从较正面的角度来看,认为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共同体验孩子的成长。

笔者比较认可最后的观点,因为既然我们“被安排”了这些任务,不妨从正面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来可以让自己轻松快乐一点,二来可以有效地陪伴孩子,以共同完成“家庭作业”来促成良好的亲自互动。

作业有好处吗?

就像现行的“应试教育”,抨击的人很多,但只要“指挥棒”不改,家长和孩子只有因难而上,这是对人意志力的磨练,也是考验情商所在,即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环境如何去应对,并发挥事情好的一面积极地投入进去。

“手工作业”的兴起,源于西方教育理念的成功引进。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做个折纸都觉得困难,外国小学生经常回家做个模型做个工具箱,信手拈来。既然在原生家庭中缺少足够的手工环境,幼教阶段着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练、动手能力,这个初衷是好的。

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这是从小给孩子建立起 “做家庭作业”这个学习习惯,以便上小学后能够马上适应。

从中班开始建立,大班进行巩固,到了小学入学孩子们就自然树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回家第一件事情:先完成家庭作业。

给各位家长的建议:

鼓励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东西,而不是难度很高的东西,不要去攀比,从自身孩子的出发。对小孩的学习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家长们可以通过配合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从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对孩子的期待。

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每次家庭作业做到完美优秀,但可以就孩子擅长的部分做一些要求,不擅长的部分适当帮些忙别让孩子太受挫。

告诉ta:“你很棒!能够完成这些手工作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我真为你感到高兴!”正面积极的教育,让你的人生精进,也让你孩子的人生精彩!


作者Synthia

从业15年的外语教育工作者,热爱音乐,有个可爱男宝。相信“教育让我们越走越近”。


苏珊职场进化论


如果学校不布置手工作业,布置很多学科作业人们会怎么说?还是会有人骂学校。这位微博大v就是想骂人而已,他根本没用脑子想想手工作业真正的意义。我建议这位大v不用等清明节了,今晚就把你爷爷从坟里刨除来,然后自己躺进去。

手工作业学生自己能否独立完成,难道幼儿园老师对此心理没个数吗?知道孩子无法独立完成,老师为啥还是要加入?

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第一,这些任务不是老师想出来人的,而是上头布置、摊派下来的。老师只是个执行的以及背锅的。如今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有些为了评优、评示范,有些为了搞宣传、打名气,有些甚至可能为了个别人的“政绩”。但是幼儿园没有考试没有升学,能搞花样的只有活动。于是便有各类奇葩活动诞生。对此一线教师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

如果是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和作业,请大家尽管骂。但是第二种则不同了。

第二种任务就是故意布置孩子不能独立完成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或者让孩子看家长完成。这类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个作品、进行一次展示或评比,而是让孩子体验动手,体验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如今有多少家长自以为给孩子买了学区房,报了天价辅导班就是尽到家长的责任了?砸钱和陪伴,到底哪个队孩子的成长帮助更大?

如今有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刷题,自己却在旁边刷淘宝,还美其名曰监督学习?

如今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稍微遇到挑战的时候就“自觉”挡在孩子身前,替代孩子做原本他们跳一跳可以克服的挑战?、

当然,脑回路正常的家长应该还是占大多数的。

孩子的成长不像拍电影,一个蒙太奇就能跳到十年后。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艰难、未知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关注和帮助。如果你错过了跟孩子做手工的阶段,那就真的一辈子都错过了。


非著名语文教师王振宁


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老师经常会结合节日等主题,布置一些亲子作业,但大部分都是由家长来完成的。

比如,万圣节的时候,要做南瓜灯笼,作为手残党,我真是搜遍网络然后认认真真手做了一个灯笼,花了周末一整天的时间,可到幼儿园搞活动那天,发现好多家长直接淘宝买的灯笼。

又比如,有一次的作业是废物利用,用旧纸盒旧纸筒做一个小手工。我在网上搜了半天,觉得大部分家长应该做的都是车,于是想别出心裁,做了一个纸大象,裁剪、粘贴、涂色,又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孩子之前参与了部分涂色的工作。

还有一次国庆节活动。要画一副红色教育主题的画,我直接找同事代劳的。

一句话,没有艺术细菌的手残家长伤不起啊!


说来,老师为什么明知孩子做不了,还要给家长布置手工作业呢?

1.促进亲子互动

幼儿园布置手工作业,其实是给孩子和家长创造了亲子互动的机会。虽然孩子参与不多,但也能从少量的参与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另外,部分家长平时工作忙,可能鲜有与孩子一起玩乐的机会,正好借此作业增加亲子互动,增进感情。

2.给了部分家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老师布置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还是有很多多才多艺的家长,可以在作业中一展身手,展示自己的独特手艺,比如绘画,手工,摄影,美食,音乐,舞蹈等。这也能提升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让孩子知道为了实现梦想和目标而努力。

3.丰富教学活动,提升老师业绩。

布置多样化作业,也是老师提升工作业绩的需要。现在各行各业都讲究创新,幼师同样需要通过创新形式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玩中乐。

总之,老师布置的作业,只要不是难以完成的,我觉得家长都应该尽力配合,增加亲子时光,给孩子树立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榜样。


海叔教育堂


这个问题就像是明知道小学生不能用手机而且有的孩子不会上传作业,拍照、打印作业都是家长在弄,还要让小学生这样做一样。

今年寒假,刚上一年级的外甥的寒假作业里面其中有几项就是要拍过年氛围的照片、要拍全家福、要写新年简报,这些一看都是给家长布置的作业。 但是仔细想想,老师这样布置也有他们一定的道理。

幼儿园的孩子很多手工活都是家长代劳的,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了也是一样。我在做手工作业的时候,孩子都会一直站在我身边跟我一起做,一会帮我拿东西,一会表扬我两句,看的出来,虽然孩子不会做,但是这个参与的过程她是非常开心的。

现在在教育方面,都很重视亲子教育。父母为孩子做手工作业,也是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是有义务的。 所以我不会嫌幼儿园布置手工作业烦,反而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这也是一种挑战!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妮儿妈咪育儿


家有小学生,已经度过了欢乐的幼儿园时期,现在回想起来,既辛苦又开心,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真的无形中让家长同步成长

如果说,一个家长,在整个孩子的幼儿园时期,一次作业都没有参与过,那我觉得她好像错过了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上幼儿园开始,大大小小的美术手工作品很多,有些很有创意,大型的活动比如环保秀,时装秀等,也非常有趣。我做过石榴娃娃,那个是我做的第一个幼儿园作业,所以至今都记忆犹新啊!(莫名的感动中)也做过环保时装秀,当时和爸爸两个人出马,乱七八糟的忙乎了一个周末,还去布料城采购材料,孩子在旁边开心的不得了,最后还是我网购的一头金毛假发成功出力了,获得好评,并且假发也被班主任看中征用了,成为孩子班级每次小剧场的完美道具~


应该说,原来我们初为人母的家长觉得,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就行了,后来发现,在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中,我们无形中和孩子一起在度过幼儿园时光,完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并且更加感觉到责任和意义了。


我家的幼儿园作业时光,孩子每次都很开心,也许她很喜欢这种全家上阵的亲子时光吧,虽然当时百忙中的我也曾抱怨过,但现在想想,幼教真的是很多花样啊,老师也是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给了我们很多的亲子活动花样。


第二,谁说孩子都不会,我根据情况让孩子自行处理(当然也有受到批评的时候哈哈)

记忆中,完全我们家长代劳的,在我家没有,基本都多少有孩子的参与,就算是把成长手册带回家让家长做,每一页选哪些照片,放哪些内容都和孩子有商有量,并且基本那些小花边,贴花的装饰,都是孩子自己完成。

至于平时的画画作业,我家完全是自己画,她也喜欢,你不得不承认,那些贴在墙上的,孩子们自己画的各不相同的稚嫩的绘画,真的很打动人心,非常稚嫩,但是非常美好

当然也有因此受到批评的时候,就连孩子这么大了,她也还记得那此作业自己完成时被批评的,我记得是有年的寒假作业,好像也是一副剪贴画的事情,我让孩子自己画了两稿,是画人物,最后她画的是一个公主,然后自己拼贴,弄完了尺寸有点大,就按我平时的方法,把纸折了印痕,然后手撕了一边,我当时看了,觉得无伤大雅~可是老师后来间接给了我们批评,大致意思是不够精致,没太用心。其实我当时看了那些受表扬的,但是至今我都觉得无所谓,孩子自己做的,我觉得也很好看,不过我家娃到现在小学了,好像还记得自己撕的那条边的事情,每次我说手撕吧,她就会提那档子事情,哈哈哈


第三,重在参与,让孩子在社会中慢慢有成长的意识

幼儿园是孩子美术能力提升的很好一个阶段,怎么说呢?还没有开始小学繁忙的生活和学业,一切事情还是游刃有余的,多让孩子动动手,动动画笔,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美术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身心发展。

所以在我家,她的作业都有多少的参与,小点的时候,自己画大树,房子什么的,我家特别喜欢画花边,所以每次作业基本都有她的笔迹;中班了,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会抢着要自己剪东西,就让她自己剪,剪完用双面胶自己贴;有些活动根据老师要求的大方向,问问孩子的想法,思路,帮助他们完成。孩子永远都喜欢自己参与的事情。

如果你说,完全代劳的话,那我觉得无形剥夺了孩子一些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当然如果一些大型的,比如有次让裁剪很有厚度的纸板做造型,这种只能家长代劳了,但也可以让孩子旁观,看看你是用什么方式完成的,不是么,所以他们一直在参与中。


泥鳅里的香草


你好,我是多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历过我家大宝幼儿园时代的生活,起初我也是比较反对幼儿园给孩子布置的手工作用,因为每次都要让我费尽心思去完成,可是后来我和幼儿园老师接触的多了,才发现我们的思想认知有一些误解,所以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首先,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完成,让妈妈或者爸爸跟孩子一起完成一件孩子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重在让孩子参与进来,体验操作过程和享受最终结果,而不是以为了给老师交作业,宝妈们苦思冥想的埋头苦干,最后把孩子晾到一边了。

其次,幼儿园布置的这些手工作业,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话,益处还是非常多的。

1.孩子需要的是陪伴。

试问,有多少家长每天下了班之后,哪一个不是拿起手机翻翻翻,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看什么,而我们恰恰的忽略的是自己最亲爱的宝贝,其实他们内心的要求很简答,无论是做什么?只要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足矣!

2.培养孩子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我身边有很多的例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都喜欢玩,但是大多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玩什么?喜欢玩什么?而是今天玩这个,明天玩那个,每一件玩具的喜欢程度都不超过三天,归根结底是孩子动手能力较差,每一件玩具对他来说都没有成就感,所以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反之,孩子亲手做了一件东西,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甚至他会把这件东西反复拆合,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东西,慢慢的兴趣会越来越大,思维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

3.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形象。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时间段模仿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女孩容易模仿妈妈,男孩容易模仿爸爸,如果家长趁着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来陪孩子一起完成的话,孩子们会觉得爸爸妈妈真的好厉害,好崇拜的样子,而且也会学着爸爸妈妈一样,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完成自己的杰作。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吧,我是多妈,从事婴幼儿辅食行业多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也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多妈育儿分享


对于这个问题,多年以后我的孩子上小学后,才深有体会。

老师布置手工作业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在父母的引导下,养成多动手、爱思考的好习惯。

但很多时侯,父母常常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不会做,是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加之孩子确实不会,制作过程时间相对会加长,父母没有足够耐心加以指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养成习惯,不会做的有父母可以解决。往后遇到任何一点点小困难,只会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会”时。等到这个时侯,父母可能连哭也找不到调。

所以任何事情知道为何而做,才能做好。


南腔北调人


你好,我是宝妈花花。我的老大和老二都上了幼儿园。也经常收到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

的确很多作业是要求大人和小孩一同完成的。甚至说很多作业是需要大人协助小孩才能完成的。但是倒很少遇到说,孩子一点不会做,需要大人代劳的。

结合我两个孩子的实际经历,我感觉幼儿园故意给孩子布置这些作业,是有以下3个目的。

第一、让孩子有作业的意识

虽然说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学校主要是玩。但不可否认的是,幼儿园阶段孩子在学校还是在学很多东西。

那学了东西就要检验。学了东西也要拓展。

检验就是看孩子学会了没有?懂了没有?理解了没有?。

拓展就是看孩子脑袋能不能再发散一点,能不能想到死知识以外的东西。

我感觉这是幼儿园给孩子布置作业的首要的目的。

第二、让家长有参与的意识

孩子上幼儿园了,很多家长都可以松一口气。

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盼着孩子早点滚到幼儿园去。因为这样就可以省心了。

事实上从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很多爸爸妈妈就变成了专门负责接送的。

孩子其他的一概不管。谁管呢?

都丢给幼儿园了,都指望幼儿园来教和管。

这是幼儿园老师心知肚明的事情。

也是诸多家长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幼儿园通过给孩子布置这个作业。其实就是在强制性的要求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中来。

第三、提醒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很多宝妈宝爸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再把孩子接回来。甚至都自己不送了,直接让老人接送。

他们都去干什么去了?工作赚钱去了。

所以老师故意布置这样的作业,其实是在逼着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协作一起去磨合。这对于提升家长和孩子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于提成,家长陪伴孩子的质量,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虽然是一个有点强制意味的措施。

所以在这里我也建议各位爸爸妈妈,要积极的配合幼儿园,有质量有效率的陪孩子。

我是花花。3个娃娃的妈。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努力把娃带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