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之美,冬天雖冷但擋不住南方人對美景的嚮往。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冬天的東北三省,氣溫普遍都在零下30度上下。南方人喜歡去的雪鄉或者霧凇島乃至長白山,零下30多度也常見。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特別是喜歡攝影的朋友,早上等待日出,晚上送走日落沒有太陽那一刻,經常要承受零下40度的嚴寒和凌冽的北風。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記得2010年時的霧凇島,早上太陽沒出來之前,坐船過渡時江面溫度測得溫度時零下45度。岸上的溫度則是零下40度,當時我第一次肉眼看到的雪是藍色的。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南方人去東北看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個人的保暖,以防凍傷。保暖的衣物首選羽絨服,衝鋒衣之類防風還可以,保暖是不靠譜的。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一般人穿一件厚實的羽絨衣加羊毛衣再加貼身一件厚點的秋衣基本就夠了,如果特別怕冷的就加多見毛背心或者羽絨夾克在裡面,下身也是首選羽絨褲一條,加一條厚秋褲,再根據個人情況是否加多一條毛褲,圍脖一定要準備一個裹住頸部防止冷風滲入和體熱的散發,不用很厚。一般中等的就可以。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人身上最容易凍著的是手,腳,臉和耳朵,最好戴個只露眼珠的打劫帽。眼睛和腦袋是不怕冷的,護住臉和口鼻特別是耳朵。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如果想拍攝的朋友,手套最好準備兩個,一個是半指手套,一個是厚點的翻蓋手套。拍攝的時候可以翻開手套上蓋,拍完再把手蓋回去。如果只是手機拍攝,現在有的手套食指上貼有觸摸感應片,可以直接按手機觸摸屏。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還有就是腳下的鞋套,用於套在小腿和鞋之間,雪地裡行走時,防止雪滲入鞋子裡或者褲子裡。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俗話說“寒從腳起” 東北的冬天在雪地裡行走,一般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腳冷,這個不難解決,辦法一是可以到東北就買一雙高幫棉鞋,一百多元。這鞋在東北,比那些什麼幾百上千的戶外登山鞋實用的多,保暖又防滑。許多景點的客棧裡都有賣。但會稍微貴些,城市裡買相對便宜。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辦法二就是買一次性自發熱6-8小時的暖寶寶鞋墊。墊在鞋裡,一塊不夠就兩塊。腳底保暖了,全身就不冷了。暖寶寶還有很多種不同形狀,同樣可以用在手套裡手心取暖或者貼到胸口腰部或者關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準備好。

手和口鼻耳朵的冷,不影響全身。但也不能大意。經常有人玩起來手指耳朵凍麻木了還不知道,等發現時千萬不要馬上進房用熱水敷或者洗,要先用雪搓手或者耳朵,搓到有感覺了,才能進房間,不然從零下2-30度的室外到30幾度以上熱水水溫,相當於把你的手或者耳朵放進了60度以上的熱水裡。結果你懂得。

關於攝影器材,相機鏡頭時不怕冷的,但相機的電池也要注意保暖,低溫會影響電池的電力輸出,我的解決的辦法是帶兩到三個電池相機裡一個,其他的放貼身口袋保證常溫,當機內電池沒電後就換下來放回到貼身口袋裡,如此輪換著用。因為這時候的電池沒電,不是電耗盡,而是因為太冷,化學反應遲鈍了,就放不出電來,把電池貼身放暖和了,就可以恢復放電。

還有一樣要注意的攝影器材從室外回到放房間裡那一刻的防潮,室外進入室內的時候,由於室內外的溫差,手機相機乃至鏡頭都會馬上滿布水珠,特別是鏡頭,這時最容易吸入水汽。鏡頭進了水汽,再到室外時,鏡頭裡的水汽就會在鏡片內面形成一層水霧。基本就沒法拍了。就像下面這張照片。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相機受潮吸入水汽,就會影響相機的電子電路,從而啟動相機的結露保護,相機就會罷工了,解決的辦法就是準備一個防潮袋,在進入室內之前就將攝影器材裝入防潮袋裡再入屋。待冰冷的機身溫度和室溫一樣了再取出來。這樣才可能防止器材受潮。

東北旅遊防寒裝備建議,拍霧凇玩雪攝影經驗,及相機器材使用保護

除了衣物之外,東北乾燥,最好準備個潤唇膏和潤膚液。我個人還喜歡帶個溫水杯,能隨時喝上一口熱水。禦寒措施做好,就可以放心的去冰天雪地裡撒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