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为何能成为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幻化成风_不能言说的伤


武当山位于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 区内,汉水丹江水库南岸,古名太和山,相 传为上古玄武(真武)大帝得道升天之地, 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说,因此得名。东 汉末期道教诞生以后,武当山即被尊为道教 仙山,现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武当山 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奇特绚 丽的风景、宏伟古老的建筑、丰富珍贵的文 物、外柔内刚的拳术、博大精深的道教文 化、美妙动听的传说而闻名海内外,其规模 庞大的古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

武当山的自然胜景,以雄为主,兼有 险、奇、幽、秀特色,有72峰、36岩、24 涧、11洞、10池、10石、9泉、9井、9 台、3潭。主峰天柱峰,海拔约1612。1米, 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刺苍天,素称“柱擎 天”。

登峰远眺,群峰犹如繁星点点,丹江 水库恰似明镜一面。

武当山人文景观宏伟壮丽。唐贞观年间 即建有五龙祠,宋、元、明、清均曾大兴土木,尤明为盛。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 祖遣大臣率20万军民用12年时间,在古均 州城至金顶70千米的建筑线上,建成了 8 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 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均镶嵌在峰 峦岩洞和奇峰幽壑之中,布局巧妙,规模宏 伟,雕塑细腻,技艺精湛。人文景点具体可 分为玄岳、太子坡、南岩、金顶、琼台、五 龙六大景区,主要景点有“治世玄岳”牌 坊、遇真宫、玉虚宫、元和观、磨针井、复 真观、紫霄宫、太子岩、南岩、龙头香、太 和宫、金殿、五龙山、天柱峰等。

武当山道教文化内涵丰富,道教建筑、 武当道拳、道家药膳、道家服饰、道教音 乐、道教法事等都将给旅游者带来无尽的 享受


利江一路旅行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山峦群峰犹如大海的波涛起伏在静止的瞬间。峰岩兀立,涧水长流,树密林深,空空蒙蒙。这大自然的神妙造化正是道士们断绝俗缘世虑,修真炼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虚清环境。 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南岩皇经堂墙壁上两个“福寿”二字就是陈抟亲笔所书。自春秋以来,武当山就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对传统的汉民族文化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这个以神仙崇拜为信仰,在我国封建社会土壤中产生出的传统宗教,始终被一层层玄虚和神秘笼罩着……在我国历史上有位老者,道教尊奉他为“道德天尊”,他还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太上老君。 他姓李名耳,后人尊称他老子。老子以无上的智慧写下一篇五千字的文章:《道德经》。正是这位伟大哲学家思想涵盖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容量和他的哲学的深远玄博,历史上,无论兵家,法家,纵横家,还是武侠击技家,星相卜筮家,都在《道德经》里寻根探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根基和行为准则。道教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自一千八百年前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而史称道教诞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经》奉为圣典,对“道”与“德”的概念范畴从宗教角度加以阐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派生、演绎出教理教义。经过道教徒长期的多方面的神化增饰,最终老子从一个人、一个哲学家而被推崇为创世纪的宇宙至尊天神。 道教不仅使老子变成了神,而且几乎继承了汉民族原始崇拜中的所有鬼神,同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神魔鬼仙。武当山的宫观中,道教崇拜的神济济一堂。一尊尊按照道教传说塑造的神、仙祀像,造型上生动逼真,充分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在这里,人们在以看出他们地位的尊卑,神职的大小,以至他们的职能、性格和心态。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武当道教在崇奉的众多神灵中,最高天神的“三清”,最高天帝的“四御”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上帝。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真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据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为真武,黄帝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产母左胁降临人间。王太子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太子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丫头子儿娃子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分别是:湖北武当山,供奉真武大帝;四川青城山,供奉道德天尊;江西龙虎山,供奉降魔护道天尊;安徽齐云山,供奉广援普度天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