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医生看病时病人家属私底下录音?

戒烟中勿给烟


我是肿瘤科医生,往往给家属谈的比较多,包括目前的诊断、分期,解读病理情况,治疗的选择和周期、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预期的费用,预后的情况,还会了解一下家里的经济状况,住院期间陪护情况,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治疗过程。

前半部分内容很多,尤其是涉及到治疗方案和不良反应,有的时候今天讲了第二天就会忘掉。

所以,我更希望家属能把谈话录下来,回去再详细的听听,没有参加谈话的家属也可以听听。

但是,录音应该大大方方的,在我也知情的情况下录,我会把内容说的尽可能的详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有的家属希望偷偷录下谈话,甚至“套路”一下,这也导致有的医生为了自保,尽量的把病情谈的重一些。

希望这个录音能更好的帮助医患双方,而不是双方互相推脱责任的手段。


蛋红派Plus


我的工作岗位是ICU,遇到患者家属私底下录音的情况还是不少,毕竟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小巧玲珑的录音笔也不少见

前不久,我的一个下级医生打电话给我,说XX床的一堆家属在交代病情的时候有家属在录音,她就不愿意和他们继续讲下去了,感觉不被信任,感觉很不好,家属有纠纷的苗头,就赶紧打电话给我。我回到病房后,原来是中年女性患者,因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治疗,完善头颅CT,腰穿脑脊液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院内多学科会诊,初步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住院3天仍然高热,家属怀疑我们的诊断有问题。我马上找到患者的核心家属(能做主,说话算数的),把他们请到办公室,主动给他们倒水,首先接受自己的身份,告诉他们某某主任给我打过电话(患者家属有熟人在医院),再详细把目前的诊断和检查情况介绍一遍,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也一一告知,争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他们很高兴,一再表示感谢,我这个时候及时回应: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争取病人早日转危为安!刚刚有人向我反映,你们家属有人用手机录音,这样搞很不友好嘛!我们医生感觉很不好!患者的老公当即表示,主要担心病情了解不透彻,下不为例了!

这种情况在临床经常会发生,因为是住院患者的家属,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很理智和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我不喜欢在沟通病情的时候被录音,这是不尊重医生的表现,如果我讲的不明白或者不清楚的地方,我可以多讲几次,如果是需要外地的亲属迫切想知晓病情,我也可以直接电话里沟通。

医生在医患关系中还是处于主动地位,我们医生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言语要坦诚,要尽量站在患者和其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要让家属尽量说出他们心中的考虑和担心,遇到录音时既要态度坚决也要语气缓和,始终把握好谈话的氛围和节奏。

聪明的家属首先在言语和态度上要尊重医生,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遇到咄咄逼人的患者家属,寻求自保是人之本能,最终伤害的是患者本身的利益;但家属遇到自己非常关切的问题,也不要藏着掖着,多次找管床医生交流和沟通,尤其是早上查房的时间,一定要在那个时间点说出来。


重症医生瞿星光


我给病人看病时也有录音的,大概有这几种情况。

有些病人和家属真的是疑心很重,随时准备告医生,也就是防着医生占他便宜。这一类病人以慢性病、重病居多,甚至极少数家属一边送红包一边偷偷录音录像,这样的行为让人不齿。但作为医生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只要不影响医疗行为,还是随他的好。好处是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杜绝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而不好的是医患之间没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础!

还有些病人和家属会主动跟医生说,我能不能录音,方便让其他家属直接听到医生的话好知道确切病情。这个当然没问题!还有我给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他们甚至会说,您再从头说一次,我录个音回家再复习一次。或者说,我录下你的视频,回家跟家人说,不戒烟戒酒就是医生说的这个后果!对于这些我们感到很温馨,很愿意为病人录音录视频。


大河向西


1、现在录音很简单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录音越来越方便,以前需要特殊的录音笔,现在每个人的手机只要开了录音功能,就能够把大家说说话的声音完全录下。

作为一个20多年的临床医生,早年根本没有这种录音的情况。

以前家属不明白,医患沟通的时候可能会拿一个记事本,把要点记下。

但是现在经常会碰到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在看病的时候进行录音。

2、我是如何对待录音的

作为重症科医生,每天都要和家属进行沟通交代病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录音的情况。

如果家属提前说明要录音,为了给没来的家人听,我一般不会制止,但说话的时候都会很严。

但是如果有人偷偷的录音,多数会制止的。

如果还有人坚持录音,那么我是这样对待的。

我一定会说的非常简单的,之后问家属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一般我不会继续说了。

3、不反对录音,就怕断章取义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医生不知道情况下,想留下一些证据,如果患者不好,通过录音对医生进行投诉。

其实,在法律上,这种私下的录音不能采信的,但是如果把这断章取义的声音传到网上,没事也有事了,谁也不想惹麻烦不是。

这种情况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特别是医患关系之间的猜忌越来越重,希望整个医疗环境越来越好,患者能相信医生,医生也能够全力救治患者。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这周2次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是住院病人,中毒工伤病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说鉴定上了才出钱。病人不舒服可以申请工伤再发,批复后按工伤住院,没成想病人录音,发现后,病人说想放给工伤医保负责人听。争取自己的权益,医生救命治病不说,还要背锅。

第二个是咨询的,在当地部门拒绝后,来我们这,家属录音。

感觉不是录音本身的问题。

第一能不能先征求一下医生的意见。

第二录音不要断章取义。

关键是第二。

您遇到过这种情况,欢迎加入讨论。



中毒科赖医生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有录音功能的小玩意,比如手机,录音笔等等,这些东西比较小巧,随身携带,也很隐蔽,但使用起来的确很方便,可以在不动身色之间完成录音功能。这要是放在过去,拥有这些手段,如果是一个特务,混迹在敌人之间,可以在谈笑风生,觥筹交错之时获得敌人的情报,如果是在某个年代,凭借它可以把朋友至亲同事的言论录下来,成为告密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证据,当然记者采访时边采访边录音,回家整理成文稿,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学生上课笔头慢,拿出录音笔,边听边录,回头整理笔记以便复习,帮助提高学习效果。眼下这些有录音功能的高科技也进入了医患的诊疗过程中,在医患诊疗中医生会把从患方采集来的资料及己方的处理措施及要求编辑成病历交患者保存,不满足于这些的人开始动用手机等对诊疗过程实施现场录音录像,自己获得就诊音像,某一天如果这样好,医生是否可以不用写令人讨厌的病历,让患者全程给自己录电子病历吧!?

录制这些影音资料目的何在?各说各话,有人说录了自己回去再复习研究,有人当资料保存,也有人要收集证据,随时准备打官司,也有人可能欲碰瓷讹钱。如果是前二种可大方与医生协商,征得医生同意,说不定医生还会配合你给你说得详细点,后两种医生就要提高警惕了,工作要做到滴水不漏,充分体现专业性,用自己的工作素质让对方无机可乘,不管私下拍还是明面拍,患者要强干你也难拒绝,法律目前还空白,强拒还有可能招来纠纷,干扰工作。私下录音总归是对医生工作的不尊重,不信任,干扰医生的诊疗工作,对患者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录音录像也是一个新事物,是渗入传统医疗模式的一个新方式,医生传统上是单方面在纸质形式下进行诊疗并对患者建档,有了电子设备增加了患者参与的机会,医生该怎么办,只能和极应对,国家也要研究立法规范这样行为,也许对医患双方都是好事!


不惑91141856


我遇到过录音的患者,录就录呗,估计还有很多我没发现的也在录音,见多不怪了,无所谓了,多数患者就是怕忘了才录音的,多数人到了医院都很蒙圈,医生说了一大堆真正能记住的没几条。被录音也没太大危害,真正到了法庭,这种录音也未必会做为证据采纳。只有在录音中清晰的表达了双方的身份时才能作为证据,在看病时尽量避免透漏患者和你的身份也不要泄露时间 日期,比如所有患者的名字都用他来替代,患者问你叫什么你不答应等等。而且如果没有其他佐证这用偷录的录音也不会成为决定性证据的。


13942396173


信者为医,不信就会对方案有怀疑,就不一定配合治疗方案,不该治!!中医有十不治,第二个就是不信者不治!!


海纳百川25816149


只想说心里能不能阳光一点,都生病了还想着那么多,防备心那么重,心思那么复杂,难怪生病了。

如果对医生不能充分信任,你就找一个你能信任的挂他的号,要不然他的诊断过程你都充满质疑,谈什么治疗,肯定效果不怎么样。

生病了我们选择看医生,说明还是对医生的一种肯定,所以应还做到互相信任,积极配合治疗,相信谁都不想生病,都想快点好,自己如果不懂那就听医生信任医生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好医生还是多的。如果你能生病不找医生给你看病,那你怎么想医生随便。如果你需要医生看病那就心里阳光一点吧。

世界那么复杂,心里阳光一点,活的简单点,心放宽点就没那么容易生病啦,这样就不用找医生啦。


璐之生活录


看过偷偷录音,拍照,拍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