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中发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一位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为什么?

杂类选手


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多种原因综合所致,不太可能是某个单一问题形成的!

具体来说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中发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一位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可能有这样几点原因。

1、职场跟风的心态。

像这种领导发出来的宣传文章,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有权威的人站出来点赞或评论,那么其他的人即使看到也不会轻易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害怕自己贸然站出来点赞或者发表评论,会招来其他人对自己的非议。

一旦有了在单位里有头有脸的权威的人物,站出来点赞或者是发表评论,其他人往往便会跟风似的追上去,点赞或者是发表评论。

所以,很多职场人都有一种“跟风”心态!

2、人微言轻的心态。

在这场工作中,如果一个人人微言轻往往会有许多顾虑,而不敢轻易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为他们经常在职场工作中的意见和想法,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了一种观望的心理。

即使他们在单位群或朋友圈中看到了领导发出来的文章,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会出手点赞或者是发表评论。

3、担心被人看作“马屁精”。

领导在工作群和朋友圈中发出来的单位宣传文章,如果自己贸然去点赞或发表评论,很容易被其他同事视作拍领导的马屁,把自己看成职场中的马屁精。

所以谁也不愿意第1个去给领导点赞或者是发表评论。于是大家都不愿意第1个去点赞或者是发表评论,最终也就无人点赞了,便形成了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

4、可能领导在工作中不得人心。

有些领导在这场工作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处处彰显自己的存在,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领导架子,这让许多下属员工对其感到很不满意。

于是领导无论是说什么话或者是做什么事,下属员工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就像题主所说的领导发出文章来,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去看,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会装作不知道,根本不予理睬和回应。

5、可能领导发的单位宣传文章有失真的地方,员工根本不屑一顾。

很多领导都喜欢好大喜功,喜欢发一些单位的宣传文章,来为自己表功。而这样的一些文章,往往有可能会存在失真的地方。

而领导的这种行为,往往会让员工觉得反感。所以有很多员工即使看到了领导发出来的宣传文章,也不会予以点赞和评论。因为他们从心底里根本瞧不起领导的这种行为,甚至还会产生一种鄙夷的心态。

所以领导在工作群和朋友圈中发出来的单位宣传文章,得不到任何一个同事的点赞和评论。其实是一件值得领导深刻反思的事情,至少它从侧面反映出了该单位应该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否则是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分享一个我身边发生的故事:


今年春节,疫情来袭,为了做好防控工作,我们都提前结束了假期,大年初二就开始正式上班了。很多同事都被派到了企业、商场,帮助测量体温,劝导人们戴口罩。我们的宣传部门,也及时的将同事们的工作,整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每当领导将这些工作信息发到单位的群,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我们群里,往往是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点赞和评论。我们点赞,不是为了追捧领导, 不是作秀,而是真的因为感动,因为对这些牺牲假期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敬佩。


这些感人的事迹,充满着正能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自然也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点赞。


一、领导转发单位文章,没有点赞或者评论,说明文章质量不高。


现在的同事,已经不在是唯领导至上,也不再对领导盲从盲信,更多的是充满理性思维。领导转发的文章,同事们会根据文章质量的高低,来评判。好的文章,自然会引起同事们的点赞、评论,甚至是转发。但是,平淡无奇的文章,或者是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的文章,很难赢得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


就像我们领导发布的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信息报道,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广大同事们的一致认可。这不仅是给文章点赞, 更是给同事们点赞,也是给自己点赞。


因此,领导转发单位的宣传文章,不是不点赞,是不值得点赞,或者是根本没有点赞的必要性。


二、现在的上下级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更多的充满人情味。


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增加,思想不断地得到解放,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不再是唯权至上,对权力的依赖大大的降低。对领导,多了几分尊重,少了阿谀奉承,也少了敬而远之。


就像微信,很多普通员工也能给和领导建立微信好友关系,也能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动态。对领导发表的一些状态、文章等内容,更喜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为了吹捧,而违心的做出点赞评论。


现在的上下级关系,已经不再是那种单纯的工作关系,朋友的味道更加浓厚了,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人情味更加浓了。


在工作之余,领导和同事们更多的朋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在非办公的网上环境中,大家也都是比较随意的。


综上所述,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转发的单位宣传文章,没有引起同事们的点赞评论,并不是对领导避而远之,而是文章质量有问题。


职场百灵鸟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微信群还是朋友圈,领导发了工作的东西,如果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有特定的接收对象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大家都回复,但回复的内容都是很客套、表面的,例如,表情类的:鼓掌、玫瑰、大拇指......等表情,简短文字类的:收到、好的、谢谢......等等;另一种是:大家都默契的不说话、不回复、假装自己没看到,最终的结果好像是领导在自说自话。

而之所以出现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中发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一位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可能的原因有:

1、从接收对象来说,大家都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

常理来说,大家都是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比较关注,例如,公司整体加薪、放假等等,当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时,自然表现得比较漠然。

而领导在单位群或者朋友圈发工作相关的内容,没有指明具体的接收对象。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是发给自己看的,并不需要自己去回复,其他人会去回复的,例如,那些平时表现得很积极的人。



2、内容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工作上的内容,尤其是公司的宣传性质的东西时,大家都可能觉得比较浮于表面,比较流于形式,和自己的利益、后续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是公司的宣传,自己对公司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没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宣传类的文章,只是单方面的传输信息,并不像其他问题,可能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容易引起大家的讨论。当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时,自然会想要去抒发,去取得别人的认同,会容易引起激烈的讨论。而宣传类的东西,员工觉得只是给自己看的,并不需要自己做评价。即使自己有意见,也并没有什么用。

所以,自然没有人回复。

3、害怕自己去回复、评论其他同事会觉得自己虚假、拍马屁。

很多时候,不仅是这种领导发在群里、朋友圈的信息,一些领导让大家当场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似的情况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那个第一个开头的人。

因为,通常来说,总是第一个去回应、支持的人,会被大家认为是过分积极的人,会被大家认为是拍马屁。而同事的这种认为,情况轻者可能只是同事心中有意见,觉得你在逼他们表态,因为你说了,其他同事自然要跟着表态、回复、评论,不然领导可能会有想法,会觉得他不够积极,不够有集体荣誉感。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惹起同事的不满,遭到集体孤立、排挤,所谓“枪打出头鸟”。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做那个第一个表态的人,以免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中发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一位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这种情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职场生活的突出体现。你可能觉得它是一件小事,但它何尝不是一个经过各方权衡后体现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情况


淋说职场


职场上的上下级关系十分微妙,出现这种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领导没威信,人格魅力差,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得不到认同,不受下属欢迎。

主要原因:管理方式不受员工欢迎;人格魅力差;在员工中没威信。

首先,管理方式不受员工欢迎。这些领导可能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总是用手中的权力压制下属。员工工作起来不开心,不舒适,更谈不上去尊重和维护领导的面子。

其次,人格魅力差。领导的为人处世、性格等方面不受员工待见,就更谈不上真心实意去维护领导的面子了。

再次,工作能力低,在员工中没威信。当好一个领导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如果当一个领导没有能力,不能带好队伍,能力差,是不会受到下属的支持的。

2、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如何去尊重领导,维护领导的面子?

职场法则:要有领导意识,敬畏领导;要有掩护意识,为领导分忧;要有领先意识,先想一步。

首先,要有领导意识,把握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就是领导,作为下属就要尊重领导,这是职场的生存法则。如题中所说的领导发微信群或朋友圈,作为下属多去点赞总是没错的,这也是拉近与领导的关系的方式之一。

其次,要有掩护意识,积极为领导分担忧。当领导工作有错或得罪人时,要积极为领导分担忧愁。俗话说,错是下属的,功劳是上司的。这句话是没错的。

再次,要有领先意识,什么事情都要想在前面。要做到,领导没想到的,自己要先想到,并及时提醒领导。

现在来总结一下,领导就是领导,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关系。要有领导意识、掩护意识、领先意识,才能在尊重领导的同时让领认可自己。



老夫子写作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连作为隐私的朋友圈,发微信都不自由,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从老板角度来说,发布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自然希望得到下属捧场。不然他发这个干啥?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征服不了别人,至少征服了本单位。现代通讯宣传讲究连锁型,一人转十人,十人转百人,效果也不错。

然而,现实是骨感又残酷的,很多时候老板的宣传文章压根没人转,大伙就当平时工作忙没看到一样(虽然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大伙天天都在玩手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

从员工角度来看,当然是既不好看,又不酷炫呗。

说不好看,这是肯定的。多数单位的宣传文章都经过领导反复修订,四平八稳,严肃得要死。进入一看,材料化语言、刻板化配图,中规中矩。有时候,领导在发表前还在推敲,恨不得滴水不漏。

试问,员工转发这种纯粹宣传单位的微信给朋友干啥?丢不起人!要知道,转发不仅意味着本人认可,还意味着自己要承担单位宣传员的角色。

进入21世纪20年代,大伙对微信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多了。2013年微信刚出来那会,谁发个微信到朋友圈都是要人人点赞的。不点赞好像就没有站队。时至今日,在人人都有好几百微信好友、微信日益成为工作平台的情况下,微信没有以前那样热乎了。微信空间不但不再隐私,还宛如公共场所。坚持不懈发微信的,不是微商就是炫娃的父母,一个图扩大知名度好销售东西,一个图博取点赞满足心理虚荣。

不酷炫就更好理解了。有些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发微信必须要有人喝彩,质量必须要高,体现小资品味场所。没有达到此效果的微信,不能滥竽充数。

生硬刻板的单位宣传微信,在标题、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都不吸引人。别人怀着各种各样目的点击进入后心里在想,这厮大概是活腻歪了,功利性太强,居然想打广告从老朋友那里挣钱呢,以后得防着他,再这样就屏蔽他。

于是乎,一个简单的微信宣传文章就可能影响本尊形象。谁还敢轻易转发呢?

不点赞与不评论,不但与上述心理有莫大关系,还附带其他原因:

1、怕被其他人看到。拍就拍嘛,天下谁人不拍马屁?可是你拍马屁能否隐蔽一些?居然在领导微信群里发,让大家都看到了,你以后怎么混,拍马屁水平真低!

2、不知道该说什么。宣传单位本来是大好事,大河有水小河满,但是很多人不懂如何宣传,又怕言多必失,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除了发送竖大拇指点赞的符号,好像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3、老板的主观带入很尴尬。有些老板要求很迫切,在发送这类宣传文章时还附带了很多条件,比如要求发表正面评论,集满多少个点赞。有些文章内容曲高和寡,别人跟不上。有的老板拍的照片和摄制录像质量很模糊。员工看着就不舒服,当然甭提转发和评论了。

4、心理上不认同。如果员工心理不认同这个单位,随时可能离开辞职,他怎么能主动转发、评论和点赞呢?他甚至可能因为最近的一些事情引以为耻。

认可我的说法,就关注我,分享更多信息吧。


朴素文明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您说的这种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当领导在微信圈或者朋友圈发了东西,如果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有特定的接收对象时。


(1)第一种:大家都回复,但回复的内容都是很客套、表面的,例如,表情类的:鼓掌、玫瑰、大拇指......等表情,简短文字类的:收到、好的、谢谢......等等;

(2)第二种:大家都默契的不说话、不回复、假装自己没看到,最终的结果好像是领导在自说自话。

在这里,我将做简单分析:

按照常理,大家会更加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公司加薪、放假通知、会议通知、绩效考核回复等等,这些与自己工作内容、收入等紧密相关的内容,往往职工会很积极的回应。

但是,当员工觉得老板发的东西和自己没关系时,自然表现得比较漠然。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老板发的东西,员工会觉得没关系呢?这是因为,老板和员工的出发点存在不一致。在老板看来,他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现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而这些与普通员工关系不大,企业职工常常会更加关注个人收入、工资发放、绩效考核、假期安排等方面。

当然,还有一点是,不排除领导的管理方式得不到员工认可,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认同感不足,责任心也不是非常强。而且,领导的为人处世、性格等方面不受员工待见,就更谈不上真心实意去维护领导的面子了。


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


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系统地阐述过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的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在一个群里面,如果有人捧一个人,其它人也会跟着这样做;类似的,如果领导发一个东西出来,大家都在观望没有人表态,那更多的人也会这样做;即使那些有想法表态的人也会担心被别人说成拍马屁,谄媚;尤其是微信群这种,说不定有人或领导正讨厌发信息的那个人,你一回应,不就把自己暴露给另外的人么?所以在这种一大群人,千丝万缕的关系面前唯一的做法就是沉默是金。每个人都不愿意出头,都愿意“躲”在别人后面。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卑微的存在,尤其在中小型私立企业,个人权利无法保证,能够做到工作稳定,按月发薪,衣食无虞就足矣。现在很多企业,很多情况下,假话、大话、空话盛行,真话真情难觅。所以,要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我是专注于职场成长的阿龙叔,谢谢!


阿龙叔看职场


领导在单位群和朋友圈发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一位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说明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

说说身边的故事。我们单位也鼓励员工将微信平台的文章发到朋友圈,以增加阅读量、转发量,吸引更多粉丝进来。刚开始发的时候,效果比较明显,点赞的朋友很多,阅读量、转发量、粉丝增长量等数据也比较好看;过了一段时间,点赞的朋友还有,比之前少了很多;又过了一段时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点赞了。

从经验分析来看,领导发出关于单位的宣传文章,没有员工点赞或发表评论,主要是源于几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未明确发单位宣传文章的目的和要求

首先,领导要明确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发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领导只是顺手发一下,员工可以选择阅读、点赞、转发,也可以选择不予理会,这倒也无可厚非。

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领导这样做显然不够合格。

首先,管理者做一件事一定要明确目标,既然是单位的宣传文章,那么肯定与企业文化、品牌塑造相关,那这些内容首先要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行。

如何得到员工的认同?不是写在墙上,也不是写在文章里,而是公司老板和领导率先垂范,用行动诠释出来。

现在,领导把宣传文章冷冰冰地发到群里,也不说任何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员工不点赞、不评论很正常啊。

如果领导目标明确,发完文章不忘提醒大家“各位同学要认真学习,并积极点赞和转发,咱们一起做好单位的对外宣传工作。”我想一定会有员工点赞和回复的。

二、领导发的宣传文章的内容没有得到员工认同

如果领导发的宣传文章夸大其词、弄虚作假,员工从内心深处并不认可的话,就不会点赞和评论。

这个很容易理解,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不是刻意逢迎,每个人都会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做违心的事情。

中国讲究“法不责众”,领导既没有发出明确要求,也没有制度要求必须点赞、评论,所以大家都会装作没看见,领导也不能怎么样。

但是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领导平时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无论从管人还是管事上,都没有树立起绝对的权威,所以员工根本不拿这个领导当回事。

三、领导发太多宣传文章到群里让员工觉得无感

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你要是每天分享工作或宣传的文章到朋友圈,一开始会有人点赞甚至转发,然后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人点赞,甚至都有可能

被屏蔽。

如果发的内容质量好,受到读者喜欢,看到的人就会不自觉地点赞、转发,反之如果总是发各种营养不高的内容,就会引起别人反感,久而久之就没有点赞了。

四、不排除一些员工没有看到领导发出文章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你可能不会翻看朋友圈,但工作群肯定是要看的。有些员工可能未及时看到,等看到的时候已过去一会,没什么热乎气了,因为没有一个人点赞评论,所以出于“从众心理”,其他人也就不会点赞了。


总结

实际上,员工不点赞、不评论只是表面现象,从中反映出的是领导的管理出了问题,如领导和员工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员工不认同企业的文化和领导的管理艺术,甚至员工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可见这位领导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领导一定要认真反思,去改进自己的管理策略,让员工从内心认同你的领导,愿意服从你的管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领导和下属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虽然做不到领导振臂一呼,员工就高喊万岁,但至少上下级之间要做到有求必应。这样大家至少看起来,还是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一个优秀团队。


【职场小龙女】:一个有点文艺气质的女青年,有武侠情结,行走江湖多年,致力于分享职场干货及成长心得,欢迎关注、交流。


职场小龙女


至少反应三个问题:

一、领导水平太差,自以为是;

二、发布的时机不恰当;

三、人缘不太好,员工不想睬他。

先说第一个问题,现在都移动阅读时代了。请问,官样文章谁喜欢看?

比方说,“关于……的意见”、“开展XXX活动”……类似这样的文章标题,一看就没有阅读欲望,要么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么是板着一副教训人的面孔,瞄一眼就知道啥玩意,根本懒得打开,更别说点赞或者发表评论了!

移动阅读时代的文章,不能再像过去那种自娱自乐式的八股文写法了,一定要有“读者”和“用户”意识,如果你发的宣传文章只是从自我出发,那就无疑于“硬广”,一看就让人讨厌,哪里还会有人点赞阅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那份闲心去捧你的臭脚。

哪怕像《人民日报》这种权威党报,心里都是装着读者的,你一看公众号的标题就有点击的欲望:

  • “泪目,军医儿子上前线,妈妈给他录制了这个视频。”
  • “钟南山还没让动,但现在不得不返程去上班,怎么办?”
  • “她们摘下口罩的样子,让人心疼。”

……这些标题比比皆是,不仅生动活泼,而且都是每个人关心的话题,甚至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系的内容,肯定阅读量很大!

另一方面,这个领导发布的宣传文章很可能“不合时宜”,比方说,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新冠肺病防疫,还有何时上班、怎么办公、待遇如何的问题,领导不跟着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走,却发布宣传公司的文章,这就叫不合时宜!想想看,公司都还没有复工,怎么可能有心思去给你点赞或者评论呢?

除了领导水平差、发布时机不当外,最大的可能是这个领导的人缘实在太差,员工嘴上不说,但对这个领导都没有什么好感。

换句话说,即便宣传文章写的再差,发到群里或朋友圈里,只要领导人缘好,下面的员工多多少少也会在下面点个赞、发个评论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领导发的单位宣传文章过于频繁,三天两头发,大家已经彻底无感了。现在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但注意力是有限的,员工再有热情也不可能长时间的关注领导的一言一行,更不会在每篇文章下面点赞、发评论。

如果宣传文章真的很重要,我倒觉得领导不妨直接告诉大家,请大家点开阅读,然后点赞发表评论,要直接说,不要遮遮掩掩考验员工,要知道,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当然,让员工点赞、评论的次数也不宜过多,否则会遭人烦,文章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让人自动点赞、转发,这样你做领导的工夫才真的做到了家。

你说是不是呢?

我是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有料有趣有态度!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抄袭。

喻派职言


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为什么说这样呢?很多人现在去讨论说员工对公司没有忠诚度啊,不积极宣传公司的产品,公司的文化。

我想说的是,其实目前很多的年轻人对于公司对于工作这件事考虑的还是很清楚的。他们会很容易的把工作跟生活进行分开,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余生没有那么长,请活得像个自己,请忠于自己。

身边很多的是朋友他们发朋友圈,基本上都会把领导屏蔽,那领导发个朋友圈,有时候会点个赞,但更多的时候会选择性的忽略。

毕竟朋友圈都是熟人社交,你点个赞你给领导写个评论,说的客观了又不太好说的,太过于热情了,又让人觉得你拍马屁,所以大家索性一了百了,我就选择性忽略呗。

其实有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想的太复杂了而已。


杨子翔


在很多公司,领导发布的文章,很少有员工点赞和评论的, 我们公司领导发的,也只有几个股东评论下,总结下来,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员工没有归属感,对这些宣传的事情,全当陌路,

在很多中小企业,各种福利待遇,五险一金呀什么的,都是没有的,其他地方个人不多评论,在温州务工15年,很少听说哪家企业有五险一金的,大部分,还是28天工作制,或是26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将员工当成自己人,员工,又如何有归属感呢?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就是上班时就来,下班后就走,就这么简单,那么领导发的文章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就没有关系,员工,为什么要去点赞和评论呢?

如果评论说好的,那么势必会招致其他员工的亵渎

如果领导发的宣传的文章,我们在后面大肆评论,那么其他员工,就会认为我们在拍马屁,因为很多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不是共赢的,而是存在矛盾的,那么当其他员工认为你在拍马屁的时候,你就很难在同事面前立足,当然不排除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员工具有厂荣我荣的思想,但是这样的好企业,毕竟是少数,我们今天说的,是大部分没有把员工当成企业一员的企业

领导宣传,如果我们唱反调,势必会招致打压

如果领导发的文章,我们在公司群里面唱反调,那么就像和公司作对一样,和自己的领导和公司作对,那么一方面其他员工觉得我们傻,领导,也会很生气,认为我们在破坏整个团队,紧接而来的,可能是一番批评,严重的,可能还会因此而招致劝辞

总之,员工不点赞和评论,主要有两个原因,1,企业没有营造员工文化,员工没有归属感,就是完全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那么员工没有责任和义务,为企业宣传,2,无论怎么评价,可能都是不好的,因为领导的心思,太难揣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