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拿妈妈的钱该咋办?

春叶1980


首先:跟孩子说明偷钱是不好的行为,小时候拿一针一线长大了就牵牛,会变成大偷,甚至犯罪,说明严重性

其次:了解还在拿钱用处?为什么拿钱,这样就能知道她的心理

再次:养成好的金钱观,正确教育孩子,要钱直接向父母要,但是要说明用途,父母也是要适当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知道父母会给,而不是不给她。


赣南稻草人


小孩长大了要给零花钱就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在给钱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想用钱买什么东西,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觉得合理就一定会给你买。不一定要把钱藏起来。我家的伙食费都是放在抽屉里面,孩子都是看的着摸得着的,他从来不敢私自拿。在他需要花费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会征求我们的意见。同意了他才会拿钱。这样子让他已经形成习惯了。管是必需品还是零花钱都要征求父母的同意。养成习惯了就好。


柏世军4624828842518


嗯,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小时候也偷拿过父母的钱,并且,不止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被我老妈用笤帚打手心、罚跪,这都不失为“惩戒”的好方法,因为小孩犯错,并非所有错都可以和风细雨地跟他讲道理才会记得住,相反,适当用一点“暴力”,让他记住犯某些错的时候会很疼,这倒特别有效果。

其实归根结底,小孩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特别是小孩的心智都不够成熟的,跟小孩讲太多的道理,只会让他更迷糊,转过身就忘了。在某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家长的一定要让他铭记在心,这才是硬道理。

我不赞同任何理由的偷拿父母的钱可以被原谅的“解释”,因为偷这个字绝对是无法让孩子获得高尚人格和优异人品的,所以只能一次性训诫并杜绝它。

以上是我个人的育儿方式和观念,不求天下父母认同,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江城潮爸


现在8-16岁的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小时候孩子都有这种毛病,喜欢拿家里的钱去偷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孩子的天性,慢慢教育,给她们讲这样是不对的,以后他们长大点意识到了这是在做错事,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观,就不会再偷钱买东西了。





摄影师屋顶


我小时候就偷拿过家里的钱,拿去游山玩水去了…不好读书,现在只不过是一名黄袍加身的外卖员……闲话少说书归正传……遇到孩子偷拿家里钱,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把孩子一顿胖揍,效果有没有呢?有一点……那就是见了施暴者(爸妈)害怕,而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偷盗行为的错误性和严重性,也就是说当孩子这个习惯慢慢养成大偷了,在意识里就会觉得无非也就是被人打一顿这么简单,或是把钱还回去就了事了。而不会去在意这是要坐牢或刑拘的……所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家长更多的是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简单说就是劳动所得,你想要钱就得付出相印的劳动力,孩子学习成绩提升了,家长做为奖励也是其中一种手段。


云霆277


孩子一定要教育好,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大人一时疏忽就能把孩子毁了,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喜欢吃什么我就给他买,一直买到放那没怎么吃了,我就不买了,还有学习用品看不多我就会买好多回来,考试好了会有奖励,进步了也会奖励,有想要的我也尽量满足他,要看有没有用,有时候回来说他同学买了什么文具盒很好,我也会给他买,等等[捂脸] 我问他同学有没有拿零花钱在学校附近买吃的,,答案有,我又问孩子你要零花钱吗?,他笑着说,我现在还小,我要零花钱卖什么,我要的东西你都给我卖了,我想吃的东西你也给我卖,等我大一点在说零花钱的事[捂脸],我不会盲目的去给他卖东西,吃的,学习用品我都会满足,但玩具是他学习好,我奖励他的,这是我的教育方式


简单幸福287018806


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喜欢表姐的蜡笔,回家时装在口袋里就带回来了。没有想过,没获得表姐的许可,这样不好。同样地,小孩拿妈妈的钱,也是因为有自己的打算,没有“偷”的意识。

那么,家长发现小孩私自拿钱,该怎么办呢?

小孩子背着妈妈拿钱,不要轻易定义为“偷”。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某一样东西,想据为己有,没有归属权、违法等概念。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了别人的东西,或者自己家的钱物,要平心静气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并进一步培养孩子物品归属的意识。然后教育他,大人在别人不允许的情况下,将别人的东西拿来,叫偷,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小朋友还不懂得这些时,不算偷,但要知错就改。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不要着急,要跟孩子好好谈谈,问明白他用钱做什么。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先不要着急,跟孩子好好谈谈,问明白他用钱做什么。告诉他,喜欢什么,只要合理,在家长的消费能力内,家长会给他的。

合理的消费,可以是并不昂贵的玩具,喜欢的衣物、文具,一场心怡的电影,喜欢的食物等。如果孩子拿钱无休止地投入到游戏里,要跟孩子明确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并通过培养其他爱好,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去旅游等方式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家长发现孩子背着大人拿钱,要反思为什么孩子有需求,不肯跟最亲的人提出来。是曾没有满足孩子的合理化需求,是自己剥夺了他尝试的权利,还是给钱的时候态度、言语有伤孩子的自尊,或者不了解孩子现在的状态?

有的家长自己小时候家境不好,现在生活也比较节俭,就觉得孩子索要的一些东西,没必要买。比如薯片没什么营养,喝果汁就不如吃新鲜水果,家里已经有一个玩具枪了,再买一个大的,没必要等。但孩子内心渴望,家长不允许,就可能背着大人拿钱买。

有时候,我们认为某些东西不好,不允许孩子吃,或者拥有,但同学们都在吃,或者拥有,孩子也有尝试的欲望,那么在对孩子不会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让他试试。同事的女儿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学校门前的摊点上买红红绿绿的小食品,很羡慕,也想尝尝。但同事说,那些都是些垃圾食品,不卫生,不许女儿买来吃。小孩子很渴望尝试一下,于是偷偷拿了几块钱,买了藏着吃。有一次,吃了买的小食品后,肚子不舒服起来,同事就借机教育她,不是妈妈舍不得给你钱买那些东西,是那些东西吃了对身边不好。从此,孩子就再也不买小摊点上的小食品了。

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钱时,言辞不要过激,伤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有负疚感。有的家长,孩子有需求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了。但会说很多刺激孩子的话,比如:我多么多么不容易,一点也不知道体量家长;就知道要钱,要钱,跟个催命鬼似的!等等。孩子为了逃避指责,就可能偷偷地自己拿钱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家长要格外注意那些拿了钱也没有买什么东西的情况,观察孩子的神情、表现有没有异常,询问孩子时,孩子是不是躲躲闪闪。这是避免孩子在学校遭受欺凌,遭到别人的勒索。我们学校,曾有一个孩子偷了家长2000元钱,却并没给自己买什么,后来经调查,是遭到一伙同学的欺凌,拿钱给他们充饭卡,充游戏账号了。这时,就不光是孩子偷偷拿钱的问题了,而是要帮孩子解决如何面对校园欺凌的问题。

给孩子部分零用钱,让孩子学会正确合理地消费。

孩子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多少视自己的承受范围而定。家长可以允许他们自主尝试,鼓励孩子跟自己交流消费心得,并指导孩子消费。如果孩子短时期没有什么消费目标,还可以教给他们储蓄,并做好目标规划。这是培养孩子财商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小孩偷拿妈妈的钱,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有的情况。家长切忌横加指责,甚至大打出手。要跟孩子好好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相信,每个有智慧的妈妈,都能处理好这件事,帮助孩子学会消费,学会理财,学会面对各种情况。


楼台明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家长又很着急,又不好意思,觉得这样的事情很不光彩,因为这不像谈孩子的其他错误,可以理直气壮一些。

其实家长出于道德判断,把这个问题看的太过严重了。只要我们认识清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这个毛病并不难。

我们先建议家长,对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一,年龄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钱去花当成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只觉得没经过爸爸妈妈同意不好,但花钱的需要占了上风,就去拿着花,对钱没有概念;

二,有的孩子认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妈妈可以自主花钱,我要钱,家长不给我或给的太少,拿家里钱花是应该的;

三,孩子本来是家里的一个平等成员,因其小,不经过家长同意拿钱花固然是不对的,但毕竟花的是家里的钱。所以,家长不宜用“偷”字来表达孩子的行为,应该用“拿”,这样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孩子拿家里钱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比如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喜欢吃的东西,玩游戏机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等。他们要满足这些需要,以正当的方式跟家长要钱往往通不过,于是采取私自去拿的办法。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

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 第二,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

孩子需要零花钱,有的家长根本不给是不妥当的。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第三,在家里专门准备一个抽屉或匣子,放上十几元或几十元钱,急需时取用。

钱最好是一元一张的,还可有些零钱,里边放一个本做记录用。明确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时可以拿去花,不过拿多少,找回多少,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还要写明时间。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觉得家长信任我,反而不会乱花钱。如果孩子花钱不当,要及时讨论、引导,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第四,教孩子学会存钱。

压岁钱和剩余的零花钱给孩子储存起来,开一个活期存折,陆续存入,真正需要时,用多少取多少。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积累资金的能力,而且培养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总之,改变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出发点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随意惩治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理智,要有孩子出现反复的心理准备,用反复的教育去解决反复的问题。


小仙女丫







dl981811


小孩偷拿妈妈的钱是一种不良行为,也是让大人非常头痛的问题。三番五次的教育可能起不到多大作用,孩子不明白,不理解,教育过后,还是会老毛病重犯,动手打吧,还是不长记性,怎么办啊?既然改变不了孩子就改变自己吧!只有严把死守,看好自己的钱,别让孩子找到或发现,同时也积极引导教育孩子克服这个毛病,过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就可能就会改掉这个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