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四大盆”都是什麼菜?

綠茵小萌新


在我爺爺輩那一代人結婚的時候,我們家鄉的規矩,待客兩葷兩素四大盆。現在,日子好了,紅白宴席都得二十個菜左右,盆裝菜也不止四個了。

我們鎮上有一家飯館,拳頭產品就是“四大盆”,生意很火爆,得提前幾天打電話預定才行。這家飯館的“四大盆”是豬肉燉粉條、地鍋雞、小酥肉、燴魚塊。

這四道菜在我們家鄉是比較常見的家常菜,所以飯館對於製作工藝並不保密,好奇的顧客可以通過櫥窗觀看整個製作過程,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1.豬肉燉粉條

要說豬肉燉粉條,全國各地都有這道菜,但大家印象中這是一道東北菜,的確,東北菜館裡經常把豬肉燉粉條作為招牌菜。這道菜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白菜、豬肉、粉條三種食材放在一起燴,味道鮮美,連吃帶喝,很下飯。

製作方法:第一,白菜洗淨,菜幫、菜葉分別改刀;第二,粉條泡發,瀝水;第三,大塊五花肉直接煮熟,切片,炒製出油,出鍋備用;第五,蔥、姜、蒜、花椒、幹辣椒入鍋爆香,倒入五花肉片和白菜幫,加醬油、食鹽翻炒;第六,鍋內添加燒開的骨頭湯,放入泡發的粉條一起燴燉,粉條七成熟時加入白菜葉;第七,出鍋前加雞精、香菜,盛鍋,淋香油。

2.地鍋雞

地鍋燉土雞,這是兒時的味道,一家做飯全村飄香,在外玩耍的孩子不用喊就自己跑回家。地鍋雞可搭配的食材也很多,簡單搭配主食,就是另一道菜,比如雞肉面片、鍋貼地鍋雞。

製作方法:第一,兩年以上的土雞現殺,剁小塊焯水,少油煎至金黃色,出鍋待用;第二,燒乾鍋,加入食鹽、花椒幹炒,出香後淋油,加入蔥、姜、蒜、大茴,繼續炒制;第三,鍋內加水,煎好的雞塊入鍋,添加醬油、料酒、胡椒粉,蓋上鍋蓋,大火蒸煮轉小火慢燉;第四,開鍋蓋,加雞精、香菜。

3.小酥肉

小酥肉有多種做法,與乾製的梅豆角一起燉,這是最美味的做法。梅豆角是夏秋兩季的食材,新鮮的不怎麼好吃,如果把新鮮梅豆角焯水後曬乾,再製作食物,別是一般風味。每年過年回老家,必須去夜市吃一頓梅豆燉酥肉,渾身自在。

製作方法:第一,前尖肉切薄片,料酒醃製,澱粉勾芡,油炸制金黃;第二,乾梅豆角泡發,幹澱粉撒勻,油炸;第三,蔥、姜、蒜爆香,加水燒至沸騰,加入胡椒粉、小酥肉、乾梅豆,小火慢煨;第四,菜汁快收干時,加食鹽、雞精、青紅辣椒,出鍋裝盤。

4.燴魚塊

魚的做法多種多樣,比如烤魚、幹炸、清蒸、清燉、紅燒、燉魚,燴魚是一種先煎後煮的做法。燴魚塊一定要添加香草,可以是茴香、藿香、紫蘇、薄荷等,根據口味偏好去選擇。

製作方法:第一,鮮魚剁成麻將大小的塊,加入雞蛋、生粉、胡椒粉、十三香、料酒、鹽等調味料;第二,平底鍋淋少許油,把魚塊放鍋裡小火慢煎,煎制過程要不斷翻動,使魚塊四面受熱均勻,直至表面金黃稍有焦糊色;第三,另起鍋加水燒至沸騰,放入魚塊,生薑切絲、小米椒切碎、香蔥切段,一起入鍋;第四,湯汁快收盡時,淋入蠔油,撒入紫蘇葉。






一隻老饕


山西的八大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