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怎样理解?

55e4680


此句是《道德经》13章的开头两句,全文如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章,老子自问自答,既指出人们“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普遍现状,又分析了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前两句的大意是:

人们因得宠与受辱而感到紧张不安,是因为太把得失当回事了,看得就像自己的生命那样,倍加珍重。

老子解释了“宠辱若惊”的原因:为什么得宠和受辱,会感到紧张不安?是因为得宠者地位一定是低下的,因此得到宠爱以至于紧张,而受到屈辱以至于不安。这就叫做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紧张不安。

人又什么如此重视大患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能不患得患失而心中装着别人,那么还有什么忧患呢?

老子作为帝师,因此,他的全部哲学的立足点都在君主一方,主要是说给君主听的,所以,最后他说:以天下为贵,并把自身献给天下的人,天下才可以交给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天下才可以托付给他。

理解老子,就要站在老子的角度

首先,老子的对话对象是君主,而非普通官员或者百姓。其次,老子的世界观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其全部思想是建立在“有无相生”基础上的,即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为前提的,有宠必有辱,有得必有失。

“宠辱若惊”产生的前提是“宠为下”,有下就有上,得宠者一定是地位卑下者,所以无论得宠还是失宠都“若惊”。人们之所以“贵大患若身”,是由于“有身”,有身对应无身,“有身”是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身,即“小我”,事事处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名誉;“无身“就是心中装着别人,装着民众,是“大我”,首先考虑的是大众利益。

老子批评名利之害,教人重道忘“身”,斤斤计较于自身名利的“有身”,到头来名利尽失;而“无身”的圣人则“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因为不自私,所以能成就自己。


问道黄老


过于依赖外物,对于外界的任何得失宠辱都会深刻地影到内心的安定。这是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庄子说“身之不能治,何睱治天下?”人最难能可贵的不忧患天下不能得,而应忧身之不能治。能把身心之道看得比天下还重要,这才是“贵”。一个连自已身心都不懂得怎样调解的人,很难想象把一个国家交给他能治理成什么样。

天下由来轻两臂,人间何苦重连城。看重自己的生命才能看重天下人的生命,否则,他一旦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就会涂毒生灵。

“无以天下为用者”才是“贵大患若身”,不然就会竭天下之物享一人之身,则民不聊生。

庄子曰:道之真在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这才是“贵大患若身”。

还有一句“及无吾身,吾有何患?”,这个“身”就是“自身,自私,私心”之意了。当我身心平衡,内外合和,便是大我,便是无我,便无私心,那时还有什么好担忧的?还有什么能危害到我?


郭伟胜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如果全文引出,意思不难理解。

以对仗互文来解释吧:

宠辱若惊VS大患若身。

以身而言,宠辱皆小,所以身为大。

以患而言,宠辱皆下,所以身为贵。

再直白点:

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次;

宠辱是他人给的,予夺予取!

合而译之:

如果你对宠辱都那么在意,

为什么不把身家性命当成大患来重视呢?

是以: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怎么解释? 首先,在道德经产生的年代,是一字一意的,即字字都需要解释,有其含义,我们今天的习惯是把“宠辱”当成一个词,但是在两千五百年前和更久远的年代里,“宠”是“宠”,“辱”是“辱”,比如“宠你”,“宠”是动词,“你”是名词,宠的是你。 那么“宠辱”呢?“宠”是动词,“辱”是名词,“宠”的是“辱”或者“宠”是名词,“辱”是动词,即“宠被辱”这两种状态都是“自己对自己的”。 “宠为下”,“宠的是自己的下”。 “辱是下,但辱可为上,即辱为上,上是自己的大脑”,这一切都靠“惊”来验证,“惊”是自己身体上的“痉挛”,或者说“自己身体上穴位的跳动或者连续的跳动”。 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去解释“宠辱若惊”也已经解释了两千多年了,就像“大智若愚”解释成“聪明的人看起来笨笨的”也已经解释了两千多年了,但是任何人都很难回答“这个聪明的、看起来笨笨的人是几岁开始聪明的、是几岁开始看起来笨笨的、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吗?”

“贵大患若身”的解释也绝不是那样的

为什么不是那样的? “身”是谁的“身”。 我们今天都说“修身”,但“修身”这个词不是来源于“道德经”,有人把道德经中的“修之以身”变成了“修身”,“修身”前面有个主语,这个主语不可能是“你”是“他”,必须是“我自己”,所以“贵大患若身”的“身”是谁的“身”,是谁“修之以身”,只能是“我自己”,“修之以身”,“之“是什么,“之”是我们面颊上向上生长的毛,和“天之道”的“之”是相通的,舍“之”而谈“修身”,就只会修理别人的“身”,不会修理自己的“身”啦,包刮“孔子”


华民学读道德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说是说人在受到宠辱时都会是自己的大患,说辱有大患,可以好理解,可是怎么受宠也是大患呢?我们来看看老子怎么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十三章)

在宠辱面前,人人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当然人们在宠辱面前,可能愿意受宠。所谓受宠,就是听好话,就是他人(主要指所谓有身份的人)对你的褒奖,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就会出现一种飘飘然,结果呢大患便会出现了。我们就不说辱了,我想没有哪个人会说,我不怕受辱的,受辱是一种对人的侮辱和打击,不但伤害人的自尊心,还会使人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所以说。受宠使人沾沾自喜、飘飘然,这样当然会给自己带来祸患,受辱更不用说了,把持不好大患就会上身

而老子认为:宠辱都是对人不好的,宠辱若惊,那是大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宠辱得失都会使人受到惊恐,尤其是大贵更像是大患缠身。并且人受到宠辱都会使人改变应有的本性,人一旦得到惊喜,又一时失去,肯定为之惊惧,但是,如果我们不被那些名利、财物,地位那么在意,还会有什么宠与辱吗?


浏阳曾曾老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若想准确理解此句话的含义,我以为最好通读全文。

《道德经》第十三章全文为: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作如下译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被宠者的地位相对低下,得到宠爱会很惊喜,失去宠爱会很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会患得患失,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个肉身,若我们的肉身不存在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

所以认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还重要的人,才是可以寄放天下的人;认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还可爱的人,才是可以托付天下的人。

本章老子先设问,后作答解,并由此得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重要论断。文辞通俗,比较直观,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


刘怯之


你好笔者我是颠强时代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

首先你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篇的语句它的大体意思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担惊受怕,把大患看的和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在他的这一章节中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宠辱若惊,一个是贵大患若身。都知道人是情感动物,并且这种情感的体验十分敏感,当我们受到宠爱时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人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得到的宠爱并不使长久快乐

与之相反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嘲笑讥讽时我们就会表现出惊恐、不安,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了我们不论受到宠爱还是受到屈辱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就极为的荣耀大患就极为的忧虑,得宠就惊喜就喜悦,受辱就惊恐就恐惧所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人世间的普遍常态
这只是个人的拙见笔者和读者有什么更好的理解意见。

颠强时代


一、老子其人

历史记录上,关于老子最早的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史记》第六十三卷为“老子韩非列传”,其中关于老子的内容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从史记当中,我们至少能够知道关于老子的两条信息。

1.老子是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一说字伯阳)。

2.老子的职业是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这是目前来说我们能够知道的,关于老子生平最详细的资料。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关注于老子呢?就在于他所留下的传世经典之作。《道德经》

二、关于道德经  

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中国的万经之首。鲁迅先生言中国人都要读一读,如果不读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三、道德经第13章 

  回到提问来看,我们先看下老子13章的全文,在解读题主的问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是内容,本章主要谈的是淡薄生命中所遭遇的宠和辱,达到宠辱不惊的地步,进一步就是要破除生贱不为外物所奴役,从而获得人的身心真正自由的理念。

  

四、老子的方圆智慧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宠辱若惊都是不容易所丢失的心理状态。宠来了大家心里就很高兴,宠走了大家就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感到如释重负,一颗心被外界的毁誉所左右,不得拥有片刻的内心安宁,喜怒无常。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因此都注定是无“常”的。

  老子五千言是方,大音希声,响彻千古,震慑人心,老子的五千言又是圆,做人,处事,养生,管理等等无所不包,以洞见本源的智慧受到世人的瞩目。

我是史上杂谈,一个历史爱好者,欢迎关注。


史上杂谈


应从帛书本与楚简本:道无分别,离道即有分别,从而有得失之心,继而有宠辱之念。君王即使是受到拥戴歌颂,也应警醒,因为这也是分别。这些都是由于有“身“,所以,如果君王重视修为自身,并把修身看的比治理天下还重的人,可以托起天下,承载万民。因为他时刻警惕自己不离无分别的道,所以能把天下治理好。如果君王爱惜自身胜于爱天下,以这样的心态来治理天下,就是寄生于天下而已。君王修身的最高目标是无我。


我行吾素2019


我执写生

老子这句话是在揭示未破『我执』的凡夫境界。

我们在被宠的状态下『我执』高举,『得之若惊』,惊喜中,自我肯定,自我欣赏,执念不已。

我们在被辱的状态下,同样是『我执』高举,『失之若惊』,郁闷中『我』像烈火一样被点燃。

宠辱得失中会让『我执』感受格外明显。而面对悦意境界而惊喜,面对逆境而郁闷,这背后便是我们不自在,不逍遥,不解脱的根源了。

继续剖析

我们患得患失,将得失的境况执著为实有,就如同执著身体实有一样程度的执著。这就是凡夫无法摆脱的颠倒梦想,千年万年跳不出的深坑。

绝大多数的人不认为这是颠倒,有些人看了老子这段话开始研究不颠倒的方向,颇有异生则能深入『无我』正见,超越世,出世间。

当然『无我』的观念,如果只是学术讨论,而不能经常在人生经历中去用心体会强化,是万难以打破的。

庵提遮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

——《指月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