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常开家长会,你怎么看?

汴梁城市生活


坐标哪里?坐标哪里?我就想知道坐标哪里?

老是开家长会儿?不知道,您认为的老是,是怎么样的一个频率?如果说一个学期开一次家长会,就被说成老是,那作为一线老师的我,只好闭嘴默默唱征服了。

一般而言,一说老是,至少是三次以上。而对于学校,基本上是以学期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学期内,学校开了三次或者三次以上家长会,可以用老是来形容。

可是据我在教育圈的经验,目前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最多的话,遇到过两次。不过,这两次还是有特殊原因的。

这种情况,出现的年级是六年级!为什么是六年级呢?在这里给大家说一说,六年级面对的是小升初,那年我们当地有直接对接市一区的名额,家长们都知道了消息,学校专门针对六年级家长,进行了一次讲解。

像这样的情况,才两次家长会!

当然,还有一个年级比较特殊,那就是一年级!刚入学时的一年级,也会开两个家长会,第一个家长会,是刚开学,老师会提出各项要求,再开的话,基本上就是本学期的中间了!

如果说啊,题主说的是实情,那么这学校就相当操D了啊!一个学期搞五六次家长会,这频率都快赶上周测了。

说句不好听的,当一个学校把开家长会当作常态教学,那还是趁早拉黑吧!

列位所在的地方,一学期开几次家长会呢?


说文写作


我认为学校开家长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最好方式。是家校双方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最佳途径。

首先,家长会使家长更好了解学校,了解老师,对学校工作支持的前提。比如,学校要搞什么活动,通过家长会是家长提早知道,明白活动的时间、地点、流程。还可以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尤其是活动结束时间,如果比平时放学滞后,家长也有个心理准备。避免盲目的很早就站在校外等候。如果提前结束活动,家长可早一点到校接学生,不至于学生一个人走丢了的事发生。

其次,家长会也是老师和学校了解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活动及表现情况。通过家长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作业情况,干家务情况等等。和家长双向配合,促进学生的教育与发展。

另外,家长会还是学校与家庭化解误解,促进融合的平台。学校有些安排,布置的任务,家长可能一时不了解,你不理解。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冲突矛盾,往往会导致一些家长误解。动不动到校闹事。有了家长会,这些矛盾都会在心平气和中慢慢化解。

所以,不少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这些平台,是学校与家庭交流更畅通,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自我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城杂事


对于现在学校三天两头开家长会。

我觉得是现在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是蛮紧张的,因为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而教师觉得家长很难伺候,那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沟通和理解,这是一件好事,那也是一件对家长来说不太方便的事情,因为有的家长希望少一点麻烦,少占用他们的时间,他们的时间是宝贵的。

你觉得家长会太多了,可以和老师或者校长他们沟通嘛,一个学期固定多少次家长会好了。


Angee安吉说


学校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坚强家校联系,现在的学生难管,单凭学校或单凭家庭的力量,对学生的教育都不行,


柳暗花明在这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第13章内容,“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就说明我们中小学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对象学生的监护人,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利了解,监督学校的办学状况。

现代学校,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必然会是一个自主开放的教育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的有序参与,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家长在协调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所以家长,学校社会协同机制。行使集体教育参与权,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水平,这都是现代教育史证实的。

所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所以这样看来,学校的家长会就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仅仅是参加学校的家长会,没有组成家长委员会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还是不够的!

从孩子个人和单个家庭的角度来看,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等等各方面,也都是需要家长们关注的。

让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达成相互沟通,信息共享,共同来教育孩子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形成家校沟通机制,研究家校联合的课题也有很多。

召开家长会,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还可以利用微信群,打电话,个别约见,家访等,或者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讲座,体验式主题家长会,家长进课堂,家长参与学校文体活动等形式,来达到相互协助,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学校办学效益最大化,学生成长最优化。


杨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校心理学系主任。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


  1. 公开的家长会,鼓励和表扬要大于批评,家长和孩子都是爱面子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都很多。多数的批评可以把家长和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批评;


  2. 和其他类似的会议一样,应该带头拒绝假大空,好不容易聚集一次,应当以务实为主,并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教学任务的总结;

  3. 老师要以身作则,杜绝官僚主义,不要滥用权力搞班内阶级,要团结班级、团结家长、团结学生,在可行的范围内互帮互助,一同达成学业等共同目标。

老师不是神,家长也不是神,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家长会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团结这群陌生人,让家长和学生获得集体认同和价值共识。只要每一次都有进步,都有改观,家长会反思自己是否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中缺位,老师要从多个角度认识到个体差异和教育压力下该怎样合理分配工作。
只有多方充分交换真实有效的意见,家长会开着才有意义,诚然,真实家长会并不会按照我这个套路进行,现实中七嘴八舌、群魔乱舞、老师一言堂、暗流汹涌、拖关系抱大腿比比皆是。

每次想答这类题的时候,最后还是不想说了,因为一说就聊到了问题的根源:中国的教育

希望网友们不论是站在家长一方,还是站在学生一方,还是站在学校和老师一方,都应该以「务实求是」的态度去搞好家长会,不要让家长会成了假大空的座谈会。学会求同存异、团结奋进,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效能和家庭教育一同结合并提高。


李嫑嫑


孩子自从读书以来,一直是我去学校开家长会,开家长会的家长,长期都是那些人,有些一直是爸爸开,有些一直是妈妈开,偶尔爸爸,妈妈互相交替开一次,谁有空谁开,目的是家校联合共同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教育好孩子,当父母的不能有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不关心了!应随时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所以家校微信群,家校QQ群,家长群,家委会群,这些都能更好的做到家长与学校互动!孩子们在班上也建立了群,也方便。我家孩子正上初二,上初中以来,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亲的教育,所以我们夫妻都同时在管孩子的教育了,但主要是我管得多,时间充足些。所以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校联合,也离不开开家长会的这一教育平台,什么也比不了孩子的教育重要。


天空have天然蓝


学校经常开家长会是好事,表明学校比较主动跟家长交流共同教育孩子,能够让老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孩子进步。之所以有的家长比较讨厌开家长会,主要原因是现在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开家长会的时间大多又是上班工作时间,家长去请假的话比较费时费事,又是还不一定能请下来假,有的家长在思想上又感觉教育孩子主要是老师的事,经常开家长会没有必要,对待这种情况,也希望有关学校方面能够调整思路推陈出新,比如把开家长会的时间放在,周六周日这种家长一般休息的时间,又或者统一在晚上通过直播平台或者微信群的方式跟家长开家长会沟通交流。当然这也会加重老师的工作量,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老师的贡献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估计这样的话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就都没有意见了。


山药豆糖葫芦


学校经常开家长会,通过老师与家长之间互动,让家长知道孩子最近的一些情况,更好的帮助孩子德智美全面发展。

孩子在中小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对孩子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有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出来的特别反常,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老师知道孩子的情况,才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老师把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在家里也会留意到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老师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情报员,通过老师,才可以有效的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更好的疏导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光靠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孩子才能更优秀,更健康。



用心工作用爱生活


开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老师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现,从而和谐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更优秀,更出色。


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今后取得成功的保证。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等。

学校还担负着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对孩子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校对孩子还担负着进行安全的教育,让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光靠哪一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孩子才能更优秀,更健康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