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對社會上出現的很多不公平現象感到憤怒,卻被人說是憤青,對此你怎麼看?

冰重陽


社會要公平並不難,難的是你不能公平對待社會。

想要社會做到公平是有條件,並不能以某個人的嘴巴喊為基礎。

從正常角度來說,當社會上每個人的貢獻率都大致相同的時候,那麼社會採用平均的分配模式,這時候所有人都覺的是公平的。

當社會最高貢獻率和最低貢獻率差距很大的時候,採用平均分配的模式,只有中間人群覺的公平,最高貢獻率的人群和最低貢獻率的人群都會覺的不公平。

所以社會往往採用一個比最低保證標準,然後進行按勞分配,這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法。

但是有些往往只看到自己得到的很少,別人得到的很多,卻從來不反省自己對社會做了多大貢獻,別人對社會做了多少貢獻,所以就不斷的噴。

有人想消除社會不公平,但卻從來不從根源上去做,而是一直埋怨社會,這些人不會讓社會變的更積極,也不會讓社會變的更公平。

要消滅社會不公平的現狀,只有把每一人對社會的貢獻率拉平,這是唯一的方法,別無他法!

而把貢獻率拉平,當然是讓低貢獻率的人把貢獻率提高上來,而不能把高貢獻率的人的貢獻拉低,這會讓社會倒退的。

讓低貢獻率的人,提高貢獻率,只要學習新的技能知識,除了這個方面,做其他的都是無用功。

不要噴社會,只要人與人之間的貢獻率差距太大,無論你怎麼做,都無法消除不公平的存在。

在貢獻率差距巨大的情況下,不要企圖通過各種人為的干涉可以消除社會不公,在這種情況下,人為的干涉只能讓社會上的不公平發生轉移,而不會消失。

在這種情況下,你以為用一種辦法消除了一個社會不公平現象,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這時候一個新的不公平的現象就會出現。

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表現還不是不太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被轉移的不公平的現象就會越明顯。

人和人之間的能力是永遠存在差距的,因為這個差距的存在,讓人對社會的貢獻出現差距。

也因為有這種差距的存在,社會制度往往傾向於照顧能力低的人,但是照顧能力低的人本身就是一種對能力高的人不公平的表現。

大家同樣是一個人,同生活在一片天底下,憑什麼能力低的人會獲得特殊照顧,而能力高的人不能獲得特殊照顧,難道能力低的人高人一等嗎?

其實這個涉及到人為什麼是人,人類為什麼會有文明的深層次問題。

我們漢字中這個“人”字的構成,一撇長,一撇短,相互依靠方為人。

人類畢竟是群居動物,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各種不同的技能來支撐,而在任何一項技能在人群中都會存在高低的排序,而一個人不可能在所有技能中都是最高者或者最低者。

在自然中資源分佈是不平均的,有的資源還會出現季節性的變化,而針對這些資源的採集和使用需要有針對性的技能,所以每個人的技能在特定的條件限制下都會存在優勢和劣勢。

打個比方說

  • 這個季節的主要食物是果子,那麼會爬樹的人就擁有為大家獲取這項資源的技能優勢,能夠最大限度的給群體摘取到更多的果子。

  • 但是這個季節過了之後,下一個季節的食物是靠捕魚維持,那麼擁有水中捕魚技能的人,在這個階段對群體的貢獻肯定是最大。
  • 那麼在一下個季節就捕獵,那麼這個季節對群體貢獻最大的當然捕獵能手了。

隨著條件的變化,群體中各種技能都會有一個主要貢獻時期,這就是所謂的人有所長,必有所短,大家相互依偎的原因。

也只有這樣才能,才能保證整個群體所有人安全的渡過每一輪四季的輪迴。

其實這就是人為什麼和動物不同,會出現照顧弱者的原因,人類種群狀態發展出文明,跟這個是有很大關係的。

  • 但是要注意了,技能長短不同,應用不同,在獲取食物的數量和質量是有所不同的。
  • 也許掌握捕獵的人,在他們技能貢獻時期也許能讓所有人都吃飽。但掌握摘果技術的人在他們貢獻的時期,也許只能保證大家都不餓死,無法讓大家吃飽。

  • 但是由於在這個時期也許也只有他們能弄到食物,而其他人沒辦法弄到食物,所以群體這段時期依賴他們生存,大家默認了這種貢獻和其他貢獻是一致的,由此在採取集體平均分配的模式,誰都沒意見。
  • 從這裡來看,弱者並非完全是弱者,而只死暫時的弱者,只是還未到他們發揮能力為群體貢獻的時候,所以能者要暫時性的多勞一點,到時候別人也會“能者多勞”。

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類需求的有機分工上。

後來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的加深,開始慢慢的擺脫單純依靠自然供給維持生存的模式,抓住自然的特點,利用自然的特點來獲取足夠維持一年生存的食物。

也是從這裡開始,人群中某些原來在某個時期對群體作用很大的技能,對群體的貢獻力被削弱,出現了對群體貢獻率的下降。

技能對群體貢獻被削弱的那一部分人,由於對群體貢獻變少了,會慢慢的被群體邊緣化,在群體中受到的待遇會變差,讓弱者成了永遠的弱者。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原來屬於社會重要的勞動技能被科技發揮,如果這些原來靠已經被科技替代了的勞動技能擁有者,不思進取,保守殘缺,不主動的去學習新的勞動技能,那麼他對社會的貢獻率會越來越低。

這時候你不能自己不主動進步,而是站在原地不動,大聲在哪裡喊要公平,社會給了低貢獻者公平,那誰給高貢獻者公平?

雖然低貢獻者也是有貢獻的,但貢獻率不足以發達社會平均貢獻水平,這樣的情況下社會採用平均分配的模式,就是對那些高貢獻者的不公,給了低貢獻者平均水平的待遇,低貢獻者是滿意,但高貢獻者他們會滿意?他們難道不能說社會不公平?

從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來,你窮不能說你有理,你拖累了社會的發展速度。從人類共同體來講,你富也不能你有理,人類社會是一個體系,文明進步需要全社會協同推動。

想讓社會更公平正確的做法是,儘量的把每個人的社會貢獻率的差距縮小,那時候社會採用平均的分配模式不滿的聲音才會減少。只要社會貢獻率差距太大,不管你如何分配,都會有人不滿,在這種情況下,誰有辦法消除社會不公?

所以喊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從每個人的貢獻率上下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不要整天說什麼社會公不公,母不母的,社會表面上的不公平誰都看的到,但是深層次的不公平,誰去研究過。

不要整天說別人的錢怎麼來的,那個對你根本就沒有意義,就算他的錢突然沒了,也不會有半毛錢進入你的口袋裡,你有這個時間還不如想想如何多賺半毛錢才是最實在的。


一號風手


憤青,不過是一些居心叵測者掩飾骯髒的發明詞!為執正義之詞者貼上"憤青″的標籤,它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打擊!


天天天上人間


絕對“公平”的“社會”從古至今都不存在。即使現在世界上被號稱為最發達的國家,其內部社會成員間依然很不“公平”。如果渴求極端的“等貴賤,均貧富”,顯然不切實際。每個國家內部國民間的不公平將是長期存在。不能“世界大同”,人人“各取所需”,就始終存在“社會批評”,存在社會批評者。

“對社會上出現的很多不公平現象感到憤怒”,可能不僅僅是青年人,也有中年人、老年人。因而“憤青”之外,還有“憤壯(壯年人)”、“憤老(老年人)”。“憤怒”社會不公平現象沒有錯,但“憤怒”本身對解決社會不公平的諸多問題卻毫無助益。必須在“憤怒”的同時清醒尋求逐步逐個解決面臨的社會不公平問題的方法,才是應該努力的正確方向。

政府對存在的社會不公平現象並非一無所知,政府對社會現存不公平問題的瞭解遠比普通公民瞭解的深入、深刻。“扶貧”就是解決貧困人口“經濟地位”“不公平”的史無前例的浩大工程。

“憤青”們建設性的“社會批評”有其社會意義,不能全盤否定。它也是“輿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靠151548855


大路不平,必有人鏟修。對於社會上不平等的事有怨言,有憤怒是正常的現象,不能貶低為噴青,是路有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正常主動。事實證明人們懂得利用民主、自由、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是覺醒、是思想素質的提高,曉得替老百姓出氣,為弱勢群體吶喊、撐腰,是人類的進步。通過對醜惡現象的揭露、打擊,正本清源,宏揚正氣,為淨化社會空氣起到了促進作用,也顯示了公平、正義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趙建明Zhao


憤青有多種。

你有的,我怎麼可以沒有。你幹一天一千,我幹一天,怎麼才一百,此為其一。

看到別人當官,自己卻還在搬磚,心裡不忿,總以為我行,我也能。此為其二。

更有甚者,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勞動,更不喜歡動腦子。全憑一股蠻力,動輒罵娘。此為其三。

……。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還有一種,針對社會某些方面的不公,切中時弊,自己雖然人微言輕,但忍不住也要吐槽幾句。此等也算憂國憂民者。

自從人類社會誕生,所有的文明,都是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沒有哪位超脫於人類的老師為人類授課。也沒有任何一個極盡完美的模式讓人類去照搬。

其實,人類發展的歷史之初,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曾在整個人類社會一度氾濫。

隨著人類的逐漸開蒙,倡導文明,健康有序的發展思路,逐漸佔據了人類的主導發展方向。

但哪裡有人類,哪裡就有鬥爭這種隱藏在人類最陰暗角落的陰暗本性,似乎也成為了人類發展中顛撲不破的求生規則。

這種規則看上去極其的殘酷冷漠,與人類本身追求文明的理念背道而馳。

但細觀整個人類發展史,似乎也正是這種即被人類所唾棄、人類卻又無法擺脫的殘酷規則,卻似乎成為了促進整個人類社會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頂峰時期。現在的高度文明,令人類發展史上任何一個階段,都望塵莫及,黯然失色。

但即使如此,被現代文明人類稱之為只有獸類才該有的叢林法則陰暗烏雲,卻仍然在人類社會中難以磨滅,並且經常毫不隱晦的遮蔽著陽光。

這就是人類社會。

無論你在人類社會中,被你所認為的諸多矛盾和弊病面前嘆息也罷,恐懼也罷,還是憤怒也罷。人類社會中令一部分人無法容忍,血脈噴張的諸多弊端和矛盾,必然還要存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無法消除。

無論是人類,還是在自然界所有的動物世界中,有幾種現象,是永遠都無法消除的。

那就是: 智力有高低,身材有大小。

隨著這種上天賦予的天生條件,在人生的道路上,勢必會形成諸多不可控的差距。

而且,作為人類或者任何動物所特有的、追求美好這種理念的驅使下,一定的私心雜念,是任何力量,都無法徹底抑制的。

因此,某些被你所認為的不公、不正、不平。或許才是人類社會的真正常態。

當你看著別人山珍海味饕餮大餐、而你卻啃著饅頭吃鹹菜的時候,請不要眼睛裡滴血,嘴巴里流口水。更不要怒火難抑,自己把自己氣炸。

當你看著別人住在豪華別墅,而你窩在小黑屋的時候,請別總是想著把別人的房子燒掉,把別人的車子砸毀。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

這個社會雖然還有不少的不公不正不盡完美的地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人人都有機會。

只要你去努力,去奮鬥,引起你羨慕或者憤怒的那個人的今天,或者就是你的明天。

當你也站在所謂成功那個臺階上的時候,你或許就會感覺到,你原來所認為的不公、不平、不正,也並沒有你原來所想象的那麼多。

當你也站在所謂成功那個臺階上的時候,你或許就能夠做到,把你所認為的不公、不平、不正,踩在腳下。

想要徹底消除社會的各種弊病,靠的是大家,也包括你。

但這需要用你的行動,而不是用嘴或者鍵盤。


正正的去走路


有強烈的愛國熱情的人,被人罵憤青!正是這樣的人少了,需要加大力度宣傳愛國主義教育!這樣的憤青越多越好!甘於冷漠,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沒有一點愛國熱情,國家危險。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中華民族經歷無數磨難,經過千千萬萬英雄不怕犧牲,換來今天幸福生活,更應倍加珍惜,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多多關心國家大事才對啊!!


正義聯盟A


我覺得這不算什麼,我是農民,我們在一起勞動時經常議一些不平事,之後繼續勞動,流不下半點不快。我還和有一個村幹郭也是這樣,他說的我就聽不上,我說的他更表誓行不通,就這樣以經兩年了,沒什麼的,只不過我在他手下掙的錢少些,但都在過日子。


李建軍


這樣看待正確評論社會不正常現象的人自己本身就是沒有正義感的隨波逐流之人,現在社會風氣不正就是因為這樣漠視三觀不正的人太多了,他們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越來越遠,卻還要指責弘揚正能量的人,真是世道變了顛倒黑白了………………


用戶821763850298


地主、資本家……等等既得利益者肯定仇恨憤青,肯定主張穩定而不希望革命、變革


用戶6118282301249vv


許多諷刺憤青的人,多是些不公正利益獲得者不想讓別人憤怒的聲音發出。這類人一是無可奈何者,二是怕錯罪暴露者,所以成為社會不公正的代言者,也可能就是各類犯罪者和被特權扭曲者,不然怎麼不去一同對社會錯罪思想行為憤怒?也許他們潛意識裡就認為憤青不如國賊強盜貪官汙吏黑心老闆小偷騙子“有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