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的時候,羊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吃草,總是跑來跑去的?

鄉間一抹陽光


小時候我家養豬也養羊,雖然羊比豬乾淨很多,養羊卻比養豬費心一百倍。因為豬隻要是吃飽了就會睡覺,羊不僅每天要吃鮮草,還要天天放羊,如果羊到第一個地方低頭吃草也行,但是它們總是跑來跑去的吃草,真是讓人感覺很累。那麼為什麼羊會跑來跑去吃草呢?

小時候我家裡養了五六隻羊,爺爺每天都要去割草,還要放羊,所以爺爺放羊時我都會跟著爺爺一起去,到地方後爺爺便會去割草,我則在旁邊看著別讓羊跑丟了。羊總是有著用不完的精力,從來都不會在一個地方好好吃草,永遠都是在一個地方啃幾口,跑到另一個地方啃幾口,因為害怕我家的羊把別人家的莊稼給吃了,所以我必須一直拿著鞭子趕羊讓羊乖乖在安全的地方吃草。

羊之所以會跑來跑去吃草有兩個原因。原因一是因為羊天生喜歡乾淨,放過羊的朋友都知道,每次放羊往往都會需要小半天的時間,雖然羊愛乾淨,但是在吃草的過程中也會排洩,所以在草上有了羊的排洩物以後,羊便會換到另一個乾淨的地方吃草。所以在放羊時要不斷地換地方,使羊能一直能吃到乾淨的草。

原因二是跑來跑去是羊的天性。雖然羊和豬都是被人類馴化而來的,但是羊卻是一直是放養狀態,而豬則是圈養狀態。老祖宗將馴化的羊還一直秉持著放養的特性,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羊吃草時才會一直跑來跑去。

雖然放羊很累,但是放羊對養羊戶的好處卻很多。大家都知道,羊是食草動物,每隻羊每天都要食用3-4斤的鮮草,如果羊一直是圈養的話,養一百隻羊每天就要割鮮草三四百斤,這無疑會加大養羊的勞動力,如果一直餵羊精飼料的話,羊的生長速度就會很慢,所以放羊既可以減少勞動力,又能使羊快速生長。雖然現在很多大型養羊場並不會放羊,雖然羊有足夠的空間能運動,但是肉質卻沒有放養的羊的肉質好,當然了放養的羊價錢也會比不放養的高,所以有條件還是要放羊,既可以增加收入,也能減少羊的發病率。


悠悠鄉村路


這個問題你算問對人了。生在農村,打小就和小夥伴一起在山裡面放羊,包括現在依然養羊。天氣晴好的時候,家裡老人會趕著自家的一群小尾寒羊上後山放牧,像題主提到的這種情況:羊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吃草,總是跑來跑去?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要說原因,無非就以下幾點:

一、羊吃的只是嫩草葉子,一個地方的嫩草吃完了,自然就會換到下一個地方。

羊對牧草其實是很挑剔的,如果草場好,它們只吃牧草最嫩的那部分,其餘的草莖羊不吃。一片地方的嫩草被羊“消滅”完,它們當然要換地方去吃更好的食物。

二、羊本身就活波好動,尤其是山羊,你不讓它們到處跑,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早以前的羊都是野生動物,後來經過人們不斷的馴化才變成現在的家畜。綿羊的野性基本被訓化了,但山羊的野性依舊存在。羊喜歡跑來跑去是羊為了躲避危險“逃命”的本能,這項生存技能在野外就會展現出來。

三、山上有很多的小動物、鳥類、昆蟲,羊是膽子很小且怕叮咬的動物,一有個風吹草動,它們跑的比兔子還快。

都說兔子的膽子小,其實羊的膽子也非常小。有草場的地方,總會藏著各種小動物、鳥類、還有昆蟲。羊覓食的時候不小心驚動了它們,它們就會到處亂跑,而這也正好會驚嚇到羊群,受驚的羊肯定跑來跑去。



總結:以上就是按照我多年的放羊經驗所得出羊放牧時喜歡到處跑來跑去的結論,能想到的只有這三點,還請朋友們積極補充!


西北郭郭


放羊的時候,羊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吃草,總是跑來跑去的?

放羊的時候,羊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吃草,總是跑來跑去的,這是羊特有的習性。尤其是山羊喜歡登高,在沒有人管理的情況下,在水草旺盛的夏天,活動半徑可以達到3公里;水冷草枯季節活動半徑6公里左右,這山看著那山高,吃著這裡的草看著遠處還有很柔嫩的草,放棄這裡奔向前方。


羊愛潔淨,凡是被糞便汙染的草料它是不吃的,放牧人都知道,在牧場上,凡是牛羊拉糞便和尿的地方長的牧草是特別茂盛,但是牛羊都不吃,只有將糞便清理後通過下雨淋過,牛羊才採食。說明牛羊愛潔淨。


羊的貪心表現,羊喜歡吃柔嫩的灌木林枝葉,在吃枝葉的時間目光是看著四周的,害怕別的羊去搶吃了,慌慌張張吃了點就跑過去,一片灌木林的柔嫩枝葉這裡吃點,那裡吃點。和猴子扳玉米一樣,最後猴子只有一個玉米,其餘的全部丟在地裡。


蚊蠅叮咬,羊沒有經常洗澡,滿身的羊騷味,蚊蠅特別喜歡這個味道,整天追隨羊叮咬,羊要躲避蚊蠅的叮咬,就這裡吃幾口,又跑到那裡吃幾口。


老周說三農


放羊是最累的活兒,羊堅決不會在固定的地方吃草,它喜歡跑來跑去的,所以人也得跟著跑來跑去的,有的牧民放羊,一出去就幾天幾夜,甚至還要搭帳篷在野外睡覺。


我是高老慢,三農領域的創作者,誠摯的邀請您關注我,讓我們共同探討三農問題。

那麼為什麼放羊的時候羊喜歡跑來跑去的呢?

1、跑來跑去是羊這種動物的天性

①羊出生之後幾分鐘就能站起來,這就是這種動物的天性,天生活潑好動,善於奔跑,羊身上瘦肉多,肥肉少,這是羊區別於豬的地方,豬懶惰,吃完就睡,睡覺讓豬舒服。但是羊不是這樣的,羊胖了,它該有病了,羊得運動把脂肪燃燒到一個低點。

②圈養讓羊感到不舒服,當放出去的時候,羊有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它很開心,就喜歡到處溜達,活動活動。

2、羊的膽子非常小

羊的膽子非常小,尤其綿陽的膽子最小,農村俗話形容一個人膽子小就會說:這個人膽子小的像小綿羊!

所以羊會因為聲響,運動的蟲子,鳥類,其他動物而感到害怕和不安,而奔跑會迅速帶它離開“險地”,羊就會感到安全,所以羊會經常跑來跑去。

3、羊喜歡吃新鮮的、乾淨的青草

羊自己吃草的時候,會一邊吃草,一邊拉臭臭,它自己會嫌棄自己拉臭臭的味道,而羊群中其他的羊也是一邊吃草,一邊拉臭臭,所以它們就會不斷變換位置,尋找新鮮的草來吃。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邀請您關注高老慢,我會持續輸出更多優質作品,對於羊吃草為什麼會跑來跑去,我就總結到這裡,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感謝您的閱讀。

高老慢


放羊的時候,羊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吃草,總是跑來跑去的?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在我們農村,有句這樣的老話"看牛好耍,看馬好騎,看羊走破腳板皮”,這三句話基本上概括了牛、馬、羊這三種動物的天性。

看牛好耍,說的是牛放到吃草那,只要草豐富,基本上不要怎麼管它。看馬好騎,說明馬天生就是用來騎的。看羊走破腳板皮,說明羊吃草,不安份,吃幾口換一個地方,看羊的人很累,得跟著羊跑,腳底上的皮都被磨掉了。

那麼羊為什麼亂跑呢?個人認為,這個肯定是和其遺傳基因有關的。大家知道,在自然界中的野生山羊,在吃草時警惕性非常高,吃幾口換一個地方,有利於擺脫盯上它們的天敵。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基因就被傳給了後一代,就這樣一直流傳了下來。所以羊吃草就不會那麼靜心,吃二口就換一個地方。

其實,現在要解決這個很簡單,那就是找一個牧草豐富的地方將羊圈起來,待一個地方吃完後,再圈另外一個地方,這樣就省去了天天跟著羊屁股後面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