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買了房子,媳婦說把她爸媽接來住,我說我爸媽能來住嗎?她說她走,請問我怎麼辦?

豫見小末


我覺得賭氣的話沒必要給媳婦說,等她心平氣和時和她協商,最好,只要父母身體健康,都能自理的話,兩邊的父母都別來住。

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一致,住在一起並不代表就是孝順

現在的結婚了的年輕人,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以前認為養兒防老的傳統的思想就不要試圖再沿襲了,事實上也沒用。所以,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將來各自的父母老了,都是需要被照顧,需要子女來贍養的,爭也沒用。

但是,在他們還不需要有人照顧時,就不要湊熱鬧在子女家長住了,本來就是兩代人,各自的生活習慣不一樣,不光是年輕人不習慣,老人也會不習慣,別以為把老人接到身邊就是孝順,如果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老人需要顧及很多方面,覺得還不如在自己家裡舒坦,也不會開心,那還不如讓老人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真要等到老人身體不好,不能自理時,再考慮把老人接到子女家裡住,或者如果有條件,完全可以給老人請個保姆,讓專業的人來辦專業的事,然後把自己的精力騰出來,做更有效的工作和事情。

儘量避免把老人接到自己家裡來製造矛盾。尤其是把公公婆婆接到家裡來,婆媳關係本來就難以相處,把兩個女人放到同一屋簷下,你想沒想過,你們家的日子到了雞飛狗跳的時候,你再怎麼收場?你夾在中間能好受嗎?

兩邊老人都是自己的最親近的長輩,誰有困難先幫誰

婆婆也是媽,女婿也是半個兒子,所以不管是公公、婆婆還是岳父、岳母,他們都是你們最親近的人,所以,不要把你爸媽和我爸媽分得那麼清楚。

真要輪到父母必須跟著你們在一起住,那也是誰真正有困難了,那就先照顧誰,你們的父母不可能一邊看到另一邊生病了,他們也被傳染了,同時也生病的,所以,這樣的雙方老人都有困難不可能同時疊加,總有一邊還可以,那就先照顧最困難的一方。

尤其是男方,作為一個大男人,真的沒必要和妻女斤斤計較,她把父母要接過來住,你就也把自己父母接過來,你們這不是孝順父母,這是把各自的父母接過來,讓他們看你們倆添堵。

我為什麼說男方最好多忍讓一些,並不是妻子這麼做就對,你有本事,你給兩邊老人都買了房子,他們還會都擠到你家來住嗎?或者,你有本事,給自己買一套別墅,別說四位老人,八位老人都能住得下,還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嗎?

怪就怪自己沒有這本事,沒法給自己的親人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當然了,作為一個妻子,也應該明整理,講道理。你的父母是父母,老公的父母就是石頭了嗎?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為老公考慮一下。你和婆婆生活在一起覺得不方便,你以為老公和你的父母住一起就很方便嗎?

之所以,很多丈母孃能住在女兒家裡,那是因為這個男人愛你,忍讓著你,那你也不能讓他不斷地受委屈。

兩邊老人也應該理解子女的難處,儘量不要給他們添堵

在此,也勸兩邊的老人,不要在自己腿腳還算靈便的時候,湊到子女家裡給他們製造矛盾。本身如果身體還可以,就儘量不去和他們湊著過,自己不方便,他們也不方便,何必呢?

現在的老人其實有很多可以過自己生活的方式,老兩口子現在終於沒有撫養兒女的煩惱,也沒有生活拮据的困擾,顛自己還能走得了,背上行囊一起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冬天在南邊住了一段時間曬曬太陽,打打盹,夏天在北邊避避暑,納納涼。

實在不行,還可以和老年朋友一起過集體養老的生活方式,同齡人在一起有共同語言,為什麼非要湊到子女的屋簷下過看他們眼色的日子呢?

等到有一天,老的哪兒也去不了的時候,子女自然會照顧你們的起居。不要過早地把自己和孩子拴在一起。


初心微視界


一看你提的問題,就知道你活得窩囊。女方要接父母過來住,不容商量,必須的。到你想接父母過來,她就要走人!

難道只有她的父母就是爹孃,你的父母就是外人?

難道只有她的父母把她養大,辛苦了。你就是風吹大的?

女人在小事上玩玩性格,撒撒嬌可以,但要有底線。你試想一下,今天你想接你父母過來住,她就要走人。明天你父母病了,能指望你們照顧?到那時你能眼睜睜的看著父母病疼,無人照顧?

如果你能看著父母病疼無人照顧,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如果不能,你就應當和她說清楚:雙方的父母都是爹孃,都必須得到尊重,一碗水必須端平!在客觀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暫時先接她的父母來住。但必須對你的父母做出補償,比如有空你們一起,多去看看你父母…

這是你的底線,不允許過線。否則她現在就可以走!


用戶2021240010181


你媳婦太自私了,他的爸媽就可以過來住,你的爸媽過來她就用走來威脅你,從這就可以看出你媳婦平時絕不是孝順的人。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固然沒有錯,但是也要把對方父母以同樣的心理對待。

我只能說如果是我媳婦這樣跟我說,我會讓她立馬滾蛋。但站在樓主的角度,我只能給你兩點小意見。

第一:要住我覺得雙方父母都要過來住,不然一方父母會怎麼想,多傷老人的心。你媳婦不懂事,你必須要跟她說明白道理,堅持要走就讓她走,天下沒這樣的道理。

第二:雙方父母都不要過來住,我覺得懂情理的父母,為了兒女好,都不會為難子女的。

你這媳婦真不咋地,自己父母就得孝順,公婆就不用,最看不慣這種人了。是我媳婦早離了十七八回了。


豆豆他爹


我來回答一下吧

第一,我感覺這個事情,並沒有題主說的這麼簡單。

第二,其實誰來住,這個問題就簡單了,跟爸媽一起住的,有幾個花錢買菜啦,誰的父母去了,說白了,跟保姆差不多的。

第三,如果說,跟丈母孃一起住,相對還好點,可能你會不適應,但是肯定是會比你爸媽在要好。

我說一些例子吧,為什麼婆媳關係這麼緊張!

我家有了孩子,我媳婦兒,和我媽,就是媳婦兒親媽,因為我是在媳婦家住,都是一些小事情,比如天氣冷了。一個要穿厚點。一個要穿薄的。我媳婦怕孩子冷,感冒,我媽。她說孩子熱,無語呀,冷熱孩子自己也不會說。

還有就是吃的方面,問題更多,孩子小,不能隨便吃外面的東西,吃錯東西久發高燒,說了好多次,不能吃,但是別人一說,我媽就是說。看人家誰誰家都能吃,咱家咋不能吃呢?

無語,這個話都是婆婆說的,有次,孩子一週多一點,別人在我家吃西瓜,讓我家閨女吃了兩塊,第二天我媽說漏嘴了,我們才知道,結果我剛說了別讓孩子亂吃了,我媽又讓孩子吃了一塊,說沒事。別人家都吃呢,結果晚上孩子就發燒了,我們一夜沒睡。以為前段時間,就是因為吃東西,發燒,又拉又吐,還燒的高溫驚厥了,嚇壞我們了,去兒童醫院,花了五千多!哎!

總得來說,你換位思考一下,她爸媽來了,你會省心很多的,有什麼事,你媳婦和你丈母孃他們就說了,你也不用因為婆媳關係,焦頭爛額!

所以說,現在婆媳關係,無法改變,只能說錯過這個年齡段就好了,因為有些問題,不可調和,只能是讓他發生,婆媳關係,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矛盾的,都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所以題主,建議你就讓丈母孃他們住。你會省心很多的,除了有點拘束以外。


執著奮鬥的小青年


那你告訴她。你走吧。我也是女的,我不贊成跟父母住,男方也好,女方也好,因為家裡一個孩子,誰來住都感覺對另一個不公平,誰年齡大,需要照顧,誰先住。因為家家都一個孩子,如果雙方都需要照顧,那就房子弄大點的,一起住,誰也別說誰偏心。我說的,是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婦這樣的,如果婆婆自私到一定境界的那種,就有他沒我,有我沒他!愛誰誰,大多數都是老丈母孃對女婿,都比親姑娘好,我媽就那樣。我倆吵架,我媽都罵我,我老公那難受,就告訴我對象,別去上班了,好了再去,我們吃飯,家常便飯,我老公如果突然去,我媽肯定會去廚房加個菜。婆婆有的好,有的不好,好的把媳婦當親姑娘,不好得,也許都不會把你當人,我婆婆就那樣,我公公一開始護著婆婆,感覺我欺負婆婆,最後我公公都看不下去了,說要遠離我婆婆!就這樣的婆婆,到時候我就告訴他,愛哪哪去,家有我的一天,你都別進我門,我公公我隨時歡迎,只要他願意,一直跟我們住都可以,唯有婆婆,死那天,我都不會讓他看到我跟孩子,他自己過去吧。哎呀,氣死我了,發洩一下,沒摟住,話題扯開了,實在沒地方說。借你提問,發揮一下!謝謝


1206260285


哈哈,說個事實發生的事情,我們邀請公婆來住一晚,公公拒絕了,說公婆住結了婚的兒子家是不懂事,不來!公公還跟我老公說,丈母孃可以來住,住多久都行,但是公婆來了就是搗亂,婆媳是天敵,丈母孃疼女婿!

這是我公公的原話


G爆米花


我們也是剛搬了新家,老公說讓婆婆過來帶孩子,我反對,因為婆婆不喜歡我小孩。然後我老公說叫我媽過來帶,我就更反對了,我說不能讓我媽過來當保姆兼受氣。我覺得還是不要摻合雙方父母比較,一方面是年輕夫妻自己也要成長。另一方面,年輕夫妻的相處方式,可能自己覺得沒關係,可老人就看不順眼,要麼婆婆覺得兒媳沒有把她兒子伺候好,要麼就是丈母孃覺得女兒受欺負了。所以立場堅定,誰來長住都反對。我覺得肯定是男方一開始就打算接父母來,所以女方才會先下手為強。


客戶v金鳳凰


最好都不接來住,兩邊老人來耍幾天可以,長住都有矛盾。我也是一單身老人,子女喊我去他們家住我都不去,生活習慣不一樣,愛好不一樣,矛盾多。即使喊我去都是吃完飯休息一下就各人回自已的窩,客走主人安,少矛盾且皆大歡喜。我也不知道現在有些老人為啥非要去子女處住。給子女添堵,給小兩口製造矛盾。


老爺子76150151


看情況而定,要是我,我是反對他們長住,幾天,趕緊走人…話說,之前我拋婦產住院,我兒子住院,你們都忙,婆婆請不了假不管,公公自己搞裝修說沒空,我媽在醫院待了十天,月子裡又沒少伺候我,你們跑哪去了,不出錢不出力,我兒子打針花了他們個錢還要回去,給我們買個尿不溼也把錢要回去,這會想來住想想就行了,但是顧及老公的面子,讓她們住幾天


用戶5480796632421


我80後,老婆也是,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一個,現在面對4個老人的養老問題,為了照顧老人方便,我把地點好的房子賣了,在城市郊區買了兩套門對門的戶型,我和老婆岳父岳母住,孩子和爺爺奶奶住。將心比心一家都一個孩子父母老了不指望我們,還能指望誰,兩口子只有不藏心眼,同心協力才能解決好老人的養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