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聚会通知了,没有参加聚会的这些人是什么心态?为什么呢?

爽爽勇


我们战友聚会AA制,直属队30个人有20个能来,大家平时见面少,不过有红白喜事都非常尽力,生活有好有差,好的也不羡慕,差的也不轻视,大部分人品都挺好的,聚会也是自愿,聊聊天叙叙旧,都55岁左右了,当领导的也挺亲和,在战友面前也不摆官架子,费用就是一二百块,没有多大负担,当然也有个别战友和领导从来不参加聚会,平时基本不来往,人各有志也理解,八一建军节到了,祝福战友们身体健康快乐,青海80306部队


铁马冰河入梦来吧


对于战友聚会通知了,没有参加聚会的这些人是什么心态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来参加战友主要有几个原因,有的人是因为经济跟不上,战友聚会除了一些经济情况比较的战友会赞助一些钱以外,也是每个人需要交一些聚会费用的。还有的就是每个人退伍到地方后过的境遇也有所不同,过得比较差的人就不太想去,最后还有一种就是,虽然都是战友,可是有些人就算是部队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聊得来,都有各自的小圈子,退伍后自然也就很少联系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一、父亲是广西边防三师法卡山英雄守备部队的一名参战老兵,他们从退伍后每年都会在八一建军节的时候举办战友聚会,在前几年还回到以前战斗过的地方聚会,都是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按理说战友聚会应该都会到的才对,但是就算是一起上过战场的兄弟,在战友聚会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是不参加的,退伍后各自的境遇不同。这些不参加战友聚会的人,主要还是有几个原因的。


二、首先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原因,战友聚会一般情况会有一些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战友赞助一些经费,但是也是需要每个人交一些聚会费用的。有一些人的经济情况不是特别好,虽然每人几百块的费用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的战友来说,他们也是有困难的,在战友聚会的初期,一些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战友会帮困难的战友交经费,可是在几次以后,困难的战友也不想来参加了,不想让别人帮自己交钱。

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境遇不同,退伍后有些人进入了事业单位,有些人进入企业,有些人回到农村务农,生活境况的不同,让很多时候交谈的话题也有所不同,在战友聚会最活跃的几个也是生活过得比较好的几个,所以一些过得不是太好的战友就选择不去参加了。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都是一起上战场的兄弟,但是一些人在部队时就不怎么聊得来,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战友小圈子,所以在退伍后,联系也就变得很少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海南黑凤梨,您的关注、点赞与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关注后可以给你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海南黑凤梨


发了战友聚会通知,仍有不来的,为什么呢?

战友聚会是自愿参加,既然是自愿,来和不来都属正常。

当兵的人都是生死兄弟,那段兄弟般的感情能埋藏在心里一辈子。不会因为各奔东西而忘记。不来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哪能‘‘万众一条心’’呢,所以,你不必去纠结。

我来举个例子,我们部队有一批69年来自山东临沂的战友,复员后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前几年的几次聚会,他们都没有参加,我们十几个干部组成一个小团队,亲自到临沂上门看望分别多年的老战友们,与他们交谈,请他们吃饭,和他们合影留念。我们有一个战友,开着拖拉机,把自家种的苹果拉来给战友们品尝,场面很是感人,真是好兄弟。

战友们分别后,有的回到了家乡,有的在外打拼,不管走到哪,那份曾经的战友情总是心中的一个结。战友们都会希望有一天能见上一面,那怕只是抽支烟,那怕只是喝杯茶叙叙旧、讲讲当兵时的友谊和趣事也好。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份埋在心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战友们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战友们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战友们,你在家乡还好吗?

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祝战友们平安快乐,健康幸福。





南京一老人


接到战友聚会的通知,不能去参加,原因有多种。有照看孙,女脱不开身的;有经济困难不愿参加的;有厌恶战友胡吃海喝,夸夸其谈的;有在外地打工请不到假的;有不愿参加大聚会,只看中知己战友小聚会的。

尽管一些退伍老兵嘴上说聚会没意思,但心里面还是对聚会所有的过程,有一些憧憬和向往。


其实,现在的战友聚会,形势转变了很多,基本上以理智胜于一切说话。一改过去由“混得好的”战友大包大揽,承担大多费用。

餐桌喝酒向自愿型发展,愿喝就喝,白的,红的,啤的随意,喝多少自己掌控,共同抨击劝酒者。杜绝因过度饮酒发生的意外。拒绝联担责任制的现象发生。

本月初,参加的战友聚会,感触改变很多。当天晚上到达连云港,由当地战友只负责一顿晚餐,敬表地主之仪。所有的住宿费用,及景点游览费用,均由参加聚会者平摊。不愿意参加游览或者是玩过景点的,可以在一旁等候,不必付费。扭转了以往,众多战友来访,由当地一两个战友接待,费用支出过大,难以经济承受,打肿脸充胖子,有口不愿说的局面。



此次聚会,已没有什么连长,指导员,排长,司务长职务区分。大家都是战友加兄弟,统统以哥,弟之称。

致于,没有参加战友是什么心态,我们也无法全面的揣摩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想法。但是,聚会结束后,我开车时手机接到九个电话,都是询问这次聚会玩的如何,花费多少,有哪些战友参加的,下次何时有聚会。这些战友的举动,再次说明,他们是终身难忘战友情的。


云中赏雲


我作为三届战友联谊会组委会主要成员谈谈对战友参加联谊会的一些感想:首先我们确立战友联谊会的宗旨是“入伍不分早晚、年龄不分大小、官级不分高低、财富不分贵贱”,参会战友一律平等,大家分别几十年来者是再续战友情缘,不是摆谱炫耀。二是退役回到地方发展比较顺遂的战友,可以用感恩之心适度赞助,作为有些自己认为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战友打算参会也没在意千而八百的会务费。三是参会战友年纪都奔六奔七,都比较怀旧,在一起聊不完部队那些事,谈不尽的战友情,聚会四五天恨时过得太快。四是对部分想参会而又种种原因不能参加的战友大家都表示理解,如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有些要看小孙子小孙女等走不开、有些身体状况有问题等等散会之后还是有战友登门拜访慰问。

其实战友聚会参不参会都不要有过多想法,特别是一些农村入伍的不要有思想包袱,认为低人一等是错误的。组委会只是搭一个平台,让战友们有一个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时间见到较多的战友,并安排妥食宿、游览景点等,如果战友们条件允许还是应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在走得动的时候、在不拖累别人的时候、在不用找理由想见战友的时候……


山也之人


当了8年的94防化兵来说说。

大型的战友聚会我一次也没参加。小型的战友聚会倒是参加几回。

现在的战友聚会早已变味!和平年代参军的战友聚会,尤其是大型聚会与同学聚会并无二样,除了吹牛*炫富还是吹牛*,我一没吹牛的资本,二没吹牛的习惯,装成成功人士咱们也不会啊。

也许我的话有点过激,但这么说吧,只要有现在工作介绍环节,吹牛基本就开始了,当然人家有的人确实成功了,但我讨厌最成功的那几个人做主陪做主宾,全程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混的不好的默默吃菜,全程陪笑。

既然是战友聚会,就别张总李总全是总。(退回几十年前老总是对国民党兵的称呼)大家应该按照部队的次序,部队的规矩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小型的战友聚会,都是能说的上话的,彼此知根知底,聚的是情感,聊的是家常。看似平淡如水实则情感深厚。

很多人指望,战友之间资源共享,借一借别人的势,让我说多想了,还是纯洁一点的好,只要掺杂了利益,早晚闹掰!


阿凡小题


战友相聚,个人认为:参加与否,都无可厚非。参加是一种情分,也就是常常惦念的那份战友相聚之情;不参加各有各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本分。其实,说句实话,有时候相见不如不见,只有把那份无法忘怀的战友情深埋在心底,化作一份思念、一份想念、一份回忆、一份自豪、一份寄托……也许更好、更珍贵、更长久!


心态不错1



用户6627957720658


战友聚会起码要有连长或指导员参加,要事前宣布纪律,不显富,不显能,战友相聚一视同仁,费用大家匿名自愿出,出多、出少、不出都不宣布,如果费用不够由富有的战友䃼足,多余的,事后由连长指导员对生活困难的战友以慰问的形式表达,这才是真正的的战友聚会,富有不显摆,贫穷不丢人,帮人不伤人,彰显战友真情!聚会以怀旧,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主,逢五逢十大菊聚一下,平时各自小聚,像兄弟姐妹一样走动走动,不要把聚会搞成功名富贵场,回忆简单美好的岁月,洗刷俗世的尘埃,人可以老去,心里依然干净。人生最美的心境就是两头简单,前25年是天然原始的简单,后25年是经历过风雨后的简单,日出和晚霞都很美!


亿马当先万马奔腾


我说说我的看法,战友聚会组织者都是有头有脸的。都是混的不错的。一般都是提干后转业的。到地方都公务员。或者是老板。有面子和有经济实力。我们第一次聚会,八一建军节,当时农村有干不完活。没有参加,不敢去,怕家里人骂,我们在地里干活。你在外面喝酒吃饭,侃大山。第二次去了,我和人家没有共同语言。根本就说不到一起。有些人组织聚会,就是显摆,就是炫富。他们大多都是一些“成功人士”。人家工务员一堆,工人一堆。聊的都是国家给他们涨了多少工资。今年到那里去旅游了。没有那个会想到那个战友有困难,我们帮帮他。所以普通老百姓就不愿意参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