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春秋筆法”,為什麼說《春秋》一書包含著聖人的“微言大義”?

詩夜城主


什麼是春秋筆法?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曲筆。孔子的意思就是為尊者諱。把領導不德,不禮,不對的事情一筆帶過。如此一來下屬的犯上作亂都是無緣無故的,看了這個歷史,你還會學習他們犯上作亂嗎?下屬不做亂,國家安定能不是大義?而問題是500年世襲的貴族有幾個好東西?

春秋筆法來源於生活,一般來說當別人說自己父母不是的時候,作為兒女一定會辯解或者避重就輕的回答,這是人之常情。有子在論語,第二句中說“吾未見孝悌者,犯上作亂”。儒家培養孝悌的真實目的就是有子對孔子教育的理解,把這一句放在論語的第二句可見儒家認為他的重要。培養孝悌你會幫助父母隱諱,那麼成為君臣,你也會“君為臣隱,臣為君隱”。孔子的做法確實解決了諸侯反天子,大夫反諸侯,家臣反大夫的春秋戰國的社會,但也使得農民起義囊括了儒家政治社會。孔子的大義只在臣不反君上。

我們今天上課學生不提問題少提問,就是儒家對老師的孝。孔子的思想是一貫的,就是說相互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孤立的理解那就錯了。


山堅海闊


《春秋》有個特點,文字簡練,可謂惜字如金,但用字又極其考究,而且一率用固定的定表達固定的含義,不可更改,比如以下犯上,兒子殺了父親,或者臣子殺了國君,這個在《春秋》裡就用“弒”字,可謂一字蓋棺定論,性質不可更改,非常嚴重。

其它還有很多,比如對敵用兵叫“克”,天子用兵叫“徵”,以大欺小叫“伐”等等,一個字中,或者是短短几句話中,確定了一件事的性質,是否符合當時的倫理道德,這個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因為用字極其簡單,所以也稱為“微言大義”。

比如《春秋》一開始,就有“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但如果瞭解春秋筆法的話,那麼這件事的性質我們就清清楚楚,這裡用了“克”字,這是敵對之間所使用的字眼,但這裡的“鄭伯”指的是鄭莊公,而“段”則是他的親弟弟公叔段。

一母同胞的兄弟,本應該相親相敬,但鄭莊公卻用陰謀手段殺了自己的親弟弟,象對待敵人那樣,所以孔子用一個“克”字,這裡面就含藏了貶斥之義,

了了數語,甚至一字之中富含褒貶,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


澡雪堂主談國學



《春秋》原本是魯國史書。孔子對其對進行筆削後,賦予其“春秋大義”——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懲惡揚善。

《春秋》文字極其簡略,用語極其斟酌。

《春秋•桓公十五年》記載:“天王使家父來求車。”此為貶天子——非禮也。傳曰: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求私財。

《春秋•隱公元年》記載:鄭伯克段與鄢。傳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此為退諸侯,討大夫。

共叔段與母親姜氏聯合叛亂。老謀深算的鄭莊公處變不驚。平定叛亂。單此故事。就可改編成一部電影。而孔子只用了‘鄭伯克段於鄢’六字。每個字皆字字珠璣。故曰‘微言大義’。

再以弒君為例:“公子歸生弒其君夷”,“衛州籲弒其君完。”書弒君者之名,是言臣之罪;“宋人弒其君杵臼”,“莒人弒其君密州”,書不言弒君者之名,是言君無道也。孟子的無道之君,人人得而誅之的觀點正是源自孔子。

甚至國君思念嫁與他國的女兒,與女兒見上一面,都要被貶斥——“公會杞伯姬於姚,非事也。天子非展義不巡守,諸侯非民事不舉。”

至此,我們在回顧聖人之言: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群臣。就是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今日謂之——憲政。

春秋大義,為憲政思想之源頭。


楊朱學派


春秋筆法是孔子在《春秋》裡的一種“忠君思想”書寫手法,意思是一切以忠君為上,該寫的寫,不該寫的就不寫,是美化忠君的寫法,那怕君王不堪,也會以美化詞句去寫,雖然有點諷刺意味,但春秋筆法可不是諷刺,而是美化,如晉文公召周天子會盟,就寫作周天子去巡遊,不是正統自奉為王的,如吳王、楚王,春秋筆法都會貶以爵稱。所以,在孔子心裡一直是奉行的君君臣臣。也就是《春秋》裡包含的正統和君臣大義。

就像大家知道的,近代文豪“魯迅先生”就慣以春秋筆法,魯迅先生也沒罵過蔣介石。

所以說《春秋》一書聖人的“微言大義”就是一個忠於正統。


夏有涼風61


國家之本,民族之魂,沒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歷程怎能樹立起來呢?這與做為個人的修身之道是不謀而合的,隨著人類社會的進程,全球一體化的目標也將會如此,這是道法自然的必然,非人的一己之念所阻。就個人來講的修身立命之事,所依靠的無非就是個北斗七星之力,這七星是不是春秋時代的七國,沒個高遠的宏觀志向是看不懂的,是天意也好,不是天意也罷,總之是有地球了才會有人,有人了必然有國,有家。人是萬物中的佼佼者,即然是佼佼者了,那麼就得為天下的蒼生交上一份佼佼者的答卷,不然佼佼者的“佼”字怎會是這樣個寫法呢?


千百萬年


春秋筆法,顧名思義,是一種筆法,一種語言使用藝術,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孔子編寫《春秋》而首創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隱寓褒貶。

《春秋》是一部魯國史書,卻包含體現了孔子的微言大義:

史家講求秉筆直書,但孔子編修魯國史書《春秋》卻利用不太明顯的字眼等隱諱的寫法,暗暗將自己的主觀看法加入其中,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後人閱讀《春秋》時大多難免受其影響,從而可能做出有失史實真相的判斷,這對歷史事件或人物有失公允。但另一方面,從《春秋》含蓄微妙的敘述語言中,可以窺得孔子的一些思想哲學,領悟其偉大學說和精神的一些經義道理。


詩白詞清


春秋筆法在現代而言是一個貶義詞。對自己有利的大肆渲染,不利的一筆帶過。舉個糖炒栗子:三英站呂布。對自己有利就可以大肆描寫三兄弟間的義薄雲天,不離不棄等等,如果討厭呂布,才可以寫成呂布莽夫意圖大開殺戒,三兄弟輕易攔擊,導致呂布不敵敗走,險喪性命等等。以此來誤導人們對事情的真實看法。所謂的微言大義有不少都是故弄玄虛而已,古代知識壟斷嚴重,非至親弟子不得傳授。開書立說又是名傳千古之舉,在矛盾下不得已的抉擇。


黑色國王K


春秋筆法,一字寓褒貶,即“微言大義”。


是執著是信念


微言大義救中國😎


盲人國國王獨眼龍


悟空問答上有人問春秋咋這麼厲害,答如下:

春秋一詞不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春秋兩字,而是周朝未期後的各列國,國史實時記錄的歷史書的冠名名字。

中國由周朝後期的春秋戰國開始,實用的一切都源此列國時實歷史為依據進行的。

這種依據春秋戰國時期進行的一切,被文人述成春秋筆法及聖人與微言大義式。

真實裡現在仍如此,只不過把列國放大成當今世界各國了。也就是把當今世界當成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應對了。

這種依據性是如聖人的簡短言詞的體現,從而微言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