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委员会为什么岁数普遍都偏大?

淦鋈溪笠


为什么有些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岁数普遍偏大?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实,尤其在经济比较一般的农村,很难得找到年轻人。

有一次,我和一位村支书聊天,他给我讲到农村人才的问题,一方面是村里的年轻人太少;另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即使现在在干,也都会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比如参加各种考试等。

从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之所以村委会成员年龄偏大,也就这些原因:一是农村主要以三留守人员为主,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而随着在外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的相对改善,以及城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相对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也有减少趋势,大部分在村里的都是留守老人。这样的人口结构,怎么还会选得出年轻人?

二是村干部的工资收入是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如今,村干部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承担了太多的行政任务,已经不是简单的自治了。当一名村干部,也不是像过去那样,可能还有一些自己更多的空闲时间,称之为不脱产干部。今天不少地方,村干部像机关一样,实行每天坐班制。

如此,一边当着村干部,一边干着其它的事业,也不是那么容易。何况村里的事业机会本就不是很多。

三是年轻人的教育素质都在慢慢提高,大部分人都能通过教育通道进入城市,找到自己创业干事的天地。农村目前没有多少创新创业的环境,还无法承载年轻人的梦想。而面对贫穷、老人、落后等一切现实时,年轻人可能更多地选择逃避乡村。


碧翰烽


村委会成员年龄偏大,主要是由于村里面的人口结构造成。

记得小时候,那时不太流行外出务工,条件好的到县城或者镇上找份工作,一般都住家里,早出晚归,所以村里比较热闹,能在村委会谋份差事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能钱不多,但是隔三差五的饭局还是有的,所以年轻人有在村委会做事。

时过境迁,如今外出务工比在家能获得更多发展,更多收入,村委会的吸引力不再,而有些不愿外出,或者不方便外出的年龄偏大的老乡自然就成了村委会的主力军。

最近两年,情况又有所改变,很多大学生村官到了基层党支部,这也会给农村带来新机遇,带来新气象,村委会成员也将年轻化,为农村改革带来活力!


半生已过在他乡


为什么有些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岁数偏大?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待遇低,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就以我们这里的农村为例吧,现在我们这里的村干部,大村有七八个,小村三五个。其中主要干部比如村书记,村主任,村会计等是有工资的,这个工资由财政负担,不用村里出。但是工资不高,一般每月1400元左右。这1400块钱,对一个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看说,还是有点吸引力的。因为他们儿女都已成家,这点钱照顾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就够了。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点钱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很大,这区区1400块钱,对他们而言就是杯水车薪。现在到处都是工厂,普普通通每月四五千元工资。有点技术的比如电焊工,每月都在七八千元。所以,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在家当村干部挣这一千多块钱。

2,村干部工作不正规,年轻人觉得没有发展前途。说起村干部这个工作来,虽然工资由财政上发,但却没有正规的编制。我们这里的村干部,嘲讽自己是“看坡的”,“四六不上柺”,也就是说不入流。有些人当了几十年村干部,到最后不干了还是老农民身份,没有令人羡慕的结局。所以,村干部这份工作,年轻人觉得没前途,不愿干。

3,当村干部免不了得罪人,所以家里人不支持。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是和乡亲们打交道,这就必然要和村民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你怕得罪人,那你就打不开局面,干不好工作。简单点说,当村干部首先不能怕得罪人,怕得罪人你就干不了村干部,谁都不敢得罪,工作是无法进行的。事实往往是,你在没当村干部以前,在村里人缘好,威信高,但是当你干几年以后,就会出现不少对立面,不少反对你的人。这就是因为你为了干工作而得罪了不少人的缘故。难免会有一些人不和你家的人说话,甚至经常发生一些不愉快。这是家里人不支持年轻人当村干部的原因。他们觉得,年轻轻的,应该出去闯荡。犯不上在家和老少爷们为仇结怨。

这几个方面就是导致年轻人不愿当村干部的主要原因。但是,总得有人当吧,所以,那些有能力,又出不去的中老年人,就成了村干部的主要来源。


十里八村众乡亲


这是普遍现象,年龄大了什么也干不了,进村委会是合适的人选,年轻人他们不会干,村书记一年才多少工资,我们村2000多人,我们的书记一个月1700元,这些钱谁干,只有那些年龄稍微大一点,打工不行的,年纪轻轻说什么都不会干。

农村村委会成员年龄偏大还有其他原因 ,农村大家都喜欢德高望重的人,年纪轻轻行吗?只有年纪稍微大一点有点威望,在农村做村干部你的家庭必须人员多,人多就是威信,你必须说话有号召力,敢干,不要唯唯诺诺的,不然你干不好。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做村干部必须强势一点,不要天天胆战心惊的,有些人都干几十年,能不年龄大吗?农村就是这样你能稳稳当当把事情做好就行,对村干部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现在对村干部的要求非常具体,必须民主选举,张榜公布,今年我们村选举我全程参与,我还是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绝对真实有效,现场公布选举结果,没有一丁点水分,乡党委书记直接监督 确实是民主选举,大家都比较认同,全村无异议,选举顺利通过。

所谓年龄大的问题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都是年轻化,平均年龄30多岁大部分是复原军人,在村里有绝对的威信,我不喜欢干这个,我一直在外面上班,但是我们村有什么事情我都参与,很多时候帮忙,村里面的人都比较喜欢我,我的威信在村里很高。

现在是新农村,新风尚,大家对村干部都比较理解 现在的村干部确实也能积极为村民办事,绝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海传媒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只要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届任期5年,届满再进行换届选举。

村民委员会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可以连选连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所以说不管村委员成员的年龄结构是大还是小,都是村民投票选举的结果,既然通过村民投票选举出来的村民委员会年龄结构偏大,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年龄偏大,不管是社会阅历,还是工作经验都丰富些,加之在村委会工作时间长,为群众办事多,相互较熟悉,群众基础也就好一些,连选连任的机会就大。

没有在村委会工作过,第一次参加换届选举,群众不了解、不熟悉,突然来参加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让他和群众基础好的人来竞选,显然落选的机率就大些。

还有就是现在村干部的待遇还比较低,而且工作还繁忙,一来年轻人看不上那点待遇,二来受不了约束,所以很多年轻人就没有回家参加换届选举的想法,不愿意到村委会工作。

不过现在村委会成员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比以前有所改善,像我们这里30-50岁的村委会成员占绝大多数,太偏远的村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相对来说年龄结构偏大些。

当然吸引年轻人参加选举到村委会任职,离不开好的环境,比如说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等,也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好环境,所以扎根农村,到村委会工作还是很有前途的,也希望广大的农村青年及早谋划,踊跃参与每一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施展抱负为家乡作贡献。


农村一山货


  • 全国各地村委会成员老龄化或者大龄化现象都比较突出,60-70岁仍担任职务的比较多,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

一、村委会的职责对成员的社会经验、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村委会既需要完成乡镇交办的任务,又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还要承担着村民内部矛盾的化解。这些不仅仅是只有热情而没有经验的人能够做好的,在村委会或党支部工作时间长的就比较让群众信任。所以,在村委会选举中,年龄大、有经验的就比较容易当选。

二、现在青年人外出务工的较多,担任村级后备干部的较少,导致青年在村级事务中得到的锻炼较少,在村委会选举中不容易当选。

三、现在青年人主动参选意识也在降低。

咱们农村一般说的能人、聪明人都外出务工、创业,主动回家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积极性不高,也导致村委会在选举中出现无人可选的现象。

四、个别村在选举中,受家族、宗族势力影响,在推选候选人时,多数推选本家族的年龄较大、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员,导致当选的人选出现大龄化。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村委会成员大龄、高龄化有积极的一面:工作经验丰富,能够为大部分群众接受,化解、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的能力强,与上级乡镇和周边村庄关系熟悉利于对上争取和村庄间的协同。
  • 村委成员大龄化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文化程度底,接收和实践新思想、新思路的能力差,对新的工作形势不能有效把握和发挥作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经验主义,年龄的增高也会因身体、精力等因素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 一个良好的老、中、青相结合村级班子成员结构,一个高效、务实、能干的村级班子,才能更好的为村民服务、带领大家勤劳致富。


职业新农人


首先明确一点,村民委员会成员岁数偏大还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村村支两委成员的年龄都是比较偏大的,基本上都是在五六十岁左右,像四十岁以下的村“两委”成员基本上是很少的。那么很多人就比较奇怪,为啥农村村“两委”的成员年龄都普遍偏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其实,村“成员”年龄偏大,这里面有很多基层的苦衷。

第一,村里工资太低,年轻人不愿干。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村干部的工资也就是一千多两千左右的样子。2000块左右的工资在当今社会想养家糊口真的是特别难,很多农村年轻人就是出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收入三四千块。所以很多年轻人就看不上村干部挣的那点工资,所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村干部。

第二,农村工作特殊,年轻人很难胜任。农村工作其实是很复杂的,需要成熟、有经验的人来担当。我们先不说带领村民致富,就单单的处理矛盾纠纷就需要丰富的农村经验。而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农村干部在这方面经验是很丰富的,所以很多村子还是保留了一些年龄看起来比较大的村干部,不到退休年龄一般不会让他们退休(当然是村民选举说了算)。

第三,部分村干部“官瘾”太大,不肯让贤。虽然很多村干部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在干工作,但是在其中也还是不乏很多有“官瘾”,觉得当干部有成就感,或者说有很多老干部想着自己老了,看能不能多领国家点钱而不愿意退出的。这类人往往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换届退休。小焦就见过这样的村干部,竟然明着对年轻人说让他再干一届,看能不能再被选上……

综上,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很多村子并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来干村干部,甚至有的村子连后备干部都找不到。所以,我们在农村看到的村干部基本上都是年纪比较大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说到农村村委会成员普遍岁数大的问题,小编来说说。首先是能力,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有胆量没错,但要在农村工作,社会阅历是相当重要的,年轻人有时候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有时候更不了解农民的心理需求。比如遇到一些投资政策他们可能会拿不定主意,再比如农村很多新的政策,需要非常有耐心的宣传,有时候还需要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年轻人一般都不是很有耐心,半途而废的多的是。有些村子的发展难题或者发展瓶颈是年轻人无法解决的。

其次是威望。村里办很多事情一个人的威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农村的很多事情。有威望的人办起来更有说服力,比如说涉及到一些让农民缴费的问题,很多农民不情愿不配合,而通常村干部在村里很有威望的话一般都完成的比较快。若是遇到一些难处理的家庭纠纷什么的估计没啥辙,所以要想找一个称职的能耐得住寂寞的干部大多数还是得从年龄大的里头找,只有这样才能踏实地扎根在农村一门心思谋求发展之路,处理一些家长里短也有威望更有说服力。而且也只有年龄大的才让村民们从主观上更加有依赖感。

当然随着社会进步,一些老干部的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也需要一些年轻村干部来调和,各取所长才能不断的搞好村事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大豆小米


对于现在农村村干部成员年龄偏大的现象,在全国农村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农村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难干的,不仅仅是村务工作方面,而且还要调解村民之间的家庭纠纷等问题,所以农村工作才有了一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意思是说上面各个部门的工作安排在村里面,只有村干部来执行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农村的工作的确是不是太好干,毕竟涉及到千家万户。但为什么村干部的成员岁数偏大呢?下面简单的分析下原因。



首先,村干部的待遇非常的低,这也使得年轻人不愿意去干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

农村村干部已经对工作进行的改革,对于村干部的工资由当地财政部门发放,但是发放的工资相对来说比较低一些。每年在偏远农村的年基本工资也就在1万元左右,有的地方还会给购买农村养老保险,按照最高杠进行购买,当然个人也必须服一部分,农村养老保险的费用应该占到保险金的30%左右。对于这么低的工资待遇,农村的年轻人在家里靠种地在做村务工作的收入,不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毕竟现在人均责任田只有一亩半地左右,而且现在粮食价格低迷,家庭的正常开支费用偏大,使得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

其次,村干部工作比较繁琐,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一般胜任不了。

对于农村村干部工作非常的繁琐,涉及到各行各业,什么工作都必须要干。如果亲情好的话,年轻的村干部在老干部的带领之下工作就能够适应村里的工作。如果说村情不好的话,村里家族式的争斗这使得年轻干部没有能力去干这些村务工作。在现实当中农村也有一些年轻的村干部满腔热血的去接任了村里的工作,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适应以后,由于工作的压力或者是事情比较多,而不得不辞去村里的工作。毕竟年轻人没有丰富的经验处理村里的一些纠纷的事情很难胜任,有时会把一些麻烦扯到自己的身上。



第三,农村工作有时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

在农村普遍的出现了这种现象,一个人在不当村干部之前是一个好人,如果当上村干部之后为了工作的需要,必须得罪一部分人。毕竟工作不是针对每一个农民都能够适应的,有一部分人的个性等原因会拒绝农村工作的实施,这必须让村干部采取一些强硬的实施工作的手段,所以就会得罪一部分人。尤其是村干部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公平的对待每一个村民,即便是家里的人再亲近,也不能够有私心的偏袒,否则的话工作就非常难以推展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得罪的就是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或者支持自己曾经选举当上村干部的人。

第四,对于一些农村村干部年龄偏大,主要是自己有一点官瘾。

在农村流行这一句话,那就是“是官强起民”。在农村一些当了多年的村干部以后,总是想当村里的干部,有一些农村的村干部已经连续干了几十年,而且到老了还不愿意扔掉村干部,似乎感觉的扔掉村干部自己的家族在村里就没有脸面似的,或许是因为怕自己以后在村里做事不方便。当然一些村干部当的时间久了,也有了丰富的经验,至少处理村方面的工作比较的圆滑。尽管这些老村干部没有创新的精神,但至少能够保障村里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一切都是那么平平安安的一年又一年。当然这也是乡镇部门是需要要求的最基础的方面,首先要保障村里村情比较平稳,然后再谋求新的发展。



总之,对于农村村干部年龄偏大的问题,这在我国现实情况当中确实的存在。农村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农村之间安排安排一些活就算完了。作为一个农村村干部,首先要保障村情安定,其次就要为村民办实事,第三涉及千家万户要处理或调节村民之间的关系,第四把上边安排的村工作及时完成。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而且农村工作待遇比较低,这也使得农村年轻人不愿干村干部的主要原因。


三农一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