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種糯谷怎么樣?

米伯農場


糯稻價格是高一些,但是稻瘟病重,要加強管理。不管種什麼品種,重在管理。天道酬勤。



RiceFu


2020年種糯稻要面臨較大的風險,有較大概率出現“爛市”,或者可能迴歸到普通稻穀價格一線,若當地有較好的糯稻產業,種植糯稻至少能穩定收益。今年糯稻行情走高,秈粳糯稻產區價格普遍都在1.7-1.85元/斤,對比秈稻、粳稻收益,好的很明顯。下面說說幾點看法:

首先,糯稻不是主糧品種,不在水稻保護價的範圍,受糯稻加工產業需求影響較大。糯稻主要是加工糕點、釀酒及食品工業的原材料,近些年糯稻加工類產品需求雖有所上升,但需求量難以支撐大面積種植糯稻。

第二,從糯稻市場規律看,素有“三年一週期”之說,因為一旦糯稻價格好,來年就一哄而上地種植。像今年江蘇的南粳系列(常規軟米粳稻),去年價格好,今年面積激增就出現爛市。粳稻即使存在託市保護的情況都會爛市,糯稻就更容易被炒作、打壓,波動幅度將會很大。

第三,明年能不能種糯稻?從當前的供需看,糯稻仍處於緊供求狀態,明年提早上市的糯稻仍有機會獲得好的市場。在南方雙季稻區,種植早糯稻將可能比種常規早稻收益要好,近兩年早稻價格低,很難獲得較好收益,而種植早糯稻可能是一個好機會。一季稻或二季晚稻種糯稻需謹慎,從南至北,各水稻產區都將可能出現糯稻面積增加,若選不到高產、抗病性好的糯稻品種,建議控制種糯稻的面積;若能對接到一些糯稻加工單位的訂單,按訂單要求生產糯稻,即保證糯稻品質滿足加工單位,可以無顧慮種植。

據瞭解,近些年選育的糯稻品種不多,糯稻的產量普遍低於普通稻穀,能獲得高產的品種很少,而產量高、米質優的優質糯稻就更少。從市場看,中香農科種業的雜交糯稻種較優,選育的糯兩優561產量有1300-1500斤,適宜江西、湖北等長江下游地區種植。

第四,不管是種糯稻,還是種植高產普通稻,還是高價的優質稻,都要“穩中求高”,規避風險,特別是種植大戶,一旦出現爛市,容易出現虧本,建議合理搭配種植的水稻品種。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因職業關係,經常與糧食加工企業打交道,在這裡,可以給大家傳遞可靠信息,明年如果種糯谷,我可以告訴你,保準掙好錢。

現在,提到糯米,大多數人總認為,糯米產量低,抗病率低,銷路窄。所以,各地普遍種植大眾需求的普通水稻為主。個別農戶有種的,只是在零散地塊種個一分二分地,以解決自己吃的為主。

但是,大家理解錯了,現在糯谷都是雜交優質品種,產量不比普通水稻低,我們周圍種糯谷都在1000一1300斤左右,而且抗病、抗倒伏。

物以稀為貴,種的農戶越少,市場需求越旺盛。現在,糯米市場供不應求,而糧食加工廠根本就收不到糯谷。

目前,糯谷收購價在1.60元左右,而普通水稻才1.30元左右,兩者之間,1斤相差0.30元左右。

總之,明年種糯谷肯定行,不妨農民朋友明年試種一下唄。


沙塵暴5478


糯稻,味道是比較好的,而且具有黏性。是做湯圓的最好材料,也是包粽子,釀酒的材料。那麼糯稻的價格將會是一個怎樣的趨勢呢?影響到它價格會有哪些因素呢?

糯稻的產量要低於雜交稻。

在老家,以前種植糯稻的是比較少的。基本上都是種植一點,也就是自己家土地比較小的那一塊,種植上糯稻。基本上是不會去賣的,自己吃,或者是親戚,鄰居在每家分一些。

那個時候糯米的用途就是用來做米飯的,由於黏性的原因,米飯吃起來是比較好吃的。一直沒有大規模種植,就是糯稻的產量要比雜交稻低很多,糯稻的價格要高一些。但是整體下來,畝產的效益還是沒有雜交稻高的。所以在老家種植的面積是比較少的。

糯稻沒有價格託底政策。

糯稻不屬於主糧,也不可能會天天吃。只是偶爾會吃一些。它的價格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

隨著農業部門努力,現在糯稻在畝產上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它的價格變化是非常大的。在收穫後,可以說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隨著全國種植面積的加大,它的價格馬上也快接近雜交稻的價格了。特別優質的糯稻的佔比還是比例低的,大眾品質的,市場佔比還是比較大的。

糯稻在發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品質比較好的品種,產量高,抗病性好等。這樣的品種,在價格上面會有一定優勢的。

進口糯稻的衝擊。

糯稻的產區不僅僅是我國,在其他國家的種植面積也是比較大的。在品質上面,有些是優於我國的品質。而且在進口價格上面也比較低。

我國糯稻的進口量也是比較大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的糯稻的價格。

目前市場上的糯稻價格基本上在1.3到1.4元一斤,優質的糯稻會在這個價格基礎上浮動。

今年糯稻的價格比較穩定,明年的種植面積,可能會在今年的基礎上有所增加,糯稻的需求量每年也在增加。所以價格上面,可能還會保持在今年的水平。

在種植上面,要加強管理,確保產量提升。不然有價格,沒有產量。


無吳五


對於種糯谷這個想法,小白認為經濟效益不大,要是種植來自己吃還行,如果是要大面積種植用來賣,就不建議了。

一、糯谷的產量低。農民們都知道,糯谷的產量普遍都比普通的稻穀低,雖然收購價上糯谷要比普通稻穀要貴些,但區區的幾毛錢差距,無法彌補產量上的差距。因此,種植糯谷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


二、糯谷的市場需求量相對較低。在小白所在的地區,糯谷是很少人種植的,如果需要糯米一般都是去商店買,價格不貴,要的量也不多,大家都覺得糯米是可有可無的。其實,不單是小白所在的華南地區,相信全國各地都存在著這問題,因為糯米畢竟不是主糧食,不是人們一日三餐所需,因此在消費需求量方面肯定會比較低。在稻穀價格都是很穩定的情況下,糯米穀的價格肯定也是相差無幾,要想獲得比較大的利潤空間是比較難的。

三、種植的少並不一定就是物以稀為貴,小白瞭解到,目前的糯谷在市場上的價格普遍都是在1.5元到1.7元左右。即便是糯米碾成了糯米粉,目前在市場上的售價普遍都是3.5元到4元一斤。因此,雖然糯谷的種植面積相對較少,但由於其消費群體也小,價格其實也不算高,綜合起來,效益未必會比普通的稻穀高。

再者,種植糯谷因為目前比較少人種,僅僅憑自己單打獨鬥,沒有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銷售渠道不寬,這也是一個難題。

我是華南農小白,喜歡我的觀點請點贊和關注!


華南農小白


大家好!

我是來自四川的雲哥。

  • 糯米與飯米生長週期相同,產量要稍微低一些,經濟價值非常可觀,比飯米價格高出許多。
  • 現在很多農民都會大面積種植,卻還是供不應求。
  • 糯米的吃法也相當多,建議你可以全面發展糯米,穩賺不賠。



雲哥身邊那些事


糯谷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穀類,它碾出來的糯米是做糯米飯和包成我們最喜歡吃的棕子主要食料。它還是做各種傳統小吃不可缺的原料,比如:餈粑等。除了能夠做成各種傳統小吃之外,它還是釀酒的主要原料!

記得在過去,農民家家戶戶都要種植一些糯谷,一是可以常用來做糯米飯,補充體內的脂肪。畢竟過去生活水平低,農民補充體內的脂肪幾乎來自食用糯米飯。二是常用來釀酒。糯米所釀出的甜米酒,清甜純口,是過春節招待親朋好友不錯的美味!因此,在過去常看到每年到十月份之後,農村家家戶戶都用糯米釀黃酒的場景。



現如今,生活各方面都大大改善提高了,獲得體內的脂肪的食物多種多樣、酒類也豐富多彩;更何況農民也不再侷限於種田。因此,在農村現在種糯谷的越來越少!終其原因,一是種植糯谷產量低;二是農民現在收入多元化,想要更好的生活,只能靠經濟多元化的收入。

既然題主所提:明年種植糯谷怎麼樣?那首先回答的是:種植糯谷還是可以的。雖然現在時代發達了,但糯谷自身的價值並沒有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相反它所釀出來的黃酒也越來越受歡迎,讓人難以忘懷。畢竟現在人人都講食物的營養性和追求食物的養生性!因此,現在又經常聽說,用熱黃酒衝土雞蛋吃了很養生的話語。



種植糯谷並不難,它同其它品種稻穀一樣的種植方法,但在種植時就要想到種植多少問題以及種植後如何銷售這兩個問題。如果種植兩三畝的話,那自己家使用並無大礙。如果大規模種植的話,那就要考慮如何銷售了!畢竟糯米不是主食,人人離不開。因此,如果大規模種植的話,只能售往食品廠或酒廠!通過食品廠和酒廠做成傳統的小吃和釀造出美酒,才能有價值。當然,現在谷販子也收購,不過收的價低而已。他們也要賺取差價嘛!

由於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購物已經是常態。如果自己有網絡銷售店鋪的話,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糯谷自己加工成糯米酒進行銷售。當然,在銷售過程中必須保證加工時的透明度並全程紀錄上傳網絡店鋪。

總之,糯米現在雖非主流米類,但在市場上並不可缺,如果銷售不成問題,那大規模種植完全沒問題。如果是小量種植的話,那根本就不要考慮,零售都會完全消化。


鄉下庭院


糯谷價格便宜這幾年,後面還會延續態勢。可以考慮種點綠色高端米,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ff0006c739e7b6e5e1\

秋山中人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事關民聲,價格一般比較穩定。需要考慮延伸產業鏈。任何一種種植都有一定的風險。不過,能夠賺到錢,前提是在銷路上有獨到之處。在產品質量上有過人之處。看好一種農產品,就需要不斷研究它。讓它有更多的延伸產品,以滿足市場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把產品做好,價格的影響是可以抵消掉的。

現在農產品上賺到錢,真的需要很投入去管理,同時管理不一定獲得很好的回報。但是,如果可以不斷總結經驗,抱團取暖,最出同等產品的高質量,賺錢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在種植的同時,把銷路想好,不要陷入被動。有足夠的應急能力,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



吾小唄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事關民聲,價格一般比較穩定。需要考慮延伸產業鏈。任何一種種植都有一定的風險。不過,能夠賺到錢,前提是在銷路上有獨到之處。在產品質量上有過人之處。看好一種農產品,就需要不斷研究它。讓它有更多的延伸產品,以滿足市場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把產品做好,價格的影響是可以抵消掉的。

現在農產品上賺到錢,真的需要很投入去管理,同時管理不一定獲得很好的回報。但是,如果可以不斷總結經驗,抱團取暖,最出同等產品的高質量,賺錢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在種植的同時,把銷路想好,不要陷入被動。有足夠的應急能力,不斷學習相關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