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流言你信了多少年?該是真相大白的時候了

網絡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獲取信息已經不再是什麼難事。足不出戶,打開手機就可知天下事。然而,網上的消息紛復繁雜,真假難辨。甚至直到今天,還有人堅信“抑鬱症不是病,就是太矯情”這樣的言論,壇妹也是很無奈。

今天壇妹就帶大家看看那些生活中的常見流言。來瞅瞅你中招過嗎?

一、手機輻射會導致臉部燙傷?

錯。

研究表明,手機輻射在頭部引起的溫度升高微乎其微,根據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的安全標準,人體內局部溫度升高的閾值不超過3.5 ℃。若人體正常溫度是36.5 ℃,則局部溫度不能高過40 ℃,而手機輻射所能引起的最高溫度不到 37 ℃,處於安全的數值範圍內,並且人類還可通過本身的體液流動來調節自身局部的溫度,不會使部分溫度過高。因此,說輻射導致溫度升高的依據並不充分。

這些流言你信了多少年?該是真相大白的時候了

二、宮頸糜爛不及時治療的話就會發展為宮頸癌?

錯。

“宮頸糜爛”是“柱狀上皮異位”的表現,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疾病,也跟宮頸癌無關。宮頸被覆的細胞結構在胚胎髮育期大致分為兩種,宮頸管內為柱狀上皮細胞,宮頸管以外為鱗狀上皮細胞。青春期後在雌激素作用下,柱狀上皮細胞增生,暴露於宮頸管以外,這便是“柱狀上皮異位”。絕經後,柱狀上皮回縮至宮頸管內,這一現象便不復存在。2008年出版的醫用教材中,也以“柱狀上皮異位”取代了“宮頸糜爛”這一病名。而目前研究結果表明,宮頸癌的主要誘發因素是高危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PV),並非是宮頸糜爛所致。

錯。

蒲公英屬於藥食兩用植物,確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其對肝炎有治療作用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肝炎是發生在肝臟中的炎症,多由病毒引起。雖已有實驗表明蒲公英在體外可以抑制丙肝病毒的增殖,但此項研究距離真正應用於肝炎的臨床治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治療肝炎不能寄希望於蒲公英,確診還是應該及時就醫,規範治療。

這些流言你信了多少年?該是真相大白的時候了

四、抑鬱症就是因為太矯情?

錯。

抑鬱症是一種當今社會常見的疾病。其典型症狀是持續性的情緒低落,是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臨床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以及失眠等。患者受抑鬱情緒的影響,並不能很好的進行學習、工作、生活等正常的社會行為,他們自己也無法通過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對待抑鬱症患者,我們不應該一味指責或者質疑,他們只是暫時生病了而已,家人、朋友及全社會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和支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獲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