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农商银行整合变成一家公司是不是就能超越工商银行?

今融道APP


大家都知道,虽然我国有很多农商行,但是各个省份的农商行其实是独立的,很多农商行的规模都比较小,除了个别上市的农商行规模比较大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只有几个网点,是很多农商行在市场竞争当中都不具有太大的优势。

因此很多人就有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全国的农商行包括信用社整合为一家银行,这样有没有可能超过工商银行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行呢?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把全国所有的农商行都整合为一家银行,它的规模肯定是超过工商银行的

我们通过对比几项数据就知道。

1、法人机构数量。

目前我国农商系统包括农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的银行机构数量是很多的,是我国所有银行类型独立法人机构最多的一类银行。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我国总共有458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其中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是3943个,这里面农商行有1427个,农村信用社有812个,农村合作银行有30个,相当于农信系统所有的法人机构数量总共是2269个,农信系统所有法人机构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达到49.45%。

2、资产规模。

截止2017年末,所有农信系统的银行网点加起来资产规模超过33万亿元。 而截止2018年末,工行的资产规模是27.7万亿元。

3、网点数量。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末,我国涉农机构网点数量就达到81397个,其中农信社的网点是42201个,农商行的网点数量是32776个,农村合作银行的网点数量是3269个。而截至2018年末,工行的网点数量只有1.6万个左右,网点数量要比农信系统少6万个以上。

4、员工数量。

截止2018年末,工商银行的员工总数大概是45万,全国各省农信系统的员工加起来至少达到50万以上,单是一些大省份员工数量都达到5万人以上,比如广东农信系统的员工数量是7万左右,山东农信系统的员工数量是6.7万人,河北省农信系统的员工数量是5.3万,四川省的农信系统员工数量是4万,江苏农信系统的员工数量是5.1万。

5、存款余额。

截止2018年末,工商银行的用户存款余额是21.4万亿,这个存款余额应该比各省农信系统加起来的存款余额要低。比如截至2018年,广东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大概是2.3万亿,江苏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大概是1.9万亿,山东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大概是1.2万亿,河北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大概是1.35万亿,河南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大概是1.3万亿,湖南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0.9万亿。综合下来,平均每个省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至少达到8000亿以上,相当于全国各省农信系统的存款余额加起来至少达到25万亿左右。

所以单纯从规模上来看,如果把全国各省的农信系统整合为一个银行,那无论是资产规模,用户数量,网点数量,员工数量,还是款余额都绝对是全国第一的。

但规模超过工商银行并不代表它的竞争力就一定在工商银行之上。

把全国各省的农商行整合起来只相当于1+1=2,估计很难达到1+1>2的效果,这种规模上的拼凑,更多的只是把所有网点整合起来并,这种整合不一定能够提升整个农信系统的综合竞争力,即便整合之后的农信系统综合规模超过工商银行,但是它的竞争力我认为仍然比不过工商银行。

比如2018年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就达到2874.5亿,而全国利润最高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其利润也只不过是90亿,目前全国净利润能够达到10亿以上的农商行不超过20个,即便全国所有农信系统的利润加起来要比工商银行高,但是从效益上来看工商银行的整体效益要比整个农信系统要高。

而且工商银行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利润或者资产规模上,更关键的是目前工商银行的客户质量,品牌形象,系统优势,员工素质等都要比整个农信系统高出一个等级。

比如就客户质量来看,目前工商银行大多数客户都是那些大企业,还有很多高净值客户,而相对来说,目前大多数农商行所面临的客户群体都是一些中小微企业或者涉农企业,个人客户的资产规模也相对比较少。

因为从整体竞争力来看,即便把全国所有的农商行都整合成一个银行,但是它的竞争力未必比得过工商银行。

现实当中想要把全国所有农商行整合起来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

目前我国各省的农商行都是独立的,不同省份之间农商行都算是跨行的,所以想要实现整合其实难度非常大,这里面不仅仅是把这些农信系统的机构加起来这么简单,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涉及股权的分配问题。

因为目前每个农商行的股权结构都不一样,有的农商行股权由政府持有,有的是由企业持有,还有的是由个人持有。一个农商行的股东少的几十个,多的上百个都有,而全国整个农信系统有2000多个法人机构,这里面牵扯的股东是非常庞大的,保守估计至少牵扯5万个以上股东。

因此在整合农商系统的过程当中如何平衡股东的权益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因为不同的农商行他们的经营情况不一样,效益不一样,所以在处置股东权益问题过程当中,不同的农商行肯定会有很大的争端,这种争端在短期之内是很难解决的。

所以从整体来说,想要把全国各省的农信系统整合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短期之内几乎不可能实现。


贷款教授


你的想法是好的,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本人就在农商行工作,深知里面的规则。

就拿安徽省来说,目前所有县市共有83家独立的法人联社,这些农商行无论从网点分布、人员配置、资源上都在当地拥有一定的优势。

在2018年的时候,全省联社的存款规模就超万亿了,但是就单一的地区性法人行社来看,破千亿的只有合肥农商科技银行一家,大部分联社的规模都在百亿附近,相对而言体量还是比较小的。

在网点分布和存贷款规模上进行比较

一、网点分布数

就安徽省而言,全省农商行83家法人行社网点总数在3050个左右,拥有员工2.9万余人。

工商银行在安徽省内的网点机构有530余家。

单就从网点分布数量上看,农商行在安徽省内就是工商银行的6倍。

二、存贷款规模

2018年的时候安徽省内所以的联社存款规模就破了一万亿大关;

而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在2018年的时候,存款规模是4900亿元。

从存款规模上看,省联社系统是工商银行的2倍有余。


所以,无论从网点分布还是存贷款总量上,如果全省农商行系统能够合并,超过宇宙第一行的工商银行是不在话下的,更不用说放眼全国,那差距就更大了。

如果所有农商行、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合并成一家农商总行,全国银行业法人机构总数将锐减近一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农商行在2018年合计资产规模达到30万亿以上,营业网点超过5万个,遍布全国近四万个乡镇级区。

但是实行起来难度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呢?

从操作系统上来说现在全省联社都合并使用一个综合业务系统,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

主要的难度就是各家农商行的股份构成复杂,合并后股份怎么核算?

另外,农信社成立的初衷就是服务三农,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经济服务,合并成一家银行也就违背了成立的初衷。


财经札记


我是老杨,20年银行老兵,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先说答案,全国的农商银行就算整合成一家公司也是不可能超越工商银行的。


再说原因,韩信点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亲自来带兵的话能带多少?”

韩信回答他:“您亲自带兵的话最多也就带十万兵。”

刘邦好奇了:“我只能带十万兵,那你呢?”

韩信答曰:“我带兵嘛,有多少来多少,多多益善。”

刘邦这个时候有点不高兴了:“这么说我是不如你了?”

韩信解释道:“非也,主公您是管将军的,不是来管士兵的,我才是用来带兵的。”

其实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还能学到一个道理,带十万兵和带百万兵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管理一个地方性企业和一个全球性企业本质上也是不一样的。


社会上一直有一个声音,说是全国的农商行合并在一起之后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利润总额都会超越工行,成为第一大行。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国农商行、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达到333914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13.4%,而工行的资产规模是27.2万亿元,占比10.9%,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农信系统内金融机构总数高达3855家,占到了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的84%。从这个角度来看农商银行在数量上确实稳稳压工行一头。但是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是决定性的,质量上的差距才是致命的。

商业银行有两个核心指标,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前者反应的是银行应对风险损失的能力,后者反应的是银行资金充裕程度,毫无疑问工商银行这两个指标都优于农商行。现在的问题是农商行各自为战,在管理难度远低于工行的前提下发展质量还不如工行,如果把这接近4000家农商行凑一块组成一个巨无霸,加上内耗啥的,估计整体效果会更惨。


就像开头那个故事里,带十万兵,你可以用人格魅力,将军奋勇,三军用命。但是带百万兵,后勤、粮草、情报、谋略等等缺一不可,你信不信你要是让这百万人断粮三天必定引起哗变,轻则作鸟兽散,重则砍了带头大哥就地倒戈?同理,现在的情况是,农商行大多都是依附于地方,地域性强,业务单一,内部管理也比较粗糙,而工行作为宇宙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代表中国去世界舞台上PK的,你想想看一群地方预备役组成的军队去和王牌野战军单挑,就算人数上有优势,结果会怎么样?所以老杨认为全国的农商和就算整合成一家公司也是干不过工行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若有不到之处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老杨说经济


我国的农商行、农信社基本是以县级为单位的,各自独立,自主经营的。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官方网站2019年10月10日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19年6月底)》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共计4597个,其中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这三个农信体系的数量达到了2235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因此要将这2000多家整合起来,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农信体系很多的股东都涉及到个人以及民营企业,难度更上一层楼。

能否超越工行?

工行号称宇宙第一大银行,截止2018年末,工行的总资产27.69万亿元、总负债25.35万亿(负债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对于银行而言,存款就是负债),所有者权益2.34万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737.89亿元,实现净利润2977亿元,当之无愧的宇宙第一大行。

由于目前我国的农商行数量众多,且大部分均未上市(未上市的企业,没有要求必须对外公布年报,可自主选择公布与否),所以要统计农商行的数据难如登天。不过我们可以从上市的农商行的数据推算来预估,截止2018年末,我国共有49家上市银行,其中青岛农商行与苏州银行尚未正式上市(已获通过),锦州银行延迟披露2018年年报,46家银行中有10家为农商行,这些上市银行是有对外发布年报的,我们取上市农商行以其数据推算。

截止2018年末,十家上市农商行总资产22817亿元,净利润255.76亿元。

按照总资产的规模来说,工行相当于:27.69万亿元/22817=10.82个上市农商行的规模;按照利润的话,工行相当于:2977亿元/255.76亿元=11.64个上市农商行的数据。

也就是说仅仅上市农商行的数据就已经占到了工行体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而还有不少没上市的农商行数据也很亮眼,比如上海农商行,截至2018年末,上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8,337.1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45亿元,实现净利润73.08亿元。

全国农信体系的数量总额为2235家,目前对外公布数据的的农信体系银行共有271家(受篇幅限制,我就截图前107家),271家的总资产规模就已经超过17万亿,占工行的总资产的比重约为61%,因此全国2235家农信体系的数据之和是有可能超过工行的。此外就算财务数据无法超越的话,至少在网点数量方面应该是绝对的秒杀地位。

总结

全国的农商行如果可以全部合并为一家的话,是有较大的概率可以超过工行,成为新的宇宙第一大行的,但是目前来说,要整合全国的农信体系的全部银行,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属于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说终究只是想想而已,工行的宇宙第一行地位仍然无可撼动。


鲤行者


这个问题很好。首先从问题上来说,如果全国农商行整合,肯定能超过工行的资产规模,因为毕竟我国人口绝大多数还是农民,农信社在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无人能敌,如全国农信农商行整合其资产规模定能超过工行,这点务用质疑,如有疑惑,请将全国银行资产排名中所有农信农商行资产加总看看超工行多少。至于全国农商行农信能否真的整合那又是另外的问题了。

看了很多网友回复均认为全国农商行整合不大可能和实现,但我觉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国家想不想。站在本人思考和浅见看,未来金融环境银行发展一定是规模越大越易生存发展。本人也从事金融工作多年,见证了农信社从手工记账到用上电脑,从数据只能一个网点一个县城农信通存通兑,再到一个市一个省,农商行由农信社到农合行一步步历程,这些在当时无法想像的事,都一件件实现,困难不管是软件(规章制度,人员素质,服务水平,政府支持力度,)还是硬件(办公场所,服务对象,办公设施设备,资产规模质量)那个困难放在网友眼中都是天大的难题,但是我们回过看现在的农信社农商行软硬件条件都与当初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都是政府和几代农合人不断不畏艰辛努力的结果,这也像中国有如今的成就一样,虽然国外对中国发展存在质疑,但只要我们努力都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因此,我们不用质疑全国农商行整合因困难很多会不会成,只要国家想一定成,且这个问题国家已有课题组讨论了,提议由中国农村供销社牵头注资整合,大家感兴趣可网上搜一下国家对相关课题的会议


幸润1119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庞大,从业人员众多,营业网点覆盖全国所有县域乡镇地区,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果从简单意义的整合或者合并为一家公司,在资产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服务网点等方面无疑是完全可以超过宇宙行的,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超越,实质意义并不大。从核心竞争力上讲,短期内整合后的农商行即使想与宇宙行分庭抗礼也没有可能,更不必说超越。

最新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底,工商银行共有营业网点15973家,从业人员439150人,而全国农商行共有1423家,以重庆农商行为例,分支机构就有1775家,从业人员15688人,可想而知全国农商行从业至少可以称为百万大军,所以如果全国农商行整合为一家公司后,无论网点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总量都完全可以超过工商银行。


其次,从资产规模上看,宇宙行去年底总资产规模为27.7万亿,而据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为34.57万亿,即使剔除农合行、农村信用社和资金互助社等小型地方性金融机构,全国农商行总资产应该在30万亿左右,因此全国农商行一旦整合为一家公司,总资产规模也是可以超过当前的工商行的。

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并不具备可比性。大家知道,一个企业的强大与否,并不在于外表躯体的大小,而是在于公司治理、盈利能力、风控水平以及品牌价值等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与工商行比较,农商行的弱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控能力不足,导致资产质量偏低。截止2018年四季度末,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54亿,平均不良贷款率高达3.96%,而商业银行整体平均不良率仅1.83%,工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350.84亿,不良率仅1.52%,低于同业水平。

2.综合抗风险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资本充足率不高,农商行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10%,而工商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2.98%;二是拨备覆盖率不高,农商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132.54%,而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5%,仅此两个方面工商银行综合抗风险能力就远远高于农商行。

3.盈利能力不足。尽管农商行数量众多,资产规模庞大,但因为多数呈现散小状态,各自为阵,公司治理水平参差不齐,盈利能力也就大打折扣。2018年农商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仅0.84%,而境内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农商行连行业平均水平也未达到,可见也是毛多肉少,也因此可以窥见其经营方式仍未脱离传统粗放扩张模式,离现代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

4.品牌价值也不是可以靠简单整合就可以超越的。工商银行作为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综合实力可不是盖的,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都起到稳定器作用。其曾经连续6年蝉联英国《银行家》1000强,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500强榜首,并连续3年位列英国BrandFinance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首,这种品牌价值岂能靠简单整合就能取得?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由此可见,即使全国所有农商行整合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可以超过宇宙行,但在公司治理水平、盈利能力、风控水平以及品牌价值等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是难以匹敌的。


龙门山财经


看了一下最近上市的渝农商行的股价,真的是股价如其名啊,渝农商行把申购新股以及买了次新股的股民“愚弄”的不轻!

这股价,上市不到一个多月虽然严格来说还谈不上腰斩,但也已经非常接近腰斩了,最高价10.60元,最低价6.48元。

为什么渝农商行的股价会走成这样?以前A股新股暴富的神话为何在这也不灵了?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除了当前A股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渝农商行A股上市定价估值过高的原因。即使目前A股股价已经接近腰斩,但是依然比它的港股贵很多。

另外,有人问,如果全国的农商银行整合变成一家公司能不能超越工商银行?

因此,笔者今天就以渝农商行这个事开篇,来聊聊我国农商行的情况,以此给大家投资农商行股票或者去农商行存款提供一些参考。

什么是农商行?

一句话来说就是,农商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简称,它其实就是以前的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来的,但目前并不是所有农村信用社都已经改组成农商行。

农村信用社是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农业合作化时期:支持集体经济(1950-1978)。第一阶段,也就是农村信用社组建的初期,主要为入股的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2、信用联社时期:支持商品经济(1978-2003)。第二阶段,通过改革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村信用联社,扩大农村融资、借贷能力,为支持集体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3、农商行时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服务地方(2003-至今)。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的农商行阶段,主要目的在于服务“三农”,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截止2016年我国农商行总资产规模超过20万亿,农商行数量超过200多家。截至2018年的数据是,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34.57万亿,但这其中包括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显然,以资产规模而论,即使全国农商行整合成一家也是不能超过工商银行的,因为截至2016年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4.14万亿,2018年底则已经增长到27.70万亿规模,今年三季报工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30.43万亿,应该说不是农商行能比的!

农商行资产质量

上表示目前A股三家上市农商行的主要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这三家上市农商行中渝农商行的资产规模最大,相应的营收、利润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也是三家中最高的,而且不良率也是最低的。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分析银行质量的时候,一看资产规模,二看管理能力。规模很简单,直接观察总资产规模就行了,比如工商银行显然是国内银行界的“扛把子”。

管理能力一方面可以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也就是看银行的赚钱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不良率、负债率来看,显然不良率和负债率越低银行资产质量就越高。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主要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负债率和不良率,数据取各银行2018年报数据:

负债率:工行91.53%、建行91.42%、农行92.59%、中行91.89%、招行91.94%、邮储95.01%、交行92.60%。
不良率:工行1.52%、建行1.43%、农行1.59%、中行1.37%、招行1.19%、邮储0.82%、交行1.47%。
净资产收益率:工行12.78%、建行12.88%、农行12.14%、中行11.16%、招行14.92%、邮储11.03%、交行10.54%。

可以看到,以上3家上市农商行资产负债率基本高于主要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而不良率则基本与国有大行持平,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招行,净资产收益率则基本弱于国有大行。

所以,结合以上农商行的规模、赚钱能力、管理能力看,农商行是各个梯次银行中规模最小的、赚钱能力也是最弱的,但却拥有与国有大行相同的负债率和不良率。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粗略的得出,目前国内农商行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更别说一个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就超过全国所有农商行资产规模的悬殊差距了。

回到前文的几个问题上来,为什么渝农商行即使在目前A股低迷的时候上市,还要定价那么高?投资银行股的时候农商行是不是好的选择?个人存钱的时候应该选择农商行还是国有大行?

答案,笔者认为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农商行在目前银行体系里所处的地位本就不高,特别是规模上更是无法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竞争。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


锐眼财经


全国的农商行整合到一起的话,估计储户都要使用存款保险了。农商行的风控………真的是不咋地


颜值巅峰的狗子


咱们国家不缺大而全的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还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这些个大银行可以利用全国性的优势在落后地区吸储在发达地区放贷,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无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

国家早就看出这点,所以农商行实行县级法人机构,今年还出台制度限制农商行异地支行设立,规定农商行业务不出当地。

虽然各省都设立的省联社,但是国家给省联社定位是管理服务机构,各家农商行都是独立法人机构,农商行最大股东一般也都是当地国资,农商行贷款都投放在当地,对经济发展推动较大, 属地政府都比较支持,不论是财政资金还是公职人员工资代发一般都在农商行,农商行在当地存贷款规模也是最大!

目前形势,农商行肯定不会全国统一,但如果统一的话,规模肯定是宇宙最大!


若木记


不可能实现的,农商行太多,股东太多,每个农商行(信用社)的员工都持股,每年还都分红,而且股份可以转让给子女,破产了对每个股东的影响都不大,所以很少会有人转让股份。再者,每个地方的农商行都是当地政府的摇钱树,政府也不会同意整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