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小企業破產?

幽草Vic


跟據我自身經歷,總結以下幾點:

1、運營成本高,產品利潤一年比一年低。

比如我之前是做電子狗主板的,13年我賣一個板子毛利率50%,14年不到30%,15年不到10%,16年就不講了。而運營成本呢:13年廠房租金14一平米,14年17一平米,15年20一平米,16年30一平米。員工宿舍就不講了,從13年的300一間,每年翻倍的漲。

2、資金鍊問題。

上游供應商根本不可能給小企業帳期,基本是現金操作。而大型企業呢,供應商基本都是三個月以上的帳期。

銀行:小企業基本不可能從銀行貸到款。而大企業卻可以輕鬆從銀行拿到貸款,而且都是千萬及億的資金。

3、互聯網公司,資本家的介入,他們為了搶佔市場份額,不惜成本的賣產品,原本一個健康的行業,被這幫人的介入,產品根本掙不到錢,甚至虧本。這樣一來小企業基本沒法生存。


郭玖玖


問題好,我是一名創業者,也是中小企業主,選擇回答。

如何避免中小企業大量破產?這個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幾條,關鍵是落實起來很困難。

一,資金扶持

所謂的資金扶持,就是延長貸款週期,不要讓金融部門一直在中小企業身上刮油水。為什麼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就是銀行不斷縮短貸款時間,不間斷讓中小企業流血,都是套路和坑。

二,鼓勵創新

很多中小企業都倒在產品迭代和模式創新上,給錢也救不了,該死就死。沒有創新,就沒有活下去的可能。

三,規範競爭

現在國內經濟正向寡頭經濟轉型,這要引起重視,要想經濟繁榮穩定,要想避免中小企業大量破產,就應該重拳打擊惡性競爭。

以上三點,是中小企業當下之痛,也是大量倒閉之源。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實體經濟守望者


這是一個國家性質的問題,要從大環境和企業家兩方面看待問題。大環境則是指國家稅收,企業企業信用,金融,以及各種國家開放性補貼政策等多維度來看待問題。企業家則是企業本身問題,以及企業家本身問題來分析當前問題。

大環境角度來說,國家給予企業很大支持與補貼了。幾十年年來,給一部分企業家造成了惰性,更有很多企業職位卡在國家補貼的線上,造成了幾十年來經濟的畸形發展。國家一陣補貼政策落地之後,企業如雨後春筍一樣,政策一過馬上消失,這不僅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損失,也給那些真正創業的中小企業剝奪了機會。

資金管理成本過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銀行貸款方面,做一單1000萬的貸款,與一單10萬的貸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一樣的。如果把 1000萬的貸款分成100份10萬的貸款,成本就增加了一百倍,這是小企業的硬傷。

小企業的信譽太差,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授信一直飽受詬病。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有一部分企業家,一直把企業的信譽不當回事,這使企業授信達不到標準。

這是大環境的一部分問題。中小企業發展中,絕大多問題出現在企業本身或企業家本身。

成本難以控制。由於體量,成本過高。這是企業存在的問題。而中小企業家大部分是行內的創業,一切按部就班。很少有人考慮國際環境,產業鏈環境,等大環境。等待威力來了基本就破產了。

第二,企業家自身格局有限。不想發展,只想維持現狀。這是許多企業家現在的態度。不發展就是在落後。這個必須重視。

第三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大部分中小企業。自身沒有過硬的產品,由於技術,資金問題研發團隊可以說很小,甚至沒有。一直在做最底層的加工。

第四,以自我為核心。不肯合作。

第五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洪水來了拿個木桶就打到水。從來沒有想過洪水退去以後,如果讓自己活下來。

第六,只為追求利潤。高利潤意味著低成本高回報。沒有質量的產品註定會被市場淘汰。

我是找找科創聯盟。如果遇到,企業問題,創業問題,資金問題都可以過來聊聊。主要針對行業,互聯網行業,大數據行業,智慧城市建設,新農業發展行業。實體貿易行業,物流行業,等企業遇到問題。都可以聊聊。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專家團隊,會給你保駕護航。


創業助力


前陣子看過一篇文章,說到有一個團隊在香港創業,有參考印度給農民貸款的那個銀行的模式,賺給中小企業老闆提供融資服務。

剛開始運行還挺良好,但在業務範圍擴大後,壞賬率就急劇上升,還遇到一些客戶就是老賴,就是為了騙貸的。

這是信任成本,在這樣一種信任環境下,也有觀點在說,就不應該給中小企業放貸,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最後這錢到底是被中飽私囊了,還是在創造社會財富。

看完我真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再結合現在的金融政策來看,可能更值得持續關注呢。


迴歸正傳,說到中小企業破產,其實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資金問題。

也跟一些做企業的老闆聊過,常常是說,看著賬面資產好像挺多的,每年賺的也不錯,但就是看不到錢,一緊張了就需要借錢,銀行不容易辦下來,就只能找私人借,甚至有時還不得不借高利貸。光景好的時候還好,熬一熬就過去了,萬一市場不好了,就很慘烈。

當然,資金問題背後,也會有企業老闆的盲目擴張和投入。


康愉子


民企是社會的唐僧肉


楊慶文13361398759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國內的財政、稅收、金融、社會用工等各方面的問題,如果對外貿易依存度夠高的話,那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也會對中小企業產生大規模的影響。

課題太宏觀,我們只能關心自己能做的事情。對於中小企業主來說,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要盲目進行固定資產投資。

不論是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模式,還是廣大企業主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固定資產投資都是一個有力的工具,以至於現在很多企業主仍然沒有改變傳統的思路,有了錢第一件事就是去買土地和廠房,添置機器和設備。

過去我們國家工業基礎薄弱,社會物資短缺,所以只要能搭起廠房,開始生產就是勝利的一大半。但經過幾十年的投資,工業固定資產已經呈現出過剩的狀態。而經濟運轉模型的轉變,也讓輕資產公司具備更好的資源組合能力。

2、控制槓桿率,保護現金流。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很多企業倒閉,是倒閉在了現金流上面。社會經濟的景氣程度和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都會體現了企業的賬期上面。很多企業為了熬過眼下的業績,去承接大量長賬期的業務,最後形成了大量的壞賬。如果是自有資金,頂多週轉速度慢一點,但如果是通過銀行甚至民間借來的錢,這很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阿呆迷


很難避免小企業破產,原因:

一,貸款難,現在基本只有持不動證房產可銀行抵押貸款,工廠廠房大都沒證,無法正規貸款,欠錢只能借高利息,容易破產。

二,進原料貴,工人要求工資隨物價漲,房價貴使工人認為做工難買房,工作不認真,經常幻想為尋更高工資跳槽,生產隊伍不穩定,容易破產。

三.產品價格低,銷售量低,民間錢都被房產吸盡,都是房奴,還按揭都難,那敢購物消費,產品不好賣,客易破產。


黃翡龍


1嚴控二房東參與工業及商業倒騰,這個群體就是吸附在小微企業身上的螞蟥!2下面基層管理部門要切實落實好政策,各種環保,安監,消防,衛生,稅務等部門的少數人總會想在企業中撈點油水!3企業自身要全力練好內功,產品要有特色,品質又有保證!4供大於求的行業,不具備足夠競爭力的企業可以早點回家睡覺!


張彪76490814


工廠們皈依"達成時效+工時產量差"下的生產管理,剩下的交給經營環境。

.

沒有運行"達成時效+工時產量差"下的生產管理的工廠是一盤散沙。因為,在這樣的工廠中,除了搞錢的就是吃瓜的,沒有人把"達成+工效"當回事。

而達成是工廠們獲得生存營養的唯一途徑(貨款難收是經營環境和老闆的決策問題);工效則是工廠們能否最大限度地使用好現有資源的技術體現。

只有運行在"達成時效+工時產量差"下的生產管理中,才能使工廠一改散沙一盤為堡壘一個。

.

願不願意運行"達成時效+工時產量差"下的生產管理,唯賴老闆一個人的頭腦和眼光。其他人幫不上忙。

.

至於經營環境,這是工廠們無可奈何。環境好,工廠們活得愉快些。環境差,工廠們只好忍受或套現關門。


瘸子老王


我真心覺得在給員工打工。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好些朋友辭掉了員工,自己利用殘存的人脈有一單算一單不再養人了。我覺得這樣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