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是什么意思?

一点三农


俗语都是先人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性总结,为后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比如,现在的年轻人每年总忘不了要过一下自己的生日,邀朋唤友大吃大喝还不够,还非得再去趟KTV。其实,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早有告诫。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父在不留须”的说法。“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讲了啥意思?

母在不庆生。“庆生”其意为庆祝生日,也就是平常说的“过生日”,不过我想,这里的“庆生”,并非是每年的生日,而应该是30岁以后的生日。

以我们当地来说,女的30岁时,家人至亲都要聚会,过这个生日的,叫“安三十岁”。也就意味着女儿也是“而立之年”了,正常的话也不再生育,之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丈夫和家庭中;男的49岁时,也是家庭至亲聚会,叫“过50岁”,意味着将进入“知天命之年”,该是懂得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时候了。

其实,儿女的这两个生日点,父母还都是在场的,不过仅仅是过个生日而已。言谈之中绝不能说长寿之类的话,就连这天非吃的手擀长面,也不叫“长寿面”,只是意会就行。

还是以我们当地来说,只有60岁以后才会隆重的庆祝这个生日的,这时不叫“庆生”,而叫“过寿”。这个时候,如果母亲或父亲还健在,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庆生”。应该还是很普通的家庭聚餐,只是多了个蛋糕,还是不能叫“寿”,只说“过生日”。这是对父母起码的尊重。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非说“母在不庆生”,父亲在世又为什么不说呢?原来有深层的含义,儿女出生之时,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道坎”,这一天也叫母亲的“苦难日”。儿女生日的这一天,应该对母亲献上一片“爱心”,这叫报恩。而不是只图自己的“生日快乐”,忘记了当年母亲所忍受的痛苦和煎熬,才是大不敬,也违道德伦理。

父在不留须。在过去,由于生活习惯和大家的喜好,一般男人都不在乎有胡须的存在。年龄本来不算大,脸颊、下巴处的胡须显得非常苍老。尽管没有剃须的工具,只要父亲还在,做儿子的千万不能留下胡须。在这里胡须好像已经含有“长辈”的意思了。如果做儿子,或其他晚辈也留了胡须,就是对父(或长辈)的极不尊重,大有“小人犯上”之意。

这句俗语,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了。现在农村八十岁以上的才有留胡须的。六七十岁的才不留呢,显得苍老,也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更别说年轻人,尤其是自己的晚辈了。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也不是啥礼教,而是孝道的一种,正如我们常听到的“父母不远游,游必有方”道理是一样的。告诫做儿女的,要修行自己,圆满自己,才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行孝道的体现方式。


为生活而提神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俗语里蕴含着人生哲理,我们应该把这个道理普及给现在的年轻人,要让孩子们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听奶奶讲过一个有关于“母在不庆生”这句俗语的故事,说以前有个农民叫大力,在他母亲活着的时候,大力尚小的时候父母给他过了几次生日,不过后来他懂事了,曾经听外婆告诉他:你妈妈在生你的时候失血过多,差一点没保住命,医生下了死亡通知书,我们准备给你妈半后事了,后来侥幸捡回了命。

自从知道了母亲在生自己那天差点送命以后,大力再也不愿意过生日了,因为那个生日总提醒他,那年的今日为了生自己,母亲差点去世,因此那一天,他只是想去陪着母亲,帮母亲收拾收拾家,洗洗衣服,唠唠嗑,逗母亲开心。后来大力知道了这句俗语,母在不庆生,他认为确实应该这样,那是母亲过鬼门关的日子,怎么可以庆祝呢。


父在不留须,有胡须的人看着像是老了最少十几岁,有胡须象征着男人老了,因此男人不能轻易留胡须,特别是家里有父亲的男人,留了胡须看着跟父亲年龄不相上下。

我同学从三十五岁以后开始留胡须了,不过他的父亲早就去世了,那年同学在医务室,同学是村医,他给一个外地工人看完病以后,抬头看了看时间,让后随口说了句:到点接孩子了。同学说的接孩子,是接他的二胎儿子,但那外地人不知道啊,他问我同学:是接孙子还是孙女?一脸胡须的同学也没尴尬的回道:接大孙子。

有胡须的人看着老成,父亲在的话儿子万万不留胡须,因为父亲还在,你永远跟老挨不上,永远是孩子,父亲尚在儿子就是孩子,不可以去装老人,会让父亲不知道该怎样安放自己,如何面对苍老。

母亲在不庆生,是因为知道母亲为了生自己曾经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我们不值得庆祝这样的日子,而父亲在不留须,那是为了让父亲不要感到孩子都已经老了,自己岂不是老到了无法再老的地步?让父亲觉得已经到了苍老的尽头,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悠然见东山


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是什么意思?

说起生日这个话题,小编的心有些沉重,母亲去世己经九年了,而七十三岁的父亲却己经忘记了女儿的生日。

当小编打电话询问父亲在不在家时,父亲说:闺女要回家吗,我和几个伙伴出来在外面抓鱼呢,还不知道几点回家呢,要不今天就别回来了吧。

小编的心有些湿润,一向健壮的父亲不光开始耳背,连记忆也开始断片,慢慢的连自己孩子的生日也忘了,好多事情颠三倒四,怎么也说不明白,越来越像小孩子。有时候聊天的时候,父亲一脸崇拜的看着几个孩子们,虽然有时候听不清楚大家在聊的什么,但那种从内而外的信赖和喜悦,在脸上摆得清清楚楚。就像小时候的自己,放学回家推开门,看见父母在家,一脸的欢呼雀跃。

岁月像一个大转盘,当年的角色转变来了一个大换位,父亲现在是需要照顾的孩子,正当中年的儿女是父亲心里最信赖的依靠。

母亲健在的日子,每当到了小编的生日,只要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都会回家陪陪母亲,多年前的生日那天,是母亲在家里生下了我,当时生孩子根本不去医院,当羊水破了的时候,父亲赶忙把奶奶叫过来,奶奶从农村的大锅灶里掏出一大簸箕草木灰,扬在炕上,就是这样的条件生下了如今人到中年的我。



当我和老公大包小包的回到家里时,己是乡村暮色降临炊烟袅袅的时候,做了几个小菜,陪父亲喝了一杯,问他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四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生了我,当时你急匆匆的去找奶奶,出门急得左右腿直绞拉,摔了一跟头,还记得吗?父亲笑得一脸憨厚:今天是你生日,瞧我这记性都忘记了。

小编的心里酸酸的,不是因为父亲忘记了我的生日,而是因为岁月的无情,剥夺了父亲曾经的敏捷和聪慧,如果母亲还活着,两个人互相照顾该有多好。

“父在不留须”说的是父亲健在的日子,当儿子的不管年纪多大,就还是孩子,不能留胡须,以示对老人的尊重。就像过去农村里长辈上桌吃饭,小辈只能在旁边伺候着,等老祖宗吃饱了,才能吃点残羹剩饭。

这一条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并不适用。好多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留的胡须比父亲的还长。邻村的小张在大学里专修美术专业,披肩长发,满脸络腮胡子,专业课学得不错,形象也是符合艺术青年的形象,学校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留长发,蓄胡须,都不反对,但是不能剃光头。试想一下,老师对着满教室的光头,确实需要强悍的心理承受力啊。

以上是农村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由来,说的是过去为人子女的对父母该有的尊重和孝道。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农村俗语己经不通用了,孩子是家家户户的心头宝贝,每年的生日亲朋好友相聚庆祝,而年轻人留胡须,己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和孝顺和不孝顺父母没有任何关联的。

小编是家在南乡,愿和您分享关于农村的点点滴滴,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小编前进的最大动力。


家在南乡


自从在手术室经历了刨宫产,体验了生离死别的瞬间,然后将弱小的孩儿拉扯到即将三岁,我才深刻理解到了“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子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为人父母确实不易,所以古人一直提倡以孝为先,也就有了“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老话传下来。

前两天和已经50多岁的邻居嫂子聊起了以前的女人生孩子,她说那会生孩子真是在鬼门关溜达了一圈,自己在生他家大儿子的时候,稳婆在家接生了40多个小时,胎儿一直不下来,无奈连夜开着拖拉机去了县医院,遭了不少罪终于母子平安了。

当时他大儿子的头皮都被稳婆的指甲刮蹭的到处的伤口,但是自己也不敢说什么。后来在家坐月子,宫颈坠落失血过多眼睛都看不清了,但是因为医疗知识懂得少,竟然就在家躺了很多天,后来娘家人发现不对劲,赶忙送去了医院输了血,医生说再晚来几天怕是都晚了。

听她说完我庆幸自己活在当下医疗条件比较好的时候,不然几年前生孩子时怕是早都没了我和孩子。我们每个人出生的那天都是母亲在受罪的日子,听说生我的时候,我妈阵痛疼的不知所措,就用手提盖在水井上的石盖子转移注意力。

小时候生日这天,都是父母张罗煮个鸡蛋草草就过了。但是等大一点的时候,都是忙着给父母张罗过生日,很少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为自己过生日了。母在不庆生说明年少的孩子已经长大懂事了,知晓了母亲的不易,懂得了孝道。

小时候的记忆里,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有一撮山羊胡子,不过很少看到有年轻人留胡须,其实这个留须在古代并没有这么多说道,以前的男人没有胡须很容易被人猜忌而想入非非,所以男人为了表明身份都会留须。

说起留胡须就想起了弟弟在青春期过后的那段叛逆期,男孩子过了青春期都急于长大,不想被束缚,对自己的外表就比较在意,想要留些胡须表面自己已经是个成熟的个体了,但是爸爸看到他无心学习,竟然留起了胡须时勃然大怒,认为他这是不学无术的表现,那段时间家里天天都有点鸡犬不宁的感觉。

等到弟弟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也懂得了基本的礼仪,自然也就修剪掉了蓄起来的胡须,一方面是长大后越来越怕父母老去,不愿自己再长大,另一方面是胡子拉碴的出去会让人觉得不修边幅。

综上,不管是庆生还是留胡须都是前人对父母孝道的表现,不过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在意这些细节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一些老观念也不太适用当心而被人们所淡忘,孝道也换了其他形式表现了出来,其实无论怎么样的方式,只要心中有孝,及时行孝就好了。

对此您怎么看?评论区等您,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一起种植


首先我本人从来没有在生日的这一天庆祝过,因为我觉得过生日对我自己而言非常简单,也就是说在我生日的这一天妈妈都会给我煮两个鸡蛋煮熟以后捞出来冷一会儿,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拿着两个鸡蛋在我的头上滚来滚去,我当时不知道这是做什么,于是我妈妈就说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寓意着“驱邪避灾”同时在你新的一岁为你带来好的运气,

现在想想依然觉得非常美好。

但是今天问题当中提到“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以及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现在农村的习俗来讲一讲。


“母在不庆生”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叫“儿的生日,娘的苦日”那么这句话也就是说在我们作为儿女的这一天生日,你知道怀胎十月在生下我们那一刻的不容易吗,母亲在那一天是多么的伟大。

那么我们生日的这一天不能只想着给自己庆祝生日,要知道这一天作为母亲的不平凡,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生日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更应该把最美的祝福和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伟大的母亲,是母亲给了我们新的生命,就像一首歌里唱道“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不能忘记咱们的母亲”。



“父在不留须”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想必大家都能理解,那么也就是说如果父亲在的话,我们做儿子的是不能留着胡须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留着胡须和你的的父亲走在一起的话,他人会如何看待甚至他人还会因为作为儿子的因为留的有胡须会分不出谁才是真正的长辈,想一想就会觉得很尴尬。


综上所述:

尊老爱幼以及百善孝为先都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做晚辈的要弘扬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纪录乡土


感谢苍天,感谢大地,感谢这个世界,我和我的母亲是同一天的生日。

每年过生日我都要和我母亲在一起过生日。我和我的母亲都是冬天腊月的生日,天气比较冷。虽然冷了,我们也出来找一个地方比较温暖的地方一起吃饭,一起说话,陪母亲聊聊天,说说从前的故事,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有一个这样的生日呢,我真的也很高兴,让我永远记得母亲的生日哦。感谢母亲的生日,感谢母亲的心,她是美好人生伟大的工程师。有母亲在的生日,永远幸福,拥有快乐。每一年都要给母亲过生日,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我和我的母亲是同一天生日,而我的女儿生日就比我提前一天。有时候我们祖孙三代一起过生日,这样的生日更有意义,更值得庆祝,给我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真的我们应该好好的感谢母亲,她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培育我们,养大我们。我们的一切都是父亲母亲给予的一切,给予我们的成长更具有很伟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庆祝生日一定要记得感恩母亲,感恩这个世界上伟大的的母亲

母在不庆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母亲,感恩世界。

父亲已经退休多年了,至今仍然在农村种植苹果园,他不愿停下来,只是努力的生活,想为儿子孙子积攒一笔财富。虽然不是那么多,但他却是心甘情愿,儿女是他的希望和美好未来。

的确,有父亲就不能留胡子。胡子会让人感到老,感到疲劳。我们热爱的父亲更希望有一个年轻有为的儿子。儿子,就要有儿子的模样,要保持年轻,保持年轻的心。我们要让父亲看到一个健康成长的儿子,他们所希望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做好父亲的儿子。

有时候工作忙了,胡子自然而然的长了,或许忘了刮,一天、两天、三天都有可能。每次回家,我都要把自己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要让父亲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他们为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儿子而感到高兴,自豪。

我不喜欢胡子邋遢的自己,更喜欢一个没有胡子,干干净净的男人,那才是父亲和母亲所希望看到的一个孩子。

父在不留须,我们要做父亲最好的儿子,也是一种孝德。

我毅语惊人,喜欢文字和三农,希望我的解答能够让您满意,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关注我的头条号,有更多的幸福和惊喜等着你。


毅语惊人


母亲!伟大的名字!

母亲!给了我生命!

是母亲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养大!

是母亲教育我怎样做人!

我的生日是娘的苦日!

娘的生日是我们报恩的特殊日子!

父亲!有宽大的臂膀!

父亲!有神一样的力量!

是父亲用血汗撑起了我们这个家!

是父亲把我们恩养长大!

我羡慕父亲长长的胡须!

那是父亲艰苦岁月的铁证!


风吹草不动437


大部分俗语都是字面意思,这句也不例外。

母在不庆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不要庆祝生日。庆,是庆祝的意思,生,指的是生日。如果说的更准确点的话,应该是“不要把生日搞得太隆重”。

为什么母亲在的时候,就不应该把生日办得很隆重,很盛大呢?这其实就是儒家的一种思想。儒家最重孝,汉代的绝大部分皇帝,谥号前面都有一个“孝”字,既是推崇儒学,也代表着那时候人们对孝道的重视。

母亲怀胎十月,极为不便,稍有不慎,还会危及性命。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即便是腹中有了孩子,依然要天天在家操持家务,有的人家田多,女眷还需要去田里帮忙,这样无疑又增加了意外的发生几率。

在分娩的时候,更加疼痛,很多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甚至痛得昏厥过去。当然,还有一些母亲,因为难产、失血等原因,在生产中或者产后不久就死去了。所以,母亲生一个孩子要经历太多的磨难了,每年的生日,都是母亲疼痛的那一天。

虽说母亲愿意看到孩子高兴,可是深受儒家影响的我们,在庆生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到,这一天不但有我们新生的喜悦,更有母亲怀胎、分娩的痛苦。

所以,如果母亲健在,我们最好在庆生的时候低调一点,让母亲知道,我们对她有着浓浓的感激。

父在不留须

毛发是种奇妙的东西。很多动物会用毛发来传递一些信息,比如孔雀开屏是求爱的意思,小猫炸毛是发怒的意思。毛发经常和情绪有关,对人类来说,毛发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在古代,人们是很注重胡须的,越是浓密越受人敬佩。但是一般只有那些成年人才留胡须,因为,在家里胡须代表着家庭成员的地位。一般父亲在世的时候,只有他才会留胡须,这是家主的象征。如果儿子也留了胡须,那就是不尊父亲,不懂礼法的表现。

古今不同

但是,说到底,这只是过去的说法和做法了,如今社会变了,很多规矩都不同了。许多还在从生下来,自己还没有什么主观意识的时候,父母已经在给他们庆生了。

而且有些人喜欢把庆生办得很大,这样就能邀请到很多的亲戚,到时候一桌一百块的酒席,却能受上万红包,妙哉!

当然,更有一些家长为了得到更多的红包,孩子出生后请人吃饭,满月再来一次,百岁还来一次,中间过什么节,再以孩子的名义叫一次,总之逮住机会就喊人来吃饭,赚个盆满钵满。

至于胡须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人们很讲卫生,不刮胡子会有人说“胡子拉碴”,这是懒惰、不卫生的表现,甚至是职业、身份的象征,因为只有那些沿街乞讨的人才会不修边幅。

游戏规则变了,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人们口中的谚语也会改变,以古人的话来要求今天的人,显然是行不通的,究竟有无道理,只能说因人而异。


小小嬴政


前些日子表弟过生日,家里大人都在忙活,便忘了生日这个事了,表弟有些不太高兴,埋怨爹妈对自己不上心,老妈说小孩子不能过生日,“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说实在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俗语,不知各位的家乡有没有这种说法。


“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意思就是说家里只要母亲还在,那当小孩子的就不能大肆庆祝生日。都说为母则刚,孩子只要有母亲在,就永远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凡事都有当妈的扛着。过什么生日,根本不需要刻意记住自己又大了一岁,因为不管你几岁在母亲的眼里都只是个孩子,区别无非就在于,是5岁的孩子,是30岁的孩子,还是70岁的孩子。

不过现在这种“母在不庆生”的说法好像过时了,如今家家户户都很注重“仪式感”,小孩子从出生到满月,再到过百岁,几岁的生日都要开个小型“生日趴”,亲戚朋友同学老人通通都请来,为小孩过生日。大人们反倒不注重自己是不是过生日,只要把孩子打点好就行了,就这样一味的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认为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跟传统的“母在不庆生”有些相悖。


“父在不留须”是说有父亲的男孩就不能留胡须,因为胡须是成熟长大了的象征,有父亲在,让他们遮风挡雨就好,小孩子就不要留胡须了。这个当然不是指绝对的,有的小孩子就是成熟的早,胡须早早的就长出来了,难道能不剃不打理吗,我们自然是控制不了胡须的“长势”,只是说有父亲在,男孩子们也不需要过早的承担许多。

这句老话很有道理,但也并非就是,父母健在的就不准小孩子过生日,不准男孩子留胡须。只是说只要有大人在,孩子永远都是孩子,要懂得尊老爱幼,有长幼尊卑,有敬畏之心,常怀感恩,切不要觉得自己长大了,翅膀硬了,想干嘛干谁也管不了,父母就是你的人生戒尺。


一品小十六


母在不庆生,这里所指“庆生”就是做儿子的不能大摆筵席庆贺自家生日,为何?按过去习俗,摆生日酒只有老了才有资格,你目前母亲尚在,还是作下辈的时候,庆贺生日就是欺母了。

过去人讲究“三尊四德”、“上慈下孝”,况且有俗话“儿的生日娘的难”,儿子做生日是忘记了娘的生养之恩,母亲健在儿子作生日也属大逆不道。

父在不留须,从字意分析,高堂健在做儿子的不能留胡子,下辈没有将父母送老归山,儿子还没做的全,怎能蓄须显老?另者,在过去有个硬性条件: 必须膝下有孙子了,做爷爷了,才能养胡子。那年代,男性婚姻早,四五十岁做爷爷的有之,只要上面还有老者,擅自蓄须实属欺老,背后是受人谈论责备的。

古为今用,让我们记住古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