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村子里的小陈


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习惯很快就会改变,大多数人都不串门拜年了,开始改用手机发信息,发微信拜年了,既延续了好的传统文化习惯,又能给春节带来喜庆。其实,有的各家住的比较分散,早晨串门拜年都找不到门口,有的住进了小区高搂,又麻烦又劳累。

今年,我们家乡也不串门拜年了,也不让放鞭炮了,主要是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大气污染,保障群众安全,严禁燃放,销售,储存烟花爆竹。其实,这些改变对老百姓是好事,空气质量好,也为老百姓节省很多钱财。

总之,过大年初一的习俗在变化,过去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其它习俗都在变,有些是愚昧无知习俗被禁止了,也是好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这也体现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冯铁夺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的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大年初一早上串门拜年的习俗或许实行不了几年了,因为这几年我老家这边已经不让早起磕头拜年了。我想这是老祖宗流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晚辈尊敬长辈的一种礼仪,为什么不让流传下去呢?农村应该流传农村应有的传统文化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农村了,也没有以往那股子热闹劲啦!至于农村早起拜年的传统文化也可能在慢慢的消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朋友们的观看!





玲姐的乡村生活


初一早晨串门拜年的习惯不会太长。一是农村人员分流比较大,一部分年轻人和一部分老年人在城里住,春节不回农村老家,初一拜年,受拜都免了。二,在家的年轻人,晚上休息较晚,不愿早起,另外,从心里对早起串门拜年也无兴趣,出门拜年大都是被父母安排。过些年后,没人催他们,早起拜年的事就免了。三,出于礼节,即去年人家来过,今年咱们该去,一旦来往拉平,也就淡了,或者说对方不在家,以后也就免了。四,老年人,特别是7O岁左右的老年人,受毛泽东思想教育,思想现代化,对串门拜年这种习俗,视为可有可无,没有上心,认为给人拜年,或在家受拜,都不是什么大事,来也罢,不来也罢。五,从大多数人来看,认为拜年作用不大,初一串门不串门无所谓,不因串门拜年加深关系,也不因未串门拜年关系恶化,事实就是这样,多年来就是这样,大家都看到,都能体会到。这种可有可无的串门拜年习俗,还会久远吗?六,社会发展太快,超出人们的想像,今天在本村,明天可能搬迁,今天在本县城住,明天可能去其它城市,人在那里住,那里是家,农村面临被拆,被重组的局面,看来也不会很远,其串门拜年的习俗也不会久长。

此上说的是农村近家族和关系不错,初一早晨串门拜年的情况,并以此说了如上看法,以回应题主。


曾宪英10


大年初一串门拜年,说实话,我们老家这里早就没有了。

在小的时候,大年初一这一天可以说是非常疲惫的。因为大年三十晚上要看春到很晚,最多的就是到凌晨十二点多。第二天一早还真的有点起不来。不过,对于大人来说就不一样,他们不是一样的要早起的,而且准备丰盛的早饭给大家吃。

大年初一这一天我们这边基本上是不会出去的,都是呆在自己的家里。别人家里也不会去串门,因为大年初一这一天基本上都是儿子到父亲家拜年聚餐吃团圆钣的,所以,人家都忙着做饭做菜的,这邻居跑过去干什么呢?

不过,我爱人家那边不一样了,他们就是从初一开始串门拜年,只不过,这个拜年我感觉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客人到主人家,说声拜年了,然后主人家回应一声拜年,然后发根烟,倒杯茶,聊不了两分钟就走,然后就是下一家。说实话,我真的是感觉这特别的虚伪,真的只是一个形式,没有任何的意义。


洞庭清水塘


我觉得应该一直能持续,只是年味没那么浓了。我从小生长在农村,那时过年早晨两点多就得起来,我们那叫起五经,我妈他们串门给长辈拜年,能串到天亮,我爸他们哥仨给奶奶拜年还得磕头。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爸妈不出去拜年了,在家等着别人给他们拜,轮到我哥去挨家拜年。现在4点来钟起来开始串,天亮也能完事。

现在村里人口少了,很多年轻人在外面买房了,有的会把父母接走过年,毕竟楼房冬天暖和,现在生活好了,年味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是保定兔牙🐰




保定兔牙


我感觉这个习俗短时期内在我们村是不会终止的。

就我本人来说,我的家族中我们兄弟十八个,从我堂兄老大按年龄排到我是第十六。

我们共有二十几个本家侄儿,已经结婚了的有十七个,他们是每年都来给我拜年得!

我最大的那个侄儿今年都五十二岁了,才比我小三岁,照样是每年都给我拜年的,同时我也会备好一桌酒菜来招待他们!我们叔侄十几个人(有几个不喝酒的,他们就在院子里打牌,等饭好了再一起吃。)欢聚一堂,话家常,聊感想,再说说新鲜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年一度的短短几天的相聚,今天这家喝,明天又去那家聊,很快的这个年就过去了。转眼之间又要各奔东西,出外打工了。聊到伤感处,每每都会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慨!

这样的过年方式,我们乐意做,晚辈的孩子们也愿意去学,年复一年,辈辈传承,怎么会消失呢?


碧水蓝天58920577


我是农村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家户户在大人(父母亲,叔伯们)带领下,向长辈,左右邻居家拜年,第一句就是,新年好!恭喜发财,健康长寿,等等祝福语,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迎接。(那时候炮竹很少一挂)主家会回敬祝福,要求停留一下喝杯开水,然后都会倒白糖开水,开水杯子里面还会有两个红枣,预意红红火火,糖开水表示甜甜蜜蜜!好兆头!一个生产队大概二三十户人家,串完门拜完年就会各自回自己家,向父母报告拜年情况,那户人家比较热情❤️客气接待。平时关系好一点都会玩久一点。前几天我们几个还在说这个事情。现在农村年味没有城市那么热闹了。小朋友随着时代发展,都会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不太愿意出去走动了。除非向自己亲戚家长辈拜年都不喜欢串门拜年了。其实中国年咯种心意都在,就是咯种气氛没那么热情了。主要是大家都富起来了。电视📺节目也吸引人。但是我们这年纪同学聚聚也很重情。建议各位小朋友在中国年节日里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多多向左右邻居走动。邻里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切。问句好,拜个年,说不定那个小帅哥找女朋友隔壁邻居就会帮忙牵线搭桥做介绍。男女都一样。为我们中国年气氛搞起来!马上就年三十了。向大家拜个早年!恭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比心][鼓掌][鼓掌][握手][握手]


军哥公益与社会


三十晚上,十二点一过,家里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辈發压岁钱。大年初一是男性给全村长辈拜年,初二是女性给全村长辈拜年,初三是女儿女婿回家拜年,正月十五前这叚时间就是走亲戚拜年了。这是儿时的记忆。2007年春节我回老家重温了一次过年。这次我看到了小辈不给长辈拜年了,当时我的辈分大,年纪也算大,我一拜没有接到,一个礼也浸接到,民俗那去了???


shangshis


现在老一辈人在家还是会拜年的,年轻的都搬城里住了,等老一辈人都走了也许回去的就很少了,现在有很多不在农村住的平时都在城里上班回去还要收拾房子放假都二十八九的了,有些就是回去贴上对联年初一开车回去拜个年中午自家吃个饭就回城里了,初二开始就去串门了,现在也很少住下一天走好几个,放下东西说半个小时话,一般出七都上班了,关系好的平常礼拜六礼拜天也经常聚,一般的这时候就过去走走,年味感觉没以前浓了,现在鞭炮禁燃,烧纸也不让


1俺是农村滴1


大年初一串门拜访都是我们小时候有这个习俗,我们小时候就穿上新衣服去邻居家串门。然后邻居就会客气的给我们奉上茶和点心。我们是江西这边,已经没有了这个风俗了。我觉得真的有点失望。其实大年初一走窜门真的是个好习俗,可惜我们这边已经没有了。有的地方还一直保留这个习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