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菜单上,有三道清朝名菜,每道菜做法都很残忍,她可没少吃

满汉全席起于清朝康熙年间,盛于乾隆时期。作为宫廷盛宴,满汉全席充分吸取了满族和汉族的饮食精华,将两大民族的特色菜肴汇聚一堂,供王公贵族们享用。不过虽说是满汉全席,其实主要还是汉人的菜品居多,毕竟汉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是后起之秀满族可以比的。满汉全席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清政府统治汉民族的一种政治手段,康熙前期皇室设宴一般满汉不同桌,一方面是照顾到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也在宣示满族的统治地位。不过这一风俗后来被康熙皇帝打破,创立和满汉全席,满汉同桌的宴会模式。

慈禧的菜单上,有三道清朝名菜,每道菜做法都很残忍,她可没少吃

之所以唠叨满汉全席,是想告诉大伙,满汉全席是国家级宴会,不是随便就能摆得起的。即便贵为一国之君,也不见得能经常吃上满汉全席。很多人误以为清朝的皇帝顿顿都是满汉全席,这是一种误解,一顿满汉全席造价可不菲,天天这么吃,国家早晚被吃空。清朝皇帝不敢这么吃,但慈禧太后却敢。慈禧是出了名了奢侈败家,她的家常菜都是满汉全席上面的菜品,满汉全席总共三百来道菜,慈禧每顿饭的菜品不下一百道。这都算了,关键是有三道菜品享誉整个大清朝,人人垂涎欲滴,可人人也闻之色变,因为这三道菜美味是美味,但是做法太残忍,让人于心不忍,但是慈禧可没少吃。到底是哪三道菜呢?

慈禧的菜单上,有三道清朝名菜,每道菜做法都很残忍,她可没少吃

第一道菜的原材料是猪肉,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大家伙平时也吃猪肉。但这道菜用的食材是猪背上面的肉,菜名也叫猪背肉。这道菜用到的猪背肉也不是普通的猪背肉,御膳房的人用鞭子抽打成年猪的背部,抽了一阵子之后,猪的背部肌肉就会变得紧致,就在这个时候把猪背上就紧致的那小块肉给割下来当食材,由于每头猪只取一点,所以要完整地做出这道菜来,要用上四十几头成年猪,可见这道菜不仅残忍而且浪费。

慈禧的菜单上,有三道清朝名菜,每道菜做法都很残忍,她可没少吃

第二道菜蒸鹅掌,这道菜的做法相当瘆人,将活鹅关进铁笼中,铁笼架在微火上慢烤,铁笼旁边放上一碟调制好的酱汁,鹅被烤的口渴难耐之时,就会吸食旁边的酱汁,再加上鹅掌接触铁笼,肯定会被烤得肿胀,酱汁的功效是使整个鹅身上的脂肪流向鹅掌,待鹅被烤死后便可将鹅掌取下,其余部分皆弃之,鹅掌外焦里嫩,口感极佳。一道菜下来得死十几只鹅,而且都是被活活烤死,实在惨不忍睹。

慈禧的菜单上,有三道清朝名菜,每道菜做法都很残忍,她可没少吃

最后一道菜最浪费,原料是沙漠中的骆驼,要的只是骆驼身上一小戳驼峰。取食材的手段极其残忍,先将骆驼捆绑起来,必须是精壮的成年骆驼,用烧红的热汤从驼峰往骆驼背上浇灌。几轮热汤浇下来,骆驼肯定撑不住,待骆驼死后取下驼峰做成菜肴,谓其名曰食驼峰。骆驼虽大,但摘取的部分相当小,要凑成一道菜,得死好几只骆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