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

龍兵過


今天是立冬了,現在正是水稻田油菜生長期。在我們當地是水稻收割之後,把水稻田耕種之後,就在上面種油菜的,所以現在水稻在一個多月前就收割了。到現在,今年的水稻已經收割完畢了。



水稻收割之後,大家忙著曬穀子,還要忙著把油菜種下去,所以在當時大家沒有多少功夫去處理賣糧的時間,當時收割的時候因為是剛開始,有糧販拿著測水儀,測量稻穀含水量的,會在各大曬場裡穿梭,問有沒有糧賣,剛開始的稻穀價格不是很理想115元左右,還要乾的。大家忙著要去耕田種油菜也就沒有怎麼搭理,當然也有的人看到自家情況,也買了一部分,更多的都沒有賣,大家其實都有從眾的思想,你不賣,我也不賣,等著漲價吧。

到如今,收糧的不多,賣糧的也不多,這是一種相互比耐心的時候,糧販子如今看到利潤很低,再個收到的糧食轉化率不高,自家庫存也大,不想再收購很多稻穀壓自己庫存,庫存壓多了,只會帶來損耗大,最主要還是今年水稻大豐收,明年稻米價格賣不起價格來,所以糧販子也在觀望,也不急。


農民如今錯過了賣糧的價格,如今價格也提不起來,放著就放著,不過話是這麼說,還是需要賣一部分還想留一部分。我家今年收割稻子大概有三千千左右,都是自留田種的,一年自家人吃不了1千斤稻子,還有兩千多斤水稻等著賣,都已經曬乾了,放在袋子裡堆放著。農村家裡一直有養雞鴨的習慣,一般養雞二三十隻,養鴨十幾只,雞鴨可以混合養在一起的,我們家的雞是本地土雞種,一般超不過三斤重,都是吃糧食長大的,這些雞鴨餵養量還挺大的,越長大越吃的多,爸媽心想我們也不急,不行多養雞鴨,賣正宗土雞也可以啊,剛好我家靠近後山,可以私家圍個養雞的場地,這樣的賺錢手段比賣稻穀強多了吧。

現在的稻穀價格是低,一斤稻穀一塊多一點,你看現在的礦泉水都要兩元一瓶,同樣是一斤,水比稻穀貴,這點只能說明,稻穀屬於最基礎的農作物,沒有經過深加工,這就是個思路,農民種糧難,是否可以考慮把糧經過深加工再出售呢?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原來需要交公糧時,我們那基本上家家戶戶會種早、晚兩季稻,因為種的少了可能都不夠交糧的,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交完糧食還有剩餘,要是遇到年份不好的時候,上交的糧食數量不能少,自家不夠的只能欠著或者找別人家借糧。自從取消了這一制度後,我家就沒有再種過早稻,這麼多年一直都是種中稻,其他人家也差不多,已經很多年沒有體會過“雙搶”時忙碌的場景了。現在正是中晚秈稻集中售糧的時候,今年的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早稻總產量同比下降,降幅為8.1%,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情況雖然現在還沒統計出來,但情況也差不多,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不多,售糧的很少,這是為何?微塵微視界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大部分農民只種自家口糧,沒有多餘糧源出售

在2014年、2015年水稻最低收購價相對較高,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達到了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隨後水稻價格開始往下走,連續裡面都出現小幅度下調收購價的現象。而另一方面種糧的成本卻在增加,種子、農資等費用基本上上漲了30%以上,再加上不利天氣因素不斷增多,很多農民覺得種糧沒有保障,辛苦不說,價格還不高,屬於看天吃飯的行情。如果是選擇外出務工,收入還比較穩定,效益好的話一個月的工資可以抵10畝田的產量。如今大部分農民只種一些自家的口糧,並沒有像原來那樣只要有田就種些,這種主觀意願的轉變,使得很多農民售糧心態發生改變,並不指望靠賣糧食來支撐生活開支。

二、稻穀價格弱勢運行,基層農戶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

近些年水稻的價格處於偏低的水平,今年水稻的最低收購價雖然沒有繼續下調但實際上市場上已經感受到上漲乏力。就拿11月4日的收購價來看,早秈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21元/斤,中晚秈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25元/斤,其中河南地區收購價為1.17元/斤,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3元/斤。這樣的價格跟農民預期的價格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部分地區受天氣因素產量減少,稻穀的品質也有影響,實際上糧販給出的價格比這個更低,有的甚至低於1元/斤。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把糧食收割後,會先把糧食儲存起來,等行情相對好些時再考慮出手,那樣種糧的收益會相對好些,這也是無奈之舉,雖然囤糧惜售有一定的風險,但又不得不這麼做。



三、貿易商觀望情緒較濃,市場行情活躍度不高

從大的方向看,水稻價格整體漲幅不會很明顯,畢竟當前新糧供應量逐漸增加,而庫存糧源居高不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狀,既然市場行情希望不大,此時貿易商失去了利潤空間,自然會選擇觀望為主。原來我們那每到新糧收割後,基本上每天都有糧販到各家去問是否有糧食賣,但現在基本上看不到糧販的影子,農民想要賣糧要麼是自己直接賣給沒有種糧的農戶,要麼就自己賣給糧站。一直以來,稻穀市場的處境是水稻總產量居高不下,同時水稻的消費量卻是穩中有降,無論是口糧食用方面,還是深加工領域,都面臨著消費需求並不明顯,在市場活躍度偏低的情況下,產銷不旺也就很正常了。

四、種植戶售糧方式發生了變化

如今普通的農民基本上是種自家的口糧,很少會有多餘的糧源來賣,說實話水稻價格的高低不會很在意,哪怕水稻價格低於1元/斤,也同樣會堅持種水稻,糧販對這種種植戶不會抱有希望。還有的種糧大戶,不會像普通的種植戶那樣,等著糧販上門收糧,而是直接與糧庫對接,如果是訂單化種植的,更不會擔心水稻銷路問題。如今售糧方式出現轉變後,也就再難見到產銷兩旺的場景,這種現象也不能說不好,只不過是一種現實變化,對於農民來說影響不大,該怎樣的還是繼續保持怎樣。一些種糧大戶直接對接糧庫後,省去了中間的環節,節省了一些成本,上門收購的糧販不多也不影響種糧收益。



總之,水稻進入售糧高峰期,收糧和售糧並沒有出現明顯活躍的現象,這也是實際情況,反映出市場行情變化,各方心態均發生了改變。出現這種現象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很難從單一角度去評價是否合適,對於種糧的農民來說,只要稻穀價格能夠穩步上漲,那麼種糧收益也會得到改善,種糧和售糧的積極性會明顯提升,不過想要出現產銷兩旺的情況,單純靠某一個角色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我是鄉村淇譯,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要是說現在在東北水稻都是已經收割完事了。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每個村子裡在一收割完事水稻,那麼收糧食的中間商就開始下到各個農村開始收糧食了,可是今年也是特別的反常,即使是現在都到了十一月下旬了,我在我們村子裡面也是看不到幾個收糧食的商販。


沒有收糧的也是造成沒有賣糧的了。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 糧食價格的偏低

今年糧食的價格相較於往年是低了不少了。再往年的時候水稻的價格都是一塊七毛多,可是自從水稻出了保護價現在我們這裡的水稻價格才一塊三毛多錢,這樣的價格差距讓很多農民在心裡也是接受不了的,這樣辛苦了一大年水稻的價格還上不去,都是有點不想賣,想在看看水稻價格的走勢。


其次 中間商不掙錢,也不願意來收

今年我們這邊糧庫或者加工廠收購水稻的價格就是偏低,這樣一來回收糧食的商販在中間沒有利潤可圖,誰也不願意做無利不起早的事情,農民價格低肯定是嚮往高勒勒價,可是商販價給高了他們不掙錢,這樣也是造成沒有人來上農村收水稻的原因了。

最後就是都想等等看看價格到底是怎麼樣的。

水稻賣是的賣的,不過現在水稻都是剛收回家裡不久,價格不是那麼理想,都是想在等等看看水稻的價格看看還能不在漲點,即使是漲個幾分錢那也是能多賣不少錢的,也是可以讓心裡有一個好的安慰吧。

我就是在農村種植水稻的,我今年也是種植了不少水稻,可是今年的價格是在的不理想啊,一斤水稻還買不了一瓶水呢。真的是讓農民很難吧。


鄉村淇譯


今天已經是11月10日了,就連最北方的黑龍江省也早在上個月末之前結束水稻收割了。按照每年稻穀銷售情況,現在正是賣糧的季節,但是今年,確實出現了題主所描述的那樣,不但收糧的不多,就連賣糧的老百姓也不願意賣,這到底是咋回事呢?三農廣訊最近幾天到幾個糧點和一些農戶家走訪時瞭解到,今年水稻銷售遲緩的主要原因有這樣幾個:



第一個原因,目前水稻價格低於農民預期,農民觀望情緒較重。主要因為今年種稻谷,化肥、農藥和種子等投入較大,一畝地也就生產個1200、1300斤,秈稻價格也就1.2元左右,有的只能賣到1塊1毛錢,甚至有的不到1塊錢一斤,去掉投入錢,根本賺不了幾個錢,很多人都在等價,價格低不想賣。在我們黑龍江綏稜這,普通稻子價格只有1.28元左右,價格比去年低,一年種一季,有很多農民就指著這點糧食,很多人都在等超過1塊3再賣。現在看,目前的稻子價格確實低一些。



第二個原因,中間糧商收糧利潤偏低,收購積極性不高。從中間商那瞭解到,現在即使1.28元收稻子,加上烘乾、運輸費用、人工費,以及整理損失的,一斤稻子的成本將達到1.33元左右,而賣給上一級糧食企業,也就1錢左右的利潤,連2分錢都達不到,經營也沒啥意思,如果遇到點質量差的糧,根本就不賺錢,多數都是如果遇到稻子質量好的,含水量低一些的,感覺收了能賺到錢的才收,是挑著收。還有一些中間商寧可閒著,也不願意收稻子。


第三個原因,由於豬肉價格高,有些種植量少的就地轉化,搞畜禽養殖。這也是今年的一個特殊情況,由於今年豬肉價格太高了,一斤豬肉30多塊錢,普通農民買肉吃比較困難,所以就養殖一些雞、鴨子、鵝和豬等畜禽,過年吃肉,這樣就會有一些稻穀直接轉化,也影響一部分銷售。

總的來看,現在稻穀市場確實是有些交投清淡,賣不的不主動,收的不積極。在此,三農廣訊認為,

目前已經有江蘇、河南、四川等5個省啟動稻穀託市收購,糧食價格目前應是相對較好的時候,作為賣糧的農民要抓住時機,及時出售,不能一味的惜售,如果自家的稻穀質量不好,留到後期也漲不了多少價,不如現在就賣了;相反,如果質量比較好,可以留一留,即使後期漲不了多少,也不至於賠錢賣,但個人感覺最晚不能遲於12月中旬銷售。


三農廣訊


東北的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正常情況下現在已經進入賣糧季。但是現在收糧的少、賣糧食的更少,什麼原因?

1、價格差異大,農民還在觀望、惜售。目前,我們黑龍江地區價格最高的是糯稻和黑稻,糯稻的價格現在東部地區已經達到了1.8元/斤,而黑稻的價格現在也穩居1.5元/斤以上的價格。至於說優質米品種,目前也是在1.45-1.5元/斤左右的價格。最低的是常規粳稻,扣水、扣雜,收購價基本都保持在1.35元/斤左右,一些水分大、出米率低的水稻價格更低。可以說,今年的水稻價格差異巨大。價格高的準備在觀望一段時間,如果能漲價就多賣點;價格低的也在觀望,看看能否在上漲個3分2分的,目的都是為了多賣點。所以,現在糧商有,價格也有,但是賣糧的太少,還處於觀望、等漲價的態勢。



2、距離還貸、還款的時間還較為充裕。現在剛剛進入11月,距離還貸款、還藥款、還肥款還有一段時間,時間還算充裕。所以,現在農民朋友也不著急賣糧,著急的是糧食的價格是否能夠在上漲一些。而且,這也是所有稻農的心裡所想的。而且,往往到了還貸款的最後期限時間,才是賣糧食的最高峰。也是糧商集體壓價、剋扣水分、雜質、出米率的最集中時間。


因此,現在出現糧商少、賣糧食少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都在想著在等等,沒準還能漲點;糧商則在想,再等等,快還貸款的時候在壓點價。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這個很可能是現階段農村的一大怪象,眼看著水稻收割了,賣糧的少收糧的也少,下面我來給大家解析少。


一、糧商壓價,到農村上門收水稻,糧商都是要有利潤的,特別是現在許多地方種植普遍減少的情況下,糧商會為了壓低收購價格,會故意冷落部分地區的水稻收購,會給人造成一種水稻積壓,賣不出去的模樣,以方便糧商壓價。

二、農民惜售,面對現在1.15元/斤的水稻收購價格,農民覺得價格太低,沒有吸引力,總想著再等等。有的乾脆會將水稻加工成大出售,以求多賺取點差價。也有的會將水稻加工飼料,以代替其他的飼料。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農民想抬高水稻收購價,在肉價大漲的今天,農民也想多賺一點點。



三、糧食市場不旺,這幾年國內糧食市場受國外低價糧的衝擊,不可謂不大。由於國內糧食貴過國外糧食,所以導致國內糧食市場長期低迷,不管是收糧的還是賣糧的積極性都不高。如果沒有國家最低糧食收購價作保障,國內將面臨無人種田的地步。


總之,收糧的想壓低糧食收購價,賣糧的想抬高糧食價格,加之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就造成了今天這麼一個奇怪的局面,收糧的沒有,賣糧的也沒有,大家都在觀望,都想多賺取點利潤。


壞男人說小龍蝦


農村地區的好糧,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品質不好,或想等到年後在賣的糧食,前者想賣賣不動,或是給價低,後者就是想賣高價。

今年東北的水稻主要集中在,兩大類,即二大粒與小圓粒。由於去年二大粒價格低迷,小圓粒價格堅挺,今年小圓粒就佔了大部分種植市場。


所謂種的多了就不值錢,充分體現在了小圓粒上。去年能佔到7個出米率的,價格在1.55元一斤以上,今年也就是1.4元。同比下降0.15元,根本原因就是種植它的農民太多了。

今年收糧的少,賣糧的也少,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高品質的糧,農民要價高

農民對水稻價格的把握,並沒有根據,只是看村裡鄰居,賣了多少錢,在與自己糧食對比。一旦自己的比較好,就開始提價,不給到一定價格他不會賣。

收糧的人,有時米質不太好給高價,是有原因的。要麼是因為親戚關係,要麼是因為湊車,要麼就是米商要米太極等等。

他們給米質不太好的米高價,也是被迫無奈,但其餘農民不管。他不好的都這麼高,我這個好的應該更高,不到價不賣,就導致了收糧少,賣糧也少的局面。

2 品質不好的糧,糧商給價低,農民嫌棄便宜

許多收糧的人,在農戶家裡驗糧,出米率低的都不會給價格。怕給的價格低了捱罵,米率低的,他們給的價格,都低於糧庫保護價。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保證掙錢,要不然他們怕,糧食賣不出去,留到自己手裡。

有許多糧商,就是因為碰到不好的糧,給價高了,最後自己賠錢賣的。

3 農民等糧庫開庫

糧食價格低到一定程度,農民也會不認可,會等到糧庫開庫。糧庫一旦開庫了,低品質的糧就走的快一些,不至於被糧商壓的太低。

在糧庫沒有開庫之前,農民不賣,糧商高價不收,就只能僵持在這。糧庫開庫以後,低品質糧能賣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農民也認了。

4 米低糧高米廠利潤小

今年收糧以來,我們這的二大粒大米價格,就在2.2元一斤。量再大它也不漲價,反而可能降低一到二分。而農民這頭,高品質的糧食,出米率在7個的,要到了1.6元一斤。

正常米廠給價是0.22元一個米,他們的機械再壓0.2個米,這樣就能保證他們的利益。可是7個米率,要到了0.225元一個米,他們就收不下去了,利潤不能保證。

5 種普通品種的太多

與種植小圓粒超級稻相同,農民在二大粒上,也同質化太嚴重,要麼種香型的,要麼種出米率高的,產量高的。

今年的香型水稻就賣得比較火,無論是什麼情況,只要想賣,基本都能賣出去。其它的水稻品種,就比較費力,需要看出米率,米率不好就賣不動。

6 種了特殊品種

也有一部分農民種了特殊的品種,像我們這有種龍洋11的,龍稻18的,龍洋16的等等。現在除了龍稻18,在1.48元一斤賣了,其餘兩個品種都在家留著。


開始的時候,這龍洋11與龍洋16,還是挺火的,每斤給價1.6元,種植戶嫌棄便宜沒賣。結果火過以後,就沒有人收了。

今年水稻出現這種情況,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是當地的米廠。不磨特殊品種的米,比如我們這就磨二大粒,小圓粒與大長粒他們不磨。

不是機械磨不了,而是沒有客商,沒有米商來這要這種米,他們磨了也沒用。這也側面導致,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

以上就是今年收糧不多,賣糧很少的主要原因。從現在的水稻上看,能賣青糧就賣青糧,即便後期漲價也不後悔,要不後期太操心了。

小貼士:

水稻判斷食味最有效方法:粳稻一二三級食味評分,90分,80分,70分。


田俊超白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

為此,國家近期分別陸續在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省份啟動了2019年產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在符合條件的地區以國標三等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的價格收購農民交售的新稻。受此支撐,再加上春節臨近,大米消費需求也將逐漸回暖,雖然對市場價格的有效帶動不足,但後期水稻價格下跌空間預計已經被鎖定,市場將圍繞託市底價附近以穩定為主運行,其中優質優價將表現明顯。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今年我國水稻的面積和產量預計雙雙下降,再加上部分地區受到不利天氣影響,新稻穀的品質也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出米率降低,上市期也有所延後;另外,2019年產稻穀託市收購底價保持上年水平不變,以及稻穀被確定為必保品種;同時,大米市場的走貨不暢,包括新米上市也沒有往年那樣有一波走量高峰,基於此,使得部分產區農民對新稻穀有惜售心理,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市場化主體入市收購心態謹慎,水稻市場呈現出購銷旺季交易清淡的局面。


糧小咖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

秋收早已結束,在往年水稻一收完都會有人上門收稻穀而且還不止一起,這種情況下有稻穀的也樂意賣掉,因為稻穀自己放在家裡的話時間一長或多或少會長一些蟲子,保管起來也很麻煩。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留夠自己的口糧後多的全部賣掉。

今年情況確實很特殊,就剛開始收稻穀時有人上門來收過稻穀,之後一直沒有人來收了,而且往年定點收糧的地方也不主動上門來收。出現這種情況踏火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 稻穀價格同比較低,我們種田的都還不想賣,也就是說還在觀望期。9月份時中稻的收購價格是110-115一百斤,一般的人都捨不得去賣想等著價格再上升一點。當然我們當地沒有種糧大戶,一般都是自己家裡幾畝田除去口糧後也沒多少多的稻穀,所以大夥都不急。

  • 上面所說的只是一個原因,別一個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年肉價一直在上升,在我老家最新的肉價在30-35一斤,而且還很難賣到好的肉,因為自己家裡散養的豬幾乎在7、8月份時全軍覆滅,現在鄉下也很難見到豬。也正因為豬肉價格的上漲,你賣幾十斤稻穀才能買一斤肉,大家都著的這不划算。但是又不能沒有肉吃所以大家都改變了思路,利用自己種的稻穀去餵雞、鴨之類的家禽來代替豬肉。

一邊稻穀價格低,一邊肉價高漲這個才是我們農民不想賣糧食的真正原因,朋友們,你們那有沒有這種現象呢?


踏火逍遙說魚


  對於農民來說,水稻算是收益比較穩定的糧食作物了,今年稻穀收購仍將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眼下,各地水稻收割已經接近尾聲,糧庫開始迎來水稻收購高峰。種植戶的糧食都賣了嗎?

  江蘇省泰興縣水稻種植戶印為民今年種植了2畝水稻,每畝收成不足千斤,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稻穀現在1.55元的市場行情來算,扣除每畝種植成本600元,不算人工費用,剛好可以保本,算上人工費就是賠本。

  印為民說:“今年畝產一千斤不到,去年是一千四百斤。不算人工的話,種子一畝花費40多元,化肥農藥好幾百元,現在水稻價格是1.55元,我的糧食還沒有賣,在觀望。因為今年水稻都減產了,到後面價格可能會高一些。現在來看,可以保本吧,但算上人工就賠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