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文 I 支付公元

360的創始人周鴻禕,當初創業一心想著做搜索,結果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搜索慢了百度一步。360卻悄然崛起,多年以後,成為了擁有5億用戶的免費殺毒軟件。

創業初期,周鴻禕自己的口袋比臉還乾淨,因為沒有錢,所以他創業吃了很多苦頭。結果顯而易見,首次創業失敗了。但是這次創業給周鴻禕帶來了寶貴的經驗。因為創業,周鴻禕見識到了許多軟件,這些最先進的軟件對於他來說,簡直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扇門裡,也培養了他的軟件思維,也為後面360的發展做好了鋪墊。

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周鴻禕二次創業時,有搜索和360兩個項目,360其實不是周鴻禕心裡的首選,他當時想的是做搜索。打個比方,搜索是“親兒子”,所以周鴻禕在搜索上傾注了很多。

對比起來,周鴻禕相當於是360的“後媽”一樣的存在,但是沒有迫害360,只是沒有那麼上心,對360是“放養”的狀態。

由於各種因素,他的搜索還是慢了百度一步,後續也因為資金不足的問題,周鴻禕只能把自己的搜索忍痛腰斬。

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360作為一直不受關注的存在,卻悄悄地積累起了可觀的用戶量。周鴻禕的目光轉向了360,第一次發現360似乎有著龐大的市場潛力,打算孤注一擲,於是360帶著它的免費模式正式上線了,從一眾付費軟件裡“殺”出了天下。

其實在360出來前,是傳統互聯網的紅利期,破解軟件監管的真空期,通常這些軟件都捆綁木馬,或者灰鴿子等後門。同時充斥著各類病毒,盜號、木馬氾濫,加上以前每家都是盜版系統,在裝機時已經內置木馬了。

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那時候正是各類網遊的興盛時期,有喜歡使用外掛程序的,這些都還是主動行為。再加上ie漏洞,adobe flash等0day非客觀,且人們都沒有安全意識,結合種種因素,基本連上網就會中毒。人們在遇到被盜號或者熊貓燒香後,才開始重視計算機安全了。但是,像金山這種殺毒軟件要幾百塊錢一年,並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起,所以360免費殺毒軟件的出現顯得如此珍貴。

一晃多年過去了,360從人們都讚賞它的免費模式的情景,到如今,卻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流氓軟件”,360到底是怎樣的軟件呢?

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介紹一下,360現在的盈利方式大致這幾種,瀏覽器裡的廣告、互聯網金融產品(像幾年前的P2P和714),企業安全服務和政府的資助。

360現在的5億用戶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著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360從國際殺毒軟件評測不及格,到成為了一款優秀到微軟連續點名,致謝漏洞修復的軟件。

360全球殺毒成績擺在那,是它讓國內殺毒軟件正式進入了全世界的視野。

同時,360的一些問題也顯露出來,360捆綁軟件,如果安裝時都只點“下一步”,就會下載到其他用戶不需要的軟件,其他殺毒軟件也有這個問題。實際上只要下載時注意一下,不要勾選到其他軟件就不會發生的。

一款5億人在用的軟件,免費使用還被罵,稱它是“流氓軟件”

再說說360的彈窗問題,其實在設置裡是可以關掉的,如果出現了,80%的情況是因為自己在安裝時,一直只點“下一步”才會發生。

不難發現,其實360的問題,是所有軟件都有的通病,市場環境如此。360不僅把付費殺毒時代破碎了,還把免費殺毒時代的大門給我們打開了。360在殺毒防護方面為中國市場做出了貢獻,不能只看到他的商業推廣模式的“流氓”,就一棍子打死。

免費軟件如果不允許打廣告和用一些手段保證裝機量的話,誰來養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