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不稱帝?

孤飛雲


我的觀點1:當時漢室江山已經名存實亡,但影響力還是存在的。

2從政治上考慮,他確實沒必要稱帝,因為他已經有了所有實權,獻帝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傀儡,而且一旦出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往皇帝身上推,而且他一旦稱帝,就會失去所有民心,並且等於宣佈要和天下為敵,這樣,別的軍閥就會有藉口集結合理討伐他,就算他再強大,打得贏也耗不起,並且即使他稱帝,別人也不會信服他,還要被人從漢賊罵成篡漢反賊,從軍事上說,手下那些猛將謀士可能有那種跟隨曹操原本只是為了幫助他統一漢室,還天下太平(例如荀彧這些人),而曹操一旦稱帝,與他們的理想則完全相悖,曹氏集團就會分崩離析,而別的君主趁機挑撥離間,甚至可以讓曹氏集團內鬥,從而兵不血刃,輕而易舉打敗曹操,實現自己的野心,而曹操也很聰明,深知這一點,並且他是出身漢室官僚主義的人,想維護這個政權,所以篡漢之說更無從談起。。


熟語說


曹操一統北方後,實力雄厚,有稱帝的條件和勢力!曹操有沒有稱帝的想法呢?曹操晚年是有稱帝的野心的,早年的曹操想做一個定國安邦的能臣,奈何報國無門,自己便拉起了隊伍單幹,經過多年的征戰,統一了北方!三國時期,曹操的功勞其實是最大的,他滅了袁紹 、袁術、呂布、陶謙等,天下諸侯基本上都是被曹操剿滅的,也是曹操結束了群雄割據,所以曹操是最有實力來做皇帝的,但曹操始終為什麼沒稱帝呢?阻礙曹操稱帝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來自於吳蜀的威脅!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也體會到了孫劉聯盟的強大,所以在後來,曹操與劉備打了一場漢中之戰後,便再沒發動過戰爭,而是修養生意,因為他深深的知道,孫劉聯盟其實很脆弱的,你打他,他們就聯合,不打,他們反而會相互鬥,而且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了荊州,這讓孫權集團很不滿意劉備,果不其然,後來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孫劉爆發了夷陵之戰,兩敗俱傷!所以,曹操稱帝,又可能會遭到孫劉聯合來討伐,這是曹操不願意看到的,曹操也看到了袁術在稱帝后的重叛親離!

其次,當時的大漢人心還沒完全散去,天下還有維護大漢正統的人,曹操陣營也有這樣的人!以荀彧為代表的士大夫堅決反對曹操稱帝,曹操雖然逼死了荀彧等人,但他看到了大漢還有人心,還有人死心塌地的維護大漢的正統,這是曹操沒有稱帝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當孫權上表請曹操進帝位的時候,曹操笑著說: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呢!

再者,曹操晚年,被漢獻帝加封為魏王,賜九錫,用天子儀仗,坐天子龍攆,這些都是皇帝才能享受到的,持劍步履上朝,見天子不拜!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王朝,這些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可以說曹操除了差皇帝那個名頭,其他的都有了!曹操看也到了稱帝的風險,所以終其一身沒有稱帝!

曹操這個人,具有很強的歷史爭議性,有人說他是英雄,是他結束了東漢群雄割據的混戰,他是有功;也有人說他挾天子領諸侯,是篡漢的奸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小任談史


曹操前期是想做一個忠臣,所以他救助漢獻帝。可是隨著實力的增強他與漢獻帝的矛盾的增加,漢獻帝后期甚至想要除掉曹操。這是曹操後期的變化,曹操的政權和漢政權可以說相輔相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他篡漢,他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並且曹操已經和皇帝沒什麼區別同樣大權在握,並且他手下有一批謀臣是尊漢而不是尊曹,典型的有荀彧這批人。


Netherworld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封為魏王,權力極大,是實際上的一把手,無論是代漢自立還是篡奪帝位,對曹操來說都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但曹操終其一生都沒有當上皇帝。


曹操自己給出的解釋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即為:如果天命在我曹家,那我就做個周文王吧。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後來推翻了殷王朝,曹操的言外之意很明顯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讓位,曹丕登基為帝,國號大魏,改元黃初,這是曹魏政權的第一個年號。曹丕改雒陽為“洛陽”,定都於此。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使用天子禮儀,又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至此,延續196年的東漢王朝徹底消亡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次年,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公元222年正月,孫權稱王建國(稱王不是稱帝),建元黃武。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逝,傳位於平原王曹叡。孫權最怕曹操,也恨忌憚曹丕,但卻不怎麼把曹叡放在眼裡。而蜀漢那邊,掌權的人換上了諸葛亮,並且恢復了吳蜀聯盟。這下孫權終於放心了。於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

公元263年魏滅蜀,265年晉代魏,280年晉滅吳,三國就此降下帷幕,天下重新歸於一統。


峰迴路轉說歷史


曹操從當上丞相開始,到封魏公,再到魏王,其實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但是曹操最終沒有走出那一步,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1、 丟失漢中,稱帝功績不足

爵位的晉升需要有實實在在的功績作為基礎,曹操在消滅了張魯,拿下了漢中之後,進位為魏王。但是後來在與劉備的爭鬥中,曹操大敗,丟失了漢中,而劉備集團進入鼎盛時期,聲勢逼人。曹操如果在遭遇敗績的情況下稱帝,功績不夠,難以服人。

2、 得罪士族,內部反對較多

曹操對於士族的態度一直是且用且防範。政治上,曹操發佈《求賢令》,任用了一大批庶族寒門,用來制衡士族勢力。經濟上,曹操長年堅持屯田,損害了大批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士族對於曹操稱帝的支持一直很少。這一點,也在曹丕上位後得到證明,曹丕全面倒向了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獲得士族鼎力支持,很快便代漢稱帝成功。

3、 年事已高,自知時日無多

曹操當了魏王之後,已經六十多歲了,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年紀,加上困擾了曹操多年的頭風病,曹操知道身體快不行了,即便強行稱帝,也沒有精力去治理這個天下,只能寄希望於後人,故而發出“若天命在孤,孤願為周文王”的感嘆。

總結起來,曹操最終沒有稱帝,既有吳蜀尚未平定的遺憾,也有內部士族掣肘的無奈,還有自己英雄遲暮的悲涼。


歷史步行街


說起三國時期曹操,是當時實力最強的,曹操稱帝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為什麼沒有稱帝呢?

今天小編來講講他的發家史。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r

 第一,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利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動。縱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

 \r

第二,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好。

第三,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是寫照。\r

 第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歲的老頭。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r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不知道各位同意小編看法麼!\r

 




寧哥說事


有人說曹操不敢自己稱皇帝,其實大家想一想,這是片面的,並且不符合邏輯的,想想當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是有何等野心?所以不敢稱皇帝在曹操這裡是不成立的。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

我想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政治因素,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當時的政治環境是非常惡劣的,比如曹操內部的耿紀、魏諷等等,存在非常的多的對於曹操來說的強大的反對力量,曹操對於這一點是看的比較清楚的。

其次,也是比較現實的一個因素,曹操當時年紀比較大了,古人常說歲月是把殺豬刀,歲月不會繞掉任何人,這對於執政者來說是一個很大挑戰,大家都還記得華佗和曹操的事情,特別是曹操的頭疼,我想身體條件越來越差也是他不稱帝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曹操在京劇中是白色臉譜形象,可謂是奸雄,但是我們應該客觀的瞭解到曹操是充滿智慧的人,他不做一些事情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史書中還有這樣一件事情,曹操臨死前不久,孫權就想讓曹操稱帝,但是曹操的態度卻是置之不理,什麼原因,大家想想就能明白——等到曹操去世後,這帝位會給傳給誰呢?顯然曹丕會繼承,但是孫權和曹丕兩者相比呢?曹操的眼光還是很長遠的。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不是不能,而是不適宜。曹操是個有大勇大謀的人,是個有長遠眼光的人,只是時間太無情了。




歷史課小組長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前幾年某些企業的“借殼上市”,把曹魏資產注入市值較低的東漢集團,取得了該公司的控股權,利用東漢的上市公司地位,使曹魏資產得以上市。 至於要不要更改公司名稱?要不要把法人代表換掉?作為董事長的曹操還是要認真權衡、仔細考慮的。

一、東漢的這個“殼”是曹操創業的基礎

曹操早年也是在東漢集團打工,先後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令,騎都尉等職。當時的東漢朝廷已經病入膏肓,天下紛亂,黃巾起義、豪強反叛。公元189年,董卓專權,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就跑到陳留“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各路諸侯討伐董卓,雖然都暗含鬼胎,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然而在 “興復漢室”這一大旗的指引下,仍然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作為以皇權為依託的宦官的後裔,此時的曹操無疑知道:東漢天子在政治鬥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元192年,作為兗州牧的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俘獲兵士30多萬,男女100多萬口,他將其中的精銳組成“青州兵”。至此,曹操可以說完成了原始積累,實力大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的貴人毛玠出現了,他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的戰略規劃。曹操大為認同,當即派使者到長安,以示忠於東漢朝廷。同時在許縣開展屯田,積極生產,招賢納士,擴充勢力。

公元196年,漢獻帝東逃洛陽,但當時洛陽殘破不堪,無房無糧。荀彧趁機向曹操建議:“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曹操於是上書朝廷,表示自己糧食充足,可以接濟。不久,曹操以求糧為名,將漢獻帝及朝廷百官遷到自己的根據地許昌,以為都城,自任大將軍。至此,曹操將漢獻帝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曹操從開始創業,打的是“東漢集團”的旗號,使用的是“東漢集團”的資源,也藉助這面大旗、這些資源,完成了自己曹魏公司的團隊組建、資產積累及品牌建設。這個時候的曹操從心底裡是感謝東漢這個“殼”的,沒有這個“殼”,也就沒有他曹操的今天

二、統一之路受阻,形勢不允許

當時的天下各路諸侯紛紛據地為王,稱霸一方,誰也不服誰。曹操有了自己的團隊、根據地和旗幟,就開始了擴張之路。他先後打敗了張繡、袁術、袁紹父子,遠征烏桓,逐步統一了北方。公元204年,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鄴城。從此以後,政令軍隊皆從此出,漢獻帝所在的許昌則只留有限的幾個官吏,也實實在在地成了殼。

公元208年,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爆發了,孫權、劉備兩家結成了同盟,共同對付曹操。結果此戰曹軍大敗,傷亡過半。前線失利,曹操又擔心後院起火,留下曹仁、徐晃等將領守衛南方,自己帶領人馬立即返回了北方根據地。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奠定了後來三國鼎立的基礎。

既然沒能統一天下,貿然稱帝,不但其他諸侯不服,成為眾矢之的,就連曹魏內部的那些個士族、大夫都未必答應。在此現實形勢下,曹操就想著把北方經營好,為後代一統天下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三、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

公元216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位在諸侯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出行、座駕、禮儀皆是皇帝的禮制,王子皆為列侯。這時候的曹操名義上還是漢朝的大臣,實際上手握的是皇帝的權力,享受的是皇帝的待遇。

孫權在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遣使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獻帝自稱皇帝。曹操把孫權的書信拿出來給大臣們看,並說:“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呀。

手下群臣也勸他更進一步,登基稱帝,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曹操這時候想的不是登基稱帝,他明白自己已入暮年,時日無多,重點工作是要為後代統一天下打下更好的基礎。

曹操作為雄才大略的一代梟雄,他看重的絕不是加官進爵、榮耀九族等虛名浮利,他要的是基於實力的利益,要的是名副其實的本分,從這點上看,他的不稱帝是明智的。

綜上,可以看出,曹操終其一生未稱帝,既有著現實的政治考量,更有著智者的深謀遠慮。也正是他的這一正確選擇,才使得曹魏得以不斷地發展壯大。在曹操死後不久,其子曹丕受禪登基。


水月觀


事實上,曹操不是不想稱帝,他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沒有邁出最後的一步。他要把這最後一步讓給自己的兒子完成。曹操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實,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二,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三,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對自己的自我評定。


布衣劍客


導語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者。曹操一生功績卓著,平黃巾,定河北,徵烏桓,統一北方。三足鼎立局面之中自己最為強大,帶甲百萬,上將千員,謀臣如雲,大有漢朝盛年之相。而且最後官居魏王,在此種實力之下為什麼沒有選擇更進一步呢,一步登天,我認為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分析如下:

曹操的志向到底什麼?

曹操當年舉孝廉入仕,入仕之後政績較為顯著,整肅民風,懲戒貪官汙吏更是不在話下,要是不是這亂世,可能就是一代青年才俊,治世能臣,說道這,曹操經常拿著名士許劭評價的言論到處去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果身處和平的漢朝,他的志向可能也就是成為一代名相,治理國家,流芳青史。

然後歷史的洪流偏偏把曹操推向了另一個方向,亂世的梟雄。他抓住了這個世道的機遇,挾天子令諸侯,掌天下之柄。那他現在的志向是什麼呢,我認為他的志向在於能夠自己親手結束這個亂世,成就自己的一代事業。他只是想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在乎這個名聲,從來也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所以我覺得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根本沒有想過通過稱帝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被別人認可,他的志向不在此。

既是漢臣,怎能篡漢。

其實這個點和上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呢,這個更多是從曹操一生所處的位置來說的,曹操這一生以漢臣的名義入仕,包括自己的父親,之前也是漢臣。

從將軍到三公再到丞相,都是漢臣之名,雖然最後打破了“非劉氏不能稱王”的高祖遺訓,但是他自始至終也是漢朝的魏王。而且自挾天子令諸侯之日開始,他便是替代天子去執行征伐和封賞之權,最起碼對外是這樣的,所以他曹操始終代表的是漢室。

雖然曹操不懼世人對他的看法,但是內心依然堅守著這一步之遙,他曾自詡周文王,即使天命所歸,這個事情也要留給後世去完成。

當下局勢的判斷,篡漢名不正言不順。

雖然三足鼎立,雖然自己的地盤最大,但是南方依舊有孫劉聯軍虎視眈眈,赤壁兵敗已經說明其實自己並不是無敵於天下的,而且劉備一直被外界以天子皇叔認可的一個身份,他這一生都是與曹操這個漢賊相對立的。孫權更是幾次上書請曹操稱帝,但是這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曹操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是曹操選擇稱帝,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會很穩固的,孫劉必當再次聯合,面對此種局勢,魏國就算兵力尚可也必將會耗費國力和財力,征戰這麼多年了,就是該以修養生息為己任,如果繼續征戰,於兵於民都不是好事,可能曹操累計的民心也會逐漸失去。、

曹操是一名務實家

曹操已經是天下最強的霸主了,而且手握朝廷,雖然是這麼說,但是依舊是自己有自己議事的地方,不想被漢帝掣肘,自己也不會覺得不自在。

他不像是司馬懿,一點點累積的自己的政治資源,然後一舉成名。他是從始至終都是強勢的一方,從接到漢帝開始,他用漢帝之名,實行自己的征伐之路,名正言順的收攬江山。而且最後官拜魏王,已經位極人臣,他的權利遠遠的超過了傀儡獻帝,曹操雖無漢帝之名,但是已有漢帝之實,他更在乎的是權利,而不是一些虛假的名分,甚至會讓自己去揹負罵名。自己稱王,其實就是對漢室權威的一種挑戰,挑戰成功了,這就足夠證明自己的影響力了。

總結

綜上,其實無論是從曹操個人的理想抱負和志願,還是從當時的時勢來說,其實不稱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個人簡介。歡迎大家來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