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不称帝?

孤飞云


我的观点1:当时汉室江山已经名存实亡,但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2从政治上考虑,他确实没必要称帝,因为他已经有了所有实权,献帝只是一个被架空的傀儡,而且一旦出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往皇帝身上推,而且他一旦称帝,就会失去所有民心,并且等于宣布要和天下为敌,这样,别的军阀就会有借口集结合理讨伐他,就算他再强大,打得赢也耗不起,并且即使他称帝,别人也不会信服他,还要被人从汉贼骂成篡汉反贼,从军事上说,手下那些猛将谋士可能有那种跟随曹操原本只是为了帮助他统一汉室,还天下太平(例如荀彧这些人),而曹操一旦称帝,与他们的理想则完全相悖,曹氏集团就会分崩离析,而别的君主趁机挑拨离间,甚至可以让曹氏集团内斗,从而兵不血刃,轻而易举打败曹操,实现自己的野心,而曹操也很聪明,深知这一点,并且他是出身汉室官僚主义的人,想维护这个政权,所以篡汉之说更无从谈起。。


熟语说


曹操一统北方后,实力雄厚,有称帝的条件和势力!曹操有没有称帝的想法呢?曹操晚年是有称帝的野心的,早年的曹操想做一个定国安邦的能臣,奈何报国无门,自己便拉起了队伍单干,经过多年的征战,统一了北方!三国时期,曹操的功劳其实是最大的,他灭了袁绍 、袁术、吕布、陶谦等,天下诸侯基本上都是被曹操剿灭的,也是曹操结束了群雄割据,所以曹操是最有实力来做皇帝的,但曹操始终为什么没称帝呢?阻碍曹操称帝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来自于吴蜀的威胁!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也体会到了孙刘联盟的强大,所以在后来,曹操与刘备打了一场汉中之战后,便再没发动过战争,而是修养生意,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孙刘联盟其实很脆弱的,你打他,他们就联合,不打,他们反而会相互斗,而且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这让孙权集团很不满意刘备,果不其然,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孙刘爆发了夷陵之战,两败俱伤!所以,曹操称帝,又可能会遭到孙刘联合来讨伐,这是曹操不愿意看到的,曹操也看到了袁术在称帝后的重叛亲离!

其次,当时的大汉人心还没完全散去,天下还有维护大汉正统的人,曹操阵营也有这样的人!以荀彧为代表的士大夫坚决反对曹操称帝,曹操虽然逼死了荀彧等人,但他看到了大汉还有人心,还有人死心塌地的维护大汉的正统,这是曹操没有称帝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当孙权上表请曹操进帝位的时候,曹操笑着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呢!

再者,曹操晚年,被汉献帝加封为魏王,赐九锡,用天子仪仗,坐天子龙撵,这些都是皇帝才能享受到的,持剑步履上朝,见天子不拜!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王朝,这些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可以说曹操除了差皇帝那个名头,其他的都有了!曹操看也到了称帝的风险,所以终其一身没有称帝!

曹操这个人,具有很强的历史争议性,有人说他是英雄,是他结束了东汉群雄割据的混战,他是有功;也有人说他挟天子领诸侯,是篡汉的奸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小任谈史


曹操前期是想做一个忠臣,所以他救助汉献帝。可是随着实力的增强他与汉献帝的矛盾的增加,汉献帝后期甚至想要除掉曹操。这是曹操后期的变化,曹操的政权和汉政权可以说相辅相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他篡汉,他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并且曹操已经和皇帝没什么区别同样大权在握,并且他手下有一批谋臣是尊汉而不是尊曹,典型的有荀彧这批人。


Netherworld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权力极大,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无论是代汉自立还是篡夺帝位,对曹操来说都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但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当上皇帝。


曹操自己给出的解释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即为:如果天命在我曹家,那我就做个周文王吧。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后来推翻了殷王朝,曹操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登基为帝,国号大魏,改元黄初,这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个年号。曹丕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使用天子礼仪,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至此,延续196年的东汉王朝彻底消亡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刘备也称帝,改元章武。公元222年正月,孙权称王建国(称王不是称帝),建元黄武。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逝,传位于平原王曹叡。孙权最怕曹操,也恨忌惮曹丕,但却不怎么把曹叡放在眼里。而蜀汉那边,掌权的人换上了诸葛亮,并且恢复了吴蜀联盟。这下孙权终于放心了。于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

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晋代魏,280年晋灭吴,三国就此降下帷幕,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峰回路转说历史


曹操从当上丞相开始,到封魏公,再到魏王,其实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但是曹操最终没有走出那一步,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1、 丢失汉中,称帝功绩不足

爵位的晋升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功绩作为基础,曹操在消灭了张鲁,拿下了汉中之后,进位为魏王。但是后来在与刘备的争斗中,曹操大败,丢失了汉中,而刘备集团进入鼎盛时期,声势逼人。曹操如果在遭遇败绩的情况下称帝,功绩不够,难以服人。

2、 得罪士族,内部反对较多

曹操对于士族的态度一直是且用且防范。政治上,曹操发布《求贤令》,任用了一大批庶族寒门,用来制衡士族势力。经济上,曹操长年坚持屯田,损害了大批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士族对于曹操称帝的支持一直很少。这一点,也在曹丕上位后得到证明,曹丕全面倒向了士族,推行《九品中正制》,获得士族鼎力支持,很快便代汉称帝成功。

3、 年事已高,自知时日无多

曹操当了魏王之后,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年纪,加上困扰了曹操多年的头风病,曹操知道身体快不行了,即便强行称帝,也没有精力去治理这个天下,只能寄希望于后人,故而发出“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的感叹。

总结起来,曹操最终没有称帝,既有吴蜀尚未平定的遗憾,也有内部士族掣肘的无奈,还有自己英雄迟暮的悲凉。


历史步行街


说起三国时期曹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曹操称帝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今天小编来讲讲他的发家史。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r

 第一,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利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动。纵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

 \r

第二,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好。

第三,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是写照。\r

 第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岁的老头。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意称帝的一个原因。\r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不知道各位同意小编看法么!\r

 




宁哥说事


有人说曹操不敢自己称皇帝,其实大家想一想,这是片面的,并且不符合逻辑的,想想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是有何等野心?所以不敢称皇帝在曹操这里是不成立的。

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呢?

我想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政治因素,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当时的政治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比如曹操内部的耿纪、魏讽等等,存在非常的多的对于曹操来说的强大的反对力量,曹操对于这一点是看的比较清楚的。

其次,也是比较现实的一个因素,曹操当时年纪比较大了,古人常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岁月不会绕掉任何人,这对于执政者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大家都还记得华佗和曹操的事情,特别是曹操的头疼,我想身体条件越来越差也是他不称帝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曹操在京剧中是白色脸谱形象,可谓是奸雄,但是我们应该客观的了解到曹操是充满智慧的人,他不做一些事情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史书中还有这样一件事情,曹操临死前不久,孙权就想让曹操称帝,但是曹操的态度却是置之不理,什么原因,大家想想就能明白——等到曹操去世后,这帝位会给传给谁呢?显然曹丕会继承,但是孙权和曹丕两者相比呢?曹操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不是不能,而是不适宜。曹操是个有大勇大谋的人,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只是时间太无情了。




历史课小组长


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前几年某些企业的“借壳上市”,把曹魏资产注入市值较低的东汉集团,取得了该公司的控股权,利用东汉的上市公司地位,使曹魏资产得以上市。 至于要不要更改公司名称?要不要把法人代表换掉?作为董事长的曹操还是要认真权衡、仔细考虑的。

一、东汉的这个“壳”是曹操创业的基础

曹操早年也是在东汉集团打工,先后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骑都尉等职。当时的东汉朝廷已经病入膏肓,天下纷乱,黄巾起义、豪强反叛。公元189年,董卓专权,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就跑到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都暗含鬼胎,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然而在 “兴复汉室”这一大旗的指引下,仍然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以皇权为依托的宦官的后裔,此时的曹操无疑知道:东汉天子在政治斗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元192年,作为兖州牧的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俘获兵士30多万,男女100多万口,他将其中的精锐组成“青州兵”。至此,曹操可以说完成了原始积累,实力大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的贵人毛玠出现了,他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曹操大为认同,当即派使者到长安,以示忠于东汉朝廷。同时在许县开展屯田,积极生产,招贤纳士,扩充势力。

公元196年,汉献帝东逃洛阳,但当时洛阳残破不堪,无房无粮。荀彧趁机向曹操建议:“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曹操于是上书朝廷,表示自己粮食充足,可以接济。不久,曹操以求粮为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以为都城,自任大将军。至此,曹操将汉献帝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从开始创业,打的是“东汉集团”的旗号,使用的是“东汉集团”的资源,也借助这面大旗、这些资源,完成了自己曹魏公司的团队组建、资产积累及品牌建设。这个时候的曹操从心底里是感谢东汉这个“壳”的,没有这个“壳”,也就没有他曹操的今天

二、统一之路受阻,形势不允许

当时的天下各路诸侯纷纷据地为王,称霸一方,谁也不服谁。曹操有了自己的团队、根据地和旗帜,就开始了扩张之路。他先后打败了张绣、袁术、袁绍父子,远征乌桓,逐步统一了北方。公元204年,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从此以后,政令军队皆从此出,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则只留有限的几个官吏,也实实在在地成了壳。

公元208年,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爆发了,孙权、刘备两家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曹操。结果此战曹军大败,伤亡过半。前线失利,曹操又担心后院起火,留下曹仁、徐晃等将领守卫南方,自己带领人马立即返回了北方根据地。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基础。

既然没能统一天下,贸然称帝,不但其他诸侯不服,成为众矢之的,就连曹魏内部的那些个士族、大夫都未必答应。在此现实形势下,曹操就想着把北方经营好,为后代一统天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公元216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位在诸侯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出行、座驾、礼仪皆是皇帝的礼制,王子皆为列侯。这时候的曹操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大臣,实际上手握的是皇帝的权力,享受的是皇帝的待遇。

孙权在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遣使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献帝自称皇帝。曹操把孙权的书信拿出来给大臣们看,并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呀。

手下群臣也劝他更进一步,登基称帝,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这时候想的不是登基称帝,他明白自己已入暮年,时日无多,重点工作是要为后代统一天下打下更好的基础。

曹操作为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他看重的绝不是加官进爵、荣耀九族等虚名浮利,他要的是基于实力的利益,要的是名副其实的本分,从这点上看,他的不称帝是明智的。

综上,可以看出,曹操终其一生未称帝,既有着现实的政治考量,更有着智者的深谋远虑。也正是他的这一正确选择,才使得曹魏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曹操死后不久,其子曹丕受禅登基。


水月观


事实上,曹操不是不想称帝,他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他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对自己的自我评定。


布衣剑客


导语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曹操一生功绩卓著,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统一北方。三足鼎立局面之中自己最为强大,带甲百万,上将千员,谋臣如云,大有汉朝盛年之相。而且最后官居魏王,在此种实力之下为什么没有选择更进一步呢,一步登天,我认为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分析如下:

曹操的志向到底什么?

曹操当年举孝廉入仕,入仕之后政绩较为显著,整肃民风,惩戒贪官污吏更是不在话下,要是不是这乱世,可能就是一代青年才俊,治世能臣,说道这,曹操经常拿着名士许劭评价的言论到处去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身处和平的汉朝,他的志向可能也就是成为一代名相,治理国家,流芳青史。

然后历史的洪流偏偏把曹操推向了另一个方向,乱世的枭雄。他抓住了这个世道的机遇,挟天子令诸侯,掌天下之柄。那他现在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的志向在于能够自己亲手结束这个乱世,成就自己的一代事业。他只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在乎这个名声,从来也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根本没有想过通过称帝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被别人认可,他的志向不在此。

既是汉臣,怎能篡汉。

其实这个点和上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呢,这个更多是从曹操一生所处的位置来说的,曹操这一生以汉臣的名义入仕,包括自己的父亲,之前也是汉臣。

从将军到三公再到丞相,都是汉臣之名,虽然最后打破了“非刘氏不能称王”的高祖遗训,但是他自始至终也是汉朝的魏王。而且自挟天子令诸侯之日开始,他便是替代天子去执行征伐和封赏之权,最起码对外是这样的,所以他曹操始终代表的是汉室。

虽然曹操不惧世人对他的看法,但是内心依然坚守着这一步之遥,他曾自诩周文王,即使天命所归,这个事情也要留给后世去完成。

当下局势的判断,篡汉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三足鼎立,虽然自己的地盘最大,但是南方依旧有孙刘联军虎视眈眈,赤壁兵败已经说明其实自己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而且刘备一直被外界以天子皇叔认可的一个身份,他这一生都是与曹操这个汉贼相对立的。孙权更是几次上书请曹操称帝,但是这个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曹操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是曹操选择称帝,三足鼎立的局面不会很稳固的,孙刘必当再次联合,面对此种局势,魏国就算兵力尚可也必将会耗费国力和财力,征战这么多年了,就是该以修养生息为己任,如果继续征战,于兵于民都不是好事,可能曹操累计的民心也会逐渐失去。、

曹操是一名务实家

曹操已经是天下最强的霸主了,而且手握朝廷,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依旧是自己有自己议事的地方,不想被汉帝掣肘,自己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他不像是司马懿,一点点累积的自己的政治资源,然后一举成名。他是从始至终都是强势的一方,从接到汉帝开始,他用汉帝之名,实行自己的征伐之路,名正言顺的收揽江山。而且最后官拜魏王,已经位极人臣,他的权利远远的超过了傀儡献帝,曹操虽无汉帝之名,但是已有汉帝之实,他更在乎的是权利,而不是一些虚假的名分,甚至会让自己去背负骂名。自己称王,其实就是对汉室权威的一种挑战,挑战成功了,这就足够证明自己的影响力了。

总结

综上,其实无论是从曹操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愿,还是从当时的时势来说,其实不称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来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