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为何仍无法生产弹道导弹?

横泽隆史


越南虽然生产不了弹道导弹,但是在79年被北方大国暴打了一顿之后,也认识到自身远程火力的差距,迫切需要一些远程火力打击武器来镇场子!因此从1982年以来,越南不仅从苏联引进了射程和火力都不错的BM21冰雹火箭弹,而且还求来了几十枚飞毛腿B型和C型短程地对地导弹,其射程覆盖300到550公里之间的火力空白,而且配备的8F44K弹头能够搭载42颗122毫米字母弹,虽然圆概率误差达到了600米之巨,但是仍旧具备一定的战略威慑作用!


(越南飞毛腿导弹部队)

然而斗转星移,越南的飞毛腿导弹至今已经服役超过35年之久,虽然期间得到了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帮助,导弹经过了一定的保养维修,但是各种元器件的老化已经无法挽救,越南弹道导弹部队已经名存实亡,基本上丧失实战价值,只能沦为媒体的宣传工具!那么一心想要成为中南半岛扛把子的越南,为什么不学习同样实力弱小的伊朗和半岛某国仿制并制造弹道导弹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的原因吗?
(越南女记者参观飞毛腿导弹阵地)

首先从战略需求来看,越南对于弹道导弹的需求并不是十分急切。越南人民军从1944年成立,目前已经走过了75年历史,然而在越南长期的战争历史上,无论是抗法、抗美作战,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轻武器进行不对称的游击袭扰战,因此在武器装备的引进和仿制中,也都是偏重于单兵枪支弹药、小口径火炮、防空武器等灵活机动武器。
(越共游击队装备)

对弹道导弹这类远距离大杀伤性武器在长时间内都没有像两伊战争中双方袭城战中那样迫切的需求,因此也就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越南唯一一种可以称得上国产导弹的是所谓的TL-01近程防空导弹,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越南军工业的目前的侧重点仍然是防空武器研制(毕竟空军实力太弱,面对空袭几乎毫无照架之力)。


(越南最先进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

再从工业实力分析,越南本土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根本没时间发展自身军工制造业,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真正的经济发展,弹道导弹这样极其考验工业实力的高端军工产品,对于越南来说仍然是高不可攀的天顶星黑科技。弹道导弹目前所需要的推进用火箭发动机、耐高温壳体材料、导航用高精度陀螺仪,乃至于运送起竖导弹的专用运载车等等,每一个都是挡在越南导弹工业门前的拦路虎。(越南所谓的国产防空导弹其实也是拼装货而已)

那么对于工业实力薄弱的国家,是不是就完全没有机会发现弹道工业了呢?当然不是!如果有外界的强力支援,那么也可以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导弹工业,例如伊朗的弹道导弹工业就是通过八十年代引进半岛某国化城5、化城6导弹技术,最终短时间内成功制造出了自己的流星1和流星2导弹,然而越南很明显没有基友传授武艺。
(伊朗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弹道导弹,射程从300公里到2500公里全覆盖)

虽然在六七十年代,越南曾经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支援,也拥有了为数不少的萨姆系列防空导弹乃至于飞毛腿弹道导弹,但是当时的苏联考虑到越南的工业实力以及对于地区战略平衡影响,并没有传授任何配套制造技术,甚至于连基本的维护保养都得定期派遣苏联专家来进行,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越南自然也难以通过其他国家得到弹道导弹技术。


(越南苏27战斗机维护时在一旁指导的俄罗斯专家)

虽然越南目前依旧没有拥有弹道导弹,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小视,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越南重新燃起了自行研制弹道导弹的热情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在2016年,越南国防工业局弹药研究院已经攻克了先进弹道导弹制造的第一个难点,他们研制出了能够装填在各类战术战略导弹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X195固体合成燃料,该燃料由高分子粘合剂以及助燃剂和铝热剂混合搭配而成,虽然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但是如果拿来升级换代现有的液体燃料飞毛腿导弹,仍旧具备不小的战略意义!随着越南工业的逐步成长以及他们对弹道导弹的需求增加,未来某一天研制出弹道导弹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务必要引起重视!


(越军潜力不容小视)


军武吐槽君


首先越南缺少导弹生产工业企业,也缺少生产导弹的配套基础工业。由于中越之间的战争一直打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越战争停止后越南才开始经济建设,由于连年的战争掏空了国家而又遇上了苏联解体,损失了巨大的经济后援导致越南的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21世纪后才有所起色。

越南的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的局面,高新技术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存在。而生产导弹的重工业很薄弱。其中目前的化学工业主要来自越南国有的越南國家化工集團(越南語:Tập đoàn Công nghiệp Hóa chất Việt Nam,英语:Vietnam National Chemical Group),在2009年才由越南政府(主要股東)於河內(總部)成立。在此之前越南的各地化工厂技能生产化肥和少量化学制剂,无法生产导弹需要的推进剂。

此外越南的经济和国际地缘环境也不允许越南开发弹道导弹,因为越南其主要的作战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方的邻国中国。一旦越南开始生产弹道导弹,还请参考朝鲜的下场,越南将失去最大邻国的市场,每年的两国贸易和开发导弹的风险相比谁轻谁重可想而知。

越南还在积极革新开放之中,急需外资和中国作为主要市场,自己生产弹道导弹这个事情心里想想做个大国梦就可以了,毕竟现实是残酷的。


烽火观察


因为没钱没技术,从二战结束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经济,搞国家建设,尽量不在本土发生战争,而越南恰恰在全世界发展经济时打了仗,当时他们就没有能力自己研制武器,什么武器都需要外来支援,时至今日,越南为了仍然造不出弹道导弹?



第一,国防体系不完善,技术不到位。

越南主要是发展轻工业,连年的打仗让越南十分贫穷,虽然有一百多家兵工厂,但也只是生产轻武器,重武器基本做不出来,仿造山寨做不到,国防体系不完善,主要是没技术,其实钱还是次要的,我们那时候没钱,不是也造出两弹一星了吗?没技术才要命,可是技术不是想有就'有的,有钱造不出来更加诛心。



第二,国家经济。

越南一直在模仿我国,学习我国的改革开放经验,不过只能说我国“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越南还以为自己学的差不多了,想要自己按照自己的发展计划进行,结果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所以国家经济不行,在国防上投入就少,没钱造什么导弹?不是哪个国家都有没钱都能有本事造原子弹的。



越南才真的是一只白眼狼,自己困难的时候想着抱大腿,从中苏获取了不少支援,没多久就恩将仇报,气愤!


风云一点通


如果越南都能生产出弹道导弹,那未免把弹道导弹这种战略武器看的太轻了吧。

首先弹道导弹要求这个国家的火箭技术要过关,这就需要全方位的科研和工业能力。而且像这种战略武器,即使是盟友也不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上的失利,加上越南自己的自吹自擂,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外界就真的对越南军队另眼相看了。

其实了解越南战争历史的都知道,仅凭越南能和美国这样的实力抗衡吗?越南军队的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全靠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中国还给美军设定了北纬17度的红线,如果没有这些背景,那越南战争绝不是后来的结局。

不管战时还是战争结束后,越南也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人才队伍薄弱,二是可以白拿为什么要自己造呢,没有建设的意愿),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和坦克装甲车。连战斗机、导弹等都没法自造,更别提难度相比较而言高了好几个层次的弹道导弹了。


布鲁科夫


说实话,弹道导弹的确是高级货,目前能够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家应该不超过16个,并且这16个国家大多数都只能制造射程小几千公里的近程、或者是中程弹道导弹。

而射程在大几千公里、甚至超过1万公里以上的远程、或者是洲际弹道导弹,我想能够自主研制的也只有中美俄法4个国家。至于印度的烈火5导弹嘛,这款导弹印度人发射后连自己都不知道飞到哪,实在是称不上一款成功品。

那么越南有能力自主研发弹道导弹吗?毕竟像越南差不多的国家也是有能力研发进程或远程导弹的。

首先一点毋庸置疑,那肯定是技术问题,就算是最平常的短程弹道导弹,那射程也是必须达到几百上千公里,这足以称得上是一场浩大的工程。现在越南国内的军工业水平,实在是没有一点起色,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发展。

越南军队现在所装备的武器,大多都以进口俄制武器为主,其国内根本没有能力自主研发,任何能用的武器。甚至还装备了许多二战时期的坦克,而越南军队甚至连子弹、炮弹都不能自主制造,更不用说去研发制造更加高级的弹道导弹。而越南国内国力资金问题,也是令其不能自主研发弹道导弹的主要原因。弹道导弹这种高级货,无论哪个国家在刚刚研发时,都必须要举全国之力吧,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要倾斜到导弹的研发项目上吧。至于越南如果真的照这么做,到底能不能真正研发出来还是一个问题。

再者,越南现在国内主要以发展经济为主,这些年以来越南的经济还真的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既然越南已经主要发展经济,军事肯定是被边缘化,越南军队每年仅仅70亿美元的军费,我想也只能仅仅够开销罢了。至于买枪换炮,对于越南军队现在的情况来说就不用想了。
所以说,


现在的越南没有自主研发弹道导弹的原因,一是没技术、没人才,二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越南国内现在的战略布局已经完全放在发展经济上,至于军事能够维持国防那就足够了。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军工技术只能到轻武器级别,对于像火炮这类比较传统的重武器都没有能力制造更不要说弹道导弹这类高精尖武器了。不过越南是有现役的弹道导弹,下图为越南的“飞毛腿B”型弹道导弹,是在1980年年代由苏联引进,目前装备于490地对地导弹旅,隶属越南炮兵司令部指挥。不过该导弹数量到底有多少就不得而知,而且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导弹大部分都处于维护状态,从越南方面几次公布的视频来看,导弹车同时出现的数量从来没有超过3辆。越南的这些“飞毛腿”的精度也十分感人,圆概率偏差可能超过500米,在配备常规弹头的情况下可能也只能实施“无差别攻击”。

越南这个国家的工业、教育和科研实力一直是很弱的。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越南虽然经历过让他很得意的越南战争,但是细心的军迷们可以发现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大到导弹飞机,小到军装绷带都是由国外援助,可以说越南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工业能力。仅苏联援助越南的“萨姆”系列地空导弹就达到1万枚,而中国援助越南的轻武器、卫生用品、粮食等可以武装多达200个师的兵力。而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开始武力入侵周边国家,一直折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而且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还将越南北方为数不多的工业悉数摧毁。下图为越南的T-34型坦克,这是一种二战期间设计定型的装备,除了T-34之外,越南还有美制M101型榴弹炮、苏联ZIS-3型加农炮、苏联SU-100坦克歼击车,这些都是二战期间的制式装备,早就已经被淘汰,由此就能看出越南极弱的工业能力。

话题回到弹道导弹身上,虽然这种短程弹道导弹看起来其貌不扬,然而他涉及的技术可不是一个农业国家能搞的。弹道导弹技术涉及到材料、化学、机械加工、焊接、电子等等方面。就拿着个飞毛腿的外壳来说吧,看着就是个钢筒,然而他的壁厚一般不会超过1.5毫米,需要用卷板机卷成直径880毫米的圆筒(飞毛腿B的弹体直径为880毫米),超薄的钢板加工技术和圆筒卷制技术对越南来说都有点困难。卷制后还要进行焊接,但是这个焊接可不是我们平时看的拿着一根焊条直接从头走到尾,他需要达到“航天级焊接”水平,不仅对焊接设备有要求,更要有极高水准的焊接技工,这些都要要进行长时间的工业积累的。没找到飞毛腿的,用一张DF的替代吧

再就是火箭发动机,飞毛腿弹道导弹使用的是液体燃料,他的发动机燃烧热室要在高温、高压和强震动条件下工作,而且“飞毛腿”使用的四氧化二氮燃料具有强腐蚀性。所以这就要求燃烧室材料要求强度、刚度、耐高温、抗腐蚀性必须好,一般使用高强度合金钢,钛合金或复合材料制造燃烧室。这就又涉及到材料问题。

还有制导问题,“飞毛腿”使用的是惯性制导,需要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对导弹飞行参数进行测量,解算出误差后将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进行误差补偿。下图为早期的陀螺仪,高精度的陀螺仪连印度都依赖进口跟不要说农业国的越南了。

而且这仅仅是导弹本身,一套“飞毛腿”导弹发射系统还需要特种卡车作为运载工具,地面测量车、指挥车、电源车、推进剂加注车、测试车、消防车。这些涉及的方面不亚于导弹本身,需要极强的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配合,至少你要有能力对弹道导弹进行飞行监控。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冶金、机械加工、电子、化学这些都是硬伤,而越南又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去搞,所以长时间以来越南的对于各类重武器都没有独立制造的能力,95%的武器依赖进口。


雏菊西瓜Peterpan


越南是有“战略火箭军”的,大概在1980~1990年代初从苏联/俄罗斯引进了100枚左右的“飞毛腿B”近程弹道导弹(射程300㎞)。


但外界目前对于越南“战略火箭军”的情况获知的不多,估计编制可能是一个或者两个旅级日常管理单位,下设营级战斗单位,这些导弹也可能归越南总参管辖。
越南拥有近程弹道导弹在东南亚国家当中是唯一的,但这些导弹射程太近和CEP(精度)不高,并未给除了金边以外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首都和其他大城市造成威胁!与北部弹道导弹品种最齐全的国家抗衡更是“乞丐与龙王爷比宝”,所以越南的“战略火箭军”并没有形成大的战略威慑。

那么越南拥有近程弹道导弹也不少年头了,为何到现在也没自行制造出来?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弹道导弹仍然是工业化国家的产物,越南这种前工业化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而且制造弹道导弹这种航天级别的装备工业技术等级要大大超过制造陆军装备。
图片上是法国M51潜地导弹外壳的制造,采用的是碳纤维(T800等级)/环氧树脂编织而成,不是我们认为的金属材料(早就淘汰了)由于导弹射程很远还要克服地球引力作用,这就需要导弹自身的重量越轻越好!只有减轻自身重量所携带的燃料利用率就会更高。

以目前越南的工业能力根本制造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这样水平的弹道导弹壳体,“飞毛腿B”这种1960年代技术成熟的弹道导弹也不需要用高档材料高技术去制造,采用高级不锈钢薄板就可以了,但越南好像连不锈钢薄板制造和等离子焊接技术也没达到航天级别的水平,仅壳体制造就已经成了越南自行制造弹道导弹的第一只拦路虎。

弹道导弹的发动机制造技术要比壳体高了许多的等级,固体发动机完全是难以企及的高度,液体火箭发动机对于越南来说也高不可攀,偏二甲肼加红烟硝酸(飞毛腿B的燃料)还相对容易一些只要配比合格、纯度高就行,而燃料箱、喉管、燃烧室、喷管……这一套发动机系统的材质与制造工艺越南当前的工业水平显然是达不到。

导弹壳体、发动机系统仅这两项已经让越南工业水平做不到了,还有导弹的飞控系统(里面的陀螺世界上仅5个国家可以制造,难度超过制造“百达翡丽)、惯性导航系统…大大小小十多个子系统,这些唯有工业能力强大的国家才能制造出来,而越南的工业水平比巴基斯坦、伊朗都低了很多!巴/伊两国在制造弹道导弹方面已经非常吃力了,何况越南?

制造武器装备这个事情,先要有资源,而所谓资源无非就是:人和钱。有大批量高素质的工业人口再加上国家不断的巨额投入,那么任何事情都好解决。但这个事情具体到越南两样都非常缺乏!既然是这样也就不能奢求自己制造任何武器装备了。


皇家橡树1972


越南变成今天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历史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在短期内再次发生大规模战争,而越南则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打仗,想要统一就得打仗,还没怎么消停就又和美国打,后来又和我国练了几年,此时的世界正在全力发展经济,恢复国家建设,越南却因为打仗而错过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段。



越南打仗期间,武器装备也是靠外援支持,连基本的子弹都造不出来,还养成了白吃白拿的习惯,所以白拿就不想发展军工。



还有经济基础不行,在科学技术上的投入有限,当然最主要还是技术问题无法解决,想要制造重武器,没有人才,有钱也没办法,加强在武器研发方面也没什么基础(白眼狼一个),基本都是靠外援支持,虽然有数量不菲的兵工厂,但是说实话,重武器基本造不出来,想要模仿人家又没那个本事,军事国防体系又不完善,总之处境非常尴尬。



越南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从苏联引进了一批飞毛腿近程弹道导弹,但是具体技术越南仍然没有获取,光是弹道导弹的发动机技术,就足以让越南头疼死,这种需要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才有可能完成制造,就越南这个油耗子,白吃白拿惯了,能指望他做什么弹道导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2016年时,国家的很多重要部门都进行了人员大换血,并进行了选举活动,意在大力发展越南的军事,并且增添了很多军事装备,还大力引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在海军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未来的越南是个威胁!


琅琊利剑


这个问题实际上毫无意义,因为弹道导弹并不是普通武器,一般国家并不在这个方面有所追求。越南作为一个地区内的中等国家,显然也没有必要发展昂贵而专业的先进弹道导弹。至于因历史原因装备的前苏联产品,也没有继续升级的必要。

越南军队在历史上一直以苏联模式为建军思路,所以曾经引进过不少飞毛腿短程弹道导弹。

这些装备对于今人来说已经日趋陌生,但对于20世纪后半段的军事历史来说,却是经常上新闻的主角。只是放在今天的世界,这些前苏联50年代水平的战略武器,已经没有多少实战价值。

虽然技术水平很低,但飞毛腿却被前苏联大量出口到华约和反西方阵营的国家。也因此参与了众多局部战争,成为了世界上实战发射数量最多的弹道导弹。不仅在有伊拉克人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的屡次使用,还被埃及、利比亚、也门和阿富汗军队使用过。哪怕是在今天的叙利亚战场,还偶露峥嵘。

但即便是在上世纪的80-90年代,飞毛腿的实战水平就已经非常低下了。除了可以轰炸城市来制造恐慌外,其最幸运的战绩就是命中过一个驻沙特的美国兵营。除此之外,无论是阿富汗和也门的内战,还是埃及人在赎罪日战争中的突袭,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果。他们攻击的对象,也都是没有区域防空部署的。可见飞毛腿除作为具有威慑能力的小型战略武器外,没有其他价值可言。

基于这种技术水平限制,越南的飞毛腿导弹也就只能有非常有限的用处。除了象征性的轰击敌方城市目标,也就一些大型机场或固定建筑可以试着攻击一下。然而,即便是不考虑21世纪的防空网络水平,其低下的精确度也很难保证拥有理想战果。


此外,根据利比亚人曾经向美国抓意大利沿海目标发射飞毛腿的案例来看。这种到导弹在面对小型岛礁级别的目标时,更加难以发挥作用。所以空有300公里的射程,也不可能被越南人用于对南海地区的威慑。

目前,越南在整体上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国家。其军事力量的发展,会受到内部资源配置影响。既然飞毛腿导弹已经没有多少实战价值,那么自然也不可能受到军方的重视。任何以飞毛腿的弹体为原型,进行改进的项目都很难得到批准。加上近些年越南的主要国防投入,都用于有限的海空军常规武器升级,所以不太可能发展更新的弹道导弹项目。

此外,不忘提醒看客一个基本原理:

弹道导弹级别的战略武器,精度要求是相对较低的。其设计使命与承担职责都不用于应付复杂的常规作战任务。如果不加区分的混淆概念,最后只会是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被给外界留下各种口实。


越南人不是没有在陆军的远程精确火力方面下功夫,从以色列采购的新兴火箭炮系统就可以发射弹体更大的短程导弹。尽管射程只有150公里,却有出色的精度保证,所以被越南用来制海作战。而空军装备的苏-30战斗轰炸机,也足以在飞毛腿导弹的射程内执行各种精确打击任务。

所以,越南人尽管还保留着最后一些飞毛腿导弹,但淘汰掉它们只是时间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发展一种新的战略武器替代品是完全没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


米南德王问道


军队的发展历史,并不代表兵器装备的发展历史,更不代表军工产业的发展历史。越南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军事强国之一,其武装力量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弱,同时其与法国、美国的交战历史也符合外界对其区域性军事强国的印象。

但军队发展水平尚可,并不意味着军事技术和军工产业也发展得好。越南的军事工业水平极其低下,该国不仅不能研制和生产弹道导弹,而且其他门类的主战装备如坦克、火炮、水面作战舰船、潜艇、作战飞机等等同样没有生产能力(甚至不能进行组装生产),目前仅有部分兵器装备维修能力和轻兵器生产能力。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方面这与越南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内接连与军事强国长期发生军事冲突有关(发展军事工业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而越南有限的基本实体决定该国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就无暇进行建设),另一方面越南长期能够从苏联获得质优价廉的武器装备援助、在统一后又接收了大量的原南越装备的美式武器装备,因此其武器库存量相当大且质量不错,这让越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行发展军工产业的意愿。

总之,越南自建国至今就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军事工业体系,自然而然就更无从谈及研制弹道导弹这种技术含量不低的武器装备,当然也就无法生产弹道导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