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有些地方有很多东北人?

用户3278175866


说起这事可有历史了,过去山东人来东北:为了生存,人称创关东,那时候他们都认为来东北能吃饱饭,于是带老扶小的大迁移……我们这就有山东屯,有梁山的,有荷泽的,有肥城的,也有烟台的……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来东北的山东人后代自然想回家乡看看,于是又一次的迁移,他们的回代口音当然是东北口音了……他们都在沿海买的房子……


公证25324572混蛋


割不断的亲情和血缘。为了活命,受尽千难万苦逃到东北的游子们,他们的根在山东,说山东那么多东北人,对吗?他们根本就是山东人!我们家有俩个老爷爷逃荒到东北,现在都四代人了!前几年回家认祖来了二十来人,七辆小车!家里热情接待,一百多人参加,热闹了三天!大人孩子相过节一样欢乐!这祥的事情何止我们一家。多年来不少村从东北回家认祖的很多!!一一


和平2018


因为东北三省经济不行工作挣不到钱。别的地方不了解咱不说,就我家里那地方,唯一的外来资金流入也就只有过年回家的候鸟们所产生的消费了。其实不只山东省,其他沿海省市都很多外出打工(不管是搬砖的还是公司写字楼上班的,本质上都是打工)的东北人。


星晴的晴是晴天的晴


那些人其实是山东人回老家了而已。

我是辽宁的,首先表明立场,我不会去山东的,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接下来我客观的说一下,东北人虽然大部分都是山东过来的,但也有好有坏。

出于人性的角度来看,那些去山东后打着回老家旗号的人(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山东人,而山东人又认为他们东北人,而我们东北人其实对那种人也无法认同)

尤其是家里好几代都没有真正在山东生活过的,却一口一个回老家的。这种人不仅山东人要提防,我们其实也是不认的,是发自内心鄙视的。

大家想想,一个人连对自己一家生活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方都没有感情,能真正的对从未生活过的山东有感情吗?这种见风使舵的白眼狼走哪都是祸害。所以山东人鼻孔里看人时,别喷东北人,要喷就喷你们那些回老家的山东兄弟吧,东北充其量就是个养母而,况且他们也不是什么东北人。

我们这些没有在山东生活的东北人就不跟着背锅了。


差二点就信了


当前随着东北经济整体的下滑趋势,以及振兴东北计划短期之内不能快速实施,所以东北人的年轻人才流出特别严重,而山东也聚集了很多东北人,之所以有人会感觉山东的东北人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经济发展好原因

首先便是经济发展原因,虽然很多人在网络上对山东的经济发起调侃,认为山东的产业模式有可能步东北后尘,但山东当前的整体经济在北方独树一帜。或许在产业模式上,山东的确有些偏重于传统行业,需要升级转型,但是优异的工业基础,也恰恰能够支撑山东的大力改革,所以东北人在南下之时,北方地区山东省是最佳的选择。

地域距离近原因

第二个便是距离上的原因,东北不管从陆路路还是水路,向南所经过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便是山东,或许通过陆路中途有京津的存在,但是京津毕竟只是两座城市,人口容纳程度有限。而通过水路从大连去往烟台更加方便,一晚上的时间便可以往返于两地,再借助于两地的高铁,进出东北腹地十分方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文化趋同原因

最后便是文化习俗上的原因,提起山东和东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最为知名的是闯关东形成的文化交融。当年山东地区因为经济以及战乱原因,大量山东人去往东北谋生,这也促使了山东人将自身的文化风俗带去了东北。而当前剧情反转,东北人流向经济发展更好的山东,很大一批东北人就是山东人的后代,在山东还有远房亲属,风俗习惯上非常一致。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民间传闻东三省有7成人祖籍山东,且不说数据是否夸张,但根据网友的反应来看,占比一半左右应该是有的。

步入新世纪以后,沿海新兴经济高速崛起,东三省老旧工业整体发展迟滞,未能完成新老交替,至今经济转型尚未成形,很多七八十年代的龙头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危机。就连辽宁这种工业巨子都陆续出现了沈飞集团被山东黑豹收购、沈阳机床被ST、金杯汽车几年不涨工资的情况,更何况是农业为主的黑龙江。

所以说起东北人大规模外出务工,主要流出地就是黑龙江。其一省外出人口规模是辽宁吉林总数的几倍。

山东作为北方第一经济大省、第一旅游大省,是众多东北人的故乡,有15个百强市。无论从情感、距离、经济、气候各方面来说,都足以对东北外出人口形成足够吸引力。

不难发现,东北人在山东从事旅游和餐饮行业的人数非常多,因为此类行业好上手、起点低、自由度高,不需要什么高学历高成本。拿一张塑封广告,往栈桥旁边一站,拉客坐船都有高额提成。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他们拿票价格是9块钱,票面价是30块,因此让个几块钱,游客都觉得占便宜,日赚几百很平常。基础旅游行业现在并不好做,但这些个体做旅游的却有很大利润。于是朋友带朋友,亲戚带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出来做旅游。

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候鸟式工作模式,夏天秋在山东,以青烟威等海滨城市为主。冬春季节去海南,以三亚、琼海为主,现在扩散到了北海、防城港等地,都是做游客生意。


城市发展报告


反回老家看看,能站住脚就站下了!

本人老家:山东省、登洲府、文登县的。祖爷爷的爸爸带领家眷,一路打工要饭来到东北。那时还是清政府时期。听老人讲,到东北里开荒拓土!艰辛无比!最后到新中国成立!弄成个地主成份!哎!别说了……



非常男人31710161


我给你讲讲山东人在东北,有一家山东海阳的,几个孩子。经济困难,基本都不回山东,现在应该好了生活。不过他们死都要埋在东北,不回山东。这家老人得了一种病常年卧床,他老婆照顾他。现在应该去世了。北京知识青年,回北京发展好的,有时还到村里看他们,他们很高兴。还有一家,找了当地达斡尔族女人,发了财,几百万有,牛逼哄哄的,现在得了脑血栓。有的性格开朗,洒脱。青岛也买了房。有的把自己老丈母娘都杀了。变成罪犯。因为200元钱,30年前事了。有的回山东骗老婆,也出了命案。我想表达的意思,山东人在东北,大部分洒脱,有一些发展很好,也有一些小部分,沦为罪犯。


手机用户55288662317


好几个山东沿海城市开坑人讹人海鲜大排档的都是东门人,他们姐夫带小舅子,表哥带表弟,慢慢的开大排档的都变成东北人了




李166210356


想必大家都看过《闯关东》吧?不错,就是朱开山一大家子从山东闯东北的事。当时正处在清未之后,九一八爆发前段时间,山东遭受天灾人祸,不仅洪涝,还匪患横行落得饿殍遍野,现在想来还十分地不堪回首……文他娘(萨日娜饰)能带一大家子赶到元宝镇与朱开山团聚也是很不容易。要知道,当时正值日俄两国海上开战之际,真正能顺利到达的海船并不多。然而,后来的经历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年三十晚上,家人正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传来了朱开山生死兄弟一一贺老四的死讯,仗义的朱开山决定冒死二进金场子,给贺老四报仇。在大金粒的百般刁难中,朱开山一忍再忍……经过舍命呑金,运尸过关的大劫,朱开山一家再次团圆了。《闯关东》是经得起岁月沉淀的经典影视剧作。知道为什么在山东有那么多东北人了吧!老朱们的后人想家了,他们本就是山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