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中国大手笔花2500亿买下一块“废地”,如今却变成宝地。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有限的资源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石油和煤炭都成了各国发展过程中最重视的资源,当然,在一些化石能源储藏量巨大的国家,这些能源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有的国家还将本土的油田对外租售,以此来赚钱。前些年我国就花费了2500亿买下了一块很多国家不看好的“废地”,这究竟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

前些年,中国大手笔花2500亿买下一块“废地”,如今却变成宝地。

我国花费2500亿买下的这块所谓的“废地”就是著名的卡莎甘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卡莎甘大油田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油田,石油的储备量达到了惊人的350亿桶。中国花费重金拿下这座黑色金库实属不易,在各国都紧盯石油油田开发项目的今天,中国能斥巨资果断拿下这块油田,真的是明智之举了。既然这块油田这么有价值,为什么还被称作是废地呢?

前些年,中国大手笔花2500亿买下一块“废地”,如今却变成宝地。

这就不得不提到石油开采中常见的难题了,石油开采中很重要的是合适的岩层压力,温和的开采气候和足够高的石油位置,而卡沙甘油田并没有这些良好的开采条件,正好相反,卡莎甘油田的开采难度非常大,虽然储量大,但是开采周期长,开采风险大,需要耗费的成本也是很高的,这让很多国家都望而却步。

前些年,中国大手笔花2500亿买下一块“废地”,如今却变成宝地。

如果要将其成功地开发出来的话,那么所耗费的成本也是非常的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在斥巨资买下这个油田之后,美国对我们抱以嘲笑的态度。里海北部气候严酷,开发卡沙甘油田需要异常复杂的技术,因此,我国买下卡沙甘大油田后,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开发:第一阶段(工业试开发阶段),开采量为37万桶/日,输送天然气设施投入使用后,产量将达到45万桶/日。约一半的伴生气将被回输到岩层;第二阶段,产量达到100万桶/日;第三阶段达到产量的峰值—150万桶/日,届时,海上将有240口油井,30多个自动钻井中心,6个技术运营装置和输气体系。现在,我们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开始为我国创收了。

前些年,中国大手笔花2500亿买下一块“废地”,如今却变成宝地。

而且中国还在开采的同时,还着手建设了中哈石油管道,为后续的石油输送回国提前做好了准备,对于别人都不敢接的烫手山芋,中国不但接过手了,还把这块山芋吃了下去,真是厉害了我的国。随着大油田的开采,你觉得未来的油价会降低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