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叙利亚战争是普京冒险的伟大胜利?

cdh123


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俄罗斯没有介入叙利亚战争,那么现在叙利亚的情况是怎样呢,俄罗斯又失去了什么?首先毫无疑问,巴沙尔政府早就和利比亚卡扎菲政府一样被反对派推翻,叙利亚四分五裂。

对于俄罗斯来说,巴沙尔的倒台,使得俄罗斯也失去了在中东地区仅有的重要盟友之一,西方世界几乎控制了整个中东核心地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进一步被挤压。

但是俄罗斯介入后,保住了巴沙尔政府,也成功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在叙利亚拥有了几乎永久的军事基地,也在地中海沿岸拥有了港口,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顺势进入了地中海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中东地区提升了好几倍。

不过俄罗斯的军事介入确实一种冒险的行为,看看两次阿富汗战争就知道了,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被拖入了泥潭,最后不得不草草撤军!俄罗斯在叙利亚面对的可不只是极端组织和叙利亚反对派,而是它们背后的北约组织,或者说是整个西方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等代理人与俄罗斯对抗,可能俄罗斯再次因为一场战争导致国家倒退。

所长觉得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势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埃尔多安站在了俄罗斯这边。

众所周知,埃尔多安差点在2016年,因为国内的突发情况倒台,甚至也性命难保,是俄罗斯出手相救,导致埃尔多安走到了普京这边。

俄罗斯的风格也是这样,富有冒险精神,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面,毫不退缩,一国对抗整个西方世界!


资讯所长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在外界看来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行动?提前没有预兆,俄罗斯是在一场大型军事演习的基础上,突然向叙利亚战场投送军事力量。所以,基于其突然性,有些人就误认为这是俄罗斯“临时起意”的战略冒险行动。而实际上,整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划是经过提前精密设计的军事行动预案。

普京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在军事干预叙利亚问题上,你冒了多大的风险?”。普京回答:风险的确足够高,但我们提前想好了,考虑到了所有的情况和利弊,考虑到了围绕着俄罗斯的情形会怎么发展,以可能的后果。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对于俄罗斯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于俄联邦的利益来说,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好处要远远好于不干预。

事实证明,俄罗斯出兵叙利亚的确是力挽狂澜的行动。俄罗斯不但叙利亚政府军和亲政府民兵力量提供了制空权保护和战场火力支援,同时还极大地提振了叙利亚政府军的信心和勇气。2015年9月,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是叙利亚战争的历史转折点。从那时开始,叙利亚政府军从节节后退抵抗转入战略反攻,直至彻底消灭IS恐怖武装。

在战略上,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不只是对世界反恐战争的伟大贡献,也不是仅仅挽救了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这个战略盟友。关键是,俄罗斯保住了叙利亚这个地中海战略桥头堡和俄罗斯唯一的海外军事基地。需要强调的是,叙利亚还是俄罗斯重返中东战略核心的跳板。实质上,在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的近四年来,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新时期战略的需要,俄罗斯以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为基地恢复了地中海分舰队,并将位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的赫梅米姆军事基地作为俄罗斯空军的海外战略基地。俄罗斯就塔尔图斯港和赫梅米姆军事基地签署了长期免费使用协议。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比叙利亚反恐战争胜利更具战略意义的成果。俄罗斯通过这一成功的“冒险行动”告诉北约对手,俄罗斯又回来了。


高峰军事观察


伟大说不上,但是足够冒险,能在乌克兰问题和遭遇西方制裁的情况下,开启两线作战介入叙利亚还获得了一定成果,普京确实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和机会把握能力,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介入叙利亚之前面临的局面

2014年2月乌克兰问题爆发,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被推翻,俄罗斯对乌克兰即将转向亲欧做出战略研判,随即控制了克里米亚并支持乌东的顿巴斯地区。作为代价,俄罗斯财政每年不得不多划拨30亿美元支援克里米亚,而且遭遇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多国制裁,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4年下降了33.6%。


另一方面北约加紧东扩,先后在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地进行军事演习,持续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而作为俄在独联体之外唯一军事基地所在地的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已经被打残,控制区域少于30%。


所以当时俄罗斯处于面临从欧洲东欧和亚洲中东两个方向上被压缩的恶劣局面。


介入叙利亚面临的问题

在2015年7月,在IS距离大马士革不足200公里的时候,顶不住的巴沙尔政府正式向俄罗斯递交文书,请求俄出兵叙利亚帮助叙政府打击恐怖组织。接到巴沙尔的请求,普京迅速与情报部门和国防部门进行研判与决定。


根据日后媒体关于对普京决策的采访内容来看,当时俄罗斯决策部门主要从综合国力、地缘政治与政治收益等角度进行了为期数天讨论,最终决定在可能引发西方国家军事介入的高风险条件下,进军叙利亚。



介入叙利亚的回报

尽管到2019年叙利亚内战距离结束仍然遥遥无期,俄罗斯也为此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是就回报而言,俄方获得的利益还是大于投入的。


首先,俄罗斯巩固了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和拉塔基亚空军基地,巩固了前出地中海的落脚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试图通过欧洲与中东合围俄罗斯的计划。


其次,俄罗斯通过叙利亚战争使得美国、以色列完全控制切割中东的计划破灭,美国势力从叙利亚大踏步退到伊拉克,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与话语权显著上升,原本为美国马首是瞻的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不得不开始注重俄方在中东的利益,并且发展同俄方的外交关系。


最后,俄军在2008年俄格战争和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战争后,再一次得到了历练与验证。在此期间俄军不但丰富了山地、丘陵、沙漠、城市战的作战战法,还有效的验证了包括无人作战等新式武器的实战效果,不仅给自己的武器打了广告,还有效历练了部队的实战能力。



所以从战略上来看,普京此次在叙利亚的军事冒险获得的收益还是要大于投入的。如果没有2014年以来的军事冒险行为,俄罗斯或许不会遭遇西方的制裁,但势必会沦落到同目前法、德受制于美国一样的下场,更不用说什么大国影响力。


马克观察


金融时报采访普京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在军事干预叙利亚问题上,你冒了多大的风险?普京回答:这个风险足够高,但是我提前仔细想好了这件事,我考虑到了所有的情况和利弊,我考虑到了围绕着俄罗斯的情形会怎么发展,以可能的后果,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对于俄罗斯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于俄联邦的利益来说,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好处要远远好于不干预。

今天的叙利亚毫无疑问的倒向了俄罗斯,在叙利亚胜利以后,俄罗斯又派兵去了委内瑞拉,当年委内瑞拉出事,瓜伊多说要取代马杜罗,当时外媒煽风点火,闹得沸沸扬扬,感觉马杜罗就要完蛋了。

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普京说就是因为叙利亚的成功,所以才又派兵去了委内瑞拉,而且普京说,他对委内瑞拉的信心比叙利亚要足。。

叙利亚一战,俄罗斯宣布不但能够在欧洲博弈,而且可以延伸到中东,甚至在委内瑞拉方面能够延伸到拉美地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的身份,又回来了。这就是因为俄罗斯敢于亮剑,所以才有了这些。

如果俄罗斯没有介入叙利亚战争,那么现在叙利亚的情况是怎样呢,俄罗斯又失去了什么?首先毫无疑问,巴沙尔政府早就和利比亚卡扎菲政府一样被反对派推翻,叙利亚四分五裂。对于俄罗斯来说,巴沙尔的倒台,使得俄罗斯也失去了在中东地区仅有的重要盟友之一,西方世界几乎控制了整个中东核心地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进一步被挤压。俄罗斯介入后,保住了巴沙尔政府,也成功在中东地区站稳了脚跟,在叙利亚拥有了几乎永久的军事基地,也在地中海沿岸拥有了港口,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顺势进入了地中海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中东地区提升了数倍。

俄罗斯的风格就是这样,富有冒险精神,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面,毫不退缩,一国对抗整个西方世界!

叙利亚战争是在俄罗斯势力范围不断被北约挤压蚕食下俄罗斯被动参加的一场战争,北约持续东扩让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到了危机时刻,而美国发动的叙利亚战争又是对俄罗斯在中东势力的碾压,如果美国控制了叙利亚,俄罗斯势力就会被美国赶出中东。

叙利亚战争是俄美再次全球对抗的分水岭,有了叙利亚战争的胜利,才有了俄罗斯军事力量悍然进入委内瑞拉,力挺马杜罗政权,叙利亚战争打破了美国对俄罗斯不断战略碾压态势,俄罗斯重新找回了和美国进行全球地缘战略对抗的平衡点。

叙利亚战争让俄罗斯的战略被动地位转为积极主动反攻,俄罗斯军事力量进入委内瑞拉是俄罗斯对美国战略反攻的开始,现在俄罗斯不但在中东捍卫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还会以叙利亚为桥头堡,在中东大力扩张势力范围,叙利亚战争再次拉开了俄美在中东战略竞争的帷幕。








经常用了


说真的,叙利亚这场博弈,对于普京来说,确实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要知道,美国为了下好叙利亚这个棋,可也是下了血本的。先是在乌克兰点燃战火,让俄罗斯的注意力全部放到了家门口,无暇他顾之际,却突然在叙利亚着力。联合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先期介入叙利亚,出钱出人出武器,物色并培训叙利亚反对派,通过政治诉求、游行示威、然后武装暴动等一系列程式化操作来松动叙利亚的统治基础。

巴沙尔突然遇到这种情况,一下被搞懵了。西方一方面要求巴沙尔要听取人民的意见,进行政治协商,一方面又加紧唆使、武装反对派,让他们攻城掠地。即便是普京,开头都没有重视叙利亚的局势,毕竟,家门口的乌克兰也乱成了一锅粥,原本已经是自顾不暇,哪里管得了中东的闲事?

巴沙尔看到过萨达姆的下场,不敢硬抗,提出了愿意政治改革,愿意协商。但是与反对派一接触,才发现根本无法协商,反对派鱼龙混杂、派系林立、诉求各异,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把国家交到这样一群人手里,心有不甘,于国有愧。但是欧美最后露出了狰狞的牙齿:要求巴沙尔无条件下台,后事自行安排。意思很明白,把国家交出来,协商不协商的其实无所谓。

巴沙尔自然无法如此不负责任,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反对派开始了全面进攻,欧美势力也开始加紧瓦解叙利亚内部,不外乎就是威逼利诱。叙利亚大半国土沦陷,眼看就要国破家亡了。欧美眼看那群乌合之众的代理人行动太慢了,想要赤膊上阵,于是制造了一个化武疑云,准备亲自出手,快速占领叙利亚。

这个时候普京回过味来了,闹了半天,不是要帮叙利亚解决国内政治危机,是你们要拿下叙利亚,把刀锋逼到俄罗斯边境。普京就是普京,一旦反应过来,迅速出手,先是要求巴沙尔销毁全部化武并邀请国际核查,在欧美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又以叙利亚邀请俄罗斯军队协助反恐的名义名正言顺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叙利亚。

这一顿组合拳打的欧美瞠目结舌,一时反应不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时,俄罗斯已经完成了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开始投入战斗了。

之所以说普京这是冒险,那是因为他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太了解了,按照以前美俄避战潜规则,欧美先介入的地方,俄罗斯是不能公开出动军队正面出击的。因为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美俄两大国直接交战,那种风险谁也承担不起。但是这次俄罗斯从后手打了个先手,原本应该是俄罗斯回避,一转眼变成了美国必须回避。叙利亚的控制权轻易的从欧美手里被普京夺了过去。

倘若这个时候领导美国的不是奥巴马而是小布什,后果难以预料。谁知道小布什的牛仔脾气上来了会不会跟俄罗斯来个正面对抗呢?显然的,普京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分寸拿捏的好,形势分析的准确,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却稳稳当当的赢了一局。这一局意义重大,硬生生的把美国已经踩进中东、进军亚欧的那一只脚给踢了回去。


谢金澎


其实这是《金融时报》采访普京的时候,普京所说的话。

原文是这样的:

金融时报采访普京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在军事干预叙利亚问题上,你冒了多大的风险?



普京回答:这个风险足够高,但是我提前仔细想好了这件事,我考虑到了所有的情况和利弊,我考虑到了围绕着俄罗斯的情形会怎么发展,以可能的后果,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对于俄罗斯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于俄联邦的利益来说,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好处要远远好于不干预



我认为普京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且我认为普京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种人。


在中文互联网上,普京的形象经常是:骑熊,猛汉,一言不合就开干,总之是铁血硬汉的形象,而且非常刚猛,且有点不过脑子。


实际上普京并非是这种人,普京的心思还是非常缜密,且仔细考虑过得势,今天的叙利亚毫无疑问的倒向了俄罗斯,在叙利亚胜利以后,俄罗斯又派兵去了委内瑞拉,大家都记得当年委内瑞拉出事,瓜伊多说要取代马杜罗,当时外媒煽风点火,闹得沸沸扬扬,感觉马杜罗就要完蛋了。


当时的特朗普也是张牙舞爪的,说要派兵云云,瓜伊多一度跳上跳下,好像马上就要当上委内瑞拉总统了。瓜伊多又说什么军队都要倒向他了,好像明天就要把马杜罗给切个十八段了。


美国和欧盟一而再警告,要求马杜罗立即放弃权力云云。


当时国内的不少网友也被唬住了,好像美军明天就要派兵攻打委内瑞拉,后天就要兵临城下。

结果过了这么久啥事没发生,并且在前天,瓜伊多突然转变了态度


瓜伊多说要“认真听取俄罗斯建议”,“在这个问题上和普京以及其他国家合作”。

不是挺跳上跳下的么?怎么不跳了?


那传说中战无不胜的美国大兵,在哪?俄罗斯的军队可是正儿八经的开进了委内瑞拉了。


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普京说就是因为叙利亚的成功,所以才又派兵去了委内瑞拉,而且普京说,他对委内瑞拉的信心比叙利亚要足,毕竟叙利亚是俄罗斯第一次军事干预,实际上中国网友所担心的很多事情,在普京看来早就十拿九稳了。


这就是差距。毕竟人家的情报系统摆在那,普京是克格勃出身,肯定是获得某些方面的情报。


俄罗斯在经济上是个小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是个大国,俄罗斯的总GDP连韩国都不如,这是苏联解体后遗留下的问题,苏联解体后,美国恨不得都要把俄罗斯给肢解了,彼时的俄罗斯别说关注中东,自身都保不住。


结果叙利亚一战,俄罗斯宣布不但能够在欧洲博弈,而且可以延伸到中东,甚至在委内瑞拉方面能够延伸到拉美地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的身份,又回来了。


而就是因为俄罗斯敢于亮剑,所以才有了这些


如果说俄罗斯什么都没有,沙特还敢和俄罗斯谈什么合作?

安全都保证不了,跟我谈什么经济?


相对比来说,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国,GDP是俄罗斯的3倍多,在安倍跑去和伊朗谈判的时候,一艘日本油轮被炸,日本方面几乎都没说什么话,反而是美国不停的嚷嚷。

炸的是日本的油轮,安倍居然都不敢说什么话。


李建秋的世界


说说个人观点:

第一,2011年初,叙利亚反对派要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发生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恐怖分子之间的冲突。随后,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活动升级,演变成武装冲突。应该说,这本身是叙利亚的内战。后来,由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介入,叙利亚内战实际上变成了美国和俄罗斯的大国博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和恐怖分子,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支持叙利亚政府军。

第二,叙利亚内战打了8多年,目前的局势完全控制在阿萨德手中,这是叙利亚在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的帮助下取得的成果。目前,叙利亚政府军取得最后胜利,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叙利亚内战刚刚爆发时,叙利亚政府军节节败退;特别是2012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阿萨德下台的时间已到”,高调介入叙利亚内战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和恐怖分子后,阿萨德政权更是岌岌可危。危急时刻,阿萨德请求俄罗斯出兵援助,2015年9月底,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战争,战事出现转机——在俄罗斯空军的支援下,叙利亚政府军转守为攻。

第三,俄罗斯之所以出兵叙利亚,其实不完全是冒险,肯定有自己的深思熟虑。一者,叙利亚作为俄罗斯的盟友,叙利亚有难,而且叙利亚请求俄罗斯帮忙,俄罗斯当然必须帮忙,为朋友就应该两勒插刀;二者,俄罗斯在叙利亚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叙利亚不仅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桥头堡,而且俄罗斯唯一的海外军事基地在叙利亚,如果叙利亚政府军失败,甚至叙利亚都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与其说是帮叙利亚,不如说是帮自己。

第四,随着俄罗斯与美国在叙利亚战场上针锋相对,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和恐怖分子完全成了配角和挨打对象,而叙利亚政府军因为有俄罗斯的支持如虎添翼、不断收复失地。俄罗斯、叙利亚、伊朗联军早已全面进攻被称为叙利亚内战“最后一役”的伊德利卜省,目前虽然处于休战期,但拿下伊德利卜省、结束叙利亚内战指日可待,叙利亚人民已经看到和平的曙光。

第五,叙利亚政府军取得最后胜利,就是俄罗斯的伟大胜利,就是美国的彻底失败。因此外界有种说法,俄罗斯是叙利亚战争的最大赢家,美国是最大输家,一点不假。通过叙利亚战争,俄罗斯不仅帮助阿萨德巩固了政权,而且严重打击了恐怖分子,为世界反恐战争做出了伟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利用叙利亚在中东站稳了脚跟,保住了自己的海外军事基地,扩大了世界影响力,打出了俄罗斯的士气和声威,严重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嚣张气焰。

第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视俄罗斯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与俄罗斯过不去。近年来,俄罗斯与美国的斗争成为国际政坛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这道风景中,虽然俄罗斯很多时候处于被动,但俄罗斯几乎都是胜利者;美国虽然主动挑起事端,但美国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比如,克里米亚问题、斯诺登问题、伊朗问题、委内瑞拉问题等。通过叙利亚战争,美国更对俄罗斯刮目相看,尤其是俄罗斯经常先发制人、出奇制胜,确实让美国束手无策、自叹不如。


毛开云


叙利亚战争是普京硬起头皮打的,没有冒险、不冒险之说,普京别无选择。

也没有普京取得伟大胜利之说,而是普京避免了俄罗斯遭受更大的失败。

在北约东扩大背景下,美国策动乌克兰橙色革命,搞掉了乌克兰总统亚鲁科维奇;美国以铲除独裁为由,欲强逼叙利亚巴沙尔总统下台。

美国这两招真够阴,表面在乌克兰、叙利亚搞事,实际是剑指俄罗斯。

美国要搞掉乌克兰、叙利亚亲俄政府,目的是要搞掉俄罗斯(克里米亚)塞瓦斯脱波尔和(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它俩是俄罗斯黑海(至地中海)舰队唯一落脚点。美国要让俄罗斯黑海舰队无家可归,失去对西南出海口控制,龟缩在黑海内。

塔尔图斯海军基地

俄罗斯拥有西南出海口,是彼得大帝励志走向海洋、俄罗斯人前赴后继,与土耳其(还有英法)在高加索、黑海浴血缠斗百年换来的。美国欲让俄罗斯失去,普京除了全力抗争别无选择!

这就是俄罗斯悍然夺取克里米亚、毅然投入叙利亚战争的原因。

俄罗斯打叙利亚战争拼了老命,带病的唯一航母、最先进的军机(苏57、苏35、图-160等)、最强的战术导弹(S400、口径巡航导弹等)都毫无保留用上了。


即使普京拼了老命,也并不会一定能赢得叙利亚战争。土耳其意想不到出兵,痛打美国扶持的叙利亚库尔德反政府武装,给俄罗斯帮了大忙。而特朗普否定美国一贯在中东打仗“烧钱”,不愿意在叙利亚玩了还要撤走美军,这才是促成普京打赢叙利亚战争的关键因素。


谌人


叙利亚战争是在俄罗斯势力范围不断被北约挤压蚕食下俄罗斯被动参加的一场战争,北约持续东扩让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到了危机时刻,而美国发动的叙利亚战争又是对俄罗斯在中东势力的碾压,如果美国控制了叙利亚,俄罗斯势力就会被美国赶出中东。

俄罗斯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挤压,俄罗斯已经退无可退,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军事基地,是俄罗斯必须要捍卫的战略利益,叙利亚战争是俄罗斯在战略生存危机时刻背水一战的战争,但叙利亚战争让俄罗斯在中东站稳了脚跟,也一举扭转了俄罗斯被动的战略地位,让俄罗斯恢复了和美国进行全球对抗的信心。

叙利亚战争是俄美再次全球对抗的分水岭,有了叙利亚战争的胜利,才有了俄罗斯军事力量悍然进入委内瑞拉,力挺马杜罗政权,叙利亚战争打破了美国对俄罗斯不断战略碾压态势,俄罗斯重新找回了和美国进行全球地缘战略对抗的平衡点。

叙利亚战争让俄罗斯的战略被动地位转为积极主动反攻,俄罗斯军事力量进入委内瑞拉是俄罗斯对美国战略反攻的开始,现在俄罗斯不但在中东捍卫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还会以叙利亚为桥头堡,在中东大力扩张势力范围,叙利亚战争再次拉开了俄美在中东战略竞争的帷幕。

叙利亚战争的胜利只是俄罗斯在中东抢夺地盘的开始,美伊的军事对峙和冲突又给俄罗斯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会,美伊的对抗就是俄罗斯势力在中东扩张的大好机会,中东现在又变成了俄美两大强权对抗的热点地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继续扩张是得益于叙利亚战争的胜利,俄罗斯还会更期待伊朗战争的!


松间山水画


在叙利亚俄罗斯确实取得了成功,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是有两个特殊背景的:

其一是叙利亚方面,

2011年受到颜色革命波及的叙利亚,爆发了内战,阿萨德家族统治的叙利亚政权受到质疑,叙利亚出现反对政府的反对派,同时长期持分离态度的库尔德人也开始兴风作浪,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IS恐怖分子也蔓延到叙利亚,于是叙利亚政府遭受到空前的挑战,尽管叙利亚政府军苦苦支撑,盟友真主党、伊朗大力派出援军支援作战,但是叙利亚政府仍然处在劣势,甚至首都大马士革附近都有反对派武装出没,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

叙利亚内战中阿萨德政权一度岌岌可危

其二俄罗斯方面

2013年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乌克兰发生了颜色革命,亲俄的乌克兰政府下台,乌克兰政权混乱充满了众多变数,新上台的总统波罗申科完全向西转,这给一度对北约东扩和对西方充满戒心的俄罗斯充满疑虑,要知道俄罗斯一支重要的海军力量黑海舰队主要部署在克里米亚,黑海舰队的司令部就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一旦乌克兰投向西方,并与西方一起将克里米亚封锁,那么西方势力将直接渗透进俄罗斯的腹地,于是俄罗斯先下手为强,趁着乌克兰内乱之际,直接吞并了克里米亚,俄罗斯的这样举动引起世界舆论尤其西方媒体的口诛笔伐,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的外交陷入极大的被动。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遭到西方严厉的经济制裁

俄罗斯果断出兵叙利亚,不仅扭转了叙利亚战局,而且还成功转移了世界舆论的焦点

事实上俄罗斯在叙利亚是有着重大的利益存在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势力极度萎缩,在中东地区俄罗斯仅仅剩下叙利亚一个战略支撑点,在叙利亚俄罗斯有着自己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而一旦叙利亚政府垮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支撑也将全部消失。

2015年人们本来关注着俄罗斯因为吞并克里米亚而承受的巨大压力,关注着叙利亚战局的和次序恶化,叙利亚政府很可能是下一个卡扎菲政权,可是这时候普京宣布向叙利亚出兵了,理由打击“恐怖势力”,俄罗斯出动海陆空的巨大力量投入叙利亚战场,海军出动了唯一的航母,空军部署了先进的SU35占尽,陆军派出精锐的特种部队,并向叙利亚提供包括T90坦克等先进装备,俄罗斯的大力投入,立竿见影,叙利亚的战局很快得到扭转,叙利亚政府军在伊朗和俄罗斯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占据上峰,彻底扭转颓势,而普京也成功将世界舆论的焦点,从关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到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的大杀四方。

俄军在叙利亚的参战,迅速扭转了叙利亚战局

而且叙利亚政府也很快投桃报李,将俄罗斯使用叙利亚基地继续延期49年。

俄罗斯获得巨大战略利益的背后,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俄罗斯在叙利亚取得胜利的背后,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海军方面俄罗斯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为了赶赴地中海参战,从波罗的海远程干到地中海东部,期间这艘航母上滚滚浓烟,被西方媒体围观嘲笑,而舰载战斗机在航母期间也发生事故,出现了坠机事件;空军方面不仅开战初期俄罗斯的SU25战机曾被土耳其击落,而且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基地也曾遭遇到袭击,损失惨重;陆军方面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甚至损失了包括一位中将在内的高级将领。

在叙利亚战场上阵亡的俄罗斯中将阿萨波夫

而且普京已经多次宣布要从叙利亚撤军,可是撤军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实现,可见某种程度上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过得并不是十分的顺风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