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曉179281955
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遊牧民族是極為彪悍的馬上民族,現在的蒙古人騎馬射箭也是必備的功課,那麼在樹木極為匱乏的蒙古高原,古代遊牧民族是如何製造出那麼多的弓箭呢?
首先,秦漢時期的匈奴人,他們的弓箭來源範圍極廣,我們現在關於匈奴這個民族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匈奴人的統治範圍極廣,從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到東邊的大小興安嶺都有匈奴人的分佈,所以匈奴的弓箭所用木材的來源極有可能是東部的大興安嶺和新疆天山地區。
▲ 大興安嶺豐茂的樹木
另外匈奴人在中亞地區和其他民族有著非常密切的往來交易,匈奴人可以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南方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木材。還有一方面,匈奴人長期和中原民族接觸,並且不斷騷擾中原民族,通過不斷的掠奪侵略,匈奴人從中原地區也可以獲得不少的木材。
然後在五胡十六國時代,北方遊牧民族已經和中原民族有了很多的接觸,其中一部分少數民族融入了中原民族的聚居地,和中原民族發生了部分融合,他們學習了中原人的種植方法和冶鐵技術,這使得少數民族製作弓箭的技術有了極大的提升。
騎射技術最為了得的古代遊牧民族當屬契丹,契丹人起源於東北長白山地區,在強盛時期,統治了整個蒙古高原和中原北部地區,統治範圍極廣。
因為契丹人起源於東北,東北大小興安嶺物產豐饒,有足夠的木材供其製作弓箭。而五代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使得契丹人掌握了漢人更為先進的生產力,燕雲十六州有著連綿不絕的山脈和物產豐富的華北平原,契丹人可以從此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質支持,在此契丹不僅可以得到馬匹和糧食,還可以得到製作武器的木材和鐵礦。燕雲十六州的獲得,使得契丹人的弓箭來源可以自給自足。
女真人和契丹人的情況差不多,起源於東北,又有著燕雲十六州作為基礎,而且女真人統治範圍已經跨過了黃河流域延伸到長江流域,弓箭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甚至鐵器,糧食等戰略物資,女真人都可以不必發愁。
要說古代最窮的遊牧民族當屬蒙古族了,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而且部落分散,很多部落之間不僅不會相互幫助,反而互為仇敵關係,這就導致了蒙古人在黃金家族時代之前,完全是一盤散沙,隨時蒙古勇士驍勇善戰,但是單個部落人口數量少,物資匱乏。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之後,蒙古人實力大增。蒙古人最為匱乏的便是糧草物資,因為蒙古人驍勇善戰,崇尚武力,他們獲得物資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掠奪,憑藉他們的強大,掠奪中原地區的物資。弓箭、糧草都通過掠奪來獲得,他們還曾有個“偉大”的設想——把中華大地都變成蒙古人的牧場。
總而言之,古代遊牧民族雖然生活在林木匱乏的蒙古高原,但無論是通過貿易還掠奪,他們從來不缺少製作弓箭的材料。
海佑講史
蒙古弓是複合反曲弓,主要原料有牛角(或大山羊角)、牛筋、蛇皮、木頭(或竹子)
其中,竹子為南方特產,蒙古弓的弓胎都是以木頭為主要原料,雖然看起來蒙古高原是稀樹草原,但是蒙古人也有穩定的木材來源。
首先,蒙古東部的大興安嶺地區
在蒙古高原東部是我國的大興安嶺地區,此地區的木材資源豐富。即便是新中國時期,這也是我國主要木材產區。
其次,外蒙古大片的稀樹森林地區
外蒙北部地區擁有數量不少的木材,並不像內蒙如此缺少木材和森林。
大家不要忘記,蒙古古代所控制的地區其實更加主要的集中在外蒙。內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另外,蒙古弓並非完全消耗品
一般情況下,蒙古弓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0年或者更高。所以,一個家庭基本上會儲存多套蒙古弓。
以蒙古軍隊為例,一般情況下,每個蒙古士兵配備3個箭囊,2個弓胎,多條弓弦。日常情況下,弓是不上弦的,只有在使用時會把弓弦配上。這樣做有效的減少了弓胎的疲勞度,大大的延長了弓的使用壽命。
龍門百曉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蒙古高原並不是撒哈拉沙漠,還有有一些樹林的。
蒙古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達阿爾泰山脈,北連薩彥嶺、肯特山、雅布洛諾夫山脈,面積約260萬平方公里。
大家注意大興安嶺這幾個字,所有木材都可以解決了。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不要說在古代做一些弓箭,就算故宮也能蓋幾千個。
大興安嶺是在東部,西部還有阿爾泰山脈。
阿爾泰山脈的特產就是樹林。在阿爾泰山脈1100到2300米為森林帶,生長西伯利亞松、西伯利亞冷杉、雲杉等,數量非常之多。
其他地區也是類似,雖然草原上樹林不多,想要找到一些木材還是毫無困難的。
而且,製造弓箭也不是造房子,不需要太多的木材。只要砍伐一顆好樹,就可以製成很多弓箭。
蒙古的複合弓除了使用木頭以外,還需要角制。這種弓箭使用壽命是比較長的,超過漢人常用的竹製弓箭。
蒙古人一把好弓保養得利,可以使用幾年時間,哪怕你天天射箭。
製造優秀的弓,只要更換弓弦,可以得到接近10年的使用壽命。
大家算算看,夠久的了。
至於箭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使用蘆葦杆就可以,當然也可以使用蒙古常見的白樺木。
箭羽會用水鳥的羽毛來製造,蒙古很多集結河流,有大量水鳥。箭桿有二至四片箭羽,令箭飛行時更穩定。
然而,蒙古人造弓箭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金屬的箭頭。
所以,蒙古人很多弓箭的箭頭是骨製成的,這種箭頭殺人沒問題,破甲就差了一些。
到了征服金國以後,這種情況就大大改變了,因為金國有成熟的金屬冶煉技術。
薩沙
蒙古高原上不僅僅是草原和沙漠,還有幾條森林茂盛的大山脈。
1,蒙古高原附近的山脈。
北邊有薩彥嶺,是唐努烏梁海與西伯利亞的界山,山上有茂盛的森林。
東邊有大興安嶺,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柘樹、柞樹、榆樹、樺樹都可以做弓箭。蒙古高原緯度較高,樹木生長速度慢,木質更加細密,做成弓的硬度和彈性更強。
西邊有阿爾泰山,綿延千里,海拔1000米到2000米是茂盛的森林。
中間有杭愛山、肯特山。
南邊有陰山、大青山。
所以蒙古高原的木材是非常豐富的,另外弓體並不需要太多木材。
蒙古弓一度發展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2,蒙古帝國時代的蒙古弓。
蒙古弓是從中原地區傳去的複合弓工藝,主要用木材、角、肌腱做成。
蒙古弓的最大射程可達300米左右。
少數蒙古神射手可達500米。
成吉思汗曾親自給蒙古神射手移相哥立碑。
移相哥,是合撒爾的二兒子,是蒙古草原的神射手,在比賽中曾在335大步外(約502米)射中靶心!
3,柘木弓
柘木做的弓,是中國的神弓之一。
早在周朝時期,東北人就向周天子貢獻柘木弓。
《周官》考工記裡面記載,柘木是弓的最上品。
柘樹分佈在華北和東北地區,樹齡可達百年,樹心為黃色。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的驚鴻弓,就是柘木製作。
《太平御覽》:柘材為弓,彈而放快。
蒙古部落起源於蒙古高原東部的大興安嶺北段,很容易獲得高質量的弓箭材料。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看看是怎樣描寫弓箭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牛角尤其是水牛角是古代製作弓箭的上好原料,牛筋可以用來當弓弦,當年海陵王伐宋,全國徵調弓箭和戰船,農民們只得殺掉耕牛用牛角做弓,牛筋做弦。用死人身上的油膏做粘合劑上交差役,弄得人神共憤,不久死於政變
pogers
在大家印象中,蒙古國似乎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並沒有多少地方可以長竹子,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因為當年的蒙古帝國比現在的蒙古國要大得多。
在中國古代漢人的中原王朝,一般也就是控制長城以南的地方,長城以北的地方,事實上都是採用間接控制的方法。所以很多山脈都在遊牧民族的控制之中,例如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外興安嶺,祁連山脈之類的,都控制在遊牧民族的手中,所以他們應該不缺乏竹子這之類的樹木。
也許有人說把這些地方毀掉不就行了,事實上是很難的,因為當時人口稀少,西北和東北還有正北方面,應該有很多原始森林,這些地方不是人力所能毀掉的。而且在東北,大家都知要資源非常的豐富,有露天的煤礦,露天的鐵礦,這些東西都是打造武器的先天條件。所以東北的遊牧民族強大了起來的話,光靠手中的利器就會對中原王朝造成很大的威脅。
而且古代製造弓和箭並不是完全非要所子不可,完全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替代材料,有時候用北方常見的白樺木也可以。甚至在古代的戰爭記載中,還要用骨頭做箭的,當然效果要差一些而已。所以說在古代造弓和箭之類的武器,有時候並不是光只能用竹子,其他很多東西還是可以代替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引言
許多人看著地圖,想當然的認為蒙古高原沒有樹木,但其實蒙古高原雖然遍佈草場和荒漠戈壁,但也不缺少樹木。蒙古高原是自然資源豐裕的地區,其中就包括有大片森林!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蒙古國尚有15萬公頃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全國國土面積的9.6%,木材儲量約為13億立方米。
蒙古高原的森林資源
所謂的蒙古高原一般泛指東亞內陸高原,即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至薩彥嶺,南界陰山山脈之間這塊土地,其範圍極大,大概有200萬平方公里左右。
在蒙古高原北部的色楞格河流域因為常年受北冰洋的水汽影響,所以其降水較多,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間,又因為當地的氣溫低,河流和溼氣的蒸發量少,因此當地不缺水分,屬於半溼潤氣候區,在這種環境下,當地生長著許多耐寒樹種,形成了針葉林。
在蒙古草原中部的杭愛山、肯特山一帶,也受北冰洋水汽的影響,擁有較多的水分,年降水量在200~300毫米之間,而因為水量足夠,所以當地擁有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和草原,稍遠一些的地方也稀疏生長著耐寒樹種。
而在蒙古國的西北角,靠近俄國的地方,也生長著大量樹木,其森林覆蓋率非常的高。
除此之外,在戈壁阿爾泰山,阿爾泰山,唐努山等蒙古著名山脈的腳下,因為雪山融水的滋潤,也分佈著諸多原始森林。
現代科學家經過調查,發現蒙古國的樹木以西伯利亞落葉松為主,佔森林面積的73%,而雪松則佔11%,剩下的就是一些樺樹、白楊樹、雲杉之類的樹種了。
這些生長的樹木對蒙古人來說極為重要,因為這是他們用來製作弓箭、車輛和蒙古包等工具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許多蒙古人就生活在這些森林中,既放牧牛羊,也狩獵雪兔、銀狐、狍子、鹿和野豬等野生動物,日子過得比一般草原居民還要好。
據蒙古傳說記載,蒙古人的祖先就起源自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之中,最早以漁獵為生,後來因為人丁不斷增多,森林中的生活空間日益狹窄,才轉而向外遷移,並變成以遊牧為主。
夏蟲欲飲冰
在古代的時候,遊牧民族其實並不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上,遊牧民族居住的地域分漠北和漠南。漠北是蒙古草原而漠南是中國境內甘肅、陝西等地。
正如提問中所問的,遊牧民族的弓箭從哪來。漠南地區的遊牧民可以通過自然採集獲得木頭與竹子。在古代魏晉南北朝前,中國北部氣候溫暖溼熱,漠南地區的環境優良。盛產優質木料。因此,古代強大的遊牧民族主要居住在漠南地區。可以提供大量戰爭物資。一旦戰爭爆發,就可以大量集結南下。
而處於漠北地區的遊牧民族,獲取弓箭原材料的手段也有不少。
其一便是通過與漠南地區、中原地區或者富庶的地區通商。由於其他地區人類開發過早,人類大量佔用土地用以農耕或定居,用以畜牧或捕獵的土地大量減少。但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多。這些地區面臨著糧食不足的危險。只好用生產過剩的手工業製品、原材料等材料換取草原上盈餘的牛羊。遊牧民便可以獲得足夠的竹子和木頭。
其二就是利用動物。利用動物骨骼和石尖做箭,用骨骼和角做弓身,用動物的筋做弓弦。這樣子的弓可以儲存許多動能但耐久低。
新人寫稿,如有不足還望指正。(多給點關注和轉發收藏啊!)
作者球
其實,蒙古高原並不缺少木材,它的木材儲蓄量遠遠超過中原。我們知道蒙古包括大興安嶺、阿爾泰山,北薩彥嶺、雅布洛諾夫山脈等,森林遍佈。
而蒙古弓的製作一般需要用到六七種材料,再經過長達一年的複雜工藝才能做成,因此被稱為“角弓”。角弓需要的材料有:牛角、羊角,少量木材和動物筋腱等材料。蒙古弓對木頭需求量並不大。
兩軍交戰,首先要拼的就是武器裝備。除了戰馬之外,弓箭在草原部落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也極大,蒙古弓的殺傷範圍可達200米,配上金屬箭頭,能輕易穿透一般的盔甲。
蒙古軍隊兇猛,主要是他的騎兵。
塵埃未落定
答: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思考一下,古代人特別是古代蒙古人到底使用怎麼樣的弓箭。
那麼我們從古代遺存的畫像中去尋找弓的模樣。
我首先想到的一幅畫叫做《元世祖出獵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館館藏的元代劉貫道的作品。近處元世祖忽必烈及隨從們勒馬暫駐。元世祖外穿白色裘衣,內著金雲龍紋朱袍,乘一匹黑馬,側身向後張望。近處人騎聚集,或張弓射雁;或手架獵鷹;或繩攜獵豹,皆為馬上行獵之狀。
看著圖局部 左側一人在張弓射箭 中有一人背一張弓還有箭囊。這基本上就是當時元朝人使用的弓箭的模樣。
這一張一馳的兩張弓可以看得出當時弓的製作工藝還是很高的,弓的材料硬度和韌性都很好,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
好,我們進入正題。到底是這弓用的是什麼材質?
根據目前傳統的蒙古弓製作的材質來說,弓箭成品由60公分以上長度的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蹄筋或牛背筋、還要用彈性很好的柘木、饜桑、桔木、木瓜樹木、荊木、竹等材料用動物膠粘合而成。其特點為重量輕,長時間使用的狀態下不疲乏,任何氣候下都能維持一樣的力道和強度。
當然這些木材就必須就地取材了。從製作技術上來說,弓箭經歷了從單體木弓到複合層壓反曲的發展歷程。而弓箭的製作材料,盡顯當地的特色。北方少數民族的筋角弓,中原地區的桑木、柘木弓,南方的竹木層壓弓等。
別看蒙古人的弓短小,沒有歐洲的長弓拉風,但射速快,射程遠,便於騎兵靈活使用,是十三世紀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弓。這種弓也適合蒙古人的快速突擊攜帶。但是和現代工藝的層壓弓不同,古代的弓箭再不用的時候,是一定要下弦保存的。畢竟製作一張弓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保養好弓箭就是在大草原上生存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