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到底在哪里?

洪良


《水浒传》的发生地是八百里水泊梁山,在今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梁山县境内。

地理位置;今山东省梁山县。

梁山泊,文献中也作梁山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这几座山和东平湖就是形容的八百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梁山泊原址已经干涸,东平湖为梁山泊的唯一遗存水域。

“梁山泊”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4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它的形成,是从五代石晋开运初至北宋,因黄河在滑、郓、水库澶、濮等地多次决口,河水汇集梁山周围,与源于梁山东南的张泽泊(后称南旺湖)连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为中心的巨泺,统称为梁山泊。《宋史》卷九十一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从滑州决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北宋晚期,梁山泊的水域最阔、水势最大。


一年一年飞逝而去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许多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水泊梁山也为人们所熟知。那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水浒传》中是怎么介绍的。《水浒传》中曾这样描述梁山水泊:“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由此可见,《水浒传》中介绍,水泊梁山在山东济州

山东省水浒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韩之波在一次采访中曾介绍说,水浒传说故事主要依托地有梁山、东平县的东平湖,阳谷县的武松打虎的景阳冈,郓城县宋江、晁盖故里,高唐县柴进府等地方。

今天来看,济南以西140公里外的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就是当年梁山泊所在地。1985 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3年,水泊梁山风景区的宋江传说等选入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水泊梁山风景区由7条支脉和8个山峰组成。主要景点有一关、二关、摩崖石刻、忠义堂、宋江马道、号令台、黑风口、断金亭等。

水泊梁山风景区根据《水浒传》中的美食和梁山特产,挖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梁山美食文化,包括水浒宴、水泊宴、梁山湖养生宴等5种,由“好汉大块肉”、“时迁鸡”、“孙二娘仁肉包子”等美食组成。

武术作为《水浒传》中重要的部分,也是梁山景区必不可少的文化组成。目前,梁山武术已经成了极具特色的表演节目,包括武术套路、禅杖、板斧、九节鞭、硬气功等。


济南时报


小居士随便说两句,因为老家距梁山很近,所以比较有发言权!

水浒传中的水泊现在只有遗址了,就是东平湖,对,你没看错,就是遗址!水浒传说八百里水泊,水浒传中燕青泰安打擂就是划船去的,那时一条大江从梁山一直到泰安,小居士的老家位于两地中间,现在只有一条改了方位的汶河(中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大河),为什么说改了方位呢?因为我们那边的现在的泰东路就是原先江的方位,沿途的村名就是最好的证据:江庄,石沟,陈家埠,肖家埠,马家埠等,埠就是江边的码头!

梁山就好理解了,就在现在的济宁市梁山县!梁山县与东平县交界,现在按行政划分分别属于济宁市和泰安市!所以两地因为水浒的地名打来好几年的官司!不过现在好了,隶属济宁的梁山县叫做梁山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隶属泰安的东平湖叫做水浒景区国家4A!这样一个占山,一个占水,两不耽误!说了这么多,欢迎您来我家泰安游玩,一路上从泰山出发,登完山,下来去曲阜三孔,来肥城看桃花,品中华佛桃,去东平湖看八百里水泊遗址,品尝东平湖糟鱼,咸鸭蛋,逛水浒影视城,最后您去梁山风景区,游览当年的古寨雄风——忠义堂,感受当年的英雄往事!


居士看世界


水泊梁山,是《水浒传》中晁盖、宋江聚义造反的根据地,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港汊纵横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这是《水浒传》中所描绘的梁山泊景象。

众所周知,《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如今在山东,梁山还有,就在梁山县境内——梁山县是1949年才设立的,此前梁山在山东寿张县境内。但是,方圆八百里的梁山泊却寻不见了,只在临近的山东东平县,有一块东平湖。

梁山有山无水,那么,《水浒传》小说描写的场景,是施耐庵的虚构吗?清康熙年间修撰的《寿张县志》就是这么认为的,认为小说都是欺人之谈。

台湾历史学者苏同炳在《梁山泊沧桑谈》一文中,比较详细地回顾了史料中记载的梁山泊历史变迁,充分说明了,八百里梁山泊不是小说家的欺人之谈,而是在北宋年间水浒故事发生的年代中,真实存在的。不仅如此,梁山泊在历史上还有复杂的变迁过程。

据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表述的观点,梁山泊从前在没有因黄河灌注而成为大湖以前,本来就因地势低洼而为汶、济二水汇合成湖,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汉代以前。到五代时期,因为黄河在滑州决口,河水向东浸漫,梁山泊开始成为大湖。

由《金史》的记载可以得知,北宋时曾被宋江据为水寨的梁山泊,在南宋初年,已因黄河改道而水涸田出,无复当年的八百里之广。然而到了元朝时,黄河又发生溃决,河水再由昔日河湖相通的故道侵入,于是梁山泊又沦为泽国。

元末贾鲁治河,黄河仍归故道,所谓故道,是今日苏北淮徐一带的老黄河遗址。当时的梁山,虽然离黄河很远,但因其中积水一时不能尽泄,水势依然不小。据史料记载,到了明英宗年间,梁山泊尚有八十里之广。到明景泰年间,因为河道改造工程,使梁山泊彻底干涸,只剩下一块东平湖作为遗存。此后的情形,基本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了。


洪良


答:正式开答之前,先说一件我本人亲眼目睹过的趣事。

我是广西人。

话说,广西北海合浦县有一个星岛湖。

该湖距离北海市区约五十公里,湖水方圆面积达六百平方公里,湖中分布着大大小小一千多个岛屿,星岛湖的名字就因此而来。

这个湖,和梁山泊有什么关系呢?

按说是没什么关系的。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李雪健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拍摄过程中,竟然到这儿取景,将之定为外景基地。

事过近二十年,至今,这儿的“水浒城”犹在,吸引着远近游客前来游玩、参观。

老实说,当年剧组在这儿拍戏时,我真的是大吃一惊,梁山泊不是在山东吗?怎么跑广西来取景了?这样“欺骗”观众,真的好吗?

后来我才知道,现在以梁山作为县名的山东省梁山县县境内,根本不存在《水浒传》里写的“八百里水泊”了,要在电视剧中反映原著所描绘的“港汊纵横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梁山泊,只能到外地取景了。

梁山县既然没有水泊,那么,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的那座梁山,是否就是《水浒传》中所写的梁山,就很值得怀疑了。

补充一下,梁山县是1949年才设立的,此前梁山在山东寿张县境内的。

康熙五十六年,寿张知县滕永祯修撰《寿张县志》时,其在卷一《方舆志》中就这么写:“凡天下山川,以史乘所纪为据。小说诬民,在所必禁。梁山为寿张治属,其山周围可十里。水浒小说乃云‘周围八百里’,即宋江寨,山冈上一小垣耳,说中张皇其言,使天下愚民不至其地者,信以为然。长奸萌乱,莫此为甚。因拈出之,以告司治君子,并使天下之人知之,小说之不可信也如此。”

由于梁山周围无水泊,而且山太低、太矮、太小,山上的“宋江寨”只是“山冈上一小垣”, 滕永祯由此否定了《水浒传》的描述,说这是“小说诬民”、“小说之不可信”。

然而,滕永祯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笑话,可见于《涑水纪闻》卷十五,但《邵博闻见后录》卷三十写得更生动,云:“王荆公(即王安石)好言利。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即北宋史学家刘攽)在座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则可容矣。’荆公笑而止。”

还有,韩琦的《安阳集》卷五收录一首题为《过梁山泊》的诗,诗云:

巨泽渺无际,齐船度日撑。

渔人骇铙吹,水鸟背旗旌。

蒲密遮如港,山遥勢似彭。

不知莲芰里,白昼苦蚊虻。

苏辙的《栾城集》卷六也有一首《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梁山泊》,诗中有“秋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之句。

即梁山有八百里水泊,绝非小说家所虚构。

再翻查一下正史,《五代史》有记:“晋开运元年,滑州河决,环梁山,合于汶水。”

《宋史.宦者杨戬传》记:“梁山泺,古钜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

《金史.食货志》:“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泺水退,地甚广,遣使安置屯田。”

明朝景泰年间的徐有贞有奏疏请开广济河,其中有提到“外有八百里梁山泺,可以为泄。”

所以,《水浒传》中的梁山的确就是现在山东省梁山县县境内的梁山。

之所以现在“八百里水泊”寻无觅处,就是明景泰年间展开了河道改造工程,湖泊最终干涸,梁山县马营镇的“水泊遗址”(湿地)成为原梁山泊的唯一遗存水域。


覃仕勇说史


今天来看,济南以西140公里外的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就是当年梁山泊所在地。1985 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3年,水泊梁山风景区的宋江传说等选入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水泊梁山风景区由7条支脉和8个山峰组成。主要景点有一关、二关、摩崖石刻、忠义堂、宋江马道、号令台、黑风口、断金亭等。

  元末贾鲁治河,黄河仍归故道,所谓故道,是今日苏北淮徐一带的老黄河遗址。当时的梁山,虽然离黄河很远,但因其中积水一时不能尽泄,水势依然不小。据史料记载,到了明英宗年间,梁山泊尚有八十里之广。到明景泰年间,因为河道改造工程,使梁山泊彻底干涸,只剩下一块东平湖作为遗存。此后的情形,基本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了。


厨房精品生活馆



《水浒传》蓝本之一的《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写明宋江聚义的地方是太行山梁山泊,这里的太行山其实是指泰山。唐宋金元明诸代一定范围内都曾将“太行“或“太行山”当做泰山的别称。以此说梁山泊位置应在今日山东泰安的东平湖一带。

据《山东通志·疆域志》记载:“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得名。” 另据《辞海·梁山泊》:“泊,一作泺(泺是泊的古体)。在今山东梁山、郓城等县间。南部梁山以南,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从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水灌入,面积逐渐扩大,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入金后河徒水退,渐涸为平地。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又成大泊。不久又涸。

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 由此可见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在今梁山、郓城等县一带,梁山泊梁山以南的部分属于古大野泽的一部分,梁山泊存在于五代到元末,梁山泊的形成和消失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影响,梁山泊据传是宋江起义的屯聚地。

宋史中关于宋江起义的记载散见于几处,但都没明确说梁山泊是其根据地。

比如《宋史•侯蒙传》记载:“宋江寇京东,侯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方腊)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附近),张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劲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宋江)乃降。 可见宋江他们基本是游击队战术,或者曾短暂在梁山泊歇马。

而《水浒传》本身是一部多参照的小说,糅合了梁山泊的名气和此地强盗出没等因素将地理座标标于此也很有可能。


赵燕云


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我是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人! 我的家乡就是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历史悠久,因一部水浒传而得名。梁山相传八百里水泊,现在只剩水泊遗址,东平湖算一块,微山湖算一块。2016年开始,注重水面建设,修建山北水库,和山南平原水库。梁山从此有水。因此而显得有灵气。 梁山人口40万人多,主要产业 挂车 图书行业。挂车被誉为全国挂车基地,全国二手挂车最大市场。梁山图书销变全国!梁山虽然是老城,现在正蓬勃发展。梁山环城水系已经联通。四面环水。新城区建设热火朝天,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建设水浒特色度假村。在不远的将来的梁山会已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上梁山更具水浒文化特色。我爱我的家乡水泊梁山,欢迎大家来梁山做客。进了梁山门 就是梁山人!


求知欲超越一切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提到《水浒传》这部经典,我们都会想起那片代表着仗义和英雄气概的八百里梁山泊。

历史上真的有梁山泊的,就位于山东曹州府郓城、巨野与兖州府寿张等县间。

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梁山泊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早在先秦时,今山东地面就有一大湖名曰巨野泽,又名大野泽,为黄河下游支津济水、濮水所汇。

唐代后期,这是是一个浩荡的大湖了,湖面东西百里,南北300里。后来因为济水断绝,黄河泥沙淤垫,湖面日渐缩小。

真正意义上的梁山泊,在五代时期登上了历史舞台。

五代晋开运元年黄河在滑州决口,侵入巨野泽地区,形成了著名的梁山泊。

梁山好汉的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确实有一些不堪朝廷重赋的人,流亡到这片水泊之地,靠水吃水,打渔为生,成为官府统辖之外的流民。

金代后黄河逐渐南移,水源减少,再加上泥沙淤积与垦殖,湖面进一步缩小。

元、明时又有盈缩,但自明初即不断淤浅。康熙时,景山周围已全成平陆,村落比密,塍畴交错,一溪一泉不可得。

任何一条河流,一个湖泊,都有其形成消亡的历史,梁山泊也如此。今天的梁山泊区域已经被建成了一个知名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景点。

参考文献: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183-184页。

历史宝藏


昨天有朋友问,水浒传中的梁山泊现在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这么个地方?

这个问题引起了主任的好奇心,毕竟研读水浒这么久,作为一部名著,那就是要把它的来龙去脉,把它的历史背景弄清楚。梁山作为宋江创业起家的地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毕竟当时朝廷屡派大军围剿,最后围而不能剿,剿了却没有效,反而让梁山一步步做大做强,这里面除了宋江的带兵治理有方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梁山泊的地形,水浒中说梁山是三面临水,只有一面连接陆地,可谓易守难攻。

那么真正的梁山泊到底在哪里呢?从今天所有的资料来看,梁山泊是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其遗存水域在鲁西南的梁山、郓城、东平等县间。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到底是因为水浒传的出名,从而有了梁山县,还是一开始就有这么个地方呢?其实梁山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它绝非水浒中所描述那样,宋江带领几万兄弟在此聚义气。

真正的梁山,其实只是一座不高的小土丘,连山都算不上,更别说易守难攻了,因为真实的梁山既不雄伟,也不险峻。站在土丘上举目四望,并不见什么满目芦花,茫茫烟水,更别说什么“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了。

但是有一点还是存在,比如什么忠义堂,什么聚义厅都还在,大家都懂得,这是发展旅游吸引游客的需要,和水浒中的场景俨然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要是问当地人,他们都弄不清楚宋江以前领导那么多兄弟在哪办公,朝廷又是从哪个方向进攻的梁山。

山寨版的景点越来越多,名著中的味道却荡然无存。这或许是一个通病。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些文学名著带给我们知名度、好处、影响力的时候,我们会不断的制造噱头,然后把知名度变现。

但是,谁又知道这些东西原来都未曾发生过,它只是存在烟雨名著中,存在一个个人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