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瓜太郎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叹了一口气。乾隆八年咱大华夏地上的老百姓那叫遭了大罪喽!

热的程度

就那气温,咱夸张一点的说能把石头都给烤成面面。咱不夸张的说呢?乾隆家里边用来烫酒的锡壶,愣是被热到都保持不住金属的硬度——化了。

还有那吃饭用的白色的象牙筷子,软趴趴的跟那粗面条差不多了,搁到锅里滚上一滚,真就成面条了,拎都拎不起来。

具记载,您就算是蹲在城墙根子底下所谓的阴凉地,这皮肤感觉就像搁烙铁上熨,火烧火燎的疼。

就这波热浪席卷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等,范围之广你都想象不到。

到了7月份的时候,光北京这嘎达热死的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一千四百多人。

这就是天灾啊!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就这状况这得多少度呢?”

说出来您都不相信,44.4℃,就这温度,您搁石头上现烙一鸡蛋饼,这都不带夹生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还要追问:“你咋知道的?这还有零有整的,那会就有温度计了?”

您还别说,还真被您给猜对了。话说清朝的时候,很多欧洲的人漂洋过海的就喜欢到咱大华夏的地头。赶巧了,就在这一年有一个法国的传教士,他来的时候,就从法国那嘎达带来了一款老式温度计,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记录。

遇到这种情况,老百姓那是连躲的地方都没有。因为遇到了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伴随着的是旱灾,这降温用的水他也紧缺。

这大地您一脚丫子踩下去,飞起了土面面辣嗓子的呛人!压根就不能在大太阳下边多呆一秒,分分钟钟的就能把人给烤出油来,至于汗水压根就不会有,出来就被蒸发掉了。

这要是遇到赶路的,白天就不能走,只能晚上走。

身边要是有一池子水,见天的就想泡在水里不出来,但这也是奢望啊。

就拿乾隆的故宫了来说,好多深井这都见了底,感觉这空气都是干的,把这水都吸的干干净净的,这浅一点的井他压根就掏不出一点水来。

您要是拿把扇子扇个小风,这都卷着一股子热气,烫脸!

但这样的天气,对于乾隆来说,生活也没太大的影响,他那故宫里边有的是头一年冻起来的冰疙瘩,整一块下来搁到屋子里消暑,再不济还有宫女搁旁边扇小风。

但老百姓扛不住啊,后来山西巡抚给乾隆上折子,要求把冰窖打开,给老百姓用点冰。

结果乾隆压根就没答应,毕竟这样的天气,他自己都不够用。

哎!这事弄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钱的老百姓抱着竹夫人,没钱的老百姓就那么挨着热,这都没地躲。

而乾隆晚上睡觉人家睡的象牙席,在不济还有承德避暑山庄消暑,这都没得比。所以这一年老百姓那叫个遭罪。

此后咱大华夏的地头上也有温度奇高的年份,但压根就没有乾隆八年的温度高,最高的是,1942年出现的42.6度。

大家伙瞅着这温度比44.4度低不了多少,但请大家伙记住了,空气这东西,每高一度,这带来的变化都是惊人的。比方说人体内高烧达到41.7度这就可以诱发脑膜炎,您要是比这温度低,这人体还能削微的抗一下,只是时间不长,一旦到了这温度,后果谁也不知道。

这也是为嘛小孩子最怕的就是发烧,一烧起来一家老小跟着着急上火的原因。

热,真的很难熬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夏天过了,进入初秋,虽然中午的气温还是那么高,但傍晚就有丝丝凉风吹来。晚上就凉快多了,不用开空调就能过去,甚至一不小心就会着凉。但对于刚刚过去的夏天,对于肆虐的伏老虎,我们还是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对于夏天的酷热,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网上流传过不少关于天热的段子。


小明:爸爸我要你带我去吃烧烤。

爸爸:乖儿子,不用去外面,我们在家里吃。

小明:爸爸你又骗我,在家怎么吃?

爸爸:咱家阳台上。刚才的小狗毛都烤焦了,等会我们把孜然和盐巴跟味精撒上去,一会烤狗肉就好了。

伏天的时候,“哪凉快哪待着去”就不再是骂人的话,那就是浓浓的关怀了。

不过幸好现代人有空调,有风扇,伏老虎再厉害也不怕,我们战不过总还躲得过。


可是,没有空调、风扇,遇到酷暑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又怎样度过的呢?也许你会说,古代没有工厂,没有汽车,没有污染,也就没二氧化碳排放,那时候夏天不热。

错了,古代比现在还热,那时候的太阳公公脾气更火爆,一言不和就发威。

我们一定熟悉水浒传里的那两句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田里的禾苗里都枯焦了,你说热不热?

如果说,施耐庵的在水浒里写的诗有艺术的夸张,乾坤爷的诗就是写真了。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乾隆爷的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朕虽然在宫里还算过得去,但放不下在烈日炙烤下黎民百姓,朕心疼他们呢。


那一刻,乾隆还真不是装,也不是矫情,因为北京正经历着一场少见的高温。

那时候,京城也流行着关于酷暑段子:

乾隆的嫔妃突然集体求见皇帝说,陛下,求您把俺打进冷宫吧,臣妾热得实在受不了了。

还有一则:

看过【窦娥冤】之后,大家久久不肯离去,一起跪倒在地:大老爷,再演一遍吧,凉快一会是一会。

可段子只是一种艺术夸张,和事实总会有出入。那么,乾隆的时期那个最热的夏天,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呢?


在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华北大部地区确实经历了一场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

那个夏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整个三伏天,持续到40摄氏度的高温有20多天,其中还有一周最高温度达到了44.2度。

有三大火炉之称在武汉,一年中最热的七月,日平均最高温度是32度,七月的最高历史温度是39.2度。而同样有中国三大火炉之称的重庆七月份日平均温度是34度,七月的历史最高气温41度。

我们在前些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就看到过多起武汉热死人的新闻报道,这还是有空调和风扇的时代。


在没有降温设施的清代,44度的高温人们怎样过,不是要活活把人会热死吗?

不错,那个夏天还真热死人了,而且热死的人还很多。

乾隆八年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仅仅是北京城里,热死的人就不计其数。

据不完全统计就有1万多人死于那场酷暑,差不多占到北京常住人口的50分之一,真的太可怕了。

那场热浪不仅在北京肆虐,而且席卷了几乎整个华北地区,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省都被波及。

山西省浮山县的县志有着关于这场酷暑的记载:这年夏天浮山出奇地热,许多路人热毙,北京城里比我们这里还热,在北京的浮山老乡就有不少人热死了。


河北高邑关于那个奇热的夏天是这样记载的:“大旱千裡,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

而山东关于酷暑的记载更是骇人,烈日炙烤下,马车上镶嵌的锡类饰品都化成了水,库存的石蜡熔化流到户外。好多人走着走着就仆倒在地。

每一个酷暑都伴随着大旱,久不降雨、河水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庄稼枯干、赤地千里、杯水千金。

好多人不是被热死就是活活渴死。还有人因为抢水斗殴致死。


那时候,河北多地发生了几十起因抢夺水源引起的大规模斗殴事件,事件导致数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古代时候,一旦发生天灾,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对统治者的惩戒,统治者就要采取对策。

乾隆皇帝也不敢怠慢,一面亲自去庙里祈祷,一面下令大赦天下。同时派出官员解释高温原是自然原因,告诉人们不要信谣传谣。

清朝官员还向大家发放节解暑药物,宣传避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人心,对人们度过酷暑产生了积极作用。


小约翰


“夏天”。


这个词这几年里对我来说简直是恐怖,外省的夏天是真的热。从我刚来时,下了火车,走出车站的那一刻,就知道。


好像投入了个大火炉,冒腾腾的热气让人呼吸不上,走一段路,汗水的侵透,让衣服和后背紧紧沾在一起,特别难受。


因为老家的夏天的温度特别凉爽,能有个二十六七八、三十度,都算罕见的了,老家还附有“凉都”之称,所以跟外省的夏天对比起来,自然夏天还真让人感觉不安逸。


老家的夏季让我本以为夏天也就是跟其余季节的温度是一个样的,没什么差别,同样的凉快。第一次出门,我才知道,原来“热”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不过,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风扇、空调、各种冰镇,夏天也算能安逸地过着。

而我们在回想过去,古人没有现在的这些东西,夏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代的夏天也是非常炎热的,甚至可能比我们现在更热。我们大可以从古人的诗词之中,感受他们夏季的炎热;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诗题一个“”形象地描绘出对“”之渴求。


要说夏夜,可能也是一件难堪的事,一是闷热的夏夜让人难以入眠、二是闷热的夜晚让人莫名其妙的产生烦躁的心情。可能北方的夏天还好,白天虽是太阳当空照,炎热无比,难当酷暑。但日落西方,夜色来临,清凉便可袭来。可南方就不同了,夜色再来,其炎热还是与午时照常。


而相传。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那一年的夏天气温值约达44℃,据《中国三千气象总集》中记载,这场高温遍及了差不多半个中国,山东、山西、天津、河北、北京等地都是异常的炎热。


据当时的朝廷统计,那场高温下,北京近郊、城区大约有一万一千四百人因受不了这样的炎热,因而身亡。


44℃的高温,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现在30以上去的温度便与让人难以忍受了,况且还是在那个避暑条件限制下的年代,无法想象。


《清史稿》记载:乾隆八年之夏,天津“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山西更是“道路行人多有毙者”,而帝都北京更是热死了一万多人。


乾隆八年的高温热到什么程度呢?


记述;


一些地方地面上的泥土,包括坚硬的石头,因为炎热的高温,而被烤焦裂开。当然,石头被烤焦裂开可能夸张了点,泥土到不奇怪。还有不少人因炎热的高温,而身亡,走在道路上的行人,时而中暑身亡。


树木被晒得干枯,没有了生气。想想这高温的灾害得达到了什么程度,而且还是在哪个对策至少的时代。


  • 而当时给乾隆皇帝是怎么避暑呢?


他的降温法子,相传是一件叫“龙皮”的物件(具体是什么,并不是很知晓。)除了这个物件便就是'冰块。乾隆皇帝就采用了大量冰块来为自己降温。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时候那么热,而古代没有空调和冰箱怎么会在夏天有冰块?”


其实不然,早在秦朝时期,古人便就懂得了天然冰块制冷的法子,早在商周时期就掌握了“藏冰避暑”绝技。


周代的王室里,为了保证夏天有冰块的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号称“凌人”。这也是周代最早出现的冰窖。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寒冬时节采凿天然的冰块,并且运到“凌阴井”(冰窖)里存起来,用新鲜的稻草、芦席铺垫,把冰放上之后用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覆盖。最后密封窖口等到来年夏天享用。


不过,古代的夏天对于冰块,或是一些高级的降温方法,说的都是帝王和富贵人家,普通人家也就几把蒲扇,只能捱着。


木易杨0613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的7月份,北京城白天最高温度达到了44.4℃,这是北京历史上最高的气温纪录了,当时热到什么程度呢?下面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 1743年7月的

    河北高邑县,站在墙底阴处仍然感觉像火灼一般,太阳底下的铅锡被晒化,很多人渴死;(《高邑县志》记载)

  • 1743年7月的山西浮山县,路上行人有不少被热死的。北京城情况更严重,在北京做生意的浮山人也有被热死;(《浮山县志》记载)

  • 1743年7月的天津县,土石都被晒焦,桅杆顶上用锡做的装饰物都被晒化流了下来,不少人被热死;(《天津县志》记载)

当时的“热灾”波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这几个地方,各个均有被热死的人。据当时官方统计,7月14日至25日,仅北京近郊和城内热死的人数就达到了11400人!可见当时的高温天气已经是一场天灾。

高温天气的由来

乾隆八年的时候,工业并不发达,环境污染也不像现代这么严重,但却发生了超高气温的极端天气,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导致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另一种是星系的周期性运动。

  • 我们把地球的环境变化做一个统计会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地球就会出现严重的极端天气,比如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那时候广东下起了鹅毛大雪,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周期性的,当地球或者整个太阳系运行到某一位置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

地球内部运动也会产生极端天气,比如1815年的时候,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结果导致北半球的天气发生了异常,第二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灾情,夏天也出现罕见的低温。当时涉及的区域有欧洲、北美洲,甚至是亚洲也受到影响,中国云南因此出现饥荒。

结束语

乾隆八年北京城的高温至今仍然是最高纪录,但其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外因还是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

如今我们都有了空调,一般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也能轻松度夏,所以很难体会当时在44.4度环境中生活的古人是怎样生存的。


水煮汗青


公元1743年,是大清乾隆八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夏天,京城大地仿佛着了火,天空仿佛在燃烧。

从后面的资料看,这一年的夏天,是有记载的中国历史当中,华北区域最热的夏天。那么,当时到底有多热,当时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那一年的夏天,热到了什么程度

当年到底有多热,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但看那些资料,我们都能感觉到当时温度的可怕。那些文字,仿佛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炙热的气息。我们先一起看看。

《天津地方志》记载:5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农历五月,就是当年的公历七月,地面上的土和石头发热厉害,桅杆顶端的金属都化了(这有点夸张),很多人都热死了。

《续东华录》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威暑这个词并不常用,“威”就是威力很大的意思,威暑好像厉害过酷暑。

《高邑县志》载:“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墙壁背阴的地方都是热到不行,中午时铅锡制品都融化了,很多人都渴死了。

《浮山县志》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青城县志》载:“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

看这两个县志,树被晒死,走路的人被热死,做生意的人被热死。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京城、河北大部分区域,当年七月的温度实在吓人。

还有说,在这些高温之下,热死的人达到了11400人。

这些记载都是真的吗?

记载有真实,也有夸张成分

1743年的北京,确实有个非常“威热”的夏天,但各种记载,未必都是真实的,不排除有夸张的成分。特别是很多县志,是在后面收集各种信息加工而成。

据各种可靠的统计,1743年7月25日的北京,温度最高时是44.4摄氏度,确实很热,地面上放个鸡蛋也确实能烤熟。

但是,这个温度融化不了铅锡等金属,铅的熔点在327摄氏度,锡的熔点是231摄氏度,如果能将这些金属融化,那死的人就不止一万多人了。

中国新疆的吐鲁番,夏天温度突破45摄氏度是常有的事情,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更是吓人,随便五六十度。

南亚的印度某些城市,今年就达到了50摄氏度,热死了一百多人,比起京城热死的人少了100倍,难道人的耐力差这么大?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京城附近,华北平原,温度确实比哪年都高,不过有些记载言过其实。

1743年的夏天,人们是如何扛过威暑的

对于记载,我们不较真了,不去质疑了。

那一年,是北京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能人们的耐受力比较低,所以死人比较多。

那当时的京城附近,人们如何消暑的呢?

关于消暑,现在人们首选是家中装空调,没空调的用电扇。其次是出去泡水池游泳。但四十多度的天气下,室外水池估计也是热乎乎的。当然,比水池外肯定凉快。

对于饮食,人们也会进行选择和控制,西瓜、冷饮伺候,凉皮凉面准备着。

那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如何避暑呢?有钱的人到海边,到避暑山庄。出不去的人,用冰块。没冰块的人,干熬。熬不住的人,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对于酷暑,皇宫里面还是能从容应对的,据说光是皇宫里就有几万块冰块,这可以起到一定预防酷暑的作用,至少那些主子们不会受多大影响。

更神奇的是,说乾隆有一件“龙皮”衣服,门口一挂,房间里面顿时就凉了。这纯粹是扯,比空调还灵,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如果有这样的神奇材料,就不会是传说了。

不过现在也有所谓的“冰丝”服饰,那衣服也就是穿到身上比较凉快,仅此而已。就算把二十件冰丝衣服拢到一块,也比不上空调,达到室内户外两重天。

公元1743年的7月25日,京城温度达到最高。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温度下降,威暑得到了缓解。

但,注定这一年的庄稼收成不行,华北大地老百姓的日子比较艰难。有意思的是,第二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的年份,人们的身心才缓过来。

1743年京城的夏天,非常热,热死了很多人,温度最高达到了44.4摄氏度,让京城等华北区域的人们,感受到了“炽热”带来的痛苦。还好,这么热的日子,并不常见。


蓝风破晓


据记载,乾隆8年(1743年)的夏天,尤其是7月25日这天,是中国史上最酷热的日子,由于天气炎热,造成水比油贵,光北京城郊内外热死的贫民胖人数量过万。

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当时有一个来自法国的著名基督传教士,其中文名叫宋君荣。他在华传教37年,他在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炎热夏天。北京的老人都说从出生以来没都没有见过这么热……”,“到处都是热死的穷人和胖人。”官府统计光北京城郊内外炎热致死的百姓就达11400人。


那一年,从5月开始就比较炎热,7月13日到25日左右进入高峰。地上的黄土块热的不能用手摸,那些老房屋顶上的瓦块也都被阳光烤得酥脆。尤其是《河北高邑地方志》中记载,当时热到“铅锡销化”,就连墙壁也如同火烤一样。《北京地方志》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天津地方志》记载:5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民国《高邑县志》记载:五月廿八日至六月初六日(即公历7月19日至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当时到底有多热?根据中国气象局专家记载换算,当时平均气温有40度,7月25日正午达到44.4度,比1992年华北地区最高气温42,6度还高2度多,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天。



在古代没有很好的防暑手段,普通人只能靠喝水降低体温,所以,当时一杯水的价格,被炒到十几文钱,比油都贵,导致当年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被热死了。据说传教士宋君荣带领无数的基督徒上街祷告,祈福,也无济于事。 总之,那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极端天气,比如明末的小冰河时期,再比如号称“中国最热夏天”的乾隆八年夏天。前者在危害程度上当然要远大于后者,不过乾隆八年的夏天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却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那么,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到底有多热?

按照科学标准,多天达到35℃及以上的高温状况,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则将它称为“热灾”。热灾发生的频率极低,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在公元1900年以前,共出现过四个“温暖期”,相应的也有四个“寒冷期”,而且它们常常交替出现。

明朝末年,迎来小冰河时期,中华大地陷入严寒当中,人口迅速锐减一半。清朝建立以后,小冰河时期逐渐结束,但高温天气却越来越多,直到乾隆八年(1743)极端高温天气彻底爆发,出现了中国史上最热的夏天。

在这一年的夏天当中,高温席卷半个中国,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都被酷暑笼罩。有许多史料记载了当时的极端高温状况,比如《续东华录》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 京师威暑。”《续天津县志》载:“(天津)五月苦热, 土石皆焦, 桅顶流金, 人多热死。”《高邑县志》载:“(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 薰热难当, 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乾隆《浮山县志》载:“夏五月大热, 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 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在乾隆八年以前中国不是没有发生过热灾,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灾情严重。《宋史·五行志二》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由于天气炎热,对水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这样的价格,可真是“贵如油”了。然而嘉定八年的夏天还只是水贵如油,到乾隆八年的夏天,则是“人多渴死”,“道路行人多有毙者”,就连“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可想而知当时的炎热程度。

而且,由于北京位于极端高温天气的中心地带,且人口众多,所以北京的情况最为严峻。当时居住在北京的法国教士A. Gaubil1在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北京的老人称, 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于忍受, 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 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 尔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 许多基督徒为之祷告”、“奉皇帝的命令, 官吏们商议了救济民众的办法, 在街上和城门发放药物”、“高官统计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

如何通过古代描述酷暑的文字记载推断出具体气温一直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不过清朝乾隆时期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一些发现的早期北京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众多文献资料的帮助下,专家计算出在乾隆八年这一年的夏天当中,7月20日到25日的气温均高于40℃,25日的温度最高,超过44℃。这一极端温度记录一直没有被打破,即使是1942年和1999年夏季华北地区出现极度高温天气,最高气温也只是42.6℃与42.2℃,比乾隆八年的夏天最高气温低2℃左右。

根据天气记录表明,这次极端的高温事件,是由暖高压系统长时间控制华北地区所致,直到7月26日以后,华北地区出现一次冷空气活动,高温才逐渐消退。

在古代,应对高温天气并非没有手段。早在周朝,人们就已经懂得储存冰块,并利用它来降温。《诗经》里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是说在当时贵族们会让下人凿冰块,藏到冰窖里,以供来日使用。东汉末年,皇宫里已经出现“空调房”。工匠们在房间下面挖深井采集冷气,随后利用它来控制房间的温度。在冬天时,深井里冒出的是热气,夏天则是暖气,这就使得房间冬暖夏凉。唐朝时,人们甚至已经学会制冰。唐朝末年,工匠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大量硝石,随后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于是工匠们开始利用硝石来制冰,使得夏天制冰成为可能。

在乾隆八年的酷暑下,富贵人家自然想方设法,进行避暑。据记载,乾隆皇帝在这一年夏天亦难以忍受,写下《热》诗道:“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不过乾隆虽然这样写,但他却不会真的待在百姓身边。乾隆为了躲避酷暑,在夏天来到避暑山庄,很少居住在紫禁城里。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可以“逃”的基本上都跑了,实在走不掉的只能花高价买来冰以及水来降温。

不过这些避暑方式都是王公贵族们才能享受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一场灾难。官方统计热死在这个夏天的人数达到11400人,但实际人数一定比这还要高。所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对于乾隆等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却是夺走他们性命的罪魁祸首。

《续东华录》

《续天津县志》

《高邑县志》

《浮山县志》

《宋史·五行志二》


历史战争


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热到什么地步,发生了什么?

现代的气候越来越严酷,比不上古代的清凉自然,不过有历史记载在乾隆八年的夏季,曾出现过“史上最炎热的一天”,即是公元1743年7月20日~25日,当时的大清日常气温高达40度,然而25号那天最高气温逼近45度,在石头上砸个鸡蛋都要被煎熟,而此时的水异常紧张变得比油还要昂贵,据说京城内外被热死的肥仔多达1万余。那么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中,到底还发生了什么呢?

据说有一个法国的基督传教士来大清传教,刚好遇到了这个极端酷热的气候,于是他就在这一切现象写成书信寄回了法国,为此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根据当时清朝在灾后统计,仅仅北京内外被热死的黎民百姓就多达11400余人。为此在乾隆8年间所发生的温度高达44.4度夏季,拿它跟我国一九九九年夏天最高气温42.2度以及1942年出现的42.6度相比,实乃最高气温的夏天。

《浮山县志》有描述到当年的一幕,称夏五月大炎热,路道行人多有暴毙尸野者,而京师更甚,于京城通商者皆有热死者众多。在《东华续录》的描述是这样子的:“六月丙辰京师威暑”此书说是6月发生酷暑,而《青城县志》所讲的时间也是发生在6月,其称:“大旱千里,屋内用具皆热烫,风炙草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从天津南武定府逃走之人众多,而道路上多是被热死之人”。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到底有多热,导致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一就是天气热到放在家中的各种生活用品都烤得发热发烫了,而当时的百姓们实在受不了炎热,纷纷出逃,想逃往凉爽的地区避暑,殊不知在逃亡的路上,很多人都被晒死跟热死了。

另外《《续天津县志》描述的更加具体,其称五月的时候炎热异常,将泥土岩石都晒焦了,因此许多人多被热死。而《高邑县志》也表示,乾隆8年的5月28到6月6号这段时间,天气炎热难挡,就连平时阴凉积水重的泥墙都被烤的像火烧一样,然太阳升至正午的时候(即中午12点)就连锡铅都被融化了,人们多数被渴死。

这一幕说明,当时炎热气候随着天气移动,5月28~6月6号的到达了天津,而这次的温度可能更高,甚至把锡铅等物都融掉了,人们被渴死,充分证明水源多数是被蒸发掉,因此人们又热又渴,最终脱水而死,可见当时的炎热是多么的恐怖,其威力甚比天灾人祸,像火炉一样烘烤着百姓。

事后,根据法国传教士的书信,我们发现他当时采用的是大清给出的灾后数据,称七月十四日到二十五日,京城内与郊外被热死者高达11400余人,而实际上的真实死亡人数估计不止于此,但看北京这座各种设施完善的国都就被热死那么多人,然而其他落后一点的城县估计死人数量要更多。

然而乾隆八年的人们在面对如此高温度的“杀人气候”之时,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抗署活命呢?平凡老百姓的主要降温方法就是多喝凉水,然而此时的水源稀缺,乃至被商人哄抬价格,一度升至10余文钱一杯水,跟当时大清油价相比,此水简直比油还贵,最后喝不起水者众多,使得更多的人被活生生渴死人死。另外身为当朝天子的乾隆深处冷宫也热到不行,结果他还因太闷热而作了一首名叫《热》的诗。


猫眼观史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这首诗是乾隆八年夏天,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时,乾隆皇帝在酷热中写下的一首诗。说来,乾隆当时这诗多少有点“蹭热点”的意思。

乾隆这诗的意思是说:朕在舒适冰凉的屋子里待着,可心里却苦闷得紧,毕竟百姓还在酷热中挣扎。说得再白点就是:我在空调房里,心里却苦闷,因为你们正在极端高温的室外受苦。

作为黎民百姓听到帝王“如此”为自己“忧心”,真不知心里会作何感想。

通常,帝王都只为水患一类灾情忧虑,历史上帝王为高温忧虑的例子真真少有。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究竟有多极端,竟能让帝王也作诗表达关怀呢?
要解开这个答案,必须得翻开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史书来一探究竟。

中国史书中关于1743年极端高温相关的记载共计是56处,剔除重复部分,高温相关的记载总计是48处,地域覆盖北京、天津、湖北、山东、郑州、武汉等多地。

根据记载,这一年夏天,全国多地都出现了44.4度的极端高温。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室外温度达到40度时,人在户外活动就将有生命危险,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国内若出现这种高温各大学校和单位都是要停学、停工的。

而温度一旦超过40度,其温度每增加一度,危险就会成倍增加。从医学上来讲,当人体内高烧超过41.7度时,将有诱发脑膜炎的可能。

从此可看出,44.4度对于北半球的中国人而言,绝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极端高温下,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因极端高温而遇难的人们。接下来是有关极端高温死难者的相关记载:

《高邑县志》记载,7月26日,“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浮山县志》记载,“浮人在中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此外,《天津县志》等多点县志皆有民众热死的记载。7月14日至25日,仅北京近郊和城内,因高温致死的人数就达到了11400人!

从死亡人数来看,这场高温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已经构成了一场天灾。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时的气温如此高,在没有空调的几百年前,乾隆皇帝是如何避暑的,他诗中的“冰盘与雪簟”是否就是其避暑神器呢?

首先,可以肯定,古代虽然没有空调,但是他们却有一个相当现代的避暑物件:冰箱。明清时期,冰箱已经成为皇宫和王公大臣、贵宥的家中必备消暑神器。

冰箱在明清的普及,得益于储冰技术的成熟。

中国的储冰技术早在周朝时便已趋于成熟,根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为了储冰,通常从每年冬天12月起,负责该项目的工人便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通常,一个这样的部门大约有“职工”80名左右。从人员数量上便可知,此时的储冰已经初具规模。

而到了明清时期,官家在储冰的同时甚至主动制冰,通常的做法便是:冬日,去到水质良好的地区,取水放置一段时日再取出已成型的冰块储存。

而这些冰块的存放地点通常是地下,一般还会有相应的技术处理,已保持其温度在0度以下。这些存放冰块的地方,便是百姓口中的“冰窖”。

时至今日,北京城的冰窖能被叫出名儿的就有无数处,其中,雪池胡同内有两座,恭俭胡同内一座,这些都是官窖。

1922年,大学问家林长民和女儿林徽因自欧洲归国后选择定居北京的雪池胡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在欧洲习惯了吃冷食,而雪池胡同的冰窖刚好可以满足这对父女吃冰食的喜好。

有了冰块,要制作冰箱便相当容易了。林徽因与丈夫在雪池林的家中

早在南宋时期,随着储冰技术的日臻成熟,夏日的街市上就就有商贩拿着简易冰箱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

这些饮料冰爽可口,夏日喝去不仅消暑还沁人心脾。

明清时期,冰箱开始在储存饮料等食物的同时,起到降室温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的箱子装满冰块放置于房间内,再差人用扇子轻轻扇动。

古代冰箱

通常,只消用扇子在打开的冰箱外扇动数十下,房间温度便会降低很多度。这作用,几乎就和空调差不多了。

说到此处,乾隆口中的“冰盘与雪簟”究竟是什么便也呼之欲出了:冰盘,就是放在冰箱储存的果盘一类;而雪簟则是被降低室温后居室内冰凉的垫子。

有如此神奇的物件,即便有44.4度的极端高温,乾隆自然也可以“站着说话了”。

想想,当时没有私人冰窖的老百姓就着实惨了。说来,还是如今这年代好,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有空调、wifi的。

写完此篇后,忍不住取了根冰棍在空调房里啃……


记者李满


据记载,乾隆皇帝在这一年夏天亦难以忍受,写下《热》诗道:"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不过乾隆虽然这样写,但他却不会真的待在百姓身边。他老早就从紫禁城跑到他的避暑山庄去悠闲了。



古代和现代的温度差异

在如今这个二氧化碳和臭氧层被破坏导致温室效应越来越强的年代,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嚷嚷热死啦,今年比去年又热了一点,受不了了!

要知道在古代没有空调,汽车尾气,古时候夏天的温度要比我们现如今夏天的温度要低。高温并不是普遍的现象。

乾隆八年号称史上最热的一年并不是古人在一惊一乍或是少见多怪。

乾隆八年究竟有多热呢?

据《北京志气象志》记载,乾隆八年(1743年)7月20日至25日气温均高于40°C,其中25日的气温高达44℃,这是我国历史上夏季最高气温。

对于皇家来说不过是稍微热了那么一点,还有应对措施例如藏在冰窖的蔬菜瓜果以及冰块。

早在周朝,人们就已经懂得储存冰块,并利用它来降温。《诗经》里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清朝皇宫里的冰块是从冬天采集到的一直储存到夏天。



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有冰窖18座,专门负责给皇上负责运输冰块,光是紫禁城的冰块就多达2.5万块,别说是其他几处冰窖,这些储冰量足够皇帝使用并赏赐给任何他想赏赐的宫室。



另则乾隆有一件降温神器-龙皮(蛇皮),这东西能隔开一切热空气和冷空气,往皇宫里一挂,马上和室外的温度进行隔绝。

除却宫中,那些富贵人家也想方设法,进行避暑。京城里的王公贵族能逃离京城的早就跑没影了,剩下的实在走不掉的只能买冰或者水来进行降温。

不过这些避暑方式都是王公贵族们才能享受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一场灾难。在古代老百姓没有空调冰箱这些东西,能降温的方式也是扇扇子,可这又哪能解得了44℃的酷暑呢,老百姓还是要做工劳务的。所以许多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活活热死。

官方统计热死在这个夏天的人数达到11400人,但实际人数一定比这还要高。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对于乾隆等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许多百姓来说,确实致命的天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