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叫自己全名是什麼心理?

續寫青春130347017


每對夫妻對對方的稱呼,可能千差萬別。有的可能把“寶貝”二字拆開,老公是“寶寶”,老婆是“貝貝”;有的直接喊“老公”“老婆”;有的喊對方“孩子他爸”“孩子他媽”;有的稱呼對方名字中的一個字,或者把這個字擴展成疊詞……而有一種情況是,夫妻之間喊對方全名,甚至是連名帶姓。

那麼,配偶喊對方全名,是什麼心理呢?有書君總結了一下,願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生氣的心理。

有書君認為,喊對方全名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對方做了錯事,或者“屢教不改”,讓人非常生氣。

這種情況下喊對方全名,一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並告訴對方:你的言行讓我很生氣!同時也讓對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對方的注意。

有書君有一個遠房堂嫂,為人非常強勢。她常常埋怨堂哥軟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管當不當著外人,左手叉腰,右手用食指指著堂哥就一通數落:“秦某強(化名),你就是一個窩囊廢!幹啥啥不行!我當初怎麼瞎了眼,嫁給了你!”

堂哥為了息事寧人,往往也不跟她計較。但是當著外人的面,他臉上還是有些掛不住,只能小聲嘟囔幾句,嘴邊掛上幾絲解嘲一樣的苦笑。

幾年過去了,堂嫂的河東獅吼沒有起到一點效果,堂哥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賭氣破罐子破摔,叫他幹嘛就不去幹嘛!現在,堂哥與堂嫂已經分居了。堂哥說受夠了,並提出離婚,堂嫂由於種種原因不同意。雙方的婚姻已名存實亡。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南風效應”。大意是北風和南風打賭,看誰能讓行人脫下大衣。北風使勁吹,想把衣服從人的身上吹落。結果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

而南風則溫柔地吹過,行人覺得天氣很暖和,根本不需要再穿大衣外套,就主動把大衣脫下來了。這個“南風效應”說明,你期待對方成為什麼樣子,不要一味風刀霜劍嚴相逼,而是和風細雨,或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同樣,夫妻之間有了問題,不去溝通交流,也不好好說話,而是喊對方全名,捎帶著數落埋怨貶低對方,讓對方感覺很不受尊重。對方不會變好,夫妻反而逐漸離心離德,漸行漸遠。

二、戲謔(xuè)的心理。

其實配偶喊對方全名,還有一種是出於戲謔的心理。因為全名是普通人之間的稱呼,但是如果配偶喊對方全名,說的卻是一個很有笑點的事,則讓人覺得幽默風趣,很有意思。

去年冬天,有書君家裡養的熱帶魚,從魚缸沒有關嚴的頂蓋縫隙裡跳出來,摔到地上,死了。

那是一條養了三、四年的金龍魚,老公的心愛之物。看到放在臉盆裡的死龍魚,我們一家三口又傷心,又惋惜。

最後還是我下了命令,讓老公和女兒一起去把龍魚屍體處理掉。

後來,一提到這事,老公就會給大家娓娓道來:“我家龍魚去年冬天‘跳缸’死了,這個劉夢桐(我的化名)同志竟然拿出家裡一把一尺來長的廢舊鍋鏟,讓我和女兒去把‘阿龍’埋了!天寒地凍啊!同志們!鍋鏟戳到地上,只能戳出一個白印來,哪能挖出坑來呢?‘朕’真的是做不到啊!”

(一般情況下,老公是喊我“老婆”或者“老伴”。而且“老伴”這個稱呼在我媽的反對下,已基本不叫了。我媽的意思是,這麼年輕就喊“老伴”,都把人喊老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每當敘述埋龍魚這段,老公都要稱呼我全名,而且後面加上“同志”二字,以表鄭重,同時加重我派他與女兒做此事的“不合時宜”程度。聽完的人自然哈哈一笑。

因此,有書君覺得,稱呼對方全名,還有一些戲謔的成分。是故意拿一種鄭重的稱呼跟一個比較滑稽的事件作對比,增加幽默效果。

而這種情況下,配偶稱呼對方全名,表達的是家庭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還有點“秀恩愛”的成分,讓對方很受用。

三、莊重的心理。

其實一些鄭重場合,夫妻之間在跟別人介紹,或者互相稱呼對方時,還是稱呼全名比較好。這樣方便別人記住,也是對在場的人的尊重。

還有一些人來家裡做客,本身又不是親戚朋友或者很熟悉的人,就更要介紹全名,甚至還要加上一些相關的單位、職務等內容。

老公帶我去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或飯局,跟不熟悉的人介紹時,往往這樣介紹我:“這是我愛人劉夢桐,她在XX日報社上班,是XX部主任。”(得!這次把我的個人信息介紹差不多了!)老公說這些話時,也頗有一些自豪感的樣子。

其實該稱呼配偶全名的場合,卻稱呼對方的暱稱,讓人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有幾個家庭一起聚會,S當眾稱呼她老公“老頭頭”,估計是從小品裡學來的,讓人覺得牙齒想酸掉。發現在座的各位都沒有湯勺,她既沒有喊服務員拿上來,也沒有從餐具櫃裡多拿幾把,而是單獨給她老公拿了一個,像叮囑孩子一樣讓他用湯勺喝,小心別燙了。

其實她跟老公都是二婚,而且據住得近的同事講,他們經常吵架,一冷戰就十天半月不說話。

本來夫妻關係不咋地,人前卻故作“親熱”,讓人感覺假惺惺的。這樣做樣子,有意義嗎?

四、冷漠的心理。

夫妻之間稱呼全名,其實還有一些疏離與冷漠的成分。很嚴肅地稱呼對方全名,就相當於把對方當成跟普通人一樣,名字說出口時,沒有溫度,也沒有色彩,夫妻有些形同陌路。

有書君的前同事,夫妻兩個自結婚之日起,就志不同道不合。他們結婚二十五、六年了,都很少住在一起。偶爾提起老公,同事也會稱呼老公的全名——“孫某利”(同事化名),臉上淨是冷漠。

或許,冷漠地喊配偶全名,在這個同事家裡,是一種常態,也代表了他們相敬如“冰”的相處模式。

綜上,夫妻之間喊對方全名,不外乎這四種心理:生氣、戲謔、鄭重、冷漠。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同樣一個稱呼,在不同的環境及心境下,卻包含著不同的含義。有書君覺得,夫妻二人之間慣用的那一個稱呼,因為溫暖、芬芳、獨特,成了世上最美的情話!唯願婚姻中的每個人,都能被對方溫柔以待!也祝朋友們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配偶叫自己的全名,是要吵架的節奏。雷公電母要開戰。

先扯遠一點,說說我女兒被父母叫全名的反應。

有一次,我在自己的臥室,不喜不怒,只是遠遠地喊了女兒的全名一聲:FAR!

因為她在自己臥室,為了讓她聽見,所以我的聲音比較大。

結果,她幾乎是衝進我的房間,全身的毛都豎起來的樣子,又大聲又委屈地對我說:

媽媽,你不要喊我FAR!我又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你為什麼要叫我FAR!

我意識到自己喊錯了,趕緊跟她說:對不起,媽媽搞忘啦。BABY!心肝!小豬豬!

然後,她這才笑逐顏開,所有的逆毛都服帖了,說:對啦,就是這樣子啊,這才對了。

那時候,她已經是十多歲的孩子了。

在我們家,如果被叫到全名,等同於下戰書。

要不就是夫妻開戰(任何一方要給對方蹬撐),要不就是親子開戰(父母要給孩子蹬撐)。叫的人盛怒之下惡形惡狀,彷彿“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被叫的人也是全身的毛要豎起來戒備森嚴,“我又咋過了嘛?”。

所以,在我們家,幾乎沒有人會叫別人的全名,也不會被叫全名。

從老一代開始。

以前聽婆婆說過,她和公公年輕時候,彼此之間的愛稱。公公稱呼她“姑娘”。等我進了他們家,聽到他們彼此喊對方是“老頭子”、“老孃兒”,四川人才能聽出其間的親暱。除非也是遠距離喊對方,才會喊對方的全名。

今年五月,公公在醫院離世。婆婆摟著公公的頭,送別他的時候,哭著喊出來的是:乖乖!😭

到我和先生。

因為我們是大學同學,有一定感情基礎。結婚後,基本上沒有叫對方全名。在家裡,我一般叫他心肝,BABY ,老公,某某同學(開玩笑時候,比如說天天開同學會時)。有時候會依著他在家的排行,喊他三哥。如果喊他全名,FHL,那必然是我氣急敗壞之下的怒吼。

而他,一般喊我都是老婆,心肝。幾乎不會喊我的全名,除非是在別人面前必須說我的全名的時候。即使在單位同事面前,他都會說“我老婆”。即使他正在上班、我給他打電話,他在辦公室,也是喊,老婆!

對我們的孩子,她是有疊字的小名的。但那也是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姑媽姨媽等喊的。我都是喊她心肝,BABY,乖乖,乖娃,乖妹,么兒。先生叫女兒,一般是心肝、么兒。要是我們叫女兒全名,必然是要收拾她的節奏。

回頭再看題主的問題。其實叫什麼,怎麼叫都不是問題。(當然,家庭是我們人生最溫暖的堡壘。所以最好還是叫愛稱吧。)

重要的是,叫的時候的語氣、輕重。

如果用惡狠狠的語氣、陰森森地語調,就算是喊我一聲“乖乖”,我都會一身惡寒:

咋子,你要吃了我咩?!

趕緊逃跑哦。

(很多人可以飽含愛意地叫孩子的乳名、小名,卻捨不得叫配偶、伴侶的愛稱。

難道不是伴侶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嗎?

你沒有溫柔待之,又怎能期待對方溫柔待你?

這世上,有四季豆不進油鹽、天生不喜歡被別人溫柔以待的人嗎?

所以,用最深的愛意去對待對方吧,哪怕是甜蜜蜜的一聲呼喚。

回頭看我婆婆最後對公公的愛稱,再也得不到回應了,難道不是人間大痛嗎?

趁時光正好,歲月不老,美美地相愛吧!)






雲是鶴家鄉680


悟空問答好,問:配偶叫自己全名是什麼心理?

添加說兩句,配偶就是相互有愛的夫妻,一起過日子,日夜相守相依的兩人,還有什麼話不能說,叫自己什麼都沒問題,叫自己的全名就很不錯。這是自己從出生來到這人世,上輩老人給自己起了個代號而已,跟著上輩祖宗接個姓留個名的,戶口上有這人名而稱就是了。所以愛人願怎麼叫就怎麼叫吧,大名,小名的,只要別在孩子面前叫小名,別號就行。

我的妻子比我小几歲,上中學時,我比她高三屆,相識時,她叫我哥哥長哥哥短的,從我們戀愛起,她就改成叫我“哎,哎,哎啦,”一直叫到我們結婚後,到有了我們兩人的孩子後,我在妻子口中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名字就叫“孩子他爸,”到今還是叫這個名字,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這名好呀。所以夫妻間叫對方啥都好,無論叫自己什麼名,心中有咱就行,這點心理上都是有愛也是健康和健全的,沒問題。

就談這些了,歡迎友們來說幾句,謝謝。






老頭哥兒


回答:配偶叫我全名是什麼心理?

我們很少吵架,也很少叫老婆,老公之類的肉麻稱呼。

平時我叫他全名後面二個字,他側稱我雲子或雲兒。

記得有一次也不知道為什麼事吵架,吵得很兇,他氣得用顫抖的手指著我:“唐如雲,不要太過分,我就這樣子,你也改變不了現實的我。”“你喊我什麼來著?在喊一遍我聽聽,挺動聽嘛!”“我叫你唐如雲怎麼的,”還頭揚了一下,開始吵架我還不氣,就他叫我全名不知道怎麼那麼生氣,感覺就像陌生人一樣,我上下打量他一下,咬牙齒的說:“鍾春山,有本事再叫一個我聽聽。”“唐……”還沒等他喊完,一個耳光就過去了,他一邊推我,一邊還嘴硬,“就叫你唐如雲怎麼著,就叫怎麼著,”明顯勢氣小多了。“好!我怎麼著是吧?我拿你沒辦法是吧?你叫我全民很好,從此以後再叫我雲子,我就扇你嘴,叫一次就扇一次,管你在外面在家裡,別到時怪我不給你面子!”

事後我問他,幹嘛要叫我全名?他告訴我,叫你全名是讓你知道我也會生氣,不要像陌生人一樣對待我,凡事都要搞個輸贏。叫你全名是要你記住,太過分的指責也會從熟悉人變成陌生人的!



我是一片雲try


許多夫妻或者情侶稱呼對方的時候都會用專屬“暱稱”因為這樣顯得親暱。例如,談戀愛的時候我叫Z先生“哥”,結婚後叫Z先生“老公”,做了爸爸媽媽之後,我叫Z先生“爸爸”。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心情在這些暱稱中切換。

唯一很少叫的就是配偶的全名。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叫配偶全名呢?

你試著用全名和暱稱去稱呼對方,你會發現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被人叫全名的時候,你會覺得對方有很嚴重或者特別重要的事情要對自己說,又或者是自己的某些行為讓對方不高興了。

例如Z先生惹我不高興的時候,通常我都會叫他的全名,因為這個時候親暱的稱呼你是說不出口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習慣了用全名稱呼對方,但是這種情況在夫妻之間是很少有的。

總的來說,如何稱呼配偶是習慣問題,同樣也是心境的問題。

那麼,連配偶的家人都叫全名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要分為當著家人的面叫他們的全名和在配偶面前稱呼對方的家人的全名兩種情況。

  • 當著長輩的面叫對方全名


正常情況下,女人不可能直呼自己公婆的名字,男人也不可能直呼岳父母的名字。當男人/女人對配偶的父母親人都沒有起碼的尊重,那隻能說明他/她不想跟你過了。

  • 在配偶面前直呼對方家人的名字

如果對方只是在配偶面前才直呼對方家人的名字,表達的是一種不贊成、一種抗議。表面上看是在抱怨配偶的家人,其實更多的是男人/女人對自己的配偶不滿意了。

中國是文明古國,自古講究尊老愛幼。直呼配偶的名字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直呼配偶父母的全名就不正常了。不是嗎?

“談談情,說說愛,聽聽那些你不知道的心底話”關注【蜜禪】專注於情感問題解答,如果你有想說的話,歡迎留言諮詢。


蜜禪


在我們家鄉,夫妻之間大部分都是直呼全名,小部分人呼小名。不過長輩和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可以叫全名,也可以叫小名。

我還記得我堂姐和我堂姐夫新婚不久,有次回孃家,叫我姐只叫小名。我奶奶很生氣,嚴厲警告我姐夫,必須叫全名。據奶奶說是夫妻之間相互叫全名,是一種得體的尊重。我和老公戀愛的時候,他叫我暱稱,我叫他全名。結婚以後,我就要求他必須叫我全名。我當時只是覺得叫全名讓我感覺是像朋友樣相處,沒有壓力感(典型恐婚症表現)。

其實沒有特別的風俗習慣的話,夫妻之間叫什麼都可以。每對夫妻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表達愛的方式。沒有必要去追求別人的浪漫和甜蜜,說不定別人也正在羨慕你們呢!對吧?


老實媽媽妖精女兒


看了幾個朋友的回答,夫妻配偶呼全名各持已見。說說我們吧!60年代人,88年結婚,從那時起到現在,已是爺爺奶奶了的倆個人,相互稱呼名字不帶姓氏。兩歲多的調皮孫女也隨她奶奶叫我名字,聽到媽孫同時的哦喊叫,那個心理美呀!得勁呀!高興呀!妻子的稱呼使我感覺沒有變老,一直象正年輕時候的親愛。孫女的喊叫那是一種甜蜜、一種親切丶一種歡笑、一種希望……。妻子是個脾氣很好的人,人也飄亮。我們生氣時我指著妻子喊叫她全名,人家也沒喊我名字,就是說不要用指頭指著我,你想怎樣都行。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年輕時代已過。我們親愛如初。








Luzhanxiao


平時很少會叫男朋友全名,都是叫暱稱“寶寶”之類的,對,他一個1.85米的男生喜歡我叫他寶寶,喜歡跟我撒嬌賣萌;而在外人看來我們是最萌身高差,我1.5米,站在一起就好像是小鳥依人般,大家都會覺得我才是那個喜歡撒嬌的;兩人的相處節奏就是我喜歡出主意,他聽我的話;我脾氣不好,又喜歡發脾氣強勢什麼的,他總讓著我;這也多虧了他的包容;每次叫到他全名字的時候,聲調都是平緩冷靜的,基本上是暴風雨的前奏;感覺馬上就要下暴風雨了;這時候他會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像做錯事的猴子似的聽候發令;(有點萌)

他偶爾也會叫下我的全名,多半是在模仿我平時兇他的口氣,調侃下我平時的犯錯,多半是逗笑收場;


可愛的冷知識


配偶叫自己全名是什麼心理?

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頗有心得的,因為我和老公都是互相叫對方的全名。

首先我們是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時認識的,那時候剛認識不太熟悉的時候就是叫的全名,我是一個很慢熱的人,談戀愛初期也沒太大改變,後來習慣了,就一直這樣叫了八九年。所以習慣應該算是一個重要原因吧。

其次我們兩個的全名都是2個字,並且都不繞口,就像別人全名3個字,大家只叫後兩字不帶姓一樣,我們2個字的全名叫起來感覺和這也很相似,加上我們兩從小父母也沒取小名,所以叫著順嘴也可以說是原因之一。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內斂,親密一點的稱呼叫起來會感覺不好意思。我就是這種人,我甚至從來沒有喊老公,都是直呼全名。如果當著親戚朋友的面提起他,我就說全名,對不認識他的人提到他我才說“我老公”。至於他喊我全名,我完全沒覺得有什麼心理想法,他還算是一個比較外向的人,不會像我這樣不好意思,偶爾會叫老婆,據我觀察一般是無聊或玩笑的時候,多數還是叫全名,他完全是習慣使然。可能是我以己度人,我覺得叫我全名完全沒問題,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甚至都沒想過這會成為問題。

所以配偶叫自己全名我覺得不算什麼,至少在我看來是不必費思量的。一是習慣,二是順嘴,三是性格內斂,這就是我從自己這裡總結的原因。


漠漠輕寒M


叫全名就開心咯。

我老公初識叫我單名,結婚之後就無名無字了,好討厭區,完全不懂體諒女人。

開始我總叫區單名,後來也不想再叫了,但區名叫位,無論我叫不叫他名,但也得叫喂,喂,同音。

再後來,小孩出生,我直接叫區老豆,開始不接受不理我,叉開話題,我有甘老嗎?老豆,你不是仔的老豆嗎?

現在無論在外在內我都叫老豆。已經習慣,他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