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哪兩件事聽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個年代的,可是卻同時發生了的?

湯湯哥兒


1、大清與世界

1909年愛新覺羅·溥儀登基,大清改元宣統,寓意宣告天下王朝大統的意思,直到1912年溥儀退位,這是大清作為統一王朝最後的時刻。

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在地球另一端美國IBM成立,公司最開始就是做秤和打卡機的,後來轉行成現在我們所熟知的 IBM。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因廓爾喀國王修貢停兵議和,乾隆親自寫了《十全記》吹噓自己的十全武功,在美國紐交所成立,美國人開始炒股。

在此之前,乾隆三十八年乾隆修纂《四庫全書》,收集古書的同時也大量銷燬書籍,同年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立,英國人開始炒股

嘉慶十七年,花旗銀行成立。

光緒十二年,可口可樂公司成立。

民國二十六年,麥當勞成立。

再往前,康熙二十六年大力弘揚朱熹理學,在英國牛頓提出了牛頓運動三定律成為當今物理學基礎。

2、東林黨與美國

1620年大明,泰昌元年,東林黨獨掌朝政。八月爆發紅丸案、九月爆發移宮案

同年9月英國“五月花號”運載一批移民到美洲大陸,為了平息這班移民者在航行中積累的糾紛,也為了上岸建立新殖民地以及可能的自治政府作好準備,船上的移民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這個公約成為美國日後無數自治公約中的首例。

約的簽約方式及內容代表著"人民可以由自己的意思來決定自治管理的方式、不再由人民以上的強權來決定管理。"民主的信念開始,

3、南非與世界

南非納塔爾地區一個小部落祖卡部落出現了一個了不起的領袖夏卡,他對部落戰爭的作戰方式進行改革,組建了短矛和盾結合的部隊,將部落之間戰鬥方式改為肉搏戰、殲滅戰,採用兩翼包抄圍殲敵人的戰術並在祖魯歷史上首次建立兵役制度。

與此同時,歐洲拿破崙遠征俄國最終鎩羽而歸

美洲大陸,美國開始了獨立之後的第一次對外戰爭,英美戰爭,英國軍隊一度佔領了華盛頓城,並放火燒了包括美國國會大廈和總統府等的建築物。


妖鬼雜談錄


我列舉九個現在看起來很不挨邊的事件,但確確實實是在同一個時期發生的:

一、公元前776年,古希臘舉辦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5年後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

二、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時候,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奧德賽》問世,腓尼基人發明了肥皂,雅典廢除王政。

三、吳王闔閭攻佔楚國郢都的那一年,羅馬建立共和國,次年雅典民主政治建立。

四、孫臏和亞里士多德相差2年先後去世,前者著有《孫臏兵法》,後者著有《物理學》、《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學》。

五、秦國大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時候,古希臘的歐幾里德正在寫《幾何原本》,伊壁鳩魯正在寫《論自然》。

六、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力學之父阿基米德死去,兩年後,秦始皇駕崩。

七、昭君出塞的後三年,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自殺。

八、公元前後,古朝鮮百濟建國,羅馬角鬥場建立,耶穌誕生,王莽建立新朝,古日本倭人來漢朝朝貢。

九、公元166年古羅馬帝國遣使漢朝,從此,印度、中亞、羅馬和中國,東西方文明正式開始交融。


書蟲吐絲


“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逝世和伊拉克戰爭爆發。

宋美齡活了104歲(1898年--2003年),跨越了三個世紀,經歷了三個“王朝”。自從她嫁給蔣介石以後,就全身心的投入政治漩渦之中。在軍閥混戰時,她發揮“夫人軍團”的作用,開拓第二戰線,協助蔣介石加強獨裁統治。抗戰爆發後,她又到美國為國內抗戰募捐,為抗戰籌集了大量資金。

不過,其也有“中飽私囊”的行徑。華人募捐的買飛機錢,大都被其存進銀行吃利息了。內戰時,美國給了十億美元,結果,有7億多被宋家人私下分了。杜魯門總統都指責她們,私下把錢投資到巴西和美國紐約。

蔣介石死後,她又和蔣經國不和,妄想讓孔令侃或者她自己繼任國民黨總裁。因此,被蔣經國“趕出”小島,去了美國。

而就在宋美齡死的這一年,美國對伊拉克動手,伊拉克戰爭爆發(第二次海灣戰爭)。此戰,美國用了三十多天,就乾淨利索的將薩達姆政權殲滅。

此戰,美國還向世界各國展示了現代戰爭是怎麼回事。兔子也是很受打擊,被美國“打醒”了。兔子對高科技的信息化戰爭有了更深刻認識,我兔開始轉型。

第一本超人漫畫出版時,毛澤東早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了《論持久戰》的講演。

美國的超人漫畫在1938年連載時,中國進入全面抗戰第二年。美國人需要超人來拯救自己時,中國也在艱難自救。

哪一年,(2月5日)南京大屠殺剛剛結束。廈門,合肥、徐州、廣州、武漢等城市相繼淪陷。蔣介石的12個師打不死一個土肥原師團。撤退時,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製造洪水遲滯日軍。這次洪水造成上千萬人流離失所。年底,汪精衛公開投敵叛國。

這一年,也有曙光:我軍取得臺兒莊大捷;毛主席發表《論持久戰》的講演。毛主席就是拯救中國的“超人”。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趙構宣佈禪位於太子趙昚,自己當了太上皇。而同一年,日後橫推歐亞的大蒙古國可汗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上降生了。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9年,當時中國還是大明崇禎九年,清太宗皇太極於同年改國號為大清,那一年也就是大清崇德元年。雖然早期的哈佛大學只限於研究人文和神學,但在18世紀上半葉,學校就開設了天文、物理、化學等課程。而同時期的康熙皇帝雖然也喜歡西方的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但從未想過大肆傳播他們。

清高宗乾隆和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是同一年去世的。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生於1643年,那年,滿清還沒有入關,清聖祖康熙11年後才出生,而康熙死後5年,牛頓才去世。

1602年,荷蘭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行了世上第一支股票。而此時的大明王朝迴光返照,剛剛打贏了萬曆朝鮮戰爭。

公元前259年,日後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了,三年後,秦王朝的掘墓人漢高祖劉邦也出生了。

1928年,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一統,同年美國迪士尼經典漫畫形象米老鼠誕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而中國剛剛在前一年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隨後就是國共的全面內戰。


歷史就在那裡


一、秦始皇和劉邦


大秦王朝和大漢王朝,這兩個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和劉邦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秦始皇出生在公元前259年,劉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僅僅比劉邦大三歲。但是,秦和漢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在兩個時代發生的事。


二、李世民和默罕默德

默罕默德和李世民是同一個時期的人。穆罕默德在發動聖戰的時候,李世民也在征戰沙場。公元617年,李世民幫助父親起兵反隋,一年多以後,李淵登基,建立了大唐王朝。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宣稱得到了安拉的啟示公開傳播伊斯蘭教,公元622年,默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建立了穆斯林政權,之後多次發動聖戰,建立了阿拉伯帝國。

  

三、乾隆和華盛頓


  

乾隆和華盛頓是同一時代的人,且都在公元1799年去世。

  

第一感覺,乾隆的“十全武功”發生在古代,距離今天已經很遙遠了。而華盛頓領導的獨立戰爭似乎離今天很近,其實它們是同一時代發生的事情。

  

三、公元前776年,古希臘舉辦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5年後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


四、吳王闔閭攻佔楚國郢都的那一年,羅馬建立共和國,次年雅典民主政治建立。


五、孫臏和亞里士多德相差2年先後去世,前者著有《孫臏兵法》,後者著有《物理學》、《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學》。


水木快快刀


對比一下美國和中國同時代發生的事情,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於乾隆五十七年。從二百年前到現在一直是世界證券交易中心。

美國花旗銀行,成立於嘉慶十七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銀行之一。

道光十七年,寶潔公司成立,現在任然是世界最大的日化公司。

道光三十年,運通公司成立。

咸豐十年,摩根大通成立。

同治二年,大都會人壽成立。

同治八年,高盛成立。

光緒六年,柯達成立,兩年以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成立。

光緒十二年,強生成立,光緒三十一年,美贊臣成立。

世界上最大的兩家飛機公司,洛克希德馬丁成立於民國元年( 1912年),民國三年(1914年)波音公司成立。民國十七年,現在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達美航空成立。

而民國二十九年,麥當勞成立。

1899年,美國建造紐約公園街大樓,高三十層,119米高。

同一年,康有為在海外成立了保皇黨,俄國人在遠東開發了殖民地,他們選擇了一塊無主的沼澤地開發,叫做“遠方”,俄語叫做“達裡寧”,後來中國人叫做“大連”。

十年之後,1909年,紐約壽險大樓建立。高五十層,213米,這個高度已經超過了現在內蒙的第一高樓,內蒙第一高樓35層。

而同一年,宣統皇帝溥儀剛剛登基。

而在二十一年後,1930年,中國爆發了中原大戰。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爆發了決戰,也在這一年,毛主席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確定了我國的農村革命的路線。

而同一年,美國建造了曼哈頓信託大樓,僅僅用了十一個月,高70層,282米。在他建成的第二年,中國爆發了九一八事變。

這做大樓至今運行良好,他現在換了個主人,現在叫做“特朗普大廈”。


小約翰


歷史是一個有趣的東西,他總是不經意間讓你張大了嘴巴,感慨一句“哦,原來是這個樣子,有趣。”


公元1616年這是萬曆四十四年,這一年努爾哈赤登上了汗位建立了後金。但是我們今天說的不是這個,這一年世界歷史上失去的兩個偉大的文豪,第一位就是我國曆史塑造下偉大愛情《牡丹亭》的湯顯祖。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牡丹亭每一部都是經典。《牡丹亭》柳夢梅和杜麗娘,因夢相愛,杜麗娘一夢而亡,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入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可以說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在他去世的這一年在西方的英國,文藝復興中最偉大的劇作家也離開了人世,相信大家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不錯,就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四大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幾乎陪伴了很多人的學生時代。或許上天安排兩位相隔異地的偉大劇作家在天上互相切磋罷。


1669年,這一年康熙打敗了鰲拜,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權,同樣在英國牛頓獲得了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1687年,康熙親征葛爾丹,之後打破之,千古一帝馳騁沙場,雄心豪邁。這一年牛頓發表了論文《自然定律》,這個偉大的論文成為我們中學時代魔鬼。因為這篇論文闡述了萬有引力和牛頓的三大定律,就是中學時代我們不斷的,每天的幾乎都會從物理老師口中得知的“牛一,牛二,牛三”這三兄弟。

是否還記得他們分別指什麼呢?力改變運動狀態(不受力或受力均衡勻速直線或靜止),力提供加速度,力的相互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799年,這一年在北京紫禁城當了60年皇帝,三年太上皇,在父輩們雄厚的基礎上延續“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駕崩。這一位一生都很注重自己名聲又十分自傲的“十全老人”離開了,清朝開始了他的衰落。同樣在這一年的美國,帶領著美國人民打敗侵略開創美利堅合眾國,參與創立《獨立宣言》,擔任兩任總統的喬治·華盛頓合上了他的雙眼。很多人恍惚,他們居然是同一年去世的。



紅雨說歷史


推薦一個網站,叫做全歷史

可以展示時間維度的地圖,即同一年代下在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眾答主提到的例子大家不妨都去時間地圖上看看。

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找到其他許多類似的。

舉個簡單例子

譬如在1764年左右的這個時間點:

一方面在英國,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與此同時的遠隔萬里的大清朝,乾隆二十九年,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建成,耗資四百八十萬兩白銀,約佔當年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看似是不相干的歷史,但卻會在一百年後的鴉片戰爭中決定了兩國的命運。

在歷史的維度上,將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看,真的會發現很多必然。

大家喜歡,再補幾張圖吧,除了時間地圖這個非常厲害的功能以外,還有些好玩兒的:

1、比如可以查詢人物的關係圖譜,下圖為曹操的關係圖

2、可以查詢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歷史人物的聯繫,比如項羽和呂布有啥聯繫,甚至劉備和希特勒……

3、比如可以查詢各時期、各國家或者各博物館的畫作話說收藏的比點讚的多好多……諸位看官覺得有用,點個贊再收藏唄,嘿嘿

謝謝大家


軍微視角


歷史上確實是有這樣的的事情,聽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個年代,但是,確實是同一個時代發生的。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和劉邦,他們都是開國君。

但是,誰能想到他們本就是同一個時代的人。說白了秦始皇僅僅比劉邦大三歲,只不過秦始皇的起點比較高,他二十一歲的時候,就開始掌握秦國的大權了。

秦始皇二十一歲的時候,劉邦十九歲了,這時候的劉邦還在豐縣耍流氓呢,他們兩個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秦始皇揚名立萬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聽說過劉邦的故事。

劉邦真正的逆襲,是從秦始皇駕崩開始的。

秦始皇死的時候正好是五十歲,那時候四十七歲的劉邦,隱藏在芒碭山。在秦始皇駕崩後的第二年,發生了陳勝吳廣的起義。

就是在這個時候,劉邦帶領著自己的老鄉,也走向了反秦的道路。

也就是說秦始皇風光的走完了上半場,下半場就交到了劉邦的手裡。

你還別說劉邦的運氣出奇的好,他遇到了軍事奇才項羽,和項羽兩個人用了三年的時間,把秦國給推翻了。

從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到大秦帝國的覆滅,也僅僅只是經歷了十五年的時間而已。十五年的時間,當然不算長了。

但是,我們聽說大秦帝國好像它存在很長時間一樣,不得不說這就是一個錯覺。當然了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推翻了大秦帝國之後,他們兩個又開始爭霸天下了。

這時候劉邦又遇到另一個軍事奇才,這個軍事奇才就是韓信。不得不佩服劉邦的運氣,當時兩個最頂尖的軍事天才,都被他碰到了。

最終我們都知道,韓信帶領劉邦打敗了項羽,幫助劉邦當上了皇帝。從劉邦和項羽鬧掰之後,到劉邦當上皇帝,也就是短短四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從劉邦起義,到劉邦當皇帝,他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所以說劉邦和秦始皇兩個人,他們當皇帝的時間,也是沒有差多久的。

儘管他們兩個都是一個偉大朝代的開啟者,給人的印象他們不像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是,事實上他們是同齡人,他們之間僅僅差三歲。

只不過秦始皇死的有點早,他五十歲就去世了,劉邦活了六十多歲。


歷史中百科


其實聯繫中國古代歷史和世界古代史會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常常會發現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竟然是一個時代的人,頗有種跨地域的惺惺相惜之感。

孔子和釋迦牟尼

孔子和釋迦牟尼相差不過十四歲,釋迦牟尼較為年長。

孔子曾經說過,三十而立。他在三十歲的時候已經小有名氣,齊景公訪問魯國的時候,還特意召見了他。孔子對於我國的政治、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並且還影響了中國周邊國家的文化,讓他們對中國更有文化歸屬感。

而釋迦牟尼也是在29歲的時候看破紅塵,出家修行,找到他人生的真諦。35歲的時候,他創立了佛教。佛教的影響範圍更加廣泛,在世界宗教之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當時交通不便,如果這兩位能有機會坐下來暢談,不知道會迸發出怎樣的思想火花。


百家爭鳴和智者學派

公元前5世紀中期,中國和希臘同時出現了思想文化發展的黃金期。兩者探討的問題都是當時的社會問題和人類本身。只不過中國思想界的大佬們渴求的是個人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而希臘的學者們則在探求著如何發揮每個人個體的力量。

究其原因,當時的希臘正出於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每個人都在爭取自己的權力,並且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而中國則是動盪不安,每個人都想在社會大變革之中尋找出路。

充滿戲劇性的1899年

2018年還沒有結束,已經有許許多多文化名人相繼去世,讓人不勝悲慼。而曾經也有這樣的巧合,同是出生於1899年的三位文壇巨匠相繼去世,而且十分決絕地選擇了自殺的方式。這三位分別是選擇了跳湖的老舍、吞槍自盡的海明威和用煤氣自殺的川端康成。

三位巨匠的相繼離世給文壇帶來了不小的損失,這三人雖同為作家,但是無論是性格還是創作方式都各有特色,卻都走向了同一條不歸路。巧合的是這三人都和諾貝爾文學獎有關,雖然老舍沒有正式取得,但據說當時正是因為他的離世,諾貝爾文學獎才落在了川端康成手上。

1899年出生的張大千、李苦禪後來成為美術界的雙璧,而且這兩人也是在同一年之中去世的。同樣在這一年出生的大人物還有李克農、方誌敏、瞿秋白、聶榮臻和聞一多。

大概世間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吧,總是要在給人絕望之後塞進更大的驚喜。今年註定是一個悲傷的年份,但2018年到底出生了多少將要影響整個世界的大人物呢?也許世界的希望正在悄悄萌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