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学海一扁舟


在段誉武功为大成之前,枯荣大师堪称大理第一高手。他的辈分是比段延庆和段正明的高一辈,只是一心钻研武功和佛法,年轻之际就在天龙寺出家,功力深厚。

枯荣大师是在大理出现篡权夺位之前出家的,当时宫中巨变,导致身为太子的段延庆被重伤,面目全毁,只是侥幸保全性命,段延庆逃出宫外第一时间就想着去天龙寺求肯亲叔叔枯荣大师,让他主持大局,可是枯荣大师闭关修炼,二人未曾见面。不曾想,这一次会面不成竟然让段延庆彻底断送了期望,也导致了段延庆后来乖戾的性格。

枯荣大师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坐禅,修炼“枯荣禅功”,功力也是不断精进,在大理皇宫出现政变之时,枯荣大师的武功已经达到大理一流高手的行列,毕竟大理的武功都是依赖于高深的功力,所以枯荣大师也是以全身心修炼功力为主。

当然,既然是大理高手,枯荣大师肯定会修炼大理两大绝技“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相比而言,“一阳指”是较为基础的武学,但是想要修炼到极为高深的境界,也是相当困难,也需要强劲的功力作为支撑。

在鸠摩智来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时,枯荣问过本因一阳指修炼到第几品,当然本因只是修炼到第四品。而修炼到第一品的境界威力却是极大,本因也不敢妄言,而他也承认即便是达到一百岁也难以修炼到一品的境界。

相比而言,枯荣大师的境界肯定要比本因的境界更高,对于一阳指,他修炼的境界至少也是三品,但可能还没有达到二品。

枯荣大师的武功得以展现是在鸠摩智单闯天龙寺这一节。

鸠摩智有备而来,他早就将天龙寺的虚实打探的清清楚楚,这才前来拜会。其实,天龙寺的实力就是以枯荣大师为尊,其余四本联合不见得能比得上枯荣大师,即便是这样,也让够让鸠摩智喝一壶。

本来众人实力联合不见得会在鸠摩智面前一败涂地,只是众人为了捍卫“六脉神剑”的尊严,临时抱佛脚,就强行修炼“六脉神剑”,众所周知,“六脉神剑”修炼并不复杂,唯一的要求就是功力极高。虽然天龙寺众僧实力不弱,但是离修炼“六脉神剑”需要的功力相差甚远,所以他们也只能拼凑修炼一人只练一脉。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法,也是一个取巧之计,可是“六脉神剑”剑阵却依然难敌鸠摩智的“火焰刀”。

鸠摩智第一次进攻完全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五本已然竭尽全力,虽然枯荣大师趁其不备让鸠摩智受伤,但这皮肉之伤却未能起到扭转战局。随后鸠摩智二次进攻,五本只能以“一阳指”应敌,他们也知道他们的“六脉神剑”难以发挥威力。凭借“一阳指”还勉强能够支撑一下,可是鸠摩智绝非泛泛之辈,很快就让五本难以应对。

关键时刻,还是枯荣大师出手,他依旧催动“六脉神剑”将鸠摩智逼退,与此同时他也将“六脉神剑”剑谱给毁掉。枯荣只能断了鸠摩智的念想,才能给天龙寺挽回一丝颜面。

当然,此时的枯荣大师也是有所挽留,毕竟他不是依靠自己修炼的纯熟绝学,而是只用“六脉神剑”,如果他用“一阳指”对敌,鸠摩智不见得能讨得了好。

天龙时代的高手,前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争论:“一僧二挂三老四绝”。鸠摩智作为“四绝”之一,实力当然不容小觑。

然而,除去这十大顶级高手,天龙时代的高手还有不少,如少林寺的玄慈方丈,天龙寺的枯荣大师,以及游坦之,包括丁春秋都是实力不弱。

游坦之作为开挂的又一人物,他无意修炼《易筋经》,又得到冰蚕寒毒,掌法威力之强让萧峰都忌惮三分,只是他没有武功基础,不然也不可能这么轻易被萧峰击败。其实,他如果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击败玄慈完全不是问题,正因为劣势太明显,虽然他的功力极强,可是不见得能够击败玄慈方丈。

岳老三认为,玄慈方丈的实力被武侠影视剧所弱化,要么称托萧峰的刚猛,要么称托游坦之的强劲,其实玄慈是具备应对萧峰“降龙十八掌”的实力,在少林寺他的“大金刚掌”让萧峰都忌惮三分,可见他实力不凡。在于游坦之交手过程中,实际上他也不弱于游坦之,只是游坦之功力的确高深,如果对掌玄慈没有优势,但是武学较量,玄慈赢面很大。

再说枯荣大师,实力隐藏太深,他的功力应该不在玄慈之下,而且“一阳指”的修炼高深,不见得弱于玄慈的“大金刚掌”,只是枯荣大师一心修禅,枯荣禅功也非同小可,但这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发挥,毕竟他常年坐禅极少动手,估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实战的水准。

只能说枯荣大师与玄慈方丈实力相当,作为两大古刹的代表,二人都算得上一流高手,只是在神仙打架的天龙时代,二人的实力只能在十位之后。


忠肝义胆岳老三


论武功,枯荣大师绝对算“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甚至还远超四绝。

枯荣大师有多厉害?

先说一下,“一僧二挂三老四绝”都是谁?

一僧指的肯定是扫地僧。二挂就是虚竹和段誉,三老是逍遥派的无崖子、李秋水和天山童姥,四绝就是萧峰、萧远山、慕容博和鸠摩智。

这些人的武功,已臻化境,相差不多。可以列为一流高手行列。

但是这位枯荣大师,论实力应该仅次于扫地僧。逍遥三老和天龙四绝,不一定是枯荣大师的对手。

枯荣大师出场就那么一段,看起来像打酱油的存在。但是他的武功,却没他本人那么低调。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一共有九品,至高境界是第一品,练成第四品,就足以笑傲江湖。而这位枯荣大师,不仅练成了第一品的一阳指。

还另辟蹊径,练成了枯荣禅功,他随手一指,就将鸠摩智的武功打断,可见其功力的深厚。

除此之外,枯荣大师还练成了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武学天赋,称得上是段氏中的佼佼者。

当日对战鸠摩智,如果他用一阳指或者枯荣禅功,鸠摩智绝对不是对手。只是鸠摩智耍了点手段,说要见识一下六脉神剑。

而天龙寺的高僧,包括枯荣禅师,都是没练多久,又遇到他的成名绝技火焰刀,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其实论功力,枯荣大师比鸠摩智厉害多了。


十点历史君


《天龙八部》中对枯荣大师的武功描写,主要集中在鸠摩智意欲夺取《六脉神剑剑谱》的一战。由于他与天龙寺五本,以六敌一对阵鸠摩智,末了烧毁剑谱,还只能任由鸠摩智掳走段誉,因而他的武功一直备受读者诟病,认为他的实力远在鸠摩智之下。实际上,只要细读小说,我们就会发现,枯荣的武功是被严重低估了,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鸠摩智一战看似占尽上风,却是由于天龙寺诸僧的自我设限之故。至于枯荣不救段誉,那是他根本就没义务去保证段誉的安全。



天龙寺一战,枯荣等人是以己之短去对阵鸠摩智之长,并不能用此直接去诟病他的实力。

鸠摩智到天龙寺意欲夺取《六脉神剑剑谱》一行,事先明显是做足了准备的。他连天龙寺中有几名高手,都摸得一清二楚,一看到本尘,就马上能断定他乃是大理段氏的俗家第一高手保定帝段正明。这些准备,让他料定天龙寺中,并无人能够独力练成“六脉神剑”。因为他当年与慕容博谈论“六脉神剑”之时,略知剑法之意,纯系以内力使无形剑气,都觉不论剑法如何神奇高明,但以一人内力而同时运使六脉剑气,谅非人力所能企及。也因这些,让他有恃无恐,自信能以一人之力挑战天龙寺所谓的“六脉神剑”。

鸠摩智此番乃有备而来,于大理段氏及天龙寺僧俗名家的形貌年纪,都已查得清清楚楚,各人的脾气习性、武功造诣,也已琢磨了十之八九。他知天龙寺中除枯荣大师外,尚有四位高手,现下忽然多了个“本尘”出来,这人的名字从未听过,而内力之强,丝毫不逊于其余“本”字辈四僧,但看他雍容威严,神色间全是富贵尊荣之气,便猜到他是保定帝了。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正如鸠摩智所料,修练“六脉神剑”,需汇聚浑厚强劲的内力,天龙寺中,包括武功最高的枯荣大师在内,确实没人能单独练成“六脉神剑”,能一人使出六路剑气。鸠摩智名言为取《六脉神剑剑谱》而来,天龙寺的百年威名面临被毁,剑谱面临被抢之危,天龙寺诸僧只能临时抱佛脚,以六人之力,枯荣大师和五本(因、观、参、相、尘)各练一路剑气,合练成“六脉神剑”。一是为了能够以此剑法御敌,保住天龙寺威名,二是为了能够合各人之力记下剑谱,免去剑谱被夺的后顾之忧。然而天龙寺诸僧,无疑却因此变成自我设限,而进入了鸠摩智的圈套。


鸠摩智非常清楚枯荣大师的实力,一见面就道出他所修炼的“枯荣禅功”之来历。因而他并不敢直接与枯荣大师叫嚣去与之交手,而是通过讽刺天龙寺中没人能练成“六脉神剑”,甚至是否定此门绝学的威力,以此来迫使天龙寺诸僧只能使用他们并不擅长的“六脉神剑”,来与他交手。如此一来,枯荣大师等人,假如不能用“六脉神剑”打败他,那就是自认“六脉神剑”徒有虚名,而假如是动用自己的看家本领,胜了他鸠摩智,那同样是说明天龙寺中无人练成“六脉神剑”,剑谱即便存在天龙寺,也是毫无意义,天龙寺百年威名就此毁于一旦。

鸠摩智长叹一声,说道:“都是小僧当年多嘴的不好,否则慕容先生人都不在了,这《六脉神剑经》求不求得到手,又有何分别?小僧今日狂妄,说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语,这六脉神剑的剑法,要是真如慕容先生所说的那么精奥,只怕贵寺虽有图谱,却也无人得能练成。倘若有人练成,那么这路剑法,未必便如慕容先生所猜想的神妙。”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因此,枯荣大师等人与鸠摩智的一战,其实是舍己之长而用己之短,自我设限,被迫舍去“一阳指”和“枯荣禅功”等,用他们刚刚修练不久,未必能融会贯通的“六脉神剑”,去与鸠摩智的看家本领“火焰刀”对抗。但便是如此,枯荣大师也是用左右手各出一路“少商剑”,打伤了鸠摩智。此举让鸠摩智措手不及,他虽有防备,但根本想不到枯荣大师竟能双剑齐出,同样也能看出枯荣大师的功力是何等高深。


其实枯荣大师与鸠摩智的功力对比,从鸠摩智并非以内力点燃那六支藏香,乃是以内力磨擦火药,使之烧着香头,而枯荣大师却能用“一阳指”指力,直接点燃剑谱烧毁,就能看出两人功力的高低。在鸠摩智未练“小无相功”之前,倘若枯荣大师以自身的看家本领对阵鸠摩智,鸠摩智难有胜算,以他用“六脉神剑”对阵鸠摩智一战,来评估他的实力不如鸠摩智,是有失偏颇。羽菱君个人认为,枯荣大师绝对有实力与鸠摩智等人并列,合称“天龙五绝”。

至于枯荣大师为何任由鸠摩智掳走段誉一事,其实不是他惧怕鸠摩智,而是他根本就没义务和责任去保护段誉。

段誉虽然是镇南王世子,潜在的大理国储君人选,但能不能做皇帝,还不一定。这是因为他们大理国的皇位,从来就不是一定要嫡传的。就像段誉的伯父段正明的皇位,本来就是段延庆的,段正明能继位,怕是他自己也想不到。当年杨义贞叛乱,杀了段延庆的父亲上德帝段廉义篡位,得天龙寺会同忠臣高智昇靖难平乱,由于延庆太子不知所踪,继而拥立段廉义的侄子段寿辉为帝。同年段寿辉以天变为由,遂禅位于他的堂兄弟段正明,是为保定帝。


而且在大理的历史上,这样禅位没有嫡传的事情还是不止一次的发生。因而在他们的观念里,便是现任皇帝没有子嗣,他日也能从其近枝皇室中寻找贤德的段氏子孙继承皇位。枯荣大师为首的天龙寺诸僧,虽有护国的重任,却没有去保证任何一人皇位的义务,他们的责任就只有一个,便是保住大理国的根基,不让大理段氏的政权落入旁人之手,至于段氏子孙中谁做皇帝,与他们无关。因此,像段延庆即便是枯荣大师的亲侄子,枯荣对他的皇位也毫不关心,对他的下落更是不闻不问。

可以说,任何大理段氏的子孙,包括现任皇帝段正明在内,在枯荣的眼里,都比不上《六脉神剑剑谱》的重要。因为剑谱代表着天龙寺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籍,乃是天龙寺的根本,而天龙寺稳镇京畿,才使得大理国社稷不堕,天龙有警,与社稷遇危一般无二,触动天龙寺的根本就等于是动摇了大理国的根基,保住天龙寺才能保住他们段氏的江山。也是这样,在面临鸠摩智夺取剑谱的硬战之时,枯荣才会阻止原来的四本加段正明为段誉接邪毒,才会命令段正明即刻出家,合练“六脉神剑”。

猛听得“呜哗——”一声大喝,各人耳中均震得嗡嗡作响。保定帝知道这是佛门中一门极上乘的功夫,叫做“狮子吼”,一声断喝中蕴蓄深厚内力,大有摄敌警友之效。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坠,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十章》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现任皇帝段正明这样身份的人被鸠摩智挟制,枯荣也只是淡淡地叫段正明跟鸠摩智去一趟吐蕃国,就更不要提只是世子的段誉了。天龙寺藏有《六脉神剑经》一事,纵是段氏的俗家子弟亦不得知,但慕容博和鸠摩智之流却虎视眈眈,经此一役,世上不知道尚有多少人会打《六脉神剑剑谱》的主意。为了保存实力对付这些潜在的威胁,枯荣又哪会为了救一个段誉去自耗功力呢?强行与鸠摩智一战,甚至还会引起吐蕃兴兵进攻大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还有枯荣烧毁剑谱一事,其实也并不是他怕鸠摩智,他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彻底断了鸠摩智夺经的念头,二是为了在道义上反将鸠摩智一军,让他知难而退。枯荣知道鸠摩智不夺剑谱誓不罢休,剑谱一毁,他自然难有借口再居留天龙寺。更重要的是,烧毁剑谱,让鸠摩智背上了一个逼人毁去传世绝学的罪名。剑谱一毁等于是让鸠摩智变成跟天龙寺成功结仇,更是与大理国为敌。鸠摩智再如何猖狂,也不敢以一人之力对付一国之力,他能走出天龙寺也不一定能走出大理国。这也是鸠摩智为何要抓住段正明做人质的原因,为的便是能让自己平安离开大理。

与鸠摩智的一战,天龙寺无输无赢,但却成功退去鸠摩智,保下了《六脉神剑剑谱》,鸠摩智离去之后,各人再默写下来便是,也保住了天龙寺的百年威名,更免去了大理与吐蕃两国的兵戎相见。至于段誉的安危,就只能看他个人的造化了。因而并不能以此战,来诟病枯荣的实力,说他不如鸠摩智。实际上,为了能让段誉成功进入中原武林,去开启他的武林传奇,枯荣大师在这一战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作为,因而金庸先生用天龙诸僧自我设限的设定,去写天龙寺一战,既保全了枯荣大师的高人形象,又促成了段誉的中原之行,可谓一举两得。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枯荣大师是个被低估的高手。

在《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大理段氏威震天南,是武林举足轻重的力量,以六脉神剑和一阳指驰名武林,武林中谁也不敢小嘘。



段誉积蓄了震古烁今的内力,以六脉神剑打得慕容复狼狈不堪,就是乔峰也不是段誉六脉神剑的对手。南帝一灯大师一阳指媲美降龙十八掌,他位列五绝之一,是武林绝顶高手。

在《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的高手有本因,本相,本参,本观,段正明,段正淳,段延庆,枯荣大师和段誉等人。

段誉毫无疑问是是武林绝顶高手,武功仅次于通天彻地,高深莫测的扫地僧。其余段氏高手,武功都是一流高手水平,而枯荣大师武功在段氏家族中,仅次于段誉。

枯荣大师佛学修为深湛,面壁修炼神功多年,武功到底是何境界,武林中知之甚少。

鸠摩智以少林七十二绝技相诱,意欲换去六脉神剑剑谱。段氏高手思想动摇,关键时刻,枯荣大师出言阻止。

本因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技作甚?”—《天龙八部》。



可见,大理段氏高手才把一阳指练到第四品,武功已是一流高手之列。而枯荣大师自己的一阳指练到第几品了?

枯荣师叔所参枯禅神功,是本寺的另外一路神功,也当再假时日,方克大成。—《天龙八部》。

枯荣大师的武功主要是一阳指和枯禅神功,而段氏其他高手(除去段誉)武功大都是一阳指。枯荣大师之所以修炼枯禅神功,就是因为他把一阳指练到了第一品,苦于武学衰微之世,内力达不到雄厚强劲,震古烁今的地步,练不成六脉神剑,因此才另辟蹊径,修炼枯禅神功。

鸠摩智大战天龙寺段氏高手,以一敌五不落下风,枯荣大师出手少商剑,两剑齐出,打得鸠摩智个措手不及。



很多人认为鸠摩智一人挑战天龙寺段氏高手,枯荣大师集众人之力也奈他不得,其实是枯荣大师没有竭尽全力。

鸠摩智是吐蕃高僧,地位尊崇,对吐蕃国家大政方针都有影响力。大理地少人稀,兵弱势微,无力抵御吐蕃大军入侵。

枯荣大师一方面要保存天龙寺和大理国的尊严,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局势太僵,避免两国兵戎相见。因此采取了完全之策,一方面让鸠摩智得了面子,另一方面又没让他得到六脉神剑。其实,枯荣大师对自己的武功非常自信,他手掌提起,段正明满头乌发尽落,令本因,本观和本相等人惊讶不已。

誉儿,你左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寒毛。—《天龙八部》。



枯荣大师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是成名已久的江湖高手。他的武功和武学见识都是高人一等。

段誉吸人内力,真气在胸内鼓荡,保定帝误以为是邪毒所致。鸠摩智甚至认为段誉会化功大法。只有枯荣大师看出来段誉会北冥神功,意识到段誉有可能修炼成六脉神剑,因此才在有意无意之间让“自观自学,不违祖训”。

天下高手,十之六七都已到了。大理天龙寺的枯荣大师没来么……近年来武林中听说有个人名叫乔峰,甚是了得,他没来吗?—《天龙八部》。

无崖子并没有见过乔峰,只是听说。枯荣大师和无崖子交往,也能看出枯荣大师的武功和武林地位。也正是因为他了解逍遥派武学,才知道段誉修炼了北冥神功。



枯荣大师一心修炼枯禅神功,自然是佛学修为高深,追求“无常,无乐,无我,无静”,不屑于武林人士争夺天下虚名,他是被低估的高手,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后第一人。

《天龙八部》本是武侠小说,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我是一个小书虫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有常无常,双树枯荣”,枯荣大师的实力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之后的第一人吗?

根据小哥对于枯荣大师武功的看法,在《天龙八部》中,“枯荣禅功”没有大成的枯荣大师,他的武功不弱于鸠摩智,而“枯荣禅功”大成的枯荣大师,他的武学修为到什么境界,则很难猜测。

枯荣大师武功到底如何?小哥详细介绍。

枯荣禅功介绍

枯荣禅功的来头非常大,因为如来佛就是在这一枯一荣、半枯半荣、亦枯亦荣之间修行的,也就是无相。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户那城婆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槃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也就是说,假如枯荣禅师的枯荣禅功修炼大成,那么他的内功展现出来将是至刚+至阴,同时至刚至阳可以转化,可刚可柔,可生可灭,这门功夫和如来佛有关,肯定要比少林寺的武功更加厉害,因为少林寺的镇寺至宝是《易筋经》和《洗髓经》,是由达摩祖师所创,达摩祖师和如来佛祖比起来,修为明显不在一个档次。

枯荣禅功实战表现

枯荣禅功的实战表现如何呢?比较遗憾的是,在鸠摩智单挑天龙寺的时候,枯荣大师并没有施展这门神奇的功夫,原因很简单,因为枯荣禅功这门功夫他还没有练成,只练到“半枯半荣”的境界,但是在为段正明剃度的时候,枯荣禅师露了一手。

手掌提起,保定帝满头乌发尽数落下,头顶光秃乔地更无一根头发,便是用剃刀来剃亦无这等干净。段誉固然大为惊讶,保定帝、本观、本因等也无不钦佩:“枯荣大师参修枯禅,功力竟已到如此高深境界。”

这就是枯荣禅功至刚至柔的表现,至刚则是割断头发,至柔则是不损伤皮肤,这个难度有多大大家可想而知,如果是简简单单把头发剃短难度不大,但是要做到比剃刀剃的还赶紧,那就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了,因为普通人练功的时候,内功不是属阳刚就是属阴柔,所以枯荣大师这一手高精度剃度堪比现代高科技激光切割,但是比激光切割更加温柔。



枯荣大师VS鸠摩智

枯荣大师和鸠摩智到底谁更厉害?在小哥看来枯荣禅师更胜一筹,但是枯荣禅师所练功夫的缺点决定了他必然要被鸠摩智所牵制。

在鸠摩智气势汹汹来临之际,保定帝担心段誉的安危,枯荣大师发话了。

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根毫毛。”他声音仍是冷冰冰地,但语意中颇有傲意。

通过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只要段誉在他身边待着,放眼天下,就是天王老子来他枯荣也能保护段誉的安全,这难道是枯荣大师坐井观天,自认为天下无敌了吗?很明显不是,但是他说这句话也不是自大自狂,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鸠摩智的火焰刀看似凶猛异常,一个人独斗五本(本因、本尘、本观、本参、本相)和枯荣大师,但是枯荣大师在鸠摩智的火焰刀劲气快要攻击到自己的时候毫不在意,双手拇指齐出,发了两式六脉神剑,鸠摩智只抵挡了一招,第二招抵挡不急,连忙翻身后退,但是终究被剑气打到肩膀,衣服不仅仅破了,还挂了彩,人也退到了院子里面。

装逼鸠摩智再次入室,说了一句:“枯荣大师的禅功非同小可,小僧甚是佩服。那六脉神剑嘛,果然只是徒具虚名而已。”

以大轮明王鸠摩智的心性,他佩服枯荣禅师肯定是真的,也就是枯荣禅师要比鸠摩智厉害。

但是,为什么小哥认为枯荣禅师会被鸠摩智牵制呢?


枯荣大师之枯荣禅功修炼境界分析

枯荣大师为什么不能移动吗?难道是他怕丑吗?很明显不是,这和他的枯荣禅功有关,因为他的枯荣禅功是“半枯半荣”,也就是,他的一半身体可能非常灵活,但是一半身体处于僵硬状态,这也就导致了即便战斗再激烈,枯荣禅师也没有挪动一步的原因。

枯荣禅师的武功有多高呢?可以从他修炼《六脉神剑》看出来,根据段誉的表现,他释放《六脉神剑》的时候是单手出六式,另一个手在配合表演,但是枯荣大师呢?

枯荣大师反过手来,双手拇指同时捺出,嗤嗤两声急响,分袭鸠摩智右胸左肩。他竟不挡敌人来侵,另遣两路奇兵急袭反攻。

大家看看,枯荣大师牛不牛?六脉神剑是以引导内力化为剑气从手指发出,各个招式有一套导气的经脉路径,但是枯荣大师厉害了,居然有两路导气路径,半枯半荣究竟是什么?难道是把一个人的身体练为两个部分,最终分开,一枯一荣?这也太过于玄幻了。

通过小哥的介绍,相信大家明白了为什么他敢说段誉坐在他的旁边,就没有人能伤的了他一根汗毛,因为这个范围在他功力所及的范围内,假如离得太远,他身体又不能移动,自然没办法保护段誉了,鸠摩智敢于单挑天龙寺,因为他清楚枯荣大师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半枯半荣,不能移动身体,因此他才肆无忌惮,因为他要跑,枯荣大师也没办法追啊,其他人他则不放在眼里。

所以说,在《天龙八部》中,在枯荣禅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鸠摩智不是枯荣禅师的对手,但是在枯荣禅师功力所及的范围外,枯荣禅师就拿鸠摩智没办法了。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枯荣大师绝对是天龙四绝之后的十大高手!鸠摩智在去天龙寺前所有高手的武学修为都做足了功课,打不过枯荣的话犯不着去送人头,当然枯荣大师毕竟也伤了鸠摩智。少林寺大战玄慈方丈看过鸠摩智的表演后连出手的心思都没有了,已经认输了,只是虚竹出手了而已。玄慈、神山并列降龙伏虎二罗汉,内力与游坦之持平,武技当然超过。丁春秋不使毒也就是诸玄、诸本的水准,使毒也未必不见得赢得了玄慈。慕容复在鸠摩智眼里不过小儿的水平。卓不凡未必在慕容复之上。因此十大高手之外已无人能胜枯荣大师(当然玄澄不算)。另外,萧某说过:阿朱,要是同时有五六个段延庆这样的高手你大哥便打不过[捂脸]


奔腾如虎风烟举


《天龙八部》可以说是金庸先生构架最为庞大的一部作品,不仅牵扯了北宋、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几个国家的纷争,各路武林高手也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而出场的高手里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高手当属一僧二挂三老四绝了。这几个人毫无疑问占据了天龙最顶尖高手的位置。除了他们之外,仍然有几个人武功十分厉害,比较出众的当属枯荣大师、玄慈方丈、神山上人和游坦之几个了。

这几个人里面水平应该相差不多,可以通过几次战役说一下。首先在他们内部玄慈跟游坦之交过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而书中有言交代江湖传言神山上人比少林玄慈还要厉害,两人没有比过,谁更胜一筹不好说,但起码神山上人有玄慈的实力。枯荣大师久居大理天龙寺,基本处于半隐居状态,跟这几个人没有直接交过手,那只能靠另一个高手来判断枯荣大师实力了,那就是鸠摩智。


鸠摩智是四绝之一,实力高强,在后期他大闹少林寺,连创少林玄字辈高僧。少林掌门玄慈是个十分精明之人,他看到鸠摩智出手,就知道自己武功不如鸠摩智,但是作为少林掌门该出手就要出手啊。这时候虚竹突然蹦出来露了一手,玄慈一看哎呀这小和尚厉害,而且辈份很低,于是很精明的把虚竹推了出去,他也就没有跟鸠摩智正式动过手。像玄慈这个级别的高手经验老到,眼光毒辣,他如果觉得自己有跟鸠摩智一战之力不一定会赢,但是他如果判断自己不如鸠摩智,那打起来肯定会输。所以玄慈肯定不如鸠摩智。不过话又说回来,玄慈在三叔年前就是江湖有名的高手,截杀萧远山那次众多中原高手以他为尊,再经过三十年少林武功苦修,玄慈武功绝对不可小视,就算比不过鸠摩智,也差不了太多。

枯荣大师实力也是比不上鸠摩智,但是他跟玄慈一样,都是人精,知道自己比不过人家,就会采用借力打力的方式对待。鸠摩智由于年轻时候跟慕容博交往,得到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而后他勤学苦练,用小无相功催发七十二绝技,居然有模有样。不过鸠摩智并不满足,当年慕容博最推崇的一个是少林易筋经,一个是大理六脉神剑,这两门神功得不到,其他修炼再多也算不上绝顶,所以鸠摩智就打算先找相对较弱的大理天龙寺下手。鸠摩智是吐蕃国师,位高权重,声名远播,自然也是要面子的,他假模假样给天龙寺信函,说要来借六脉神剑来祭拜慕容博,以报他知遇之恩。天龙寺收到信以后,如临大敌,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鸠摩智到底是什么实力,只是推测他很厉害,而枯荣作为天龙寺仅存的长老,也是武功最高的一个,也是没有信心胜过鸠摩智。

实际上,枯荣禅师没有信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自己一阳指修炼的算是很厉害了,但是依旧没法修炼至高绝学六脉神剑,所以十几年前就转向修炼枯荣禅功,不过呢,他也只是修炼到了半枯半荣的境界。在书中他曾经讨论过一阳指品级的问题,显然,他一阳指并没有修炼到最高层次一品,二枯荣禅功也只是半吊子水平,六脉神剑压根没练过。大理段氏最厉害的几门武功,他没有一样完全练成的,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信心对付鸠摩智也是正常的。因此他让自己四个弟子加上保定帝一起,六人合练六脉神剑,一人一脉,就是为了对付鸠摩智的挑衅。

后来鸠摩智真的来了,虽然鸠摩智存心不良,但是表现十分客气,他说要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更换六脉神剑,这样一看,一个换七十二个,是个划算的买卖。但是枯荣自己却最有体会了,自己现在是大理第一高手,三门绝顶武功一样也练不到最高境界,至于自己几个弟子,他们只修炼过一阳指,也不过是四品的水平,差的太远,这种情况下,再去学什么别派武学,那只能是贪多嚼不烂,越来越次。所以他及时制止了几个弟子的交换心思,也因为如此,鸠摩智恼羞成怒,出言相激,其中四个弟子加保定帝用六脉神剑以五敌一,枯荣自己在后面兜底,一番争斗下来,鸠摩智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反而到了最后,枯荣居然练会了两脉六脉神剑,鸠摩智还被枯荣所伤,而六脉神剑剑谱也被枯荣销毁。

六脉神剑剑谱是大理寺镇寺之宝,如果枯荣又本事跟鸠摩智一较高下,他完全没有必要销毁六脉神剑,正是因为他没有信心,所以才出此下策。他能够靠着几个弟子作掩护,在争斗中让鸠摩智吃亏,已经十分厉害了。其他天龙寺高手拼尽全力只能修习一脉六脉神剑,但是枯荣却可以会两脉,足见他的武功要高出天龙寺其他高僧一个层次。

有人觉得鸠摩智是以一敌五甚至以一敌六,实际上并非如此,鸠摩智只是以一人对付六人合力的六脉神剑罢了。在场的六个人是大理武功最高的六位,个个是江湖一流高手,他们联合起来如果直接跟鸠摩智打,鸠摩智万万打不过的。只不过因为鸠摩智点名要六脉神剑,而他们作为六脉神剑主人不愿被鸠摩智嘲笑,说他们还是六脉神剑的主人呢,六脉神剑都不会。所以他们才在仓促之下学会了每一脉六脉神剑。实际上,如果他们就用平时常练的武功跟鸠摩智打,这么多人一起上,鸠摩智肯定赢不了。毕竟六脉神剑他们修习的时间太短,初学咋用,根本不熟练,反而拉低了他们真实的武力。

枯荣的心智十分高明,他采用六人剑阵的方式跟鸠摩智对决,既解决自己赢不了鸠摩智的尴尬,又借机让各个弟子学习了六脉神剑。在心智上面,他足以跟老奸巨猾的玄慈相提并论。至于武功吗,他曾经让鸠摩智吃了大大的亏,但是始终没有正面跟鸠摩智硬刚,都是在弟子吸引住鸠摩智注意力以后再出手。他的真实实力上限也就跟玄慈一样,可能还不如玄慈。


一览众河小


不好说,天龙除前十外的一流高手太多,光少林玄字辈著僧很多就不输枯荣。还有神山,游坦之,丁春秋等人…


姬轩辕083


当年世尊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杨教授说球


肯定不是,游坦之的武功肯定在他之上,丁春秋应该也比他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