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如果以“科技大爆炸”一詞,來形容2010-2020這十年,沒有絲毫誇張成分,曾經諸多被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在這個十年,再次被顛覆與重構。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面對自己已經習慣舊事物,當某天發現它忽然被完全替代,自身往往都會猝不及防,當發現自己學習成本陡然升高,對新事物的評價,往往會不太友好。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如果以創新派和守舊派,來形容面對新事物形成的對立雙方,那麼這些十年來,由蘋果公司牽頭做出的全行業顛覆式創新,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守舊派,最終沒能逃得過“真香定律”,上演了一輪又一輪大型真香現場。

說不定,你也是其中之一。

3.5mm耳機接口被砍

每個人對下面的這張有線耳機圓形插孔都不會陌生。3.5mm插頭耳機幾乎是每一個人童年回憶,就連80後從小到大使用的收音機、隨身聽、MP3/MP4、遊戲機、臺式電腦、筆記本、手機等電子設備,均搭載了3.5mm耳機接孔。

說得再直白點,每個人曾經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款3.5mm插頭耳機,肯定有人會想過可能這輩子都會一直使用有線耳機。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但是蘋果,卻主動在這方面做出顛覆。iPhone必須負有“主要責任”,2016年開始的iPhone7取消3.5mm耳機接孔後,掀起軒然大波,網上也出現過果粉的大批討伐聲。

蘋果取消耳機接口,當時的主要原因有三:

1、iPhone可以做得更薄

2、真機開孔減少,手機防水防塵能力升級,對於很多想要做防水的產品就提供了更好的防護工作。

3、增加內部空間,可放入更多零部件或者增加電池容量。iPhone 7便內置了一枚Taptic Engine震動馬達,帶來了更好的震動效果。

大眾對蘋果取消3.5mm耳機接口,槽點也有三個:

1、如果使用有線耳機,有線轉換器必不可少;

2、充電、聽歌只能二選一;

3、適配的耳機,無法接入筆記本電腦等其他音頻設備。

很多人發現,夕陽下曾經使用手機“一邊充電,一邊聽歌”的青蔥歲月,就這樣被蘋果徹底終結了,當時多數人站在反方的理由是——使用Lightning數據線給蘋果手機充電,或者聽音樂,二選一的感覺過於痛苦。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這個道理聽上去很在理,但蘋果當年的影響力讓很多手機品牌紛紛效仿,多個品牌智能手機紛紛砍掉3.5mm耳機接孔,以Tpye-C或Lighting接孔來替代。

這個看上去很強硬的做法,對用戶而言猶如晴空霹靂。可蘋果突然放出的「回手掏」大招,讓眾人驚呼,原來它在葫蘆裡,賣的是這個藥。

一切都是為了AirPods。

真無線藍牙耳機

2016年9月,第一代AirPods與iPhone 7一起亮相,iPhone 7砍掉3.5mm耳機孔,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讓AirPods“閃亮登場”。

用戶當時對AirPods吐槽可謂鋪天蓋地。不少人認為AirPods設計很醜,只是去掉了耳機線就敢賣159美元(國行版達上千元),大呼庫克對iPhone 7閹割舉動,實則是不擇手段強行讓AirPods上位,吃相太難看。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也有人認為AirPods會成為“丟失率最高的產品”,甚至為此製作了一份“防AirPods丟失指南”。總之當時全球消費者,都是以各種鋪天蓋地的負面言論,去質疑蘋果首款真無線藍牙耳機。

AirPods對比蘋果有線耳機,大部分人攻擊它不外乎三點,毫無新意的外形、昂貴的價格、不可靠的佩戴方式。

AirPods上市一段時間後,之前的言論出現驚天逆轉,就以中國官方舉例,發貨週期最多曾被延期至2個月左右。

雖然“砍掉3.5mm耳機接口”這件事對於專業音頻玩家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但是對於大眾消費者,蘋果關上門的同時還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那就是發佈了AirPods。

回首AirPods三年曆史,從一開始被吐槽,到後來成為一種潮流,也正透露出“真香”定理的本質。

首先,AirPods在連接上,憑藉著蘋果閉源的優勢,徹底摒棄了以往藍牙耳機繁瑣的連接方式,只需打開蓋子即可聽音樂,甚至比之前的有線耳機還要方便。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AirPods還有一個優點,即“便攜”。仔細想想,在AirPods之前,藍牙耳機給人的印象雖然不用連接手機,但還是有線纜。AirPods卻讓大家看到,一個盒子便可將藍牙耳機裝下,出門在外也能放在兜裡。

另一大優點即為續航,迷你的盒子配上自身內置的微型電池,AirPods系列總續航普遍達到了20小時左右,從AirPods二代起,支持無線充電,近一步讓設備永不斷電。

無線充電

蘋果的封閉式生態,可謂是一環扣一環,無線充電對iPhone、AirPods等設備的支持,讓大型真香現場再次上演。

iPhone 8系列/X開始,蘋果開始將手機加入無線充電技術,顧名思義,無線充電技術即為讓用戶丟掉數據線,直接將手機放在無線充電面板上進行充電。

讓設備支持無線充電,不少消費者表示,這無異於隔靴搔癢,他們的質疑內容大致為——如果手機放在無線充電板上充電,我一邊充電一邊想看電影怎麼辦?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這的確是個問題,可在日常實際應用時,我們可以明顯感到,無論是學習、上班、小憩、午睡、晚上休息,這些場景下把手機放在充電面板上充電,很多人都覺得,這體驗還不錯。

自動用了無線充電面板,學習不開小差了,上班專注了,睡覺不用找充電線了,找到充電面板,把手機放上去,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主流的無線充電標準有五種:Qi標準、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標準、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標準、iNPOFi技術、Wi-Po技術。

蘋果引領顛覆浪潮:這幾輪大型真香現場你親歷了幾個?

已經跳票的AirPower

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所謂的無線充電技術,其基本原理和變壓器的原理一樣,就是我們中學物理課上學過的‘電生磁、磁生電’的原理。

以手機為例,手機的充電器中有一個磁芯,外面繞有線圈,能將電轉換為電磁場,而電磁場能夠在空間傳播,同時,手機中也有一個相應的接收線圈,這個接收線圈接觸到充電器發出的電磁場後,經過一定的電路進行處理,就可以給手機充電了。

總結:

蘋果曾經引領的大型真香現場,讓消費者的習以為常被徹底顛覆,雖然一開始不被用戶理解,甚至被口水淹沒,可蘋果還是堅持將想法付諸現實,最終成功打造出讓全球用戶認可的“爆款”。


新品頭條,網羅全球新品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