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红高粱》而不是《平凡的世界》?

yuanyuanaiyl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作品《蛙》,而不是《红高粱》。莫言贴近底层,擅于书写大时代下的普通甚至是底层人们的贴近真实的生活和苦难,有人说他致力于揭露社会黑暗面,其实这种说法非常片面。莫言不同于鲁迅,也许是时代的局限,在鲁迅的作品中看不到希望,只有批判和揭露,没有升华和向往。而莫言的作品中,有旧社会的无助和绝望,也有中国人所具有的抗争和正义,还有在新的思想和政党带领下对新生活和未来幸福强烈的向往和祈愿。


机与电


看过莫言的书,也看过路遥的书。以下是我个人浅见,望周知。

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2012年,而路遥先生是1992年去世的。所以如果在2012年,《平凡的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可能的。因为诺贝尔奖是颁给在世的,而路遥已去世多年。

2.在读书时,我很多同学都对平凡的世界很着迷,特别是初中高中那会。我也看了一点,觉得离获得诺贝尔奖还有距离。比如,语言上,特别浅显易懂,很浅白,一些比喻手法特别像高中生的作文。内容上,虽然一定程度上表达一些价值观,励志可能有,但没深度,缺乏艺术性,少点时代批判性。让人觉得,一个党风下农村青年们命运多舛史。而且,很严肃,找不到一句幽默句子。很保守的现实主义的书。

3.莫言,文笔上,形式上,都不同的探索。艺术感很强。其实诺贝尔奖比较精英精英主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只能算是比较畅销的二流小说,路遥先生就算还活着,也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物语广志


这很清楚,因为诺贝尔奖是西方人评的,西方人看不起中国人,而莫言的小说《红高梁》正好写的是中国农民的低俗、下溅、自私,丑陋等,这正中西方人之怀,当然就拿奖了。不过笔者还是要纠正的是,莫言获诺贝尔奖的作品不是《红高粱》,是另外一篇丑化中国人的作品《蛙》。


幸福时光周


简单来讲,《红高粱》的故事,外国人能看懂,而《平凡的世界》外国人很难看懂。

《红高粱》和《平凡的世界》写的是不同时代的故事

《红高梁》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这段时间,国外也处在二战阶段,对那段历史,哪个国家的历史课中都会有涉及,大家不陌生,中国人的抗日史应该也在其中。可《平凡的世界》写的是解放后,确切地说是文革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故事,这段时间,中国曾处于封闭状态一阵子,改革开放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多了,但这种了解更多来自官方,而非民间,即便有中西民间文化交流,也不可能细到黄土高原一个村落,一个县城,这么陌生的环境,《平凡的世界》又有那么多的群像描写,外国人能看懂这本小说的应该不多,中奖的几率自然小。

至于,路遥去世,而莫言健在,这也是个原因,但路遥不去世,《平凡的世界》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答案是未必。如果真拿路遥作品去评,《人生》获奖的概率都比《平凡的世界》高。


《红高梁》写的是张扬的人性,而《平凡的世界》刻画的是平凡的人生,冲击力差距太大

两部小说,都是好作品,也都百读不厌,要单论喜欢,可能《平凡的世界》更胜一筹,但提到冲击力,还要推《红高梁》。一望无际的高梁地,光着脊梁的轿夫,一身红装的新娘,满是黄土的乡间小道,画面感不能再强。《平凡的世界》也有画面,泥泞的县高中操场,满脸菜色的同学,雨和雪夹杂的天气,同样是画面,《平凡的世界》就没有那种直达心灵的震撼,只能勾起读者内心隐隐的感伤,所有的环境都是烘托人物,《红高梁》从画面就能感受到人物对自由、对爱情、对生活的那种无比的热烈;而《平凡的世界》,从双水村的小河到沟沟壑壑,感受到的是人们对光景、对婚姻、对未来沉重的期盼。

张扬的人性,自由的爱情,在《红高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爷爷”、“我奶奶”内心深处的欲望、挣扎,在高梁地的野合中,把人性和大地的绿和红糅在一起。少平守在内心一隅的小心翼翼的爱情,金波爱而不得的失落,少安迫于现实的婚姻,润叶屈从于人情的选择,写的都是人性的克,看着揪心,那种无法冲破世俗樊篱的委屈,让读者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压抑。

《红高梁》是一个人黎明前站在海边大声呼喊,而《平凡的世界》则是一个人在月光下,坐在海边无声哭泣,一个感情向外,一个感情向内。同民族,同文化还理解,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理解起来就有差别。

电影《红高梁》对小说的助推功不可没

《红高梁》拍成电影后,捧红了三个人,导演张艺谋、演员姜文和巩俐,1988年,这种题材的电影在国外还很少见,但《红高梁》得了好几个国外电影节大奖,其中柏林电影节的影响力最大。

1988年,“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红高粱》。

1988年,“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红高粱》。

1988年,“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张艺谋 。

1988年,“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红高粱》。

1988年,“第25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红高粱》。

1988年,“摩洛哥第一届马拉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红高粱》。

1989年,“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红高粱》。

1989年,“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银熊猫奖:《红高粱》。

1990年,“民主德国电影家协会年度奖”《红高粱》获奖。

1990年,“古巴年度发行电影评奖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红高粱》获奖。

电影《红高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非其他电影可比,电影火了自然带动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衡量一个作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中国作家的作品,肯定是中国人最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不一定比没获得的好,获得的只能说明,某部作品跨越了文化障碍,得到了其他文化的认同,但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作品一样值得推崇。

不只文学界,其他行业也有一种奇怪的风气,不管什么产品,只要在国外获奖,一定好过没在国外获过奖的,这些都是认识偏差,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红高梁》热烈奔放,《平凡的世界》朴实动人,各有各的好,诺奖是一个肯定,但不能绝对。


小雅的小


首先得纠正题主两个错误,第一,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是小说《蛙》;第二,莫言没有写过《红高粱》,而是《红高粱家族》。

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之后拍摄的,这部电影成就了导演张艺谋,也成就了巩俐。因为获得国际大奖,小说原著才得以受到关注,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向世界。莫言也因此受到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关注,所以,某种程度上,电影《红高粱》也成就了莫言。

莫言的《蛙》,比《红高粱》更有艺术成就。可能在我们看来,这也不过是在揭中国一代人苦难的伤疤,但是,西方文艺评论家对这样的内容感到非常吃惊。当然,小说写得非常精彩,无论是语言架构还是其他,都代表了莫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获奖也就有其必然因素。

再说一下《平凡的世界》。这是路遥的呕心烈血之作,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但是,可能因为西方对中国“伤痕文学”已经失去了兴趣,并不看好。有人因此愤愤不平,要知道,诺贝尔奖的评委可能和我们普通人或者是东方人还是有区别的。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运气一说。中国那么多的作家,莫言是第一个获得世界最高文学奖的,其他的作家,要么因为翻译原因,或作家早逝,或其他因素,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或无缘。

曾有人开玩笑说,莫言将母亲的坟迁过之后,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了,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扬州微笑的草


一部文学作品是速朽还是不朽,这不是获得什么奖能决定的。诺贝尔奖也不例外。而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长短,也不决定于它受“时代”的追捧。而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自己的许多获奖的文学作品,几乎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尘封。到现在几乎都无人问津。如长篇小说《艳阳天》,《暴风骤雨》《李志成》。而真正有生命的作品,它产生的时候,多数是不受“时代”待见的。甚至遭到被“时代”的打压或排挤,如《水浒传》在当时是被列为禁书。而鲁迅的《阿Q正传》,曾招至许多的骂声。就因为水浒传揭露了官场黑暗,阿Q正传批露人性的丑陋。人说,文学作品应该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其实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真的东西往往是丑恶的东西,善的东西往往是伪善,美的东西只是表面,其骨子里奇毒无比。比如,鲜花是美丽的、但许多鲜花散发出来的香味包涵着毒素。人们只知道,森林里幽静,清凉,美丽的。但是,森林中有毒蛇、猛兽,危机四伏,暗藏杀机。这就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真实的现实是永远存在的,而假的东西是不会永存的。谁要把假的说是成真的,那是在自欺欺人。小时候常听人这世上有鬼。而事实是,说有鬼的人和信有鬼的人都没有见过鬼。同样,人们追求完美的事物,说天上有仙女。而事实是,就是长的十分完美的美女,其大多数都是内外不合,徒有其表。世上真实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有这种理想和向往是可以的。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而为了掩饰现实的骨感,往往用理想来包装。而包装现实的作品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诺贝尔奖的获奖作品,几乎都是真的,丑的,痛苦的,悲惨,悲哀,悲愤的!


微言常理


莫言的作品跟路遥的就不在一个档次,诺贝尔文学奖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是西方打压中国的一种手段!红高粱看了一遍就扔了,后来当废品卖了,而平凡的世界看了五遍了,每看一遍就热血沸腾一次,至今仍珍藏着:那是一种民族精神


我就是春天672


诺贝尔奖的评选者一直站在旧中国时代,顽固地认为中国就是贫穷、落后,中国人都是粗鲁、莽夫。只要符合这些标准,就能得奖,如《红高粱》、莫言等。否则就是虚假的,靠边站。这是对现代中国的一种侮辱与歧视。有的人还沾沾自喜:我被评上了!活脫脱一个阿Q,可悲又可怜!敌人把他当狗用,反把无耻当光荣。我呸!


山人48075


其实平凡的世界只能算是应景之作,精神内核比较空洞,主要的主人公无非是卖惨然后加金手指,一家农村底层三个孩子两个都和副省长的公子哥小公主拍拖,就这点所以在文学性上还不如高加林的那篇,号称写实主义有这么大的欠缺,在国内文学圈里都不是很受待见,后来之所以火,一个是作者病逝且有强大官方主动热捧的缘故,就好比雷锋的热潮,就国外人是很难理解雷锋的,现代年轻人很多也难真全盘接受官方所宣传的那个雷锋,相信题主也是


沉小寞


我是这样想的,无论是莫言的蛙,红高粱,还是丰乳肥臀,还有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是中国写作的巅峰,包括围城等等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我们不能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来评论,那你还可以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应该获得什么奖呢?中国的文学作品不是任何一个奖项可以评论的。中国的文学作品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立世界文化之林而独秀。不要以一篇文章获得了奖项,来对比另一个作品。每一篇都有独特的观点和魅力,有一句警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好好读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